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拆出你的沟通力I》 所属活动: 懂得感激,会被偏爱|7月2日宁波拆书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把误会扼杀在萌芽中 学习目标: 学会判断对话热度,以及时采用复述来降温。

开场:

F:这本书由拆书帮帮主赵周编写,并得到了中国银联支付学院院长付伟、中国企业大学管理者联盟秘书长谷云盛、大联想学院院长孔庆斌等大咖的推荐 

A:通过赵周用拆书法对沟通经典书籍的重构解读和催化应用,让你通过模拟和演练来提高表达能力、说服能力、提问能力主动倾听能力。

 B:你有没有对别人心怀抱怨却不知怎么说而憋在心里的经历?你有没有赞美别人却落得个虚伪的恶名?你有没有认真地准备一段讲话,听众却毫无反应的经历?那么这本书,可以指引你把书中的沟通技能应用在实践中,来提高沟通能力



【学习目标】学会在对话过热时,用复述对方话语并询问确认的方式来避免误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沟通中当我们接收到他人的信息时,有两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第一是要准确地理解对方话语表达的意思,第二是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

通过复述,即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意思,让信息的传递着有机会肯定那就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人们在谈话中用到复述时,并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理解了对方的话,并马上给予答复。相反,他们会复述对方的话并向对方重复地说出,从而花些时间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看起来会使沟通不太流畅,但它确实是个避免争吵和冲突的非常好的方法,不这样做就容易引起误解和错误。无论谈话在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过热,复述都可以使之免于失控。

 

——《亲密关系(第五版)》/《拆出你的沟通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通过复述,来确认下对方的表达我们的理解是否一致可以避免误解,使得谈话不容易过热和失控。

WHY:我们不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没办法完全猜到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如果不加以确认纠正,就会产生扭曲误会这些扭曲和误会可能导致我们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等大家再长大一些,到五六十岁的时候,可能喜欢看一些法制节目或者家庭纠纷调解的节目,就会注意到其中许多的血案和家庭矛盾都是误会引起的

 

HOW:那我们要怎么复述来避免误会的发生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麻烦呢?就是把对方所说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告诉对方,并确认一下他是不是这个意思。

 

这里需要分成三步。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对话是否“过热”。复述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用,那样对话会非常累,人家问一句,早餐吃了吗,我们就反问:您的意思是问我早上5点到8点期间是否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吗?这就非常尴尬了。复述是用在谈话可能过热,也就是对方的话撩拨到你的心弦,让你的情绪开始升温,可能是激动喜悦,也可能是愤怒生气,马上就可能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接着,我们就要挖掘对方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以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判断对方真实的需求和目的。当你的宝宝拉着你的衣角哭的梨花带雨妈妈妈妈今天不要去上班了,你觉得他在胡闹吗?他可能是觉得你太累了想你在家休息或者想你陪她。

 

最后一步就是把我们的判断和理解向对方求证,你刚才说的是这个意思吗?可能有人会担心判断错了怎么办。一方面,如果你表达的并非对方的原意,那么对方会纠正你,他也不希望被你误会;另一方面,如果你猜错了,说明你的理解错了,如果不求证,你对她的误会也就没有解开的机会了。

 

有一次我熬夜给公司写了一篇软文,从西藏吐蕃写到了云南大理,从鸠摩智写到了段誉,最后一转折,提到了我们公司的业务。

 

这篇文章花了我不少时间搜集资料搞创意,一直到凌晨四点才睡觉,然后躺了两个小时又爬起来一边打哈欠一边去上班。

 

到公司开会讨论的时候,一个同事却说,这文章我看着好眼熟啊

 

当时我有多生气,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看着好眼熟不是明摆着说我是抄袭的吗?这对于一个傲娇的文字工作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羞辱。(这是觉察过热)

 

但是在职场没办法,我怂啊,不敢直接怼他,只好忍了,想想他觉得眼熟可能是哪里看到过(挖掘对方需求和目的),就说了句,你是说在其他地方看到过这篇文章?这花了我一晚上写的,可不是抄的(用封闭问句求证)

 

那个同事连忙说,不是不是,我是说你这风格很熟悉,像我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大号,我是写不出来,你写的跟他水平差不多了已经。

 

瞬间我就不累了,哦,是吗,谬赞谬赞,不敢当不敢当。本来差不多对她恨之入骨,如果我不复述求证一下,选择沉默,他也刚好没解释,这仇可能就结下了。


【预防异议】听完我的分析,有没有觉得看起来简单的复述其实还蛮复杂,是不是太麻烦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因为理解不对而造成误会,再去澄清、解释、补救,会更麻烦,有些损失和后果甚至是难以弥补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我们拆书学习的核心就是要学为己用,把这个方法应用到实践当中,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模拟一下,用复述的三步来应对下面这个场景

 

给出具体场景:

 

你们公司介入了时下火热的共享单车市场,领导快下班临时告诉你需要策划下一周的一个用户需求调研活动,你在公司熬了一个通宵整理出了一个方案,眼睛里全是血丝,人也没什么精神,喝了两罐红牛,强撑着走进会议室,把方案发给领导和同事,然后双手扶着桌面,有点颤抖,等着大家的回应。这时候一个比你资历老的同事提出了质疑和反对。

 

给出清晰指令:

 

请大家按照分组进行演练,一位扮演提出质疑的老同事,你会怎样去质疑;另一位扮演刚才描述那位疲惫心酸主角,你在那种场合会如何应用复述的技能,来避免与老同事产生误会、发生争执。


学习者案例

开会的时候老同事质疑(共享单车项目)

老员工(质疑):你研发的这个产品,我们这个业务就快做不下去了,马上就被第四名追上来了,我们的市场地位跟摩拜、小黄车越来越远了,你做出这么个东西来,是想让大家散伙吗?


研发人员(复述):你的意思是我做的这个产品跟我们的竞争对手比是没有优势的是吗?


老员工(质疑):对啊,GBS定位精确度上不如摩拜,骑行体验上不如小黄车,怎么会有优势呢?没有优势必将被淘汰啊!


研发人员(复述):你是希望我们的产品不论是定位精确度还是轻便的骑行体验都超越竞争对手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