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周凯,本次拆TF2-1,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下面我将用FAB法向大家介绍本书概要,所谓FAB法我先简单说明一下,它是营销领域的重要法则,F(features)特征/属性、A(advantages)优势/作用、B(benefits)利益/益处。
用FAB法来介绍《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F特征:这本书是美国知名作者芭芭拉·明托著,她毕业于哈佛大学,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她写的这本书也是畅销40年,经久不衰,广受欢迎。
A优势:这本书它是训练和强化人们学会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表达逻辑思路的一系列规范动作的指导用书。
B利益:如果大家能够熟练掌握金字塔原理,可以在思考、沟通、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上,以及提高逻辑性、条理性,高效沟通方面受益良多。
本次拆书分享,将重点针对金字塔原理中的结论先行,自上而下地表达展开详细说明,让大家掌握基本要领,并在日常工作中切实运用并取得成效。
我们先分组,现场人数6人,我们2人为一组,分3组,待会我给时间大家交流探讨。
书名:《金字塔原理》
页码:P17
主题: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内容: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能清晰地展现思路的有效方法。掌握了金字塔原理,就能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不管是在政界、商界、学界,还是在企事业单位,所有高、中、基层职场人士,只要你需要思考和沟通,就会从金字塔原理中受益。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必须牢记。
受众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演讲者、培训讲师)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关于结论先行:如果有人认为你的文章或表达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你思想的顺序与他的理解发生了矛盾。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金字塔结构就是由一个总的思想统领多组思想。
我给到大家的拆页内容里,主要介绍了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的相关内容,金字塔原理中的结论先行在最顶层,排在首位,接着还有以上统下、分类归组和逻辑递进,意味着我们在报告工作时要学会自上而下地表达,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它可以说是一个总分的概念。
举例说明:
某家供应商生产了一批有品质问题的部品,主机厂发现后,供应商立即做了积极应对,重新更换并配送了合格品,将问题部品全数召回并展开原因分析和检讨。事后,供应商的主管领导问主要负责人小王这件事情处理进展如何?小王在向领导作工作报告时,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最后对领导说了一句,主机厂这次就不追究我们的责任了,但希望我们内部深刻检讨反思,能够彻底杜绝再发。领导听完后补充道:你怎么不先将结果告诉我呢,我都被你吓得够呛。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关于结论先行的对话又有哪些呢,如果不注重金字塔原理中的结论先行原则,结果会是怎样?
很显然,如果我们在向领导作工作报告时没有遵循结论先行的原则,其结果就是大家所常见的:思维混乱、主次不分、重点不明。领导也许根本就不知道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或者你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领导所关心的重点,因此将丧失机会,阻碍个人职场发展。
当然,它也有适用边界。我们凡事要活学活用,因人因事而异。
例如年底反馈绩效结果时,不一定上来就直接给个结论先行,表明绩效结果,通常这样会让人难以接受,尤其在中国这种相对比较含蓄的文化氛围里。可以先谈细节,谈对方工作上已经取得的成果,你对这部分成果是表示满意的,再提出工作其他方面的希望和相关要求,希望他努力做得更好,更加符合并超越领导的期待,对他的潜力表示看好,采取迂回战术后再来说最后的结果,可能这种方式效果会更好,也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对方也能感受到他存在的价值和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因此,针对不同情境、不同对象,我们要活学活用并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
大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在向领导做口头的工作报告,你很努力地想要表达工作内容,还没等你说完,领导已经不耐烦了,直接打断你说:你到底想跟我说什么?你的重点是什么?
请小组讨论,列举1个事例:在向领导报告工作时,因为没有遵循金字塔原理中的结论先行原则,导致报告进展不顺或遇阻的案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例。最后我请1位代表作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A:有一次主管领导对我说,想了解现在机物料的库存状况,我花费了很长时间,投入了很多精力,整理了一份非常详尽的资料。等我拿给领导看的时候,领导直接回复我:我只是想了解现在的库存情况,已确定是否还够用,你直接告诉我结果就行了,这些细节其实我并不关心。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学员A向大家作了分享,接下来我们就以他所分享的案例为主题,如果你以后遇到这个问题,结合今天学到的金字塔原理中的结论先行,你会如何应对和处理?请每个人在白纸上将具体的做法写下来。我请2位代表作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A:我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结论先行原则,首先会向领导报告结果,直接说明仓库机物料的库存情况是否够用,但同时我会准备详细的资料,如果领导对某一方面感兴趣,我会拿出来再作详细说明。
学员B:学员A的应对措施我完全表示同意,与他有些不同的是,我会首先了解清楚领导的需求,如果领导没说清楚,会追加确认或者复述我的理解,以求共识。然后再向领导作报告时会结论先行,领导关心再报告细节。
感谢两位学员的精彩分享,在刚才你们的分享中,已经让在座的各位学员感受到了金字塔原理中结论先行的实际运用,再次谢谢你们的分享。
今天的拆书分享到此已全部结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实践中多加练习,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学以致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