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首先跟大家介绍下我自己。各位伙伴,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大家能够在晚上的时间来到这里学习,而且今天还有三位新的学习伙伴加入到这次的学习中来,让我特别兴奋!虽然刚才已经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初步介绍过我自己,不过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重新过个介绍。我叫谢贵江,如果你记不住这个名字呢,可以这么理解:谢谢贵州和浙江创造了一个独特优秀的我,然后这个名字就深刻的印在你的脑海里了。同时我还是一名企业管理咨询师,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咨询服务。还是很有缘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完成一次学习的分享,希望我这次的片段能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收获!
好,现在正式开始!
【图书介绍】
接下来我先介绍下《学会工作-如何做事更高效》这本书。
F: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案头的工具书,书中围绕效率、心态、时间、团队协作、情商、自我、精力和挫折八个场景的困惑,提供了有效的技巧、实用的工具和策略。
A:在自我管理类书籍中,它获得了许多业界人士的推崇,包括我们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与之前的畅销书《深度工作》相比,它摒弃了高深、枯燥的理论,更多的是简单、实用的工具呈现。
B: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可行性建议和行动指南帮助我掌握诸多高效工作法,大大促进了自身及团队的高效学习和工作。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在生活或工作中出现畏难情绪的时候,用三条游戏设计黄金准则实现摆脱焦虑的情绪,达成高效做事的目标。
下面进入到我们今天的拆页,请大家阅读1--2分钟,阅读完请举手示意下我。
【R阅读原文拆页】
将工作当成通关打怪的游戏
理解游戏的原理可能有助于我们想出一些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工作方式。《Why Games are Good for Business》一书的作者海伦·劳特利奇( Helen Routledge)认为,有三条游戏设计黄金准则有利于人们提高效率。
1.一步一步地拯救世界
游戏会要求你解决一个难题,例如,拯救世界、打败坏蛋建设城市,但它不告诉你怎么才能做到。它会设定一个长远目标,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则要靠玩家自己去发现。此外,游戏不会对你说“嘿兄弟,去拯救世界吧”,然后就留下你一个人。真实的情况是,你要通过逐渐递增的任务去拯救世界。这些任务单独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但合起来意义重大。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一个宏伟的目标感到害怕,不要因为看不到整条道路而放弃。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我们开始拾脚时,旅程才会变得越来越清晰。把注意力放在小目标上,它们会让你一步步地靠近总目标。不要企图一步拯救世界。
2.不要忘记奖励
在游戏中,玩家在完成任务,离终极目标更近一步后总会获得奖励,例如,经验值、新装备、星星、硬币或点数。你永远都会在付出努力后有所收获。
我的一位同事每完成一段番茄时间的工作,都会奖励自已一颗金星。格雷厄姆·阿尔科特在《How to be a knowledge Ninja》中建议人们每完成一定量的学习或工作,就奖励自己一些“玩点”,然后用这些“玩点”兑换不会让你感到愧疚的休闲项目。例如,一个“玩点”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影,两个“玩点”可以和朋友喝咖啡,九个“玩点”可以休息一整天,干什么
都行。
3.给分心的事情起名字
找出让你分心的事情,并给它们贴上标签,在你做这件事情的频率增加时,你就会注意到哪些事情容易让你分心了。战胜邪恶本身也是一种奖励。我们对付内心的猴子和青蛙都属于战胜邪恶的表现。
我注意到大家已经阅读好了。下面我们进入I环节。
【WHAT】大家的日常中,是不是一提玩游戏(比如吃鸡、LOL)就兴奋不已,所以我们经常感叹要是我们工作的时候能有玩游戏的劲道该有多好!那么今天就来对了,我们今天这个片段讲的就是用游戏设计黄金准则实现工作游戏化。
【WHY】 面对过程繁琐、难度大的事情,我们会产生退缩、抗拒的情绪。而运用游戏设计的黄金准则重新梳理目标事项,会让难度得到分解,趣味性得以提升,那么我们的积极性是不是就被调动了,积极性被调动了,那么做事势必会高效很多。
【HOW】
相信现在大家特别好奇,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大家可以配合我手中的图示来听我进行步骤的讲解。
首先第一步,事项目标分解。
就像游戏,通过一个个由易到难的小任务,去实现最后的通关大目标,让你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通关目标的难度。
第二步,设置游戏式奖励。
游戏当中是不是都是有奖励,比如像装备、金币等等,那么我们也可以对分解后的每个小目标设置类似积分、点数的奖励,累计起来又可以兑换相应的礼品或小愿望,从而激发自己的积极性。
第三步,形象命名分心事项。
对于目标达成中冒出来的干扰事项,通过取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做觉察和警惕。比如本书中,把你一直拖着没做或者不想做的事比作赶不走的“青蛙”,以这样的一种命名让自己时刻觉察警惕分心干扰事项。
【举例说明】
接下来我就举一个我非常引以为傲的例子。曾经120斤的我用这个方式让自己成功达成减肥15斤的目标。首先是目标分解。大家可以看我手中的阶梯状图示,我把15斤的目标按月递增分解,配合着按周、日、月进行热量递减的饮食控制和强度递增的运动量任务设置,最后形成这么一张目标进行分解的计划图。然后就是自我激励设置。为各个小任务设置了积分1-8分,同时还对连续性完成任务的周期进行额外奖励,如连续一周达成,额外奖励5分,连续1个月就额外10分,连续1个季度就额外20分。而积攒的分值可进行奖励兑换,比如,超预算的旅游、品牌衣物的购买、自由24小时,包括大家看到我桌上这不IPHONE X就是这么奖励来的。第三步就是分心事项命名。减肥中我也会有如聚餐、犯懒、忙等一系列干扰事项,我把它们取名为“捣蛋鬼”,以便觉察,警惕自己抵挡住各种捣蛋阻碍。就这样,我成功从120斤减到如今的105斤。(配合图示)
【WHERE】可见三条游戏设计的黄金准则非常适用于:面对让自己感到焦虑的任务目标时的心态管理以及情绪缓解,还可延伸运用到孩子的引导教育中。但并不适用一些即时性和操作过于简单的事项。时间关系,有兴趣的小伙伴我们可以课后探讨。
【预防异议】
可能又有小伙伴会问,用这三步骤就能确保我高效完成工作吗?一定能吗?我想强调的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方法是帮助我们缓解情绪、获取确信感,从而享受工作的过程。那么在同等条件下,享受工作和抵触工作,我们更愿意选择哪一个?答案显然是前者。那么现在有这么一种方法可以缓解你不好的情绪,促进高效,又何必去在意是不是就一定能让任务目标达成呢?有一点是肯定的,使用这种方法肯定比你不用,任务达成的几率要高。
【A2分步催化1】
现在我们进入A2环节。
请你想一想,未来一个月,哪些场景让你脑子里会顿时冒出“我做不到”“算了,下次吧”,并且不断地想“万一出错了怎么办”“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是年会筹办任务的被指派?考证的想法?还是年终工作汇报?或者其他什么场景?
现在我们2人一组,分成3组,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将所能想到的--能在未来一个月内可以应用的场景在组内做个分享。我稍后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做个分享。大家注意下,这个环节你只要想出能应用的场景就好,如何进行应用我们下一个环节再进行。开始!
(2分钟后)下面我邀请一位小伙伴做60秒分享。有没有踊跃举手的?(刘健平示意分享)好,有请。60秒计时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健平的场景分享:
我即将要完成一个“每天站桩半小时”的任务计划。比如说我在工作闲暇之时进行站桩,我觉得肯定会出现我站了10分钟,然后就有其他事所干扰,直接中断了。包括家里也会有很多干扰事项出现。导致我自己内心对这个任务计划既想达成又总觉得很难实现,让我很纠结。
特别好,感谢健平的分享!相信其他小伙伴也已经想到了可应用的场景。
【A2分步催化2】
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的环节了。在未来一个月里,当你遇到刚才分享的那个场景,你会如何应用今天学习的三个步骤克服畏难情绪呢?请每个小组将组内分享的场景按我手中图示的三个步骤加工成具体的应用例子,然后在组内做一个分享。我首先帮大家再回忆下三个步骤:第一是分解目标事项;第二设置游戏式奖励;第三形象命名分心事项。好,时间3分钟,开始。稍后我会请一位伙伴分享。
我看到大家都差不多分享结束了,请一位小伙伴来进行100秒分享。(叶金峰主动举手)
学习者的案例记录:
叶金峰的分享
我就把接下来我要加入拆书帮这个事作为一个目标。刚才拆书家青苗在最开始的时候分享了一个加入拆书帮“3311”法(三场线下活动、三张便签、一本书、一场21天的训练营)嘛,我就根据这个进行目标的步骤分解--参加三场线下活动、完成三张RIA便签输出、完成《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的阅读和参加21天训练营,共计四个阶段。第二步就是设置奖励,在每一个阶段都设置一个想要的小奖励,关于过程中的小奖励我暂时还没想好,我回去后会再具体填充。但是最后大目标完成的话我一定会奖励自己一个一万以上的镜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定会遇到很多干扰,比如我自己的惰性、工作忙或者类似看不完一本书的这种思想疲累等等,我会把它定义为“大青蛙蹦出来了”,当他蹦出来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这只青蛙给吃了。
非常精彩的一个应用分享,而且时间也正好。在这里我给个小小的建议,你刚才目标分解中包含阅读完一本书,对于这个阶段目标,你可以再进行细分,比如一天读几页,这样就分解了你阅读完这本书的难度,因为也许对你而言,阅读完一本书本身也是一个让你觉得困难有障碍的事项。同样的,对于其他三个阶段你也可以视自身接受度进行再分解。
好了,还是要感谢金峰的分享!现在大家通过我刚才的应用案例加上咱们小伙们现在分享的应用案例,相信大家对“三条游戏设计的黄金准则”有了深入的认识。现在我带着大家回顾一下:第一步是什么?(大家回答:分解目标)第二步是什么?(大家回答:设置游戏式奖励)第三步是什么?(大家回答:形象命名干扰事项)
非常棒!希望大家将学习的这个片段技能点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最后感谢大家今天的学习陪伴。我今天的拆页学习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学习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