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魏蕊妮,大家可以叫我墨墨,墨水的墨。和大家一样,我也是爱学习渴望成长的好青年!
今天我想和大家拆解的这个片段来自于《坚持,是一种习惯》这本书,这本书是我的师父,一位特别自律和高效能的女士推荐给我的。
F:这本习惯养成书的作者是古川武士,日本习惯培养顾问公司的董事长。
这本书阅读体会很好,没有晦涩的理论,读起来很轻松容易,正常阅读速度也只需要大约2小时多就可以浏览完。
同时这本书写的很细,指导性强,秉承了日本书一贯的特点。
A:和同类个人管理书籍相比,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工具书、字典,按照习惯养成的自然阶段顺利展开,每个阶段都可以查找到常见的困难和具体的正确的做法。
本书作者古川武士是日本有名的习惯培养顾问,所以这本书中提供的方法也是经过很多人实践的,是源于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B:大家都有过建立一个习惯的过程吧?你觉得对你来说,建立一个习惯最需要什么?坚持、意志力是吗?
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有好用的方法,这本书提供的方法能够让你轻松养成习惯,过程容易的甚至有时候就像每天吃饭睡觉那样自然。
同时,这本书就是帮你养成的一个最牛的习惯是“坚持”,这个好习惯大家想不想要?
所以,这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片段是习惯建立的第一个阶段,帮助大家了解如何用正确姿势迈出习惯养成的第一步。
现在,请大家阅读你手中的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对于自己想要养成的一个习惯,能够制定出简单可行的行动计划,顺利迈出第一步。
方法
设定“婴儿学步”时,有以下两种方法可行:
方法一:细分“时间”
5分钟整理
15分钟阅读
·3分钟写日记
15分钟跑步
方法二:细分“步骤”
只整理一个房间
读一页书
写一行日记
“走路”而非跑“马拉松”
重点
设定婴儿学步时,请务必遵守以下的重点。
重点一设定容易执行的门槛
降低行动的门槛很重要。把门槛设定到就算是加班聚餐也一样能够做到的状态,以无论什么样的状况都能够执行为前提,彻底降低行动标准吧。
不过,设定最低标准并不代表不能做出高于标准的行动。降低第一步行动的门槛只是为了行动更容易而已。
重点二:抛开不足感
或许有人感受不到“婴儿学步”的重要性。越无法坚持的人,越无法看到整理5分钟或阅读一页书这些小事的重要性。但如果能试着回想过去失败的经验,就会发现如果刚开始的7天中设定小小的目标,每天持续进行,这样的确更能够轻松地持续下去。
我必须一再重复,在反抗期时,无论多么小的目标,
对于培养习惯都有相当大的意义。
小步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过程,希望读者对于每一小步都加以重视。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养成一些好的习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或者看到周围的人有这样的过程,就是在一开始时,特别认真、郑重、信心满满、满怀期待的制定行动计划,并暗暗告诉自己,“这次,我一定可以!”
但坚持了没几天就蔫了,放弃了,问问为什么呀?原因不外乎是很难坚持,或者是没时间。
如果你自己有这种情况,可以试试原文片段中介绍的婴儿学步法,如果你没有,也可以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人,相信他一定会特别感谢你。
婴儿学步法适用于养成一个习惯的初始阶段。特别适合意志力没那么坚强的人。
如何做呢?
大家看到原文中提供了两个设定步骤的方法,分别是细分时间,一个是细分步骤。
我们可以把他们都归结为行动的第一步,也就是是制定可行的计划。
根据要养成习惯的不同,可以分为按照时间制定或是按照动作制定。
用时间衡量,比如说每天跑步10分钟、我每天阅读15分钟。
用小行动或小步骤来衡量。比如说,每天看一页书,减肥时每天少吃一口饭,睡前泡脚等。
这一步的重点在于行动的小而具体,要可操作易执行,特别容易完成,基本上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
原文中提到一个重点叫抛开不足感,这个通常发生在执行过程中,为了克服这个,我们可以设定的第二步叫坚持行动。
这里的重点在于行动而非完成。
特别适用于特殊情况下,比如说:你制定的计划是每天阅读10分钟。假如今天你特别的心烦,烦到没有办法看进去一个字,那么,行动而非完成是指你至少可以把书打开盯10分钟,哪怕拿倒了,更甚至于你只是把书拿出来,打开了。
当然,如果碰到你兴致好,愿意多看20分钟甚至更多也绝对没问题。
【预防异议+讲解】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麻烦或者小题大做, 不就是建立个习惯吗?怎么这么复杂?
事实上,这样的方式好处在于能够帮你不需要消耗意志力自制力,轻松自然的养成你期待的习惯。
你也可能会说这样太慢了,并且只要形成动作就好,那哪一年才能养成习惯呀?
这样的方式是为了更容易的激发出你身体的行动力,在身体和意识层面埋下这个习惯的种子,建立一个启动的开关,这最难的一步完成,开关接好了,后面就容易多了。
所以,这时的重点不是获得完成很多的满足感,而是接好身体和意识的习惯开关。
【举例子】8月份,我准备建立站桩的习惯,开始打算每天一个小时,后来想了想,怕自己做不到改成了30分钟,前两天挺好的。第三天,起晚了,算一算时间不够,就没做了,心里很懊恼,自责和烦躁。第四天,又起晚了,也没做,更烦躁了。第五天自己心里明显有抵触情绪,过了一周,这件事我就当从来没有发生过了!
9月份,我又重新开始,第一周,情况又是一样,还记得那个周五早上起来一看又晚了,30分钟站桩时间不够了,特别沮丧。
忽然我脑子里蹦出一句话:迟了总比没有好!于是我告诉自己,那就能站多久站多久吧!
后来,起晚的事情又发生了好几次,我都是告诉自己去做就好,而不要求自己一定站满30分钟。心里轻松了很多,站桩的这件事情坚持了一个多月。
【例子的有效性】现在看来,无意中,我满足了建立动作完成这个习惯,可以改进的是把这个时间由30分钟减少为15分钟,那么这个过程会更有成就感,更顺利。
A2分布催化1:
【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
现在请大家想想近期你有哪些想要建立的习惯?只需写下习惯的名字就可以了。可能是关于健身,比如练出马甲线,可能是工作,比如每日复盘迈上成长的高速路,或是学英语或者读书,让自己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可能是和爱人一起散步,重温恋爱时光。
你想要建立的习惯有哪些?简单的记录在便签上,分享给你组内的小伙伴。
我们请一个伙伴分享。
小伙伴分享:做仰卧起坐、记账、画画、看书
拆书家:谢谢分享,看着这一些目标大家一定已经跃跃欲试了,现在,请圈出你最想养成的习惯,在你的便签纸上写下行动计划和开始的时间。
A2分布催化2:
【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现在,请大家圈出你想要最先养成的那个习惯,然后按照时间或者行为细分,为它制定一个小而具体的行动计划。
写下来,在小组内分享。
学习者分享:
我想要先养成画画的习惯,以前我对笔和纸的要求很高,画画前找这个找那个,一堆的准备工作,搞了几次就不想做了。
从明天起,我重新开始画画,每天中午一点半到两点这段时间,我的小步骤画一个人物头像就算完成。
拆书家:谢谢小伙伴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伙伴开始降低了画画这件事情的难度,制定了她目前能够轻易完成的小步骤,更棒的是她还给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为这件事情增加了仪式感,我们期待着你的作品。
谢谢大家,我今天的拆解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