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杨兰兰 ,
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第一个:我是一名正在升级打怪的拆书家。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自由讲师,有几门企业认证讲师课程,同时有品牌运营、培训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的岗位经验;
第三个标签我是一个幸福成长理念倡导者,我非常喜欢阅读,阅读对我的职业发展帮助很大,希望大家都能在书中获得新知,收获成长和幸福。
图书介绍:
场景:我想请问一下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回到家里看到老爸老妈买了好多保养品,你说他们上当了,他们还不听,你很生气。
你和你的下属沟通一件工作,交代了很多很清楚了,结果第二天还是没有完成,耽误了你的进度,你很生气!
你让你的孩子放学早点写作业,结果孩子却在那里看书,就是不动身去写作业,你很郁闷!
提问:我想问一下,那大家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呢?你是直接开吼?直接发表意见想说服对方?还是好好听对方说明情况,理解对方并让对方理解你,一起解决问题呢?
影响:在沟通过程中,方式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表达,不能认真地倾听,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会影响对方对你的信任,不想和你沟通;
如果一味的照顾对方的感受,对方不理解你,你也在这段关系中也会觉得很累,不但影响人际关系,还影响工作和生活。
解决:如何做到知彼解己,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从而有好的人际关系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有个方法,相信能给你指引,今天我们要学以致用的就是这个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常这样不问青红皂白就妄下断言。
“宝贝儿,跟我说说你怎么想的。我知道不容易,可我会尽量理解。”
“可是,妈妈,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一定会觉得我很傻。”
“不会的。告诉我吧,宝贝儿。这个世界还有谁会比妈妈更关心你呢?妈妈就是想让你开心,可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那好,说实话,我不想上学了。”
“什么?”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你不想上学了?为了让你上学,我们做了那么大的牺牲!接受教育是为了你的将来打基础。如果你像你姐姐那样用功的话,成绩一定会好起来,那样你就喜欢上学了。我们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一定要安心学习。你有这个能力,可就是不愿意用功。要努力,要积极向上才行啊!”
沉默。
“说吧,跟我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们总是喜欢这样匆匆忙忙地下结论,以善意的建议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不愿意花时间去诊断,深入了解一下问题的症结。
如果你要让我用一句话总结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学习目标】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在沟通中,当意见冲突时(澄清),使用知彼解己的3步骤(行为),了解对方的感受、确认对方需求的同时表达自己的需求(界定)进行有效沟通。
【概念提出】比如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和朋友/家人的对话,是不是前期都是希望很好的进行沟通,但当听到和我们期望不一致的说法时,我们的第一时间是没法在淡定了,想马上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服对方,这样的处理看起来很快,其实是为我们的沟通关上了一扇门,文中提出,想要建立有效的人际沟通,我们要做到知彼解己。
【类似概念】
看到知彼解己这个词,大家是不是想到知己知彼?这两个词意思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有知己二字,却还是有区别的:我对他人的情况很了解,同时我对自己很了解,是知己知彼。
而知彼解己是先了解对方,理解对方,再让对方了解、理解自己。
这话犹如当头棒喝,在人际关系中,自己一向“善解人意”、很能理解别人,但自己却常常有不被理解的痛苦,有时憋出内伤,突然明白了自己人际关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了。
“解己”就是在深入用心理解和知晓对方的同时,把自己用最合适的方式解读给对方。
【对比概念举例子】
为了大家更好理解什么是知彼解己,这里我们举例说明:
例子1:
我的朋友和我一起去看电影,我想看美国大片,她想去看爱情片,然后我放弃了自己想看的,陪他看爱情片,这是知彼解己吗?
不是,我有做到知彼,理解她,但没有做到解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让他理解我。这是知己知彼。
【概念讲解】
所谓的“知彼解己”,是先去寻求了解对方,通过用心听获取信息,再通过表达让对方了解自己,从而做到相互理解的有效沟通方式。
知道了什么是知彼解己,也了解这个在人际沟通中对我们很重要,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知彼解己”?
这里提出(2+1)3步骤做到知彼解己,进行有效沟通,2步是对方,1步是自己。
【概念HOW】
1、了解对方感受:寻求提问并让对方说,站在对方角度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内心需求,不理解的地方要做出询问。
如: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或者感受是什么吗?用开放式的句式让对方多表达,以听为主。(让对方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或需求)
2、确认对方需求:自己重复对方的表达关键词,确认你是否理解正确,如果理解不正确,耐心询问。
如:嗯,你的想法是、需要我……(提炼对方表达的关键词,确认对方需求)
3、表达自己需求:清晰、具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对方了解、理解自己。
如:谢谢你愿意告诉我你的想法,我是……想的(表达感受),我是希望……(表达需求)
【概念举例子】
回到上面和闺蜜看电影的例子:
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去看电影,你想看美国大片,她想去看爱情片。
1、了解对方感受:
我:关于我们今天看什么电影,你有什么想法吗?
她:让对方说出想看什么电影的想法。
2、确认对方需要:
我:你是想要我陪你一起看爱情片是吗?
3、表达自己需要:
我: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想法啊,我更喜欢看大片呢,不过一起看才是最高兴的,不如我们这周看爱情片,下周看大片吧。
这个是知彼解己吗?
是的,你有深入了解原因,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初心,从而互相理解,加深彼此的关系。
【预防异议】有的朋友会说,我一般都是表达情绪,吼了再说,建议先冷静下来,配合情绪管理一起使用,我理解你,也请你理解我,知彼解己是一种双赢沟通方式,需要你先放空心态真心实意听对方说,理解对方的想法、感受,和对方建立信任。建立信任后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
【适用边界】知彼解己的三个步骤适用于家人/朋友/同事/客户在发生了冲突和沟通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让双方都彼此理解,可以进一步避免更冲突,重回对话,事后复盘也可以用;当然如果是你不太计较的事情,也可以不用,毕竟有效的沟通都需要时间和精力成本。
【A2指令】学以致用才能把知识变成你的能力,下面我们就演练一下。
请大家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的哪个情景可以使用这个方法,然后把它编一个小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及当时的对话:比如你最近和朋友/同事有个冲突或误会想重修关系;对家人/同事/上司有个重要的事情想做一次沟通,想建立更深厚的关系,要求是应用今天学习的内容,来和他人进行沟通。
【分组】下面给大家分下组,时间是5分钟,五分钟后我们邀请小伙伴分享你们小组的故事。
好的,时间到,下面我邀请小组来分享,哪个小组可以分享一下。
小组分享:
海螺组:
时间:下周
地点:家里
人物:我和爸妈
情节:关于妈妈50岁大寿宴席是家里摆还是去酒店的事情沟通,我想去酒店,妈妈想在家里。
对话:
我:妈妈,你下周就要过大生日了,关于宴席在哪里摆的问题,咱们好好聊聊,你的想法是?
妈妈:她肯定表达很多,主要是怕外面花钱,想在家里摆。。。。。。。
我:妈妈,你的想法是,为了省钱,想在家里摆对吗?
我:谢谢妈妈为我们操劳了这么多年,我也理解你的想法,我是想在酒店摆,钱可以我出,这样妈妈就没有那么累了。。。。。。不过去哪里摆宴席并不是最重要的,你能开心就最好了。
最后的结果,通过这个知己解彼的沟通,无论结果是在哪里摆,我和妈妈都能表达出彼此的想法,做到相互理解,关系肯定能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