开场: 大家好,在我们正式拆书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晋级拆书家太阳雨-郭明珠。接下来,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一级拆书家、中医养生从业者、终身学习者。
在拆书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左手边四个小伙伴一组,对面四个伙伴一组,右手边三个小伙伴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赞赏他人时不再单调敷衍的使用“真棒““真好“,而是通过描述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语言去赞赏他人。
新技能点:图书介绍(FAB)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如何赞赏他人,是选自《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这本书。
F特征:
本书是由美国的阿黛尔和伊莱恩两位国际著名的亲子专家共同创作的亲子沟通类书籍,两位作者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而且已被收录于美国名人录,本书介绍六个方面的沟通技巧,涵盖了对孩子情绪处理、合作建立、惩罚替换、鼓励赞赏等沟通技巧。
A优势:
这本书非常畅销,1980年首次发行,30多年来不断再版,被译为30多种语言风靡全球,在亲子教育中,读者反馈是最实用的一本书,成为家长们的“育儿宝典“,全美销售量300万册。本书通过故事和亲子对话,让人明白父母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如何影响到孩子的行为的, 还有一些小的练习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应用在亲子关系中,同时书中的漫画插图也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
B利益:
B1:《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如果你真正的内化了这里的沟通技巧,并且行动的话,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孩子的自我情绪处理、生活中学会合作、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
B2:今天的选的本书中拆页主题是如何赞赏孩子, 学会今天的描述性赞赏表达,你会发现,你会耐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原来他有这么多做的非常好的地方,孩子会因为你的赞赏,把自己的优秀去坚持做到更好,亲子关系就会更和谐。
接下来,我们花一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书原文拆页!
这个拆页选自本书P182-183页,大家先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如果阅读完毕,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我记得在赞赏自己孩子时的遭遇。他们拿过来一幅画给我看,问我:“画的好吗?"
我说:“多好的一幅画啊!"
他们问:"怎么好了?"
我说:"怎么好?多美啊!......太漂亮了!"
他们说:"你根本不喜欢。"
我越大肆表达我的赞赏,他们越不领情。我真搞不懂他们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
参加了吉诺博士的前几次课程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越表扬孩子,孩子越拒绝。他告诉我,评价事物的词语,比如"挺好""真美""太妙了"会让孩子产生和我们刚才练习里一样的不舒服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从他那里学到了有益的赞赏来自两方面。
1、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
2、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
我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实践这个理论的经历。我4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是些铅笔涂鸦,放到我眼前,问:"画得好吗?"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非常好!"但是又马上意识到:不行,我得描述。我开始纳闷:怎么描述一张孩子的涂鸦呢?
我说:"你画的一个圈,一个圈,又一个圈......一个拐,一个拐弯,又一个拐弯......点、点、点......线、线、线!"
"咿!"他狂点头。
我说:"你怎么会想到要这么画?"
他想了一会儿,“因为我是个艺术家!"
我心想:这真是个历性进步。成人描述之后,孩子真的就会赞赏他们自己。
(what)
原文中讲,通过描述性赞赏的方法,来传递自己对对方的关注、认同和欣赏。
(why)前因后果说明,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重点比较后果
这样赞赏,可以让他人在心理上备受鼓舞,增加内心的力量,从而更加自信自立。
我们知道,赞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不恰当的赞赏,可能就会让人觉得太虚太假,说多了也会腻,比如对于孩子,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哇,你真棒,你做的真好!",听多了,孩子们会觉得我们在敷衍,如果我们还是使用评价性的赞美,孩子不但会觉得你是在敷衍他,而且也会让大大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how)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那我们今天学习的描述性赞赏是如何做的呢?方法分三个步骤:
1、给焦点。保持专注,叫对方名字或称呼
2、夸具体。描述你所看到的做的好的地方
3、引思考。描述自己的感受,激发对方内心的积极性,以问句收尾。
适用边界
原文中主要描述了父母对待孩子的赞赏,但是,大家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对方很渴望得到你的赞赏,或者你很想表达自己内心的赞赏时,我们是很有必要多花一些心思,来使用这个描述赞赏的方法。
比如,上级对待下属工作进步的赞赏,父母对待孩子行为的赞赏,夫妻情侣之间表达感受的赞赏,朋友之间表达情义的赞赏。
分享一个我生活中的案例:(反例)
上周末,5岁的儿子,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橡皮泥做手工,有香蕉、葡萄、汉堡、小狗等等各种形状,很兴奋的拿过来给我看,当时我正在看手机,他说:"妈妈,你看我做的手工,好不好看?像不像不真的?",我抬头看了一眼,随口就说:"哇,真好看,你做的太棒了!",就继续看自己的手机,这时,儿子一下子就很生气,说:"妈妈你骗人,你看都没看,就说好,你说好在哪里?"看着孩子生气的样子和失望的表情,我意识到自己对他的敷衍。
我们回到今天所学习的描述性赞赏,来看看,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结果会怎样?(A+)
假如再回到上周末
5岁的儿子拿来他将近一个小时的橡皮泥手工作品来到我身边,说:"妈妈,你看我做的手,好不好看?像不像真的一样?"
第一步,给焦点。我会放下手中的手机,蹲下身来,拿上他的作品,好好欣赏一番。
第二步,夸具体。说:"这个红色的草莓还有一片叶子,真好看!这个汉堡是巨无霸吗?这么多层?上面不有芝麻呢!这个颜色搭配的跟真的一模一样,你观察的很仔细呀!"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有认真在欣赏他的作品,并且,具体哪些地方做的好,以后会保持,甚至会做的更好。
第三步,引思考。"你是怎么做到呢?"激起孩子的自信
激活学习者经验A1(显像提问法)
好,那我们回想一下,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孩子第一次洗好了自己的袜子,兴奋的在你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希望得到你的赞赏,你当时是怎么赞赏他的?没有孩子的学员,你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工作中,同事、下属跟了很时间的单子终于拿下了,兴奋的跟你分享的时候,你是怎样赞赏他的?或者,你渴望得到赞赏时,兴奋的分享自己时,他人当时是怎么赞赏你的?
举一个你经历过的用评论性语言赞赏他人的例子,在小组内分享。
讨论完毕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如果改用今天学习的描述性赞赏,用给焦点、夸具体、引思考的步骤来赞赏他人,回到刚刚那个评论性赞赏的事情中,也就是穿越回去,假如情景再现,你应该怎么说?
请在小组内分享
下面有请一位学员分享一下自己在组里分享的赞赏故事,和用今天学习的描述性赞赏的方法改编后的故事
学员小张案例分享
前天我儿子画了一副画,他拿给我看,说:" 爸爸,你看我画的画好不好?"我看了之后呢,说:"哇,你画的两只青蛙真好!"我儿子说:“我画的不是青蛙,我画的是爸爸和妈妈!"
假如用今天学习的这个方法,我会这样说
首先先拿着他的画先看一下。然后看他画的不一样,就问他:“你这两个怎么画的不一样呢?你这两个画的是什么呀?"和孩子互动一下,他就会说:“画的是爸爸和妈妈,",我就继续说,“为什么爸爸和妈妈脸上不一样?“他就会说:爸爸带着眼镜,所以这两个圆圈是爸爸的眼镜."我就会说,“你观察的真仔细啊!你是怎么会想到这样画呢?"
结束语:
我今天的拆页就分享完毕,最后想和大家说一下,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更多地去赞赏身边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