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2019首场公开拆书,见证新的自己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表达感受与需求 学习目标: 学完后,学习者能够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澄清),表达(行动)自

开场:

<学习目标> 

学完后,学习者能够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澄清),表达(行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感受如兴奋、喜悦、开心,需要如欣赏、接纳、倾听等。(界定) 

<图书介绍><场景>

你的丈夫在低头玩手机,你抱怨道:“你真是一点也不知道体贴人。”孩子的袜子又是东一个,西一个,你一顿责骂:“怎么回事,袜子都不知道好好放的。”你约了朋友吃饭,到点了,但是对方依然还没有出现,你一个电话过去:“你怎么又迟到了,一点也不守时。”
<提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抱怨,让你指责,让你难过,让你生气呢?
<影响>在生活中,遇到某些“槛”时,我们往往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认为是别人的行为导致了这样的局面,然后你生气、伤心、难过,再然后你批评、抱怨、指责。而当你采用批评、抱怨与指责的方式时,他人又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你,他们会申辩、会反击。最终给双方都造成巨大的伤害,影响亲密关系,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都会迅速下降。
<解决>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我了解到,我们的情绪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其核心是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了解这一点,可以帮你解决很多沟通困境。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

《非暴力沟通》P136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属于比较微妙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

拆页中,我们看到这句话“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产生情绪并不是因为某个人的过错,而是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

<Why>

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当遇到一些事情,我们往往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认为是别人的行为导致了这样的局面。你会采用批评、抱怨、指责的方式表达出来,当你这样表达时,对方可能会委屈退缩,也可能会奋起反抗,最终都会导致无法沟通或者关系恶化的情况出现。而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What>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博士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产生情绪,是因为自己尚未满足的需求,然后坦诚地告知对方我们的感受和我们的需求,对方就更能够体会我们的内心,更可能去做满足我们需要的行为。

 

所以,我们需要坦诚地告知对方我们的感受和需求。那具体应该如何来做呢?第一步是体会并描述自己的感受。那应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呢?

 

<概念对比讲解>

<反例>当你在认真看书,你的朋友时不时来打断你,你忍无可忍,然后说:“你很烦诶!”这是正确表达感受的方式吗?不是,“你很烦”这是一种评判。感受,是对于心情与情绪的描述。

<反例> 当你的老板无缘无故对你发火,你告诉自己“我不应该委屈,委屈是不对的。”这是看待感受的正确方式吗?不是,感受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反例>当你看到你孩子房间很乱时,你冲你的孩子发火:“你房间怎么这么乱,真是太让我失望了”这是正确表达感受的方式吗?不是,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

所以,感受是对心情和情绪的描述,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


理清楚正确表达感受的方法后,让我们继续往下走。

 

<How>

 

1. 感受:体会并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现在感到”

2. 需求:想一想这个情绪的产生,是自己什么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3. 表达: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求,“我感到……是因为我……”

 

<适用边界>

在出现情绪时,这个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自己的感受,梳理自己尚未满足的需求。当梳理完后,我们就可以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过,如果对方的情绪比你还大时,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博士建议我们,需要先关注对方的观察、感受、 需要、 请求,这个超出了该片段的范畴,我们以后再讨论。

 

<预防异议讲解>

 

在找自己的需要时,有些小伙伴们可能会遇到,有时候,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比如,你可能会说:“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需要你来。”或者说“我看到你不理我,我很难过,因为我需要你理我。”这样的表达,其实并没有梳理出到底自己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马歇尔博士给大家归纳整理了一张基本需求表,当想不出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时,可以去表格中找找。

 

基本需要:

1. 自由选择

选择梦想/目标/方向  自由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些梦想、目标和方向

2. 庆祝

庆祝生命的创造力以及梦想的实现

纪念人生的失落:亲人的去世或梦想的破灭等(表达悲伤)

3. 言行一致

真诚、创造、意义、自我肯定

4. 滋养身体

空气  食物  运动 免于病毒、细菌、昆虫及肉食动物的伤害

休息 住所 触摸

5. 玩耍   

乐趣 欢笑

6. 情意相通

 和谐 激励 秩序  平静

7. 相互依存

接纳  欣赏  亲密关系 社区 体贴 成长 安全感 倾听 诚实  信心 尊重 支持 信任  理解

 

<例子>

事件背景:我现在的工作是一名教辅,每周五我的一项工作是把课表发送到学生群里。具体的上课表,是由另外一位老师排的。但是他每次给我课表都很晚。上周五,我早上就问他要课表,他说要再跟家长沟通时间,到下午了,他说5:00的时候给,等到5:00的时候,还没有给我,等到6:00下班的时候才给我。在加班的时候,我的火气就很大。

1.体会并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现在感到”

我现在感到很生气

2.想一想这个情绪的产生,是自己什么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为什么会生气?因为我想按时下班。为什么想按时下班?因为工作一天了想好好休息一下。所以,这就是我的需要,我的身体和大脑想休息放松一下。

3.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求,“我感到,是因为我”

当天,在完成相关的工作之后,我就发了一条微信给他。我告诉他:“这周的课表是到6:00的时候你才给我的,我感到有些生气,是因为我本想下班好好休息的,希望下周的课表,你最晚能在 5:00的时候一定要给到我。”发完这条信息后,我郁结的心情,一下子就舒畅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剧本>

好了,讲了这么多,是该进入输出环节了。在生活中,是不是会遇到,你想让你的孩子做作业,但是他就是跟你唧唧歪歪不想做。想跟老公说说话,结果这哥们,边听你说话,边在玩游戏。想约闺蜜逛街吃个饭,结果她说要去陪男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你现在可以怎么做呢?

 

请每个人自己编写一段将来可能发生的小故事(虚构的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请注意用今天学习到的“非暴力沟通”梳理法,梳理自己的情绪。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编写自己的剧本。5分钟过后,请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完之后,我会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演练展示。

 

<总结>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可以用今天学习到的“非暴力沟通情绪梳理法”梳理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冲突,营造出更加和谐的沟通氛围!谢谢大家!

 


<剧本格式> 模板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

对白:

旁白:(可选)

 

 

<小伙伴分享>

时间:某一天

地点:咖啡店

人物:我与闺蜜

对白

我:我那个老公,我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了。

闺蜜: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我:孩子这周考试成绩下来了,考砸了我正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老公进来了,知道情况之后,撸起袖子打算去揍孩子。面对他的这种行为,我真是很无语啊。

闺蜜:当时发生这个事情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

我:当然是很生气啊,有他这样当爸爸的嘛!当着我的面,就要去揍孩子。

闺蜜:你为什么生气呢?最近我去听了拆书帮一位学习者的分享,出现情绪,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你想想,是自己的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呢?

我: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那个地盘是我的,是我的场子,我不希望被打扰。我需要尊重与支持

闺蜜:偶,原来如此,那你可以尝试看看去跟你老公沟通一下,跟他表达出你的感受和你的需求。

我:具体应该怎么表达呢?

闺蜜:那位拆书家说,可以用“我感到……是因为我……”这样的句式,我们来试试呗。

我:“老公啊,孩子考试考砸了,你了解到情况后,当着我的面就想打孩子。其实我挺生气的,因为我需要你的尊重与支持。希望下次我告诉你情况的时候,你可以平复下自己的情绪。对于我们教育方式有分歧的地方,我们可以单独私下沟通。”你觉得这样表达,如何?

闺蜜: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一点就通。

我:我今天晚上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