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开场与分组)
大家好,欢迎参加拆书帮衢州南孔筹备分舵第三场练级。我是瑶瑶,很开心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的1-1和1-2已经通过评审,从今天开始,我将开启二级拆书家的练级之路。
和上一场一样,今天的拆书活动依然需要小伙伴参与讨论和分享,所以,我们先来分组,就近原则,2-3人一组。……好,大家都已经明确自己的组了。
(技能点—图书介绍)
F 今天,我带来的片段选自一本世界级的畅销书,叫《自控力》。它的作者是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TED演讲人凯利.麦格尼格尔。这本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自控力背后的原理,同时介绍了大量通过实证研究的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A 这本书和同类介绍自控力的书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一开始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作者在斯坦福大学面向广大的社会人士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了解自控力的科学原理、知识,并将原理运用到实践中,最终提升自控力。作者决定将这门课程转变成一本书,是因为大量上过这门课的人从中受益,那么作者相信根据这门课而来的书将会帮助到更多人群。
B 上一周呢,我们刚刚告别了2018年,进入新的一年。在座的小伙伴也许和我一样,每年年初都会制定大量新年新计划,比如要减肥啊,要坚持运动啊,要温柔地对待小孩啊等等等等,可是过不了多久,一切都会像敲过午夜十二点钟声的灰姑娘——恢复原样,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重复多年的局,要怎么破呢?其实这些都是自控力不足惹的祸。面对这样的困扰,《自控力》这本书可以帮你答疑解惑,还会教你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技能点—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对片段的RIA学习,在自控力不足导致失败而自我责备时(比如一想起失败的场景就羞愧,内疚,指责自己等),能运用片段中的三个视角去正视失败,达成自我谅解。
接下来,先请大家阅读片段,时间是2分钟。
(技能点:选书选片段)
主题:因为自控力不足导致失败而过度自责时,达成自我谅解的三个视角
片段来源《自控力》,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P 159-160
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遭遇挫折,既然失败无法避免,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如何应对失败。以下是心理学家提供的一些方法能让我们在面对失败时同情自己。研究发现,从这些角度思考问题能减少罪恶感,并增加自身的责任感。这正是让你重归正途的完美途径。想象一个你屈服于诱惑或拖延的情况,试验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这次失败,当你遭遇挫折时,你也可以用同样的角度思考。使自己避免再次陷入罪恶感、羞愧感和屈服的泥潭。
1 你感觉如何?当你想到挫折时,花一点时间关注并描述你此刻的感觉。你现在情绪如何?你有什么感觉?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失败后的第一感觉?你会怎样描述那种感觉?注意一下那种感觉是不是自我责备。如果是的话,你对自己说了什么?自知的视角让你看清自己的感受,而且不会急于逃避。
2 你只是个凡人。每个人都会遇到意志力挑战,每个人都有失去自控的时候,这只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挫折并不意味着你本身有问题,想一想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你能想象你尊敬、关心的其他人也经历过同样的抗争和挫折么?这个视角会让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的声音变得不那么尖锐。
3 你会跟朋友说什么?想一想,如果你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你会怎么安慰他?你会说哪些鼓励的话?你会如何鼓励他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个视角会为你指明重归正途之路。
(技能点——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接下来,先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当我们在生活中因为自控力力不足而遭遇失败时,寻求达成自我谅解的途径比一味自我责备更有利于改正错误,增强行动力。
【通常行为】
很多时候,人们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罪恶感会促使自己改正错误,所以当面临失败或过错时,总是不自觉地通过自我责备产生罪恶感以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不这么做的坏处】
但研究发现,自我责备并不会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挑战,当然也会遭遇很多失败和挫折,如果我们一遇到失败,不是去寻求自我谅解,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而是抓住失败不放,不停地自责,那么就会使原本因为失败而沮丧的自我变得更加脆弱,从而失去前行的勇气和改变的力量。
【举例子】
我来举个例子,我记得前年6月份,我去一个一百多个人围观的现场做演讲,但那一天完全不在状态,整场都结结巴巴,忘词非常严重,最后在很尴尬的状况中结束了。事后我觉得自己经历了一场难堪的失败,非常自责,怪自己没有准备好,现场应对能力差……
我的自责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恐惧和抵触公众演讲这件事,可见过度自责对成长并无帮助,那时候我不明白这一点,所以没有及时帮助自己达成自我谅解,让那种不愉快地糟心的感觉维持了很久。
【加工成正面的例子】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会用片段中的三个步骤来帮助自己:
首先去觉察:描述和记录当时的感觉,也可以给自责程度打分,比如能平静面对失败为无自责;偶尔想到失败觉得懊恼为轻度自责;常常想到失败,觉得悔恨内疚为过度自责。我当时我觉得自己特别糟,简直一无是处,而且一度后悔接这么一场演讲让自己难堪。我注意到当时我陷入了过度自我责备中。
接着记录自我对话。我告诉自己:你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大型演讲中忘词是每个平凡人都会遭遇的事情,那些演讲大师也会忘词,更不用说平凡人了。这并不表示我本身不适合演讲。
最后想象对话,想一想,如果是我的好朋友丽丽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会对她说什么,将想象场景记录下来。比如我会对她说:忘了吧,一场演讲而已,并不会改变什么,而且除了你自己,没有人第二天还会记得什么的。再说啦,失败就说明还有成长的空间嘛,下次去报个演讲班,抓住每一次公众面前发言的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适用边界】不过要提醒小伙伴,这三个视角适用于遇到失败过分苛责的人,比如因为一次失败而不断反刍失败的经过,一想到失败就厌恶自己,拒绝尝试同类事情等等,但对本身遇事特别容易找借口原谅自己的人则比较不适用。
好,以上就是我对片段的理解。
(技能点——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我们来联系过往经历。比如你正在减肥,严格控制饮食好几天了,一天晚上,朋友请你吃饭,你本来打算稍微吃点意思意思,结果实在忍不住,猛吃了一顿,吃完就后悔不已,骂自己没有毅力,可是自责后,自控力并没有提高,第二天又大吃了一顿。你有没有类似这种因为自控不足导致失败,然后特别自责,但自责后,情况更遭的经历。
请大家回忆一下,先简单地写在便签上,然后在组内分享,3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2018年,七八月份
地点:家中
人物:学习者
事件:学习者业余从事写作。去年七八月份,遭遇了写作瓶颈,原本制定的每周至少写两篇的写作计划都没有完成,为此特别自责,她会不停指责自己:你不是说要出书当作家的么?难道现在打算退出了。这样一点小困难,你就坚持不下去了么?你真的又笨又懒,根本不适合当作家。自责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恐惧和抵触写作这件事,索性完全不写了。
(技能点——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接下来,我们请小伙伴们进一步思考刚才的经历。想想看当你因为失败而陷入自我责备时,是否有利于自己从失败中走出来,自责之后是否解决了问题?如果应用今天片段中的达成自我谅解的三步,你会怎么面对失败?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达成自我谅解的三个视角,我们再来重复一下:第一步:觉察当下的感觉,正视挫败感。第二步:自我对话,告诉自己你只是一个平凡人,不必过分苛责。第三步:想象对话。如果你最好的朋友面对同样的事情,你会对她说什么。
好,现在,请先写在你的便签上,然后在组内分享, 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如果重来一次,我会用片段中的三个视角法帮助自己从过度自责中走出来,在暂时休笔的这段时间停止自我责备。
行动步骤:
1 觉察当下的感觉:记录当下的感受, 并询问自己现在怎么了。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参加一场很重要的赛跑,跑着跑着我感到很疲惫,好不容易停下来歇一会,却又怕被别追赶,怪自己不能坚持一下。
2 记录自我对话: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这样的遭遇平凡人都会遇见,没什么稀奇的。暂时不写也不代表我的整个的写作就完蛋了。我看过很多很棒的作家的写作经历,他们都会经历创作灵感枯竭期。《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终其一身只写出一本小说呢。作家的价值不光是用作品的数量来衡量的。
3 记录想象对话:想象我的好朋友遭遇和我一样的经历,我一定会安慰她:你之前太顺了啦。没写几天就十万加,人民日报啊,签约啊。上帝是公平的,总是顺一阵,不顺一阵,熬过这一阵就好了。你不要放弃啊,一定要坚持下去,除了天才作家,没有哪一个作家不经历任何挫折随便写写就写出名堂的。你可以去报个写作训练营,没内容可写的时候,从写读书笔记开始……
【拆书家总结】
好,今天我的拆解到此结束。希望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帮助大家了解在生活中,由于自控力不足而遭遇一些失败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自我谅解之道,而不是一味自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