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大家好,我是小七,用3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一级拆书家、记者、思维导图讲师。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分一下组。左右两边各一组。
我今天拆解的主题——如何让“受伤”的人感觉到被理解。
F:今天的拆页选自《提问力》。这本书是由《这有读书就够了》、《拆出你的沟通力》等畅销书作者、拆书帮创始人赵周和另外两位资深三级拆书家李真和丘恩华共同编写。书中通过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结合大量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场景,帮助我们培养提问意识、拓宽提问思路,提升提问水平,进而帮助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快速地实现自我提升。
A:《提问力》这本书的内容源自“拆书帮”与“在行”共同合作的好评课程,受到简书CCO黄一琨和在行创始人姬十三的大力推荐。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提问力》没有过于繁琐的理论知识,而是结合了大量真实场景和案例讲述。每个提问模型步骤清晰,并给出了具体应用规划,所以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学以致用,并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演练。
B:朋友和男朋友闹分手,找你哭诉,同事被工作单位辞退,向你抱怨,老公又跟你说家里开支紧张,工作有多么不顺心。孩子告诉你幼儿园里遭到了排斥,不想上课……这时候,你能做到很好的倾听吗?你想不想给出他们很多建议?你是不是也想给他们讲点大道理?结果最后自己的心情会不会受他们的感染也会一团糟?
今天我带来的拆页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方法:“共情型提问模型”,它选自本书的第二部分“人生窘境,这样用提问来破”。当“受伤”的人来找我们倾诉时,我们可以利用该方法的对话技巧,帮助对方分段分担忧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受伤”的人真正感觉被理解。
先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都说理解万岁,可见人们对被理解有着巨大的渴望。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你的朋友和情侣吵架了,口口声声说要分手,打电话和你倾诉;朋友在工作上遇到大麻烦一一项目搞砸啦,来找你求安慰。这时候,你特别想去帮朋友分担忧愁,可实际情况可能是,你想安慰对方,或者苦口婆心,说了很多良言,给了不少建议,甚至说笑话缓和气氛,但是结果却是爱莫能助,场面非常尴尬,甚至可能一不小心,你也被朋友的坏情绪所感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熟悉“共情型提问模型”的对话技巧,则不仅可以陪伴朋友从郁闷聊到开心,真正为他分担忧愁,甚至可以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受伤”的他真正感觉到被理解。
共情型提问就是利用问题和对方建立共情关系,进入同频互动交流状态。共情型提问有四个要点。
第一,试新鞋。在对话前,不着急说话或给建议,而是先问自己提问,要应用同理心,转化视角看问题。
这里需要提到我们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同理心不是把自己代入对方的场景。不是问,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会如何?而是好奇地问:
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会如何?
站在他的角度,自己会看到什么?
他在想什么?他感觉如何?
这样切换视角来提问,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
第二,提问。首先提出宽泛性问题,让对方开口说话。邀请他们进入他们感到最安全、舒适的领域。
第三,聆听言外之意,提问之后,对方就会开口说出很多信息,这个时候需要聆听,听话里话外,话里一他都说了些什么?话外一他的语气心情、表情、眼神、说话节奏等信息。聆听也是共情的重要部分,我们愿意听,对他就是最好的陪伴。
第四,适当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客观,才能避兔和对方一样进入伤心、愤怒、冲动的状态。我们需要帮助朋友客观分析,在合适的情况下给出合理的建议。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新技能: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what)这个片段介绍了一种通过正确的倾听方式,让对方感受到真正被理解的对话技巧——“共情型提问模型”。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家人、朋友、同事因为信任,向我们倾诉或者抱怨各种不快和问题,他们希望得到的是安慰和理解。如果我们听到一半就急于插话,发表意见,或者讲一通大道理,甚至说个自己的事表示理解。我们自己觉得是为了对方好,可是对方可不一定这么认为。有时候对方说到伤心处,我们说不定也跟着一起落泪、愤慨、抱怨,最后场面尴尬,对方不但没有得到我们的安慰理解,说不定还会认为,“这个人根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理解我的心情。”
(how)共情型提问模型,具体有四个步骤,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问自己问题,忍住说话冲动
首先,当对方说话的时候,我们不要说话。
第二,问自己同理心的问题,体会对方的心情。
这样的问题大致有这么几种:
(1)这件事对他来说意味什么?
(2)他是什么个性的人,遇到这样的事,他能扛得住吗?
(3)他现在感觉如何?
2、向对方提问,以开放式问题为主。
(1)问WHAT ,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你WHY,你觉得你们之间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对方不知道为什么,可以凭借对方说的,给出两个自己理解的答案或者猜测,让对方来选择。
(3)问感觉,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3、聆听言外之意。包括话里和话外
(1)听他说了什么,给对方一些动作,例如点头、拍拍对方的手或者肩膀,表示“我听到了”、“我在陪着你”
(2)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信息,包括声调、表情、肢体动作
(3)说安慰和关心的话。句式为“我明白,你现在感觉+情绪词(很愤怒/郁闷/伤心)”OR“这确实让人+情绪词(很愤怒/生气/很伤心)”
4、给出适当的建议,注意保持距离
(1)倾听者的帮助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我需要做点什么?
你现在想做点什么事,我可以陪你。
(2)询问对方打算
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你想真么处理这件事?
(3)给出建议,询问对方是否愿意
我今晚陪你喝酒,好不好?
我明天陪你去看医生,你看行吗?
我今天要不陪你住下?…
那这四个步骤,在实际生活中,要如何运用呢?我举个例子。
(举例)我家三楼邻居,前两天和婆婆,因为育儿观念不同,两个人大晚上9点多吵了一架。我这个邻居朋友哭的啊,稀里哗啦。第二天跑到我家跟我诉苦。要是过去,我就会安慰她,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这次我采用了“共情型提问模型”。对话如下:
邻居:我这婆婆我就是服了,孩子一动点什么,都叨叨叨叨的,跟念经似的,昨晚俩孩子自己玩的挺好的,不就上到桌子上,掰了一下电视嘛,她吵什么,就不能好好说吗,我真是够了她了!
我:(点点头)心里想,这件事对她来说,不是一次两次了,她很希望自己做主看孩子,希望婆婆可以听从她的意见,她是很要强的人,和婆婆吵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她现在很愤怒,但是她能扛得住。(第一步,问自己问题,忍住说话冲动)
我:昨晚到底发生了啥事啊?(第二步,问开放式问题1)
邻居:不就是孩子掰了一下电视嘛,她就嗷嗷的,喊起来了!我在厨房都吓一跳,你说两个孩子能不吓到吗!气死我了。
我:你和你婆婆这样争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啥原因呢,你觉得?是她担心孩子受伤,还是她总是把事情往坏处想?(问开放式问题2)
邻居:我觉得她就是大惊小怪,喜欢控制孩子,明明没有危险,她也要在旁边看着,守着,孩子一点自由都没有。
她说话的过程中,脸涨得红红的,两只手一直在比划,不时地还要两手抱臂,说话的语速也是非常快。我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拍拍了她
我:是, 我明白,当妈的心情我理解。遇到这种处处管孩子,还要吼几句的事,的确让人生气。(第三步,聆听言外之意,包括话里话外。)
我:那你打算怎么办?今晚让孩子来我家玩怎么样?(第四步,给出适当建议,注意保持距离)
邻居:没事,我跟她吵,我也有错,一会回去,我跟她好好说说。
【预防假设】:在使用共情型提问模型时,第一,要注意多了解对方情况,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不要急于提问,这会让对方以为我们只是好奇,没有关心。第二,在倾听最后,可以问问对方,是否需要建议。如果对方不需要建议,只是单纯的抱怨,那就可以省略最后一步。第三,对方的情绪会影响到我们,当我们和对方一样愤怒,郁闷,想掉泪时,告诉自己,客观!客观!客观!不要被对方的情绪带走。
刚刚学习了共情型提问模型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运用这个方法,进行一次现场演练,我设计两个具体场景:
场景1:单位体制改革,你的同事因为怀孕后1年没有上班,被单位辞退。你和她关系特别好。她找到你,和你哭诉她的遭遇。你看到她可怜巴巴的样子,心疼不已。
场景2:你的朋友是个工作狂,因为赚钱养家,经常在单位加班,每次加班都会给500块钱加班费。但是他的孩子很小只有3岁,他媳妇自己看孩子很累,所以经常因为他加班,和他吵架。昨天,他又加班到11点,回家一看,门口放了两个箱子,媳妇说,你从今天开始别回家了,你爱去哪去哪吧。然后就把他推出门外。你朋友郁闷之极,来到了你的住所,请求在你这住一夜,然后这一夜,他开始向你诉苦……
【指令】生活中,经常有需要我们倾听的时刻,运用共情型提问模型的方法,请每组任选一个场景,进行演练。面对朋友的诉苦,我们怎么倾听?怎么帮助他?请各组讨论和演练10分钟,10分钟后,请每组派出两个人表演剧情。好的,现在开始。
好的,时间到,现在请一位小伙伴儿分享你的案例:
************************************************************
学习者分享记录:
涵扮演被单位辞退的员工,高力扮演她的朋友。共情型提问对话如下:
涵:高力,我跟你讲,今天我被我们单位的领导给开了,气死我了。
高力:没有说话,注视着她。(第一步,忍住说话的冲动)
涵:太不像话了。
高力:你和你们老板发生了什么事情啊,这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啊。(第二步,向对方提问,以开放式问题为主)
涵:我们单位这不是改革嘛,人太多了。然后因为我在家生孩子,就一年的功夫,刚回来就被开除了,就被淘汰了,我也没干什么不对的事啊。太没人性了,这些领导,气死我了。
高力:那是不是让你感觉领导有责任帮助你?(第二步,继续提问)
涵:是啊,他起码应该安慰安慰我,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怎么能说开就开呢。
高力: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第二步,继续提问)
涵:生气啊,现在去哪找工作去啊!这孩子这么小,奶粉这么贵,愁死我了!
高力:明白了,被领导炒了鱿鱼,让你感觉非常生气,而且很郁闷。(第三步,聆听言外之意,包括话里话外。高力点头表示理解,并且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涵:对啊,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
高力:我明白,那我能为你做点什么?或者提供些什么帮助给你?(第四步,给出适当建议,注意保持距离)
涵沉默。
高力:要不我们出去喝酒聊聊?
涵:行,咱俩去喝酒去吧。
高力:好。
【结语】
谢谢小伙伴精彩的演练。通过今天拆页的学习,大家已经学会了共情型提问模型,希望以后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大家都能够积极运用,创造和谐共处的沟通体验。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