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学完后,学习者能够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澄清),表达(行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感受如兴奋、喜悦、开心,需要如欣赏、接纳、倾听等。(界定)
<图书介绍><场景>
你的丈夫在低头玩手机,你抱怨道:“你真是一点也不知道体贴人。”孩子的袜子又是东一个,西一个,你一顿责骂:“怎么回事,袜子都不知道好好放的。”你约了朋友吃饭,到点了,但是对方依然还没有出现,你一个电话过去:“你怎么又迟到了,一点也不守时。”
<提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抱怨,让你指责,让你难过,让你生气呢?
<影响>在生活中,遇到某些“槛”时,我们往往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认为是别人的行为导致了这样的局面,然后你生气、伤心、难过,再然后你批评、抱怨、指责。而当你采用批评、抱怨与指责的方式时,他人又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你,他们会申辩、会反击。最终给双方都造成巨大的伤害,影响亲密关系,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都会迅速下降。
<解决>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我了解到,我们的情绪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其核心是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了解这一点,可以帮你解决很多沟通困境。
<片段>
《非暴力沟通》P136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属于比较微妙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拆书家讲解>
拆页中,我们看到这句话“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产生情绪并不是因为某个人的过错,而是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
<Why>
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当遇到一些事情,我们往往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认为是别人的行为导致了这样的局面。你会采用批评、抱怨、指责的方式表达出来,当你这样表达时,对方可能会委屈退缩,也可能会奋起反抗,最终都会导致无法沟通或者关系恶化的情况出现。而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What>《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博士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产生情绪,是因为自己尚未满足的需求,然后坦诚地告知对方我们的感受和我们的需求,对方就更能够体会我们的内心,更可能去做满足我们需要的行为。
所以,我们需要坦诚地告知对方我们的感受和需求。那具体应该如何来做呢?第一步是体会并描述自己的感受。那应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呢?
<概念对比讲解>
<反例>当你在认真看书,你的朋友时不时来打断你,你忍无可忍,然后说:“你很烦诶!”这是正确表达感受的方式吗?不是,“你很烦”这是一种评判。感受,是对于心情与情绪的描述。
<反例> 当你的老板无缘无故对你发火,你告诉自己“我不应该委屈,委屈是不对的。”这是看待感受的正确方式吗?不是,感受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反例>当你看到你孩子房间很乱时,你冲你的孩子发火:“你房间怎么这么乱,真是太让我失望了”这是正确表达感受的方式吗?不是,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
所以,感受是对心情和情绪的描述,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
理清楚正确表达感受的方法后,让我们继续往下走。
<How>
1. 感受:体会并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现在感到”
2. 需求:想一想这个情绪的产生,是自己什么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3. 表达: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求,“我感到……是因为我……”
<适用边界>
在出现情绪时,这个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自己的感受,梳理自己尚未满足的需求。当梳理完后,我们就可以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过,如果对方的情绪比你还大时,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博士建议我们,需要先关注对方的观察、感受、 需要、 请求,这个超出了该片段的范畴,我们以后再讨论。
<预防异议讲解>
在找自己的需要时,有些小伙伴们可能会遇到,有时候,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比如,你可能会说:“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需要你来。”或者说“我看到你不理我,我很难过,因为我需要你理我。”这样的表达,其实并没有梳理出到底自己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马歇尔博士给大家归纳整理了一张基本需求表,当想不出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时,可以去表格中找找。
基本需要:
1. 自由选择
选择梦想/目标/方向 自由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些梦想、目标和方向
2. 庆祝
庆祝生命的创造力以及梦想的实现
纪念人生的失落:亲人的去世或梦想的破灭等(表达悲伤)
3. 言行一致
真诚、创造、意义、自我肯定
4. 滋养身体
空气 食物 运动 免于病毒、细菌、昆虫及肉食动物的伤害
休息 住所 触摸 水
5. 玩耍
乐趣 欢笑
6. 情意相通
美 和谐 激励 秩序 平静
7. 相互依存
接纳 欣赏 亲密关系 社区 体贴 成长 安全感 倾听 诚实 爱 信心 尊重 支持 信任 理解
<例子>
事件背景:我现在的工作是一名教辅,每周五我的一项工作是把课表发送到学生群里。具体的上课表,是由另外一位老师排的。但是他每次给我课表都很晚。上周五,我早上就问他要课表,他说要再跟家长沟通时间,到下午了,他说5:00的时候给,等到5:00的时候,还没有给我,等到6:00下班的时候才给我。在加班的时候,我的火气就很大。
1.体会并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现在感到”
我现在感到很生气
2.想一想这个情绪的产生,是自己什么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为什么会生气?因为我想按时下班。为什么想按时下班?因为工作一天了想好好休息一下。所以,这就是我的需要,我的身体和大脑想休息放松一下。
3.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求,“我感到,是因为我”
当天,在完成相关的工作之后,我就发了一条微信给他。我告诉他:“这周的课表是到6:00的时候你才给我的,我感到有些生气,是因为我本想下班好好休息的,希望下周的课表,你最晚能在 5:00的时候一定要给到我。”发完这条信息后,我郁结的心情,一下子就舒畅了。
<A2催化应用><剧本>
好了,讲了这么多,是该进入输出环节了。在生活中,是不是会遇到,你想让你的孩子做作业,但是他就是跟你唧唧歪歪不想做。想跟老公说说话,结果这哥们,边听你说话,边在玩游戏。想约闺蜜逛街吃个饭,结果她说要去陪男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你现在可以怎么做呢?
请每个人自己编写一段将来可能发生的小故事(虚构的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请注意用今天学习到的“非暴力沟通”梳理法,梳理自己的情绪。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编写自己的剧本。5分钟过后,请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完之后,我会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演练展示。
<总结>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可以用今天学习到的“非暴力沟通情绪梳理法”梳理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冲突,营造出更加和谐的沟通氛围!谢谢大家!
<剧本格式> 模板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
对白:
旁白:(可选)
<小伙伴分享>
时间:某一天
地点:咖啡店
人物:我与闺蜜
对白:
我:我那个老公,我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了。
闺蜜: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我:孩子这周考试成绩下来了,考砸了。我正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老公进来了,知道情况之后,撸起袖子打算去揍孩子。面对他的这种行为,我真是很无语啊。
闺蜜:当时发生这个事情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
我:当然是很生气啊,有他这样当爸爸的嘛!当着我的面,就要去揍孩子。
闺蜜:你为什么生气呢?最近我去听了拆书帮一位学习者的分享,出现情绪,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你想想,是自己的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呢?
我: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那个地盘是我的,是我的场子,我不希望被打扰。我需要尊重与支持。
闺蜜:偶,原来如此,那你可以尝试看看去跟你老公沟通一下,跟他表达出你的感受和你的需求。
我:具体应该怎么表达呢?
闺蜜:那位拆书家说,可以用“我感到……是因为我……”这样的句式,我们来试试呗。
我:“老公啊,孩子考试考砸了,你了解到情况后,当着我的面就想打孩子。其实我挺生气的,因为我需要你的尊重与支持。希望下次我告诉你情况的时候,你可以平复下自己的情绪。对于我们教育方式有分歧的地方,我们可以单独私下沟通。”你觉得这样表达,如何?
闺蜜: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一点就通。
我:我今天晚上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