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一分钟经理人》 所属活动: 20181021广州小蛮腰分舵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人人必学的一分钟经理人 学习目标: 运用今天所学的“一分钟目标”和对方商量,达成共识,并把达成共

开场:

【学习目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有人与学习者进行合作的时候,
学习者会运用今天所学的“一分钟目标”——和对方商量,达成共识,并把达成共识后的共同目标记录下来, 定期检查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
让工作更加的高效顺畅,减少矛盾

【分组】
先来个自我介绍:叫neo,姚梓洋,1个标签3句话介绍下我自己,本地人,一个月内要过2级的人

那么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先请现场的小伙伴们分下组,每相邻的两个人组成一组,我们今天的拆书活动将以小组形式完成, 现在可以相互简单确认眼神

【FAB】
那么我今天要拆的这本书就是“一分钟经理人”

F: 它是一本管理学的书,主要讲述的就是三种高效的管理方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 约翰逊 与肯 布兰佳的联合著作。

A:与其他同类型的书不同的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薄,仅仅用了6w字,通过一个年轻人寻找完美管理学的简单故事就把3种高效的管理方法说清楚了。这本书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中连续3年荣登榜首,是本经典畅销书,至今翻译了40多种语言,印刷了1500万册

B:如果你和我一样,是1个职场新人,对职场管理一无所知,那我推介大家看这本书,它会教会你,同事与同事之间,或者上司与下属之间,三种简单有效的管理方式,帮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的高效

那么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呢,大家就可以学习到3种方法的其中的一种,知道怎么样通过,与他人去构建共同目的,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设定一分钟目标是一个第一个诀窍,也是1分钟管理的基础,你瞧,在大多数公司中,如果你问老板某个员工在做什么,再去询问员工本人,往往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实际上,在我以前工作过的一些公司里,我自己和我的上司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只是偶尔一致,那仅仅是巧合而已。这样一来,我就会因为没有做某些事陷入麻烦,而实际上,我从没想过这些事是我做的。“


“这儿也有这种事吗?“年轻人问。

“没有!”泰莉莎说“在这里重来没发生过。经理人总是先和我们一起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那他是怎么做的?”年轻人很想知道。


她解释道:“他从不为我们设定目标,而是先看工作报告在和我们一起完善,在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上达成一致后,把每一项清楚描述出来,一个目标大概一页纸。


“他人认为一个工作目标,衡量标准和完成期限,应该用一到两段话说明白,读一遍大概花1分钟,把目标简介的写下来,便于查阅并能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部分。


“最后,把工作目标发一份邮件给他,自己留一份,所有事情都清清楚楚了,也方便定期检查进度。“


她继续说:“既然一分钟就能把目标再看一遍,我们就会常常停下来看自己在做什么,是否与目标一致,不一致就调整自己的工作,这样就会更快获得成功。


 


年轻人会意道:“所以你经常反思自己做得对不对,而不是等经理人告诉你“

“是的“

“所以,某种意义上,你是在管理自己”

“确实是这样。“泰莉莎点头说道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Ok,时间到,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片段说的就是怎么去做“一分钟目标“

 

那什么是”一分钟目标呢?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就是:达成共识,创建共同目标,记录,并执行下去

 

[适用边界]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人合作,当你向对方或者对方向你提出需求的时候使用,但对自己使用效果意义不大。

 

[How]

那具体如何操作呢

 

3个步骤

1)达成共识:先与合作方沟通,看下双方的需求是什么,然后落实下来每个人要做什么,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创建一个共同目标

2)记录:用纸笔或邮件,把这个共同目标记录下来,并要求对方确认。防止对方以后摔锅,不承认

3)定期检查:自己执行的时候,定期去检查,看有没有与目标产生偏差,即使校对调整

 

[不这样做的坏处]

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之前是怎么做的,我们常常二话不说,没和同事讨论就直接自己单刀工作,以为大家都理解我的工作目标

 

这样做最大的坏处就是:如果出现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往往就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拖慢了整个项目的上线时间,甚至项目可能被迫延期,然后这时候上面开始问责了,问责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与需求方相互摔锅,“这事你当时没说清楚这不能怪我啊,不能怪我,“等等等等。伤害了公司的利益也伤害了同事之间的感情。

 

[反例]

之前小弟我就有这样的例子,当时策划了一个活动,要拿8W红包作为奖励的。由于参与人数比我们当初想象的少很多,所以在活动截止报名到开奖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呢,老板就叫我重新测算一下红包的方案,我当时就想都没想就继续用8W的预算去做方案,当时我花了3天做好方案后,换来的反而是老板的一句:“你疯了,还有一堆问候我全家的话“,原来老板当时是比较抠门,只是想拿2W快左右的金额作为奖励,而不是把当初拿的全部8w预算都放进去,来提高客单奖励。

 

[反例变正例]

那如果当时会用一分钟目标的话,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首先我会和老板确认他的想法,他想拿多少钱去发奖品,达成一个共识,我大概能几天把红包方案写下来, 达成一个大家都OK的共同目标,

然后用邮件和他确认多一次,

最后执行做预算计划的时候每天都看一次邮件,看自己每个奖励的部分会不会超过这奖励的额度。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前后一对比,会不会觉得后面使用一分钟目标的方法,更加的高效快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过渡】现在,为了让大家能够对 这个一分钟目标的方法更加深刻,我们马上进行A1讨论环节

 

A1

 

[显象提问]

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和别人合作的时候有木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和设计师brief一个设计需求,但到设计出稿的时候,发现设计师做的和你想完全不一样,然后你无奈的提出修改的需求时候,设计师像炸锅一样的烦躁,然后他一边抱怨一边改稿,而你又深深的内疚。

 

或者说:你和大家开完工作会议后,上司说一堆接下来的工作,却没说到给谁去做,不知道怎么做,大家都以为是另外一个人负责的,就不了了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上面突然责备下来,你才发现这事无缘无故变成是你负责的,而这时候已经浪费了很多项目时间

 

又或者说:原本赶在某个节日热点,你准备策划一场活动,好不容易方案通过,又拿到了预算,心情非常激动,做了1个星期,上司却突然像失忆一样忘记这件事,并且不承认曾经通过方案,而且又重新审核过一次方案,当场想死的心都有

 

[问题]

OK,现在睁开眼睛,请各位把自己想到的

一些由于分工不明确,需求或目的不清晰,没确定下来,而导致的不好结果的经历,跟你的小伙伴分享,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你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

时间为2分钟~越详细越好哦~

 

【学习者案例分享】

学习者小白:我之前在公司里面接了个很大的任务——十几个老师带领几百号人一起做游戏,有一个隔壁组资深的老师忘记了拿东西,就叫我去拿,回来以后一个同学受伤了手腕,然后我去喷了一点药


没想到最后的学生的反馈表就写:老师没有尽职,他去休息了,导致了我们这边有人受伤了。然后我就被上司说:你玩忽职守,要扣我工资。最后还通报批评。 当时我就非常的委屈

 

拆书家的反馈:就是你当时没有和你的老师达成一个共识,没有制定共同目标,而去做东西造成了后果

学习者:是的,而且分工不明确

拆书家的回应:对对对,分工不明确

 

A1+

[问题]

OK现在,假如,如果时光倒流,让你重新来过,发生同样的情形,你会怎样运用刚刚学习到的一分钟目标来处理?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我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

学习者小白:我接着我的案例吧,如果他再次给我这样的工作的时候,我应该先去想:我们现在在做什么,我们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把这批学员带好,负责他们的安全,和他们讨论达成一个共识:我们的重点是这个,而不是取东西。然后做好分工,我们要各自负责自己的队伍。接下来我就要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以防万一别人让我吃死猫和背锅。也定期的看自己有没有做到


拆书家的回应:非常非常的棒

 

[结束语]

恩,感谢小伙伴的分享,看来大家都有所收获,知道怎么去用这个“一分钟目标”。


我们拆书帮有一句古语就是:无A2不拆书,指得就是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希望大家,在以后,与他人合作的时候,会运用今天所学的“一分钟目标”和对方商量,达成共识,并把达成共识后的共同目标记录下来,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