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张梦婷。
【自我介绍】首先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第一个标签小学数学老师,第二个标签初级拆书家,第三个标签三月立志不吃晚饭的减重践行者。很高兴在拆书帮这个能量场与大家相识。
【F】今天我要给大家拆解的是《关键对话》中的片段。《关键对话》这本书是由美国四位非常优秀的咨询顾问联合著作,讲的是进行关键对话的技巧。
【A】这本书的作者团队历时20多年对10多万人进行追踪调查,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连《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都亲自写序称赞这本书。自出版的十年来,书中的方法已经被《财富》杂志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书中有丰富的情景对话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能帮你快速掌握这些技巧。
【B】你有没有过这些经历?在向上司提出精心设计的方案时,被泼了一头冷水。想和伴侣沟通,希望对方的家人不要干涉你们的生活。和你的孩子谈好好学习,却被当做耳边风。提醒朋友还钱,他却总找各种借口推脱......这些都是生命中难以解决却对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的“关键时刻”,我们把在关键时刻进行的对话称为关键对话。那怎么判定对话是关键对话而不是普通交谈呢?关键对话有三个特征:双方的观点有着很大的分歧,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而且双方的情绪激烈。面对这种时刻,我们是选择隐忍还是暴怒?这本《关键对话》就提供了一种方法,既能圆满地解决方法,又不会伤害或者冒犯对方。
请阅读手中的拆页,时间2分钟。
【拆页 HOW】引自《关键对话》P74-75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
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接下来分享我的第一张标签——I便签:重述原文。
我们在进行关键对话时,会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犯了错,明显地伤害了对方,毋庸置疑,这个时候我们要先真诚地道歉。今天我们着重讨论的是另一种情况,有时候我们并无恶意的举动: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是好心的提醒和帮助,会让对方感觉不受尊重、受到伤害。这个时候,我们就被误会了。可能是彼此的性格、文化、成长背景、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对方对我们的误解。那我们该怎么消除误会,营造安全感,让对话顺利进行下去呢?其实我们只需要用对比法说三句话就可以破解误会了。
第一句话:打消误解。用我不希望......句式表达。
这是对比法的否定部分,否定对方对我们可能存在的误解,这样重建对方的安全感。那怎么找到对方误解我们的地方呢?我们可以暂停争执,深呼吸,仔细分析下对方的表情,找找话语中的关键词,想想对方可能误解我们不尊重他们、不满意他们的地方。
第二句话:表示认可。用我认为……句式表达。
这是对比法的肯定部分,肯定对方,这样可以进一步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想想对方表现不错的地方,向他们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尊重、欣赏、认可。
第三句话:表明目的。用我希望……句式表达。
向对方说明自己的真实目的或意图,让对方了解到,我们是要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是找一条双赢的道路。这样表明目的,把对方拉回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对话框架中,关键对话中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圆满解决。
【例子】
接下来说说我工作中的一个例子:上周,我请班上一名正在试用期的小助手来办公室谈话,讨论她工作不准时的问题。谈话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小小的她很紧张。
没学对比法之前,碰到这种情况,我会忍不住想要缓和下紧张氛围,说:“其实这件事也没那么严重。”其实这样说,就会打自己脸了。因为我并没有做错,就不必收回自己说过的话了。
第一句话:打消误解。
我注意到她很紧张,为什么她会紧张?可能因为我指出了她不准时的问题,小助手可能会认为我对她的表现非常不满,认为我对不准时这件事的态度就是对她工作的全部看法,会因此换掉她。接下来,我的第一句话,就要否定她对我的误解。我会这样说:“老师不希望我刚才的话,让你认为我会换掉你。”
第二句话:表示认可。
回想小助手这两周的工作,总体表现不错。然后继续找找她的优点,她课前领读的时候声音宏亮,跟大组长们配合得也不错。第二句话我会这样说:
“老师认为你这两周工作总体不错,比如课前领读声音宏亮,跟大组长们配合得不错。”
进一步营造安全的谈话氛围。
第三句话:表明目的。
我找她来谈话的目的,是希望小助手明白准时汇报情况很重要,希望我们一起解决问题,让我们的配合更高效。
第三句话,这样说:“准时汇报班级情况对老师对班级都很重要,我希望你能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改进。今天找你谈话就是希望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让我们的配合更高效。”
”
这样否定了小助手对我的误解,表示了对她工作的认可跟尊重,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再说明我的真实目的,沟通就能顺利进行下去了。
这里要注意,如果用一遍对比法,对方还是不相信我们怎么办?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我们并没有找到对方误解我们的地方是什么。这个时候你我们要继续分析,并拿出更大诚意表示我们的尊重,需要更详细地说明我们的目的了,然后再一次使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如果沟通过程中,对方一直在扯其他事情或者翻旧账,那用对比法就不太合适了,需要找到其他方法沟通了。
A1:
亲爱的小伙伴,通过对I便签的分享,相信你对用“对比法”消除误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别人误解了你的目的或是意图时,我们可以利用“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解,重建对话中的安全感。现在回想下,最近一个月,跟同事、家人、朋友相处时有没有被误解导致关系紧张的不愉快经历?你当时是怎么应对的?是沉默不语还是跟对方争论了起来?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2个人为一组。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你的例子,时间3分钟。
现在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伙伴分享】
学习者木木:两周前,下面的员工给我提交本年度工作计划。结果她提交了一张思维导图,当时我就疯了,这思维导图形式不正式,内容也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我当时就跟她很严厉地说道:“你能认真考虑我说过的话吗?”员工当时脸就拉下来了,我们彼此都感觉不好,不愉快。
l A2: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写写行动计划。
想想未来一个月你可能会被别人误会的场景,或者之前你被人误解了,接下来你想制定计划补救。那怎么用对比法消除可能存在的误会,写下你的行动步骤。
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你的行动计划需要有具体的行动目标、时间、步骤、以及衡量目标是否达到的标准。当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会更好。
【邀请学习者写便签】
学习者木木:下周工作日,我会对我的员工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重视你的工作。反而,我从你的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你对工作是很有想法的。我希望我们可以共同讨论写出方案,可以帮助你在这一年成长得更好!”
【结束语】如果你在生活、工作中被人误解了,记得要用对比法说三句话来消除误会。第一句话,用“我不希望......”句式来打消误解。第二句话,用“我认为......”句式来表示认可。第三句话,用“我希望......”句式来表明目的。
今晚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