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米豆,接下来会与大家一起学习拆解《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中的一个片段,拆解前,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总结了3个标签:1、二宝妈: 两个三岁龙凤胎宝宝的妈妈,三年累并快乐的育儿生活,促使我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 2、运动爱好者: 以前爱好各种户外的活动,带娃之后时间少了就没怎么运动,近期入门练习瑜伽。3、新进微商的学习者: 想拓开圈子,做一份兼职,谨慎的考察选择了一个高品质的品牌和优秀的团队,初期的学习晋级中。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帮是什么?
先说说“拆书”。“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学习法”,“便签学习法”就是拿三张不同颜色的便签。第一个便签是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第二个便签是A1便签,联系自己过往的相关经验,第三个便签是A2便签,规划自己的运用;这样通过便签法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拆书家拿着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依靠“RIA现场学习”,来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其中R环节是阅读原文,I环节是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 的引导,A环节是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我们所在的是长沙麓山分舵,舵主是何利芳老师。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片段 P20
我们已经了解到帮助孩子摆脱苦恼的四个技巧:全神贯注地倾听,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其实,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在漫画所描述的四个技巧中,最难的恐怕是倾听孩子的宣泄,说出他们的感受。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演练,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从孩子的叙述中确定他/她的真实感受,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
( 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中,其实经常会遇到各种孩子因为情绪问题,让父母和孩子都很苦恼的处境,可是却没有用到一些很好的办法去解决这种苦恼。) 这个片段就给了我们很明确的方法和指导,当孩子处于苦恼中时,比我们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做父母的态度,可以通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倾听去感受,产生共情,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感受,四个技巧来帮助孩子化解苦恼情绪,增加亲子关系。
【w h y】父母想要帮助孩子摆脱苦恼,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去面对他们的感受,去接纳和尊重他们的感受。问题其实就能自然而然的得到解决,并不需要大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毕竟,对于没什么生活经验的孩子而言,父母的关注和理解才是她们面对痛苦最有力的支持。
【how】
比如:一个孩子体质过敏每周都要去打针,但有一次孩子打针之后,跟父母说医生今天给我打针之后疼死我了。如果父母回应说:得了吧,哪有那么疼,就扎下去的那一下至于吗?看你哥哥打针从来不说疼等等。想想这个时候孩子的反应会是怎么样?必定会很生气,觉得父母不理解。
而如果父母换下方式:
1、全神贯注地倾听:不管孩子怎么样表达他们的感受,都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去倾听并接受孩子的感受。
2、简单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感受,就会说:这听起来还真是很疼的;
3、接下来说出孩子的感受:哦,打针的感觉真糟糕啊。
4、最后用幻想方式实现孩子愿望,这里的幻想主要指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象一种她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可以天马行空不一定真的需要解决问题。比如回应说:“如果有人发明一种无痛法治疗过敏症该多好啊,把打针治疗变成吃糖治疗,只需要吃一颗糖就治好过敏症,该多好。”
这样通过倾听,简单回应和说出他们的感受,并通过幻想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愿望。
【w h y】让孩子真正的感受到被父母接纳和尊重,得到父母的理解到底,其实能够给孩子勇气,让孩子更好的去面对自己的小苦恼。
当看到这个片段时,想到自己平时与孩子相处之时,免不了有那种鸡飞狗跳的时候,大人很恼火,孩子很无辜的哭闹,整个就是陷入一种无解的状态。
【A1】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我家孩子喜欢吃棒棒糖,总是时不时就在耳边念叨着棒棒糖,因为知道小孩不能吃太多糖所以一般听到吵着要棒棒糖,我就心里自然冒出一个念头不可以,所以要么假装没听见要么就是果断拒绝。
记得前两天中午吃饭时儿子要棒棒糖,我说现在吃饭吃啥棒棒糖,不可以。他就开始哭闹,我觉得他无理取闹就没理他,就说反正不可以,你爱怎么哭就怎么哭,任凭哭的稀里哗啦二十分钟左右。这过程其实我也很煎熬, 除了糖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哄他,孩子因为妈妈不同意哭的也很难过和伤心,整个过程让我们都很苦恼和无力。当看到这本书这段话的时候,想到自己当时如果能运用这四个技巧去处理,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接纳他的感受,那也许就能换来一片宁静和谐,大家也都会皆大欢喜。
【A2】
所以下次再遇到孩子吵着要吃棒棒糖或者孩子有要求而父母无法满足以致陷入苦恼的情境时,尝试用这四个技巧去处理。做到先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需要和感受,用幻想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下次儿子再说:妈妈我要吃棒棒糖
他继续要求的话,我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和回应他的感受:奥,宝宝特别想吃棒棒糖 。
儿子:我就要 。
我:听的出来宝宝真的很想吃了,你是不是感到不开心,因为现在没有棒棒糖。
儿子:嗯,现在就要吃 我通过幻想方式实现他的愿望:妈妈真希望通过变魔术给你变好多棒棒糖出来。
儿子:由阴转晴,立马呼应说,好,妈妈那你给我变魔术。
当孩子的想吃棒棒糖的需求和感受得到我的倾听和理解、接纳,并通过幻想变魔术的方式满足他的时候,他其实也就慢慢的走出想吃而得不到苦恼 。
(结束语)学会的目的是运用,当我们在面对亲子冲突的时候,当我们想要帮助孩子摆脱困扰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否有换位去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回应和说出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讲我们的大道理,提我们的建议。我们的以上就是我的1-1的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