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及分组】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很高兴再次与大家相聚。我是涵,三个标签:一级拆书家、国企HR,终身学习者。为了方便一会大家分组讨论,在开始前,咱们先分下小组(随机)。
【学习总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通过放大碎片化知识的价值和联机学习的方式,使用分享、答案换答案、整合知识模块等多种方式,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扩大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
【FAB图书介绍】
F:今天我带拆的书名叫《跃迁》。作者是生涯发展领域的大咖:古典老师,他曾写过三百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是罗辑思维得到的专栏《超级个体》主讲人,还是新精英生涯公司的创始人。本书为我们解密了成为高手所需要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
A:本书由俞敏洪、罗振宇、万维钢等众多大咖人物推荐做序,豆瓣好评7.9分,相较大多数讲解学习方法类的书,本书有两个优势:一是古典老师与一群知识精英通过群体学习的方式集体跃迁创作而成;二是有很多案例和故事,在阐述底层逻辑的同时,又给出了很多能践行的技巧和易操作的工具,便于学习者快速上手。
B1:你有没有熬夜苦读,却发现考不过整天吃喝玩乐的同伴?你有没有天天加班,最后被表扬的竟然是对桌那个朝九晚五的家伙?本书可以帮助你突破旧思维,解密底层逻辑,利用成长的规律,实现跨越式发展;
B2:如果你困惑于自己知识的琐碎,面对海量知识,总感到能力提升的压力和焦虑?今天我们将教会你两个学习小方法:放大碎片化知识价值和联机学习,帮助你找到更好地学习和成长途径,快速提高学习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下面,我们通过第一个片段,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放大碎片化知识的价值来高效的成长。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通过本片段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学会通过定期持续地整理、分享碎片化知识,完成知识点的积累并快速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影响力,放大碎化化知识的价值。
【原文拆页1】
你本来就要学习,不如顺便在朋友圈碎片化更新:“今天学到了什么”。三言两语总结你的新收获并分享出来,慢慢你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知识代理人”。
如果你是运营人,可以学习李翔老师的做法:
在每天碎片化学习和分享收获的同时,每周整理一份“运营内参”,把一周习得的新知以清单的形式沉淀,为更多人所用。
这个清单发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征订”:“如果希望持续收到我的清单,可以去他的公众号征订,或者留下邮箱,我会每周推送给你。”
对于那些足够重要的人,就使用“照亮法则”,直接定期邮寄过去,3个月以后,便成为该领域的代理人,紧紧钉牢在大家心智中。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what】本片段介绍了一种可以放大碎片化知识价值的方法,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整理、分享和积累碎片化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升学习力和影响力。
什么是碎片化知识呢?其实就是你每天学到的一些知识点,当知识点逐步积累、完善到一定程度,便构建了你在某领域的知识体系。就像盖房子,你得先准备好足够多的砖头一样,“砖头”就是这里所说的碎片化知识。
【HOW 细化原文步骤】那怎么才能放大碎片化知识的价值呢?具体有四个步骤:
第一次实录修改意见:拆页一【I】中的细化步骤虽较原文略清晰些,但却没有较原文更加细化,不符合技能要求。根据要求修改如下:
1.、问题导向,确认提升领域。根据你想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提升领域:①切记问题要真实,不可泛泛而谈,无法落地;②问题要是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解决后会给你带来较高的回报;③问题要切合实际并可被解决,切不可提“如何一周内快速成为演讲大师?”这样的问题,不如改成:“要提高我的演讲水平,我可以如何做?“。
2、提练总结,分享收获。每天把自己学习的知识碎片结合过往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总结,并将其分享在朋友圈、公众号、自媒体平台。注意,这里一定不要贪图学习知识,而要把重心放在解决问题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问题提炼归纳。
3、归纳整理。将自己每天的学习成果梳理归纳成一份知识清单或文章、内参等。
4、分享输出。定期(每周或每月)将你的知识清单在网站、公众号、论坛、微信群内分享,也可以打印成书面材料送给你的领导、你的合作伙伴等重要的人。
[附:原第一次实录的步骤:
1、明确提升领域(最好是可以解决你的问题的领域)。
2、坚持学习并分享收获(如在朋友圈、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分享当天学习的小知识点)。
3、定期整理知识清单(如原文中李翔老师每周整理运营内参和知识清单)。
4、分享知识清单给重要的人(如分享给与你一起学习的本领域同伴、知名人士或你的领导)。]
【预防异议】你可能会说:集中学习一整块的知识,这样不是更好吗?如果你有足够的整块时间学习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快节奏的今天,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因此这个片段更侧重于针对我们大多数人常常遇到的学习困境。
【适用边界】当你想要进行系统学习并希望在某领域有所突破时,通过不断扩大碎片化知识的价值,既可以帮你梳理专业知识,又可以树立你在该领域的专业化形象。
【意译案例】
举个例子:我是一名财务人员,最头疼领导要数据分析结果而且时间紧,所以我必须提高我的excel应用操作水平(问题导向,明确领域)。
每天,我结合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数据处理难题,对应学习excel数据操作技巧,并把我的总结成果在简书、朋友圈、单位的微信群分享今天的收获(提炼总结并分享收获)
每周,我整理一份excel实操清单,把一周习得的新知以清单的形式归纳总结,方便查阅。(定期归纳整理)
这个excel清单发送半年后,在单位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于是我在朋友群、学习群、论坛等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发布。现在除了同事和朋友,还有一些不熟悉的人也向我索要清单,我会留下他们的邮箱号,并每周发送给他们。
我的领导以及我的重要工作搭档,我会按照“照亮法则”的做法,直接打印出纸制资料每周送给他们一份。(分享输出)
这个方法坚持一年以后,我已经是厂里excel应用最厉害的专家了,大家只要有这方面问题,第一个咨询的人就是我,而且我感觉自己在这方面进步的速度大大超出了我的最初期待。
【显像提问】
好,现在我们趁热打铁,一起来激活一下经验。首先,请大家回想一下,你近期学习的一个技能或知识,是怎么学习的?注意:这个具体案例很可能是从一个棘手的问题引发的?比如你想成为三级拆书家,你决定学习拆书手册技能点和RIA便签;你给老板写的总结材料,老板总是不满意,你决定要学习写作;你最近觉得你和家人沟通出现了问题,你决定要学学沟通相关的技巧,等等!
请想一想,当时引发你有学习的想法的那个具体问题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学习的呢?具体行动是什么?最后:请对比放大碎片化价值的四个步骤,看看你的这次学习行动主要是缺少了哪一步呢?
【指令】下面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然后按照原文拆页下面给出的模板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总共3分钟时间。
********************************
好的,现在是分享时间,哪位小伙伴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分享记录】
学习者小七分享:我最近在学习如何提问方面的知识。
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我是个记者,特别想在沟通、采访时能提出好的问题,但是我问的问题总是有些力度不够或者无法打动人。
采取的具体学习行动:我买了几本提问力的书在看,最近一直在看帮主的《提问力》这本书。
对比放大碎片化知识的四步骤,我做到了第一步明确领域和第二步坚持学习。但第三步分享和第四步整理分享知识清单我没有做,这两点以前我没考虑过。
【回应反馈】
好的,小七的分享反映了大家的普遍现象:通常都习惯一个人闷头学习,不太注重分享碎片化知识,所以我们以后可以考虑在学习的同时,多分享和积累,放大碎片化知识的价值,提高影响力。
【A1+反思加工】学习者拆为己用(3分钟)
Ok,大家已经非常精准的剖析了自己的案例,那么如果给你一个时光机,回到那个时候,从头再学一次,你会如何运用这4个步骤重新开始学习呢?
[指令]请大家参考原文拆页背面给出的模板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时间是2分钟,到时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
刚刚小七分享了自己的一个不太满意的案例,那么我们也比较好奇,她打算如何做?那我们还请小七来分享一下吧!
【学习者反思加工】
学习者小七分享:首先,明确我的提升领域就是增强“提问力”;坚持每天读书(比如《提问力》),然后每天提一个问题,先系统化的自问自答,再把我的收获分享在简书、朋友圈里;每周整理当周形成的提问模型的知识清单:分享知识清单给重要的人(我觉得每天看我的简书和朋友圈中提问力的是对我重要的人的潜在群体)。
【回应·追问确认】
感谢小七的分享,我感觉你的第4个步骤“分享给重要的人”这部分构思特别好,还想到了哪些人对你重要,在此也祝小七早日完成自己的知识迭代。
【过渡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
好,刚刚通过反思加工,大家应该已经能理解碎片化知识的价值,通过小试牛刀也练习了如何放大碎片化知识价值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当我们的碎片化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成为一个知识模块,也就是一个小系统的时候,我们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快速提高学习效率,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方法
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这个片段。
【学习目标】通过本片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使用联机学习的方法,通过交流和答案换答案的学习方式,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拆页2 】联机学习者 (节选自《跃迁》P140-141页)
李小龙的截拳道是开放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极为有极”,没有门派之别。他经常从弟子那里学习他们的武术,迅速整合入截拳道又分享给更多弟子。学习―理解—分享,是非常快速的小循环,他自己的功夫逐渐集大成。
万维钢曾经这样点评:“只有在竞争不充分的领域,才有流派。”李小龙就是一个无门无派的人:《精武门》里酷炫的双节棍是他从美籍菲律宾武术家伊诺山度那里学的;《龙争虎斗》里面标志性的高踢腿,是他从跆拳道高手李峻九那里学到的,他也分享给对方隐秘出拳的秘诀;他的体格趋近完美,那是用西方健身系统训练的功劳;他的步法灵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拳王阿里的蝴蝶步。
学五渣在中美导师的思想交锋中获得自我跃迁,李小龙用5年的时间自学成为一代高手。这两个不相干的案例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不是自己找答案,而是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相比于过去“学习一思考”的单机学习,这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学习方式:
1.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2.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3.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4.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联机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之所以让人一开始不舒服,是因为它超越了我们原来的学习方式。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加重要。
【what】本片段介绍了一种快速提高学习力的方法:联机学习。联机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社交网络,以答案换答案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举个例子,你在“荔枝微课”上订阅了课程,这是联机学习吗?不是,因为你没有答案换答案,你只是单方面地学习知识;你参加了拆书帮RIA训练营,这是联机学习吗?不一定,如果你只顾埋头做作业,不与别人互动交流,那不是联机学习,而是自学自悟的单机学习。所以联机学习,它有两个关键要素:答案换答案和交流互动。
【why】我们为什么要联机学习呢?因为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的迭代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道答案在哪儿,比埋头苦学更重要,联机学习可以通过调用、整合他人的答案,提高学习效率,迅速完成知识的迭代积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这么做的坏处】不进行联机学习有什么坏处呢?
第一效率比较低。例如,一本书分为四部分,一个部分学习需要10分钟,一个人学习整本书需要40分钟。如果4个人同时学习不同部分,再进行交换就高效很多,这就是答案换答案的好处。
第二知识掌握程度浅。大家应该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你认为自己会了,可是在讲给别人听时,却发现别人听不明白,自己也讲不清楚,其实这说明你对知识点掌握的还不够透彻。联机学习通过分享和知识交换,在大家不断的交流和碰撞中,会让我们对知识模块的认知更加深入。
【how】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联机学习呢?书中给出了4个步骤:
1、打造知识模块。先打造出第一个知识模块。比如,职场常用的技能EXCEL应用,我们可以细分后先打造第一个小知识模块:EXCEL透视表的应用。
第一次实录修改意见:拆页二中的How,本评审认为不是太有参考性,因为这四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交换知识模块”,然而无论是原文案例还是【I】的讲解中,怎么找到可以交换知识的人?通过何种形式让对方愿意交换?都没有说明,导致本评审感觉这一步无法实际操作,如果能对这部分做一个“细化步骤”,那就完美了。根据要求修改如下:
2、交换知识模块,答案换答案。①首先明确你想学习的领域(如EXCEL应用),并找到3-4个有共同学习兴趣的朋友,并请他们每人再邀请一个愿意主动贡献知识和想法的人(不同领域、不熟悉的人更佳);②建群,确定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比如每晚8;00一8:30,由5个人分享自己的知识、观点和问题,其它人讨论;③记录当晚讨论成果,第二天分享到群内,如需要可继续讨论;④循环,不断淘汰不适合的人,增添新生力量,形成稳定的群体,互为对方的大脑,交换知识模块。
[附:第一次实录原稿:2、交换知识模块。分享你精通的模块,换回他人的知识模块,这里注意,一定要找对人,确保换回的知识模块是对你有用的,要么能够完善你现有的知识模块(比如EXCEL透视表的应用),要么能够获得你需要的新知识模块(比如EXCEL图表制作)。]
3、重复第1,2两步。通过不断地交流分享和融合,扩展和深化你的知识模块(比如你的EXCEL透视表更加完善,同时你又积累了EXCEL排版、图表制作、内嵌小程序编程等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4、整合知识体系。将不断积累的所有知识模块,通过调用、整合、归纳的方式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
【举例】我们公司的家居设计总监在设计方面独有一套,许多客户都点名要他设计,是我们公司的绝对顶梁柱,但谁都不层想到三年前他还是一个新手小白。他的做法是:一开始,先下功夫精修了橱房设计,然后把这些经验和技巧分享给其它设计师、装修队、甚至是他的客户。通过交流他不但进一步完善了厨房设计,而且还从他们中间学会了卧室设计、地面设计、阳台设计、软装等等很多方法(交换知识模块),通过持续不断反复地学习-理解-交换-分享,他迅速整合出一套自己独特的家居设计知识体系,成功地成为了当地的大咖级设计师。
【预防异议】
大家看完这几个步骤,有人可能会有些疑惑,这个方法和第一个片段的方法没啥太大的差别呀。那我们来看下是不是真的没差别呢?
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碎片化知识和知识模块。碎片化知识是很多零散的知识点,而知识模块是多个同方面的零散知识点通过一定关系结构的组合。比如EXCEL透视表应用中数据求平均值、汇总、排序等是零散的知识点,而通过你的组合,就形成了你自己风格的EXCEL透视表,这就是一个小的知识模块。
其次,我们再看下知识模块的交换与第一个片段的分享之间的差别:这里的交换其实是更加主动的、有目的性的分享,第一个片段中你的分享侧重点在积累,顺便收获一些反馈,所以这两个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在知识模块的交换分享中,你要注意找对合适的人才会对你有帮助
【A3环节:现场演练-场景设计/小组演练】
【场景设计】
现在给大家一个场景:小王最近新任职某公司秘书,但他给老板写的材料,老板总是不满意,经常受到批评,感觉压力山大,于是他报了一个写作培训班,希望能在6个月内快速提高写作能力,那么他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写作知识模块呢?
【小组讨论】
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刚刚我们学到的联机学习的4个步骤,帮助小王设计一个快速提升写作技能,轻松面对职场的解决方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稍后我们有请小组派代表分享。
****************(【纠偏】分享过程中注意及时进行纠正。)
好下面有哪个小组想给我们主动分享一下?
一组代表分享记录:首先,聚焦老板不满意的原因,从弱点写作结构性方面下手打造我的结构性写作技能,(比如打磨好总分总结构,如何写结尾等等);第二步,我把自己学会的结构性写作技巧在写作群里与大家交流分享,学习他们的导语写作、标题写作等等多方面的写作知识模块;第三步,反正重复上面两步;第四步,整合所有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回应·追问确认】
感谢一组小伙伴的分享,你分享的这个办法充分体现了联机学习的4个步骤,从分享中看出每个步骤对最后整合出自己的知识体系都还是蛮关键的。
【A2环节:催化应用-分步催化】
好,现在来想象一下,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你坐在咖啡厅里认真思考了一个下午,终于想通了只要能提升A方面的知识或者技能,就能解决你现在最棘手的问题,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善。你准备在纸上写下提升A技能的计划,这时你想到了联机学习的方法,你将怎么写下这个计划呢?请大家按联机学习4步骤把你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写下来,并在小组内分享你的未来规划应用,时间是5分钟。
*********************************************
好的,现在是分享时间,我们请小伙伴们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任静分享记录:我从明天开始,就想学习讲故事能力,首先我要把故事分类收集(励志、家庭教育、自我成长、童话等),先学讲童话类故事,然后找一个群体在里面分享我讲的童话故事,跟他们交换故事素材、讲故事技巧;反复练习打磨;最后整合构建出我自己独特风格的讲故事体系。
学习者小七分享记录:我打算提高写书评能力;首先我先挑选致用类书评开始构建我知识模块,然后,我可以在拆书帮还有作者群里,跟他们分享书评的写作,交换他们的其它类型书籍的书评写作技能,通过不断学习交流交换,积累整合出我自己的书评写作知识体系。
学习者松梅分享记录:我今后是打算走心理学领域的,所以比较关注心理学。我打算先从小主题(觉察、倾听等情绪管理)入手,建立一个知识模块,然后分享我的感受收获,也听一下吸收其它人的感受和分享,交换扩展我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反复长期的积累,最终提升我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回应反馈】
以上3位的分享都非常棒,有关于职业专业技能的,也有与生活相关的情绪管理等很多领域,大家都将联机学习的4个步骤进行了应用,特别是在答案换答案这里,都有很多深入的思考,非常精彩,我个人也觉得受益匪浅。
【强有力的结语】1分钟
好的,今天两个片段的方法都是教我们如何快速提高学习力的非常易于操作的学习方式,我再强调几个核心内容:碎片化知识分享、打造知识模块、答案换答案、整合知识体系。希望大家今后能将今天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我今天的带拆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