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所属活动: 线下定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怎样理解主题阅读 学习目标: 学会主题阅读

开场:

           大家好,我是新加入拆书帮福州闽江分舵一名会员,下午我将利用10-15分钟时间进行自我介绍、并讲解“拆书与拆书帮是什么”,同时分享自己的一个RIA便签。
一、自我介绍
首先是自我介绍。我叫叶祁青,现在是一名从事审计工作的公务员。分享自己的三个标签:
1.拆书小白。一个想用拆书法改变自己读书与学习方式的小白。
2.运动爱好者。我拥有着一颗躁动的心,想尝试各种各样的运动,喜欢健身、跑步,还想在今年学会游泳。
3.小瓜的爸爸。小瓜是我女儿,作为爸爸,希望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一颗善良而且勇敢的心,用好奇心来探索这个世界。当然我也会和她共同成长。

    


      接下来说说什么是“拆书与拆书帮”?

      网络上有一个段子:问在中国,最贵的字是什么字,或者说家门口写什么字最能体现家庭的富有和尊贵? 是“富贵”、还是“**府”、“**宅”吗?不是,是“拆”字。有拆字的地方就会重建,价值就能翻番。

      而我们拆书的“拆”不是“拆迁”、把书本“拆散”,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强调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让书的价值翻番。

      什么是拆书?

       拆书帮的帮主赵周老师在美国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五大公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拆书学习法。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是一种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将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学以致用。

      什么是拆书帮?

      “拆书帮” 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在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 (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释放传递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怎样理解主题阅读?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R-原文片段】

主题阅读就是先圈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搜集这个领域可以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进行阅读。

一般我决心要做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是准备快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我就必须先建立像专家一样的视野和格局来思考整个领域有哪些需要我要去学习的问题。

做起来其实挺简单,就是我准备了解哪个领域,就先写一个大纲,就像我自己要写这个领域的图书一样,然后开始大量买这个领域的图书。

先看一本经典的,对照我的大纲,梳理充实完成后,开始读其他的图书,大部分内容相同的,跳过,然后看到不同的想法,自己思考一下,认同的,可以整合的,就列入我的大纲。很快,我就完成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并有了对这个领域的系统认识。

这个方法可以让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深入研究一个领域,所以后来我要做大的研究,都是用的这种读书方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主题阅读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阅读同一主题的多本书籍和相关文章,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阅读方法。

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1. 明确主题阅读的目的和主题。

无论哪种阅读方式,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时我们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对这个领域的知识进行主题阅读?想通过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

2. 列书单。

(1)百度搜索“主题词+书单”,在看了很多书单后,会发现有很多书是重复出现的,就可以去豆瓣搜索相关书籍,看看大家对这些书籍的评价。

(2)可以上亚马逊、当当网搜索主题词,可以直接看到关于这个主题的相关书籍和简介,而后可以选择购买排名前几的书籍。

(3)如果能遇到这个领域的专家、大V,可以去问问他们的推荐,也可以关注他们的微博与公众号,一般他们都会推荐一些书目。当然还有专门推荐书单的公众号,如:书单、书单来了……

(4)更专业的一些主题,可能就需要在找到相关的论文网站,如: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字资源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

一般一个细分领域的主题阅读书单在10-15本左右。

3. 列出大纲。

确定要研究的主题后,就需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可以列出大纲,就像书的目录那样。大纲的表达形式可以用“问句”,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知道哪些书籍解决了自己的哪些疑问。

4.丰富内容。

先挑选书单中最经典的一两本书籍,对照自己的大纲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补充完善大纲,而后对其他的书籍进行扫读,遇到相同观点的可以跳过,遇到不同观点的,可以思考一下,认同的就整合入自己的大纲。

5.输出与分享。

分享是学习的一部分,“教是最好的学”。通过输出与分享,可以验证自己有没有真正读懂。

分享的方式:

(1)拆书(RIA+便签)

(2)做读书PPT或画出这个主题的思维导图。

(3)写书评。豆瓣上写书评、或在简书上写读后感。

(4)做演讲或分享会。

(5)直接写本书,这样最牛了!!!

分享的方式还有很多,有输出就是好的。

如果主题阅读的目的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还需要进行实践,将知识真正落地为行动,而后再从行动中检验可行性,发现问题后再反馈到知识体系中,以此循环,一步一步完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在一年前就开始接触“时间管理”主题了,第一次接触到时间管理是喜马拉雅上叶武滨的“时间管理”音频,那时自己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在阅读与实践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看了这本书,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尝试了一段时间,看了那本书,也觉得那个观点不错,又尝试了一段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对时间管理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就更别提针对自己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反思:

虽然很早就想系统了解“时间管理”这个主题,但是自己还是提留在零星阅读的层面上、浅尝辄止,看到好的书、好的观点,最多就只是画了线、做了记号,并没有罗列出一个大纲,而后针对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展开主题阅读,不断丰富这个主题的内容。

A2:

目标:

在7-8月份针对时间管理类的书籍进行主题阅读。由于自己对提升工作效率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最主要也是为了克服自己的拖延症、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决定系统的学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找出适用自己的方法。

行动:

1.列书单

(1)百度搜索“时间管理+书单”,而后去豆瓣搜索相关书籍,重点关注评分8.0分以上的书籍,将其纳入自己的书单。(在7月4日前完成)

(2)主动关注这个领域的专家、大V,如:《小强升职记》《只管去做》的作者邹小强、《让未来现在就来》的作者彭小六、《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作业李笑来、《善用时间》的作者叶武滨等等,尝试去问问他们的推荐书单。(在7月5日前完成关注,在7月7日前完成向他们的咨询)

2.列大纲(在7月7日前完成初步的大纲)

针对目前自己存在的疑问,用思维导图列出大纲:

(1)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2)时间管理是什么?

(3)谁需要进行时间管理?

(4)怎样才能做到高效的时间管理?

(5)时间管理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5)做到高效的时间管理并养成习惯需要多长时间,怎么合理安排时间?

3.丰富内容(在8月31日前完成)

决定从《小强升职记》、《搞定》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几本经典书籍入手,不断的阅读相关书籍,求同存异,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4.输出与分享(在2018年12月份之前完成)

(1)对经典的书籍进行拆书(RIA+便签);

(2)在2018年12月份之前,在简书上分享10篇关于时间管理的小文章。

5.实践与完善(在2018年12月份之前完成)

将书中所学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以习惯养成的方式进行实践尝试,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