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晶晶,今天很高兴能在长沙分舵的伙伴们的见证下完成我的2-2拆解。
学习目标:今天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孩子想要尝试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通过四个步骤用学会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的表达方式来鼓励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图书介绍:
F:今天是我第四次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了,这本书被译成30多种语言风靡全球,并长销30多年经久不衰。全球已有20多万个亲子团队在使用这本书作为家长培训教材。它是让家庭和睦、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父母必读书籍。美国权威亲子教育杂志评价作者阿戴尔 费伯与伊莱恩梅兹立希,两位女士对当今育儿领域所做的贡献不亚于斯波克博士。
A:不同于其他的育儿书籍,以导师的口吻单纯只给父母们讲道理,这本书更多的是结合家庭生活中我们容易碰到的一些问题和难题,设置成场景和故事,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再深度诠释, 并给父母们总结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书中更是在每个技巧后设计了很多的练习教父母们如何去用,这样就解决了很多父母只知道道理,却不知道如何做的难题。全书内容主题明确,一直是围绕“如何说”和“怎么听”两大主题,案例极具有代表性,值得所有父母借鉴。
B:你有没有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用漫骂、警告及威胁的方式轮流上阵,孩子还无动于衷,下次继续犯同样的错误?你有没有在某个时候,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你孩子在想什么,而越长大的孩子,你发现你根本无法跟他沟通?会出现这些情况,有可能就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说,他才会听;也不知道该怎么听,孩子才肯跟我们说造成的。如果你跟孩子有沟通障碍,那这本书就可以帮助你学会各种沟通技巧,并让你跟孩子的关系更亲密。
今天拆解的原页“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是“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章节中的一个方法。
现在,请大家阅读你手中的原文片断,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
我们以前曾以为,告诉孩子某件事“很容易”是在鼓励孩子去大胆尝试。但现在我们认识到,对孩子说“试试吧,不难”其实是在帮倒忙。如果他成功了,本来就“不难”,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成就感,如果失败了,那么他会感到自己连“这么简单”的事儿都做不好。
反之,如果我们说,“这不太容易”或“这挺不容易的”,他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就不同了。如果他成功了,他可以感受到成就一件难事的骄傲,即使他失败了,至少他仍然有着勇于登攀的满足感。
“这挺不容易的”,有些家长觉得这么说好像有些假惺惺的。其实,从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的角度来看,任何从未做过的事情最初几次真的都是“挺不容易的”。(注意不要说,“这对你一定很难”。孩子也许会想:“为什么对我很难?为什么对别人不难?”)
还有父母抱怨说,眼看着孩子在费力地挣扎,却不能去帮他,只能表示一下同情,这简直让人受不了。是的,我们不赞成把孩子的事情接手过来替他做,但我们建议向孩子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把拉链一直推到底再往上拉,可能会更顺利一些。”
“先把橡皮泥揉成一个软团再来捏,可能会更容易一点。”
“先把这个按钮转几下再开锁,可能会好一点。”
我们喜欢用“可能会”这种表述法。这样一来,即使不成功,孩子也不会有什么失败感。
这是不是说我们绝对不要替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不是的。有时孩子确实累了,有时孩子需要父母的特别关注,甚至需要父母去哄一哄,那么大人帮他一下也未尝不可。在某些特殊场合,虽然自己完全有能力去做,但若有人给你梳梳头,替你把袜子穿上,却会为你带来极大的安慰。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当家作主,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明了这一点,就可以放心地偶尔去为孩子做些事情。
龙应台曾经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是啊,孩子终究是会要长大离开我们,你总得放他独立,什么时候放他,你心里有谱吗?你是一步一步教他独立,还是突然对他说:“你长大了,该独立了。”从小时候的无微不至的溺爱,到突然间把他推向难以了解的现实,孩子该多么手足无措啊。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呢?我们的第一想法是不是那不管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去做就好了呀。说起来容易,做的时候就难了。我至今还记得当我女儿费了半天劲还系不好鞋带时,我在边上只耐心地看了不到10秒钟便蹲下来为他系上了,还要埋怨到:“怎么这么半天都系不好。”所以一直到现在,她还是没有学会系鞋带,因为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买过有鞋带的鞋子了;而且但凡有鞋带的,我都再也没有让她自己系过。认真想想,这是不是会很可怕!我们会因怕麻烦而完全阻断孩子学习的机会。
那当孩子学着做一件事,对于他来说又有点难度时,我们该怎么样做才能不打击到他的积极性,即使不成功,孩子也不会有什么挫败感呢?结合文中的内容,我们分四个步骤进行:
1. 鼓励动手:
当孩子对做某件事情表示兴趣的时候,我们可以对他说:“要不要自己动手尝试一下?”
2. 描述困难:
在孩子决定要尝试做这件事时,把他有可能面临的困难先告诉他,让他心里有个准备,用“也许会“的句式描述。
我会告诉女儿:“系鞋带对手指头也许会是一个挑战哦。”
3. 提供有用信息:
这里所说的有用的信息,其实就是告诉孩子一些做事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可能会“这种表述法来表达:在孩子尝试了半天还没有系好鞋带时,我可以这样说:“打好第一个结后,直接把两边的带子对折再打第二结,可能会更容易些。”
4. 鼓励过程
我们在这里可以用“看得出”句式来鼓励孩子努力做事的过程,而不是关注结果。
不管女儿有没有把鞋带系好,我都会要跟他说一句:我看得出你为了能系好鞋带,做了很大的努力。
【预防异议1】大家有可能会想,当我们向孩子描述做这件事的难度时,孩子会不会有可能因为难度太大而退缩了。确实会有这种可能性,所以我们在描述一件事情的难度时,就需要我们的智慧了,我们不要一开始就把这件事的所有的难度或者是最难的部分描述出来,我们要会细分做这件事的步骤,先教他做 对他会有一点挑战性但努力一点肯定是可以做到的。比如3岁的孩子对系鞋带表现出了兴趣,我们知道对于他这个年龄,学会把鞋带系成蝴蝶结,是有很大难度的,我们最开始是不是只要先教他打结就可以了?我们可以这样跟他说:“要系成一个漂亮的鞋带,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先从学会打结开始。”
我们尊重孩子为做这件事所付出的努力,其实也是在肯定和鼓励他。让他在面对困难时,有信心去克服它。
以上就是我的I便签分享。
【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们先来分组:两两一组。 我们来想想在最近一周内,你有没有想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是孩子以前表现过想学,但你因为担心他做不好而没让他尝试做的事情。把这些事的名称写下来。比如:让孩子学会洗碗,洗衣服,收拾书桌等一些家务,或者是让他学会自己穿衣,刷牙等等。 你想要让孩子独立做的事情有哪些?简单的记录在便签上,分享给你组内的小伙伴。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然后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1案例: 我想让儿子养成一个习惯,每次吃饭他能自己装饭,然后吃完饭他可以把碗送到厨房去。 拆书家提问: 他是会做这件事吗? 学习者1: 会。 拆书家提问: 那有没有他目前还不会,但是对这件事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兴趣,比如一个人睡觉,或者独自上下学,或者学会做饭? 学习者1: 哦,他有想学过做饭,行,那就选教他炒菜吧。 拆书家提问: 好的。那还有没有想要分享的小伙伴? 学习者2: 我们楼下有个小卖部,他自己有这个想法想独自去买东西。 学习者3: 现在冬天了,他起床比较难,想教会他独立按时起床 。 |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目标了,那我们试着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四个步骤,在未来的一个时间点帮助孩子学会一个新本领。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写下来,然后在组内分享,最后请一到两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妈妈:崽崽,你不是很想学炒菜吗?今天就让妈妈来教教你吧。 炒菜呢,首先要切菜,切菜的时候有可能会不小心切到手,放油的时候可能会溅到身上。 当然,切菜的时候我们先用左手压住菜,然后用右手拿刀,轻轻地下刀,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伤到手了。入油的时候要先把锅里的水都烧干,再倒油,就不会那么容易溅出来了。 我看得出来你这次炒菜很用心,也很认真。 拆书家总结: 谢谢这位伙伴的分享,大家有没有觉得,妈妈通过这四个步骤与孩子沟通后,孩子是不是很有信心来做这件事。让我们用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谢谢大家,我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