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强势》 所属活动: 被批评、被指责、被抱怨,我该怎么办?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被批评、被指责、被抱怨,我该怎么办? 学习目标: 有效应对批评、指责以及抱怨

开场:

           学习目标:在应对他人持续批评时,
澄清:用“迷雾法”,
行动:回应,
界定:以避免冲突,促使对话结束。

开场:
大家好,我是小惠,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拆书课。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应对他人批评与抱怨的。在应对他人批评与抱怨时,不同的场景,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种技能。第一种叫做“迷惑法”,第二种叫做“否定询问法”,那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听我细细讲来。

<图书介绍>&<实用类图书>
事件: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走进了领导的办公室。“小丁啊,把门关一下”“我今天找你聊呢,主要是想跟你说下你近期的工作。今年,你的成长挺大的,但我对你的要求比较高。首先,你做事情不够细心。其次,你工作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你没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你现在这个年纪,就应该是好好奋斗事业的年纪。”面对领导的这番话,我就一声不吭地默默站在旁边听。
提问: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些批评,会遇到些指责,会遇到些抱怨。有些来自你的上司,有些来自你的亲人,也有些来自你的朋友。当遇到他们的批评、指责或抱怨时,你当时的回应方式是怎么样的呢?你是选择沉默不语?还是反唇相讥?又或者是全盘接受呢?
影响:当面对他人的评判、指责或抱怨时,如果你选择沉默不语,批评你的那个人可能会更生气,“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如果你采用反唇相讥的方式,那么“战争”可能就一触即发。如果你不加思考全盘接受,那么你很可能会陷入自责模式中,“为什么我这点事也做不好。”
解决:那我们到底可以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应对他人的批评与抱怨呢?我在《强势》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运用不同的方法,你可以达到让对话尽快结束或者挖掘出批评者背后需求的效果。






<自测题>
在阅读拆页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测量表。请仔细阅读以下描述,并按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一般1分(低分)表示不符合,6分(满分)表示完全符合)
1.当受到批评时,因为认为自己很糟糕导致心里很难受。 1 2 3 4 5 6
2.当领导对我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时,我不会给出自己的想法,就听领导讲。 1 2 3 4 5 6
3.当身边亲密的人跟我抱怨的时候,我会急于给出自己的想法而阻止对方说下去。 1 2 3 4 5 6

<测试结果分析>
请大家把这个题目的分数加起来,看看总分是多少。
有15分以上的小伙伴吗?有9-15分的小伙伴吗?有低于9分的小伙伴吗?

让小伙伴们举手
<9分,说明你懂得如何去接受他人的批评与抱怨
9≤x<15分,说明在接受他人的批评与抱怨时,我们还有提升空间。
≥15分,那说明,在接受他人的批评与抱怨时,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要走的路还很长。
做完测量表之后,让我们进入第一个拆页的阅读,给大家1分钟时间。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

《强势》P177

背景:公司决定尽快实行经济缩减政策,萨姆是部门主管需要向该部门的员工哈利说明这件事。

萨姆:上周召开的大会,你听说了吗?开完会,经济缩减计划也就定下来了。最终结果是,要求我们部门在未来3个月内增加15%的工作量,但人员和预算都不增加。

哈利:这可真是个愚蠢的想法。老天!我们现在已经超负荷工作了,好不容易才完成任务。你跟他们说过这个吗?

萨姆:我没有说他们是榆木脑袋。不过,我确实跟他们说过,我觉得相当困难。

哈利:他们说什么了?

萨姆:跟我告诉你的一样:增加工作量。

哈利:萨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现在快要被累趴下了。我可接受不了15%的额外工作量。我一点都接受不了,更别说15%了。

萨姆:我同意你的看法,哈利。这办法可能没什么用,你和其他人都会很艰难。

哈利:那可真奇怪,你没跟他们说,这项政策在我们部门行不通吗?

萨姆:我赞同,这真是件怪事。他们不听我的提醒。你跟我说的,我都跟他们说了。只是说得更委婉一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原文,原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讲的是,主管收到总部通知,要部门员工在不增加人员和预算的情况下增加工作量。大家觉得,这是不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如果你是片段中的主人公,当面对这样的要求时,你会采用什么方式去跟你的下属说?当面对下属的情绪时,你会如何应对呢?你是采用强压的方式“你不干也得干,不干你就走人”还是跟员工一起抱怨“这公司,真的是没法呆了”

<What>

在原文中,当面对哈利的指责和批评时,不管哈利说什么,萨姆都会对哈利的话给予认可。无论对方说什么,不同程度地认可对方。这,就是“迷惑法”。

 

<Where>

这个技能具体是应用在哪里呢?这个技能具体是应用于当他人在批评你时,你在不希望产生冲突的前提下,想让对话快点结束的场景之中。

 

迷惑法具体是怎样用的呢?我们可以怎样不同程度地认可对方呢?

<具体行动步骤><How>

认可,可以是认可对方所说的事实

也可以是认可可能性

又或者是原则上同意(道理),原则上同意其实就是同意对方所说的道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案例>

背景:我们公司在宁波效实中学举行了一次演讲与辩论比赛,在比赛结束后,领导找我谈话。

领导:小丁啊,这次的辩论与演讲比赛结束了,你负责的志愿者那块,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但是,你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比赛结束后我让你去每个教室都检查一遍。你说都检查好了,但没几分钟,学校老师就跟我说,有些教室的窗户没有关好。

我:是的,我没有把教室的窗户都关好。(承认事实)

领导:你做事太不仔细了,在小事情上这样,大事情上肯定也是毛毛躁躁的,你如果一直这样,我怎么可能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呢?

我:是的,很可能会那样的。(承认可能性)

领导: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你肯定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就必须慢慢把自己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起来。

我:领导,你说的太对了,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原则上同意)

<互动>

在这段对话中,我说了三句话。

我:是的,我没有把窗户都关好。

我:是的,很可能会那样的。

我:领导,你说的太对了,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大家觉得哪句是承认事实,哪句是承认可能性,哪句是原则上同意。

小伙伴回答:第一句是承认事实,第二句是承认可能性,第三句是原则上同意。

 

<预防异议讲解>

在这里,我想跟各位小伙伴讲一下。根据我给大家提供的案例,可能有这样的感觉,迷惑法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草草应付对方。但我们要知道,运用迷惑法的最主要目的在于让自己对批评与指责不那么敏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剧本><A2>

在学习了如何用迷惑法面对他人批评之后,我想请每一位学习者来设计一个剧本。想一下,在未来的学习,生活,或者工作,可能会遇到哪些被批评、被指责或者被抱怨的场景。这个指责你的人可能是你的亲人,比如你的妈妈,说你晚上太晚睡,早上太晚起,饭不按时吃啊。也可能是你的领导,说你哪个工作没有做到位,可以做的更好一些。也可能是你的伴侣,说你太不贴心,太不懂得照顾人了。更有可能是春节期间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口头征讨”,“你怎么还不结婚呀?这个年纪该找对象了,女人过了三十就没人要了。”“你们什么时候生孩子啊,要早点生,早点生,家里老人还可以给你带一下的呀!”大家可以思考下,在将来的生活中,是否可能会碰到这样的场景。(停顿)想到了吗?想到之后,请按下面的模版写一个剧本。

 

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以下两个点。

1.有用场,要能把今天新学习的,迷惑法的技能用进去。 

2.要有剧本的基本框架,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双方的对话是什么。

3. 剧本内容是未来很有可能发生的。

给大家分钟时间编写剧本

请大家现在小组内分享,分享完后,我会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分享他的剧本。

 

<参考案例>

主题:你应该更细致一点

地点:办公室

方式:面对面交谈

人物:我与领导

背景:我们公司在宁波效实中学举行了一次演讲与辩论比赛,在比赛结束后,领导找我谈话。

对话:

领导:小丁啊,这次的辩论与演讲比赛结束了,你负责的志愿者那块,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但是,你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比赛结束后我让你去每个教室都检查一遍。你说都检查好了,但没几分钟,学校老师就跟我投诉说,有些教室的窗户没有关好。

我:是的,很可能会那样。

领导:你做事太不仔细了,在小事情上这样,大事情上肯定也是毛毛躁躁的,你如果一直这样,我怎么可能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呢?

我:是的,我做事情毛躁了些。

领导: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你肯定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就必须慢慢把自己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起来。

我:领导,你说的太对了,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小伙伴分享案例:

背景:在2018年7月份接受一家咖啡厅,自己做老板。在过年的时候,会被亲戚问与调侃。

亲戚:哎呦,金总  金老板  龙少爷,哎呦,半年了 有没有赚钱啦?

金:没有赚什么钱

亲戚:早就告诉你不要去了,原来上班不是好好的,下班早,还有双休,还能够有时间看书考公务员。

金:对对对,原来是挺轻松的,每个周末都可以休息。

亲戚:对啊,现在累死累活又没有赚钱,搞不好还要亏。

金:谁说不是呢,自己创业说不定还没有上班赚的多。

亲戚:是啊,都说钱难赚。

金:赚钱是不太容易。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

刚我们一起学习了迷惑法。使用迷惑法的目的是,在不希望产生冲突的前提下,让对话快点结束。但是,当使用迷惑法的时候,我们无法知道他人批评与抱怨之后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批评,在抱怨,那肯定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我们想了解他批评或者抱怨背后的需求,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答案就是运用否定询问法。

 

学习目标:在面对批评时,

澄清:用“否定询问法”,

行动:回应对方,

界定:以探索隐藏在对方批评背后的真正需求。

 

<拆页>  

《强势》 P125

我:哈利,我一直想问您,为什么不推荐我获得绩效加薪呢?

学员:别客气,彼得。很简单,你不该获得绩效加薪。

我:我可不明白了,哈利。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让我没有绩效呢?

学员:哦,首先,你在这岗位上还是新人。还不到6个月,对吗?你还没有了解工作的方方面面呢。你干得并不差,只是表现平平而已。

我:我干的哪些事表现平平呢?

学员:新人通常所犯的典型失误,你都一一犯了。

我:我具体都干了些什么,使我把工作搞砸了呢?

学员:在艾尔公寓通风道的估价工作中,你把造价估低了300美元。由于你的失误,我们损失了300美元。

我:我想我太笨了,没有找个老员工一起核实一下我弄的数字,也许应该请您出马的。

学员:别担心那个了。我们都会犯错,你也不例外。

我:还有别的什么事我干得很一般,可以有所改进呢?

学员:还有很多其他事情啊。

我:愿闻其详

学员:你在安排工作方面,有点儿不麻利。

我:我花的时间太久了?

学员:不是。不是太久。只是就你的经验来说,显得一般般罢了。

我:还有别的什么吗?

学员:我能想到的还有一件事。你将图纸交上来的时候,应当把字小的地方弄得清晰一点儿。图纸制成蓝图后,这些地方都看不清了。

我:那就是您目前所能想到的,我表现平平的地方吗?

学员:差不多吧。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

这个拆页中讲述的,是关于如何向上级提出加薪的对话。为什么上级不给他加薪呢?因为这位员工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如果要加薪,就需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所以,这位学员不停地提问,不断鼓励他的上级提出批评,说出他工作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What>

当遇到他人的批评时,采用鼓励的方式,鼓励批评者详细说明“过错“的细节,或鼓励对方进一步提出批评达到让批评者说出自己真正需求的效果。这,就是否定询问法。

<概念对比>

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

当你的妈妈说你房间太乱时“妈,我的房间到底哪里乱了?”这是否定询问法吗?不是!因为这句话里暗含了辩解与指责的意味,而否定询问法是邀请对方更直白的表达

其次,如果我通过不断亲切地提问,让我妈开始烦躁而放弃对我的操控,这是否定询问法嘛?不一定,对吧。否定询问法是有一个作用,让对方无话可说,但更主要的作用却是让对方说出内心真正的需求还是在上面的场景下,通过你不断地询问,你的妈妈最终说出“你的屋子若能整齐点,那我就可以在你朝南的房间里晒太阳,而不是花半天时间收拾东西给自己挪出一个坐的地方。”这样双方的需求也就很清楚摆上桌面,就可以开诚布公地讨论折中方案了。

 

综上所述,否定询问法的要点是,不带辩解与指责意味的语气以及明确真正的目的,目的是让对方说出内心真正的需求。

 

那具体的操作步骤应该是怎样的呢?

 

<How>

第一步:认可,认可对方。(结合第一个技能)

第二步:询问,用不带任何辩解意味的语气采用

(询问事实)“我不明白,我有什么地方表现……?”

“还有什么别的问题吗?”(询问其他方面)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觉得……不对呢?”(询问对方的实质需求)

句式鼓励批评者详细说明“过错“的细节,或鼓励对方进一步提出批评。

讲完步骤,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应用这个方法的案例。

 

<案例分享>

背景:那天,我妈妈打电话过来。

妈妈:喂,女儿啊,晚饭吃过了没啊?

我:恩,老妈,已经吃过晚饭了,晚上喝了点粥。

妈妈:你怎么又喝粥,一点营养都没有的。

我:妈妈,你说的是,晚上不能光喝粥。认可

妈妈:你说你,一点都不知道照顾自己。我说让你回家,跟你说了这么多次,就是不听。

我:对对对,老妈你说了很多次让我回家的事情。认可

妈妈:那你明年还是回家来吧。

我:老妈,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希望我回家工作呢?(询问对方的实质需求

妈妈:我看你在宁波天天点外卖,吃的一点也不健康。

我:妈妈,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觉得点外卖不健康呢?(询问对方的实质需求

妈妈:你觉得外卖健康吗?用的油也不好,还放味精。有我给你做的菜营养吗?

我:外卖肯定比不上妈妈你做的菜又营养,味道又好。那还有其他原因吗?认可+询问其他方面

妈妈:还有就是,你在宁波,我照顾不到你了呀,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在宁波,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你妈我能不担心嘛。

我:偶,我明白了,原来妈妈让我回家工作的原因是,担心我一个人在外面照顾不好自己。但是我不明白,老妈,为什么你觉得我会照顾不好自己呢?(询问对方的实质需求

妈妈:因为,因为,在我眼里,你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呀。

我:妈,我明白了。但其实,这也是我不想回家的原因之一你身边,我就一直会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微行动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方法来应对生活中,被批评、被指责或者被抱怨的场景。在拆书帮,我们不能只学习理论,我们更需要有行动的输出。你觉得当你在生活中实际应用这两种方法时,你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学习者提问>

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思考,然后把你想到的困难,写在便签上。写完之后,请在小组内讨论。

两分钟过后,我请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言。

<小伙伴分享>

小伙伴分享的困难:

在面对他人批评的时候,我无法做到不反击

应对批评时,很容易陷入到原来的应对策略中

<明确问题>

<学习者确认>

<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好的,现在,我们已经了解清楚了问题,现在,我们需要来讨论下这个困难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叫本质,它就是这个困难存在的最关键原因,找到了困难的本质,意味着找到了解决困难的钥匙。

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完之后,请每个小组来分享。

本质:

1.本能与人性

2.自己不够强大

3.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现在,明确了本质之后,我们就需要讨论这个困难的解决方案了。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该困难的解决方案,5分钟后请伙伴们进行分享。

大家对解决方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需要这个小组来详细解释下的吗?

好,谢谢大家,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最终得出了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1.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会换位思考

2. 提高自己的觉察能力

3. 进行自我批评,把自己认为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写出来

4. 用其他途径,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

<催化应用>

经过今天的拆书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迷惑法”与“否定询问法”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了。不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还是会觉得有些不顺手,而导致不去用。所以,我给大家留了一点作业。请大家在下面两个作业中任选一个,实现行动的输出。

1.即使你知道了应对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他人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应对方式很容易陷入到老的模式之中。不妨邀请你最信任和亲密的人,一同回忆他上次指责你的场景。他可以再说相同的话,然后你来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应对。(找人陪练)

2.在三天内,找机会跟别人聊聊在面对他人指责时,我们的惯常做法是什么,并给出怎么做会更好的建议。分享的时候,要注意告诉对方,这个技能的要点在哪里。(找人分享)

<结语>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在应对他人的批评与指责时,学会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达到你想达到的效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