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一分钟经理人》 所属活动: 0122广州小蛮腰分舵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一分钟更正 学习目标: 运用所学的一分钟更正的方法,及时纠正对方的错误

开场:

【学习目标】

OK,在开始之前我先来简单介绍下这次学习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通过本次RIA学习,

在生活和工作上,当遇到他人做错事的时候,

会运用今天所学的一分钟更正的方法,及时纠正对方的错误,让生活和工作重返轨道的同时,也可以让对方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

 

【分组】

先来个自我介绍:叫neo,姚梓洋,一位新手拆书家,本地人。那么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先请现场的小伙伴们分下组,每相邻的两个人组成一组,我们今天的拆书活动将以小组形式完成, 现在可以相互简单确认眼神

 

FAB

那么我今天要拆的这本书就是一分钟经理人

 

F: 它是一本管理学的书,主要讲述的就是三种高效的管理方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与肯布兰佳的联合著作。

 

这本书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中连续3年荣登榜首,是本经典畅销书,至今翻译了40多种语言,印刷了1500万册

 

A:这本书核心内容说的其实就是3个职场上常用并且高效的管理方法。它通过一个年轻人寻找完美管理学的简单故事就把3种方法说清楚了。内容上非常的生动有趣,一点都不会枯燥。而且书本非常的薄,看完大概也就半天的时间。

 

B:如果你工作中有这样的场景:常常要和同事沟通,达成合作,创建共同目标,需要肯定对方的成绩,又或者常常需要更正对方的错误,但你又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才是高效,并有效的达到自己的目的话。那我推介大家看这本书,里面有非常详细的操作方法,并且都非常容易落地,容易马上行动。

 

那么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呢,大家就可以学习到3种方法的其中的一种,知道怎么样通过用一分钟管理的方法,来更正对方工作上的错误,让生活和工作回到轨道的同时,也让ta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从前,有一个很聪明的年轻人,他一直在寻找一种经理人——在讯息万变的时代中既领导有方又能领导人们平衡工作和生活。四处寻觅,他打听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经理人,于是预约见面拜访。


见面后,年轻人听了经理人的简单介绍后,对这个经理人发明的一分钟管理的方法越听越感兴趣。经理人笑起来,说道“为什么不和我的团队的其他人聊聊呢?”经理人转向电脑,打印出一张名单交给年轻人。


于是年轻人谢过后就跟着秘书的指引,找名单上的员工聊天。


(以下是其中1位员工展开的对话)


A:他是怎么办的?


B:首先,他会确认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否阐述清楚,如果没有,他会承担责任,并在此详细说明工作目标。然后他分两步来进行一分钟更正。前面部分他把试点集中在所犯的错误上,后半分钟则在我本人身上。“


A:在什么时机他才这么做?


B:一发现工作失误就会做,一开始他先跟我一起确认既有的事实,回顾到底错在哪里,分析得详尽无疑。他会确切地告诉我这件事给她的感受,以及对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


说完之后他会沉默几秒,让话充分渗透到我心里,这沉默的一小会儿非常重要


A:怎么说?


B:这给了我时间来审视自己的失误,思考它给我和公司带来哪些影响。


A:他一般沉默多久?


B:也就是几秒,不过自己当时人的话,可能会觉得更久。更正的后半分钟,他明确地告诉我,我的实际能力其实比这强得多,他对我有信心也很信任我。

 

A你能谈谈一分钟更正最关键的部分吗?

 

B:当然。他能明确指出我错在哪里,这就证明他非常了解这项工作,不希望我和我的团队因为这个错误在人前受制。

 

更正的最后他又强调很重视我和我的团队,这让我不会太轻易陷入消极戒备的情绪,也不会想方设法找借口把责任推给别人。

 

而且,工作目标没有对所有人阐述清楚的情况下,经理人会负全责,我觉得他做事非常公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其实就是一个AB两个人围绕一分钟更正这个方法展开的讨论。那什么是一分钟更正呢,其实就是用一分钟的时间,及时更正对方的一个错误,让他重返工作或生活轨道的同时,又能保持热情。


Why:

不那么做的坏处

【一般人的做法】

首先先说一下现象:一般人如果发现对方做错事的时候,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当面很凶的批评。或者是,普通很温和的和他们说一下就算了。

 

【坏处】

首先,如果是批评的话,这种不顾场合,当机立断的批评,其实很伤对方的人格和自尊,批评这种做法,很可能适得其反,更加挫败他的积极性。尤其是青春期的小孩子,如果你越骂他,他甚至是会倒过来气你。

 

如果只是普通的说一下,那听的人很就可能根本没当一回事。

 

【举个反例】

这个我就有一个例子,我在星巴克工作的时候,我们门店有个伙伴常常就迟到,我就跟他说,不如你早点到吧,他就“哦”了一下就没有下文,第二天他又迟到了,我又跟他提及了下,不要迟到,他又“哦”了一下就没事了。说了34次都当成是耳边风一样,没有任何改变。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用文章所说的一分钟更正的方法了。

 

How:

这里我就将原文中不那么清晰的步骤,将它细化成6个步骤·,这里结合刚刚我的星巴克的案例,看看我是怎么用一分钟更正的方法的。

 

【细化行动步骤】

1)目标确认:先和对方确认下有没有说过自己提出的要求

我当时看到tony的上班打卡表,发现他上周迟到了4次。然后我就问他:“之前值班经理和我有跟你说过不要上班打卡迟到的事吗?有说过迟到对绩效考核的影响吗?“

 

“有啊。哎呀,都说了很多次,我知道就是了,不过绩效考核却没怎么说“

当时我就明白了这个事情,我一直没有更正成功的原因:原来我一直没和他达成共识,确认共同目标。

 

2)及时更正:指出这个错误错在哪里,并及时的更正错误

 

我当时就说:你不能迟到,应该早点到达门店,最迟在每天打卡前 10 分钟就达到

 

3)指出后果:说明下原来错误做法会带来的后果

如果你一个人迟到了,对门店将会是灾难性的打击

 

如果是早班是需要开门的,正常来说,我们门店是需要 2 个人开门,但现在你迟到了 30 分钟,门店少了一个人,开门的时间就足足慢了一倍,这样到了点开门,顾客也买不到饮品,顾客可能会流失,甚至投诉上面。

 

如果你是其他时间段班次,如果迟到 30 分钟,别人就要多撑 30 分钟,就是等你上班才能下班休息,你的迟到很可能累死其他人。

 

另外如果一周迟到 4 次以上,是会吃警告信的,你刚上班 1 个月,很可能会被劝退啊

 

4)引导反思:提出一些反问的小问题,让对方思考刚刚说的话

 

当时我就说:“你懂我意思吗?“

几秒之后,他脸上的日常的嬉皮笑脸就逐渐消失,脸上开始露出惊讶而又慌张的表情 “天啊,迟到几次就

要吃警告信了,看来我还是小心为妙,不要迟到好。另外,不好意思啊,我没想日常的迟到会连累那么多小伙伴。“

 

5)给信心:给对方表示支持,相信对方有能力可以处理好事情

我就回复他说:“是啊,不过不要紧张,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不迟到的,加油,给自己一点信心。“

 

6)赞经历:在给予对方信心的基础上,说一些过往好的经历作为论据,给对方支持

“其实你之前都做得挺好的,做咖啡神速,拉花又好看,如果能保持不迟到就最好了,我以前也是

迟到大王,不过现在已经很多了,我都做到,你也可以做到的,我们大家也相信你可以做到“

 

那次之后,tony 他明显改变了很多,虽然说不是完全没有迟到,但他至少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有行

动做出改变,很显然,那次的一分钟更正的方法对他很有效果。

 

【步骤回顾我们来再次回顾一下6个步骤的要点

目标确认,及时更正,指出后果,引导反思,给信心,赞经历


适用边界

最后说下适用边界,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职场和生活当中,当你是作为一个晚辈或长辈,有一定更正的权利的时候使用。不建议大家不分辈分,甚至越级的更正别人的错误,这会有点冒昧,那些更多用一些举例子等建议性的方法让对方发现错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转接

OK,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回顾下,我们刚刚所说的一分钟更正的6个步骤。

1)目标确认:先和对方确认下有没有说过自己提出的要求

2)及时更正:指出这个错误错在哪里,并及时的更正错误

3)指出后果:说明下原来错误做法会带来的后果

4)引导反思:提出一些反问的小问题,让对方思考刚刚说的话

5)给信心:给对方表示支持,相信对方有能力可以处理好事情

6)赞经历:在给予对方信心的基础上,说一些过往好的经历作为论据,给对方支持


A3】现场演练

OK,为让大家更好理解,我们进行一个小组演练  

情景:

B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设计师,也是一个很出色的PPT设计师,但他在公司里面常常喜欢我行我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做PPT的时候从来不用公司LOGO的颜色等等

 

A呢就是小B的一个上司,他发现每次小B帮公司做峰会的PPT或者销售工具包案例PPT的时候,都不会去在每一页PPT页面添加上公司的LOGO水印,或者版权所有的字样。这样做最大的后果就是其他公司很容易直接窃取到公司的文档,对公司造成损失。

现在小A就过去和小B说话,对小B的做法进行跟正,

 

指令:

小组里面进行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小A,一人扮演小B

要求要用到刚刚所说的一分钟更正里面的6个步骤,对错误进行一分钟更正,避免小B再犯同样的错误

 

3分钟后,我会请一组小伙伴分享下他的演练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小B阿你有没有发现你这次的PPT少了点什么内容呢?

学习者B:没有啊,我已经检查了很多次了

学习者A:你会检查什么方面呢?

学习者B:内容配色等等细项

学习者A:恩,这个方面你确实做得不错。但他们好像不会发现这个是我们公司的作品哦。是不是漏了点什么呢?

学习者B:哦你是说要加上公司的LOGO是吧?可是那个LOGO好丑啊

学习者A:首先呢,先明确一点,我们的LOGO他并不在于她的美观,而是在于它的作用,它放在PPT上给客户看到时候,是代表的是公司的产品,这个LOGO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你作为公司的设计师,如果你觉得LOGO不好看,你可以以你的美感对它进行重塑设计。如果你设计得更好,我觉得我们公司都会看情况采纳你的意见。

学习者B:恩

学习者A:那下一次你会有什么检验方式呢?

学习者B:就发给你检验?

学习者A:这个是可以的,我作为最终审核,但是我希望你做完PPT的时候,能把它所有的流程都想到。自己可以做一些小的总结和审核,然后再发给我,好吗?

学习者B:恩,好我到时候贴的便签提醒下自己

学习者A:恩,我相信你作为一个这么出色的PPT的设计师以后会做得更好。

 

拆书家反馈(真诚赞美+摘要点评):(号召全世界鼓掌,雷鸣般掌声):“非常非常非常精彩!!!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现场演绎,其实刚刚的演练我觉得基本到位。

 

那可以更好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在赞扬的部分

因为你整个过程都是在更正别人的错误,更正完之后更多的是要给对方信心,这个点很重要很重要。因为你刚刚最后那个步骤很短,我们在赞扬别人的时候,除了直接说赞扬以外,要赞扬得具体一点。所以你就要给出一些过往的经历作为论据,比如“其实你之前也做得很好的啊,峰会的PPT和商务的PPT都做的很漂亮,如果你能修改好LOGO这个事,就更好了。

 

另外一点还可以更好的地方就是,在展开这个一分钟更正之前其实也可以赞扬一下对方,比方说“小B啊,我发现你最近做得的峰会的PPT都做得挺好的等等“就用一些赞扬的语句去切入这段一分钟更正的对话,这样听起来就不会那么的硬了,你懂我意思吗?”

 

学习者AB:点头明白

 

【结束语】

 我们拆书帮有一句古语就是:无A2不拆书,指得就是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希望大家,在以后在生活和工作上,当遇到ta人做错事的时候,会运用今天所学的一分钟更正的方法,即使纠正对方的错误,让生活和工作重返轨道的同时也可以让对方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


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