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金娜
三个标签:
标签一:学习践行者 标签二:自我开发者 标签三:沙盘游戏师
很喜欢拆书帮的理念:不拆不成器,不破不能立。
【拆书】
拆书是一种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式。
强调把知识从书本上迁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规划具体运用,学以致用,最后融入并提升我们知识及经验体系。
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
个人学习应用是 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 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
【拆书帮】
1、目标明确
是基于拆书法集结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全国各地都有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2、公益性自组织
我们在一起吸收书给我们的力量。在提取总结书中的能量,再把精髓的分享给所有爱好读书的人们。
3、分享传播
在他们在一起成长,他们热爱蜕变的感觉。一起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他们分享,传播,给予,付出。
很多情况下,你并不需要从头开始。打个比方,我在教那些写作有困难的人写文章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准备一盒索引卡,记录下天中他们脑子里所冒出来的所有想法。这个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运用到书写商业计划、开创新发明,或者任何其他大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把这些卡片收集起来,差不多每周都拿出来翻一翻,看看这些想法是不是能拿出来用,或者这些想法能不能促使你想到其他主意。然后再决定你现在能做这一大项工作中的哪一小块。如果你正在写一部小说,你可能已经对最后的关键场最进行了设想,那么完全没理由不先把这个场景的情形写下来,然后再完成之前的其他剧情,如果你正考虑开创一种新产品,而你早就想好了新产品要怎么包装,那么你完全可以在产品完成之前先处理包装方面的工作。如果你选择以做你做得有意思的事情为开始,这么在做的同时你已经为剩余的工作准备好了冲动。
花一分钟想想你的某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的哪一部分对你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不管它们是否与逻辑上正常的开头相关。哪些部分能让你足够激动到想要今天或者明天就立即开始?
捕捉你的灵感:
如果在灵感乍现的瞬间你没能及时捕获它们,很有可能你很快会忘掉这些灵感。你可以周纸、笔,或者索引卡,或录音笔,或者你可以给自己打电话,把这些想法记录在语音邮件
上。要经常捕获这些想法,然后决定哪些可以付诸行动。
很多情况下,你并不需要从头开始、打个比方,我在教那些写作有人写文章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准备一盒索引卡,记录下一天中他们脑子里所冒出来的所有想法。这个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运用到书写商业计划、开创新发明,或者任何其他大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把这些卡片收集起来,差不多每周都拿出来翻一翻,看看这些想法是不是能拿出来用,或者这些想法能不能促使你想到其他主意。然后再决定你现在能做这一大项工作中的哪一小块。如果你正在写一部小说,你可能已经对最后的关键场景进行了设想,那么完全没理由不先把这个场景的情形写下来,然后再完成之前的其他剧情。如果你正考虑开创一种新产品,而你早就想好了新产品要怎么包装,那么你完全可以在产品完成之前先处理包装方面的工作。如果你选择以做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为开始,这么在做的同时你已经为剩余的工作准备好了冲劲。
花一分钟想想你的某一个目标。这个哪一部分对你来说是最有用的?不管它们是否与正常的开头相关。哪些部分能让你足够激动到想要今天或者明天就立即开始?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点子想法有去处,索引卡助我们不时之需,不必从头来。
Why:我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万事开头难,可我们却必须要从头做起,不容我们从旁支入手。不然就会有个声音跳出来说:“不可以!必须从头开始,哪有大框架都没想好,就去想细节的,不合规矩”,就像玩射箭,一开始就要求我们命中靶心,可我们只想先研究下弓是怎么拉的,靶子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来自外界的巨大的压力让我们在原地是做呢还是不做呢,那样的我们看起来好像很糟糕。
噢!那怎么办?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哪些时候,哪些场合?
Where:写文章的时候、书写商业计划、开创一个项目、写一部小说、投入一个兴趣爱好,考虑开创一种新产品或者任何其他大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看起来,这些场景有些熟悉吗?其实我们就其中的一部分已有了一个好的主意,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呢?能够既轻松,又容易的想先开动起来。
How:
1、准备一盒索引卡。记录下一天中脑子里所冒出来的所有想法。
2、把这些卡片收集起来,每周都拿出来翻一翻,看看这些想法是不是能拿出来用。
3、给那些可以用的上的,画一个“心”。
想想就好激动,对不对?当我们觉得:“我们是可以的”时候。就是选择了有意思的事情来开始行动,那么我们在做的同时就已经为剩余的工作准备好了冲劲。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经验:我一直自认为是“点子王”,每天脑子里能产生大量的想法来,有时候大家一讨论,更是灵感爆棚。因为脑子转太快、点子产量大,我就会即时表达出来,但点子出现的时机不对,就会被嫌弃。比如,我在策划一个沙龙方案时,会突然有个画面感强的超赞的主意。同事就会告诉我:“不行的,我们在讨论前面的,你这个放在最后合适,或是这个不适合这次沙龙。”我当下就会很受伤,选择不说话。
由于方案需要我来写,我就会认为这个方案好难写,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我想这么好的点子,怎么大家都没人呼应我呢?
反思:现在想想,我可以做的是:
1、我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话语,因为我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可以积极关注的部分。
2、这次不适合的点子,我就先通过索引卡记下来。
如:
1.1
-我突然想到可以为客户定制沙龙,可分为男性主题沙龙,女性气质沙龙,家庭亲子沙龙等。
-如果在企业领导的需求中结合员工需求中寻找到共同点,就能解决我之前对于课件标题和课程设计的困扰了。
1.2
-在每次活动计划中,我把固定的框架复制好,需求补充,我会节省出时间来把细节再丰满。
-每天花5-10分钟时间专注在“我”能做的意识中,冥想放松。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做我喜欢的部分,保持动力去有效快速行动。
时间:立即做起,计划一周内完成这个习惯。
工具:
手工工具-五色便签纸、一个空盒子,水笔一支。
电子工具-下载有道或简书APP,随时可记录。
行为:
手工
1、手头有纸就可以写下来。
2、放入空盒子。
3、每周整理一次好点子(感觉自己像个油田)
4、可以被使用上的,就在上面标记“爱心”,并奖励自己一次(写好自己最喜欢的也可以抽)。
电子
1、有道随时记录好点子。
2、每天完成一篇简书,挑战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