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积极达成》 所属活动: 广州小蛮腰分舵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理性识别消极情绪 学习目标: 在消极情绪出现时尽快自我察觉,避免陷入更消极的情况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深寒。
【学习目标】今天想带大家一起完成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练习,能够在消极情绪出现的时候尽快自我察觉,理性地避免自己陷入更消极的情绪中,进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FAB图书介绍】
(F)今天我们学习的这本书是《积极达成:处理好情绪再处理问题》,其作者是一位专注于影响力和领导力领域的培训师,是美国知名影响力和领导力培训机构VitalSmarts公司在大陆地区认证最早和授课最多的职业讲师之一。他在本书中提出了处理情绪的“4A”模型和处理问题的“PRO”模型,结构清晰,案例生动,容易学习和实践。
(A)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自我管理类书籍,相比于现在许多情绪管理的书籍,这本书把理论用简单的模型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操作步骤也是清晰可实践,并且提供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很关键的一点是都是国内的案例,比起很多国外的书提供的国外的案例更加接地气。
(B1)你有没有经历过下面这些情况?听到领导布置任务就开始心里不爽满心怨念结果工作结果不如人意;一站到众人面前就心狂跳不止,额头冒汗,结果重要的场合领导再也没说让你参加;听到另一半抱怨两句生活琐碎就突然炸毛,对对方发火,结果和对方的感情跌至冰点。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本书就可以帮助我们学习通过察觉、接受、分析和调整情绪,将消极的情况转化为积极的局面,然后利于事情达成。
(B2)今天学习的片段就是这本书“4A”模型中的第一步:察觉情绪。在情绪产生的那一刻,我们就通过一些方法察觉到它,进而控制住它,避免消极情绪伤人伤己,并且也能降低我们后知后觉再次费尽心思去弥补情绪错误的概率。

【阅读原书拆页】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内容,阅读结束之后请举手示意一下。现在开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下观察

当面对问题时,我们很有可能会出现消极情绪,通过时刻观察自己,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防止自己过深地陷入情绪当中。以下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当下观察。

第一步,用深呼吸的方法让自己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对于自我观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了,我们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如何集中注意力呢?凯利·麦格尼格尔等美国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深呼吸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深呼吸,是指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比平常呼吸要慢一些。只要你耐心一点,加上必要的练习,这一点不难办到。深呼吸,能够为大脑供应更多的氧气,激活理性脑,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深呼吸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尤其是注意力更加集中。

第二步,将注意力从外界的感知转移到自己内在的感知上,找到自己的“情绪信号点”。

这是自我观察的关键一步,如果没有注意力的转移,就无法进行自我观察。在自我观察时,自己可以想象把注意力由外界的某个点移动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如心脏、腹部或手部等),这个部位对于消极情绪必须是特别敏感的,我们称之为情绪信号点。有的人有了消极情绪(如生气)之后,手心会出汗,难么就可以把手心作为自己情绪变化的信号点。

一旦你选好了某个部位作为你的“情绪变化信号点”,你就可以经常观察它,注意它的变化。如果你有情绪,就会注意到它会出现某些变化,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根据情绪的强烈程度,观察点的状态会在非常强烈和不强烈之间变化。在你感到平静和愉悦的时候,也可以读出它的状态,你回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感觉。

随着你读取“情绪变化信号点”技巧不断提高,你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准地判断自己是否进入情绪状态。

第三步,观察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重点判断自己是想逃避,还是想与对方进行对抗。

集中注意力向内观察时,你就能清楚地感知自己的想法和身体的变化,尤其需要我们感知对发挥影响力最重要的两种情绪:逃避和对抗。

当自己想逃避时,你回发现内心往往有愧疚感或负罪感,有不愿意面对对方或事情的意思,内心往往有这样的独白:“真想尽快结束,真想赶紧离开这儿。”“我该找什么理由离开这里呢?”你的身体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你开始目光飘忽,不愿意直视对方,开始低头等,这些都是自己可以感知到的信号。

当自己想和对方对抗时,你会发现内心往往会有愤怒、批判或想攻击对方的意思,内心往往会有这样的独白:“都是你的错,才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我真想揍你一顿,以解心头之气!”“你的想法太烂了,根本不可行!”你的身体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你开始目露凶光,直盯着对方,你开始握拳或者准备用手指来指对方,你的呼吸开始加快,这些都是你自己可以感知的信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生活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会紧张、沮丧、愤怒、郁闷、绝望,我们的外在表现也会随着这些消极情绪发生变化。不管我们是独立承担某项工作,或者与他人交流合作,我们都会发现:带着消极情绪去做事,事情还没做,行动力就减半了,情绪也让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变得不和谐,直接影响工作结果,更有甚者,可能这么一件事情就被消极情绪毁掉了。为了避免我们被消极情绪缠绕,我们需要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及时观察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当下观察”。

HOW如何进行当下的情绪观察呢?作者提供了三个步骤:

深呼吸——观察“信号点”——判断情绪。

第一步,深呼吸是为了集中注意力,比平时呼吸得慢,比平时吸气足。做深呼吸练习时,我们的注意力会单纯回到这个动作上来,神奇的是,内心也会平静下来。遇到事情时,首先做深呼吸3次。

第二步,观察“信号点”,也就是吧注意力从呼吸上转移到我们的身体某处。比如过度紧张时手心出汗,生气时咬牙切齿。我们记录下这些与情绪对应的信号点,最好写下来,然后就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回路和记忆。随着我们越来越多的练习,下次出现这种情绪时,我们很快就会有所察觉。

第三步,判断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内心独白、身体表现两项来判断自己的情绪,内心提问“我现在有什么情绪?”。总体来说消极情绪可以有两种走向,一种是逃避,走向乡下,一种是对抗,走向向上。

逃避的时候,我们内心是“回退”的状态,内心往往有以下台词“为什么还不结束?”“等下就赶紧撤了!”“我实在是不想做这个,太难了!”,身体的表现会有诸如咬嘴唇,低头,攥衣角,手脚发凉等。逃避对应的一些情绪包括了过度紧张、沮丧和疲惫等。

对抗的时候,我们内心是“往外冲”的状态,内心台词会有“这个人是不是白痴?!”“总是唠唠叨叨到底想干嘛?”身体表现会有攥紧拳头、瞪眼睛、摔东西等。对抗的情绪包括了愤怒、鄙视、抱怨等。

最后我们可以做一个自己的情绪变化表。

情绪内心独白外在表现(尤其信号点)
:生气

1)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好!

2)做不好,还找理由!

手心出汗,握拳,拍桌子,用手指指着对方等


(如果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出现消极情绪的时候没有做当下自我察觉会怎么样?任由消极情绪游走,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和行为不受控制,问题还没处理,情绪就主导了一切,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做事效率和结果,破坏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而我们也会陷入更深的消极当中去。

(举例)举一个我自己的真实例子,今年3月我因为项目工作事情特别多,一对多的工作模式让我每天要回复很多人同样的问题,某天我早上在微信群里做完了工作说明,中午一个已在群里的同事就给我打电话,问的就是早上说的事情。我当时一听,火气一下子就蹿起来了!直接开火对着电话就把那个同事给喷了“你能不能好好看下群里的消息?大哥我一个问题说很多遍我也会累好嘛!”对方感觉有点蒙了,很无辜弱弱地挂了电话。大概是我声音太大,周围的同事都看着我,大概在他们心里都留下了我很不友善的印象。事后,我反思是因为自己出现的愤怒的情绪,没有及时察觉,让情绪支配了行为,我给这位同事道了歉,表达我只是一时生气,不是在针对他。

反观如果我使用当下观察的三步骤,先做3次深呼吸,拉回注意力;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找到“信号点”——头皮发麻,要紧牙关,然后继续观察,听到自己的内心独白——“有病啊!能不能认真看别人说的东西啊!”——判断情绪走向——对抗。这么一个流程下来,我就会冷静下来,看到原来只是我的想法在作祟,我只是产生了愤怒的情绪,然后我会暂停一会儿再回答我这位同事,或者礼貌地告诉他自己在群里看说明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当下观察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接下来我们进入A1,激活自己经验的环节。

(显象提问)请认真听下面的词汇,哪一个是你感觉比较熟悉的?郁闷、紧张、焦虑、疲惫、懊恼、愤怒、挫败、敌对……哪个词是你觉得熟悉,或者最近经历过的?请写下这个词,只写一个。

然后,我们回忆一下:

①最近一次感受到这种情绪是什么时候?

②当时发生了什么?

③你当时有怎样的内心独白和外在行为表现?(可以结合情绪变化表来回忆)

④这个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我们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每人1分钟。


学习者案例:

挫败。两个月时间准备考试,复习的时候感到很挫败,内心的独白是“你努不努力都没有用!”在这种挫败的情绪下,自己就没有好好努力去准备,因为一想到这件事情就会很“丧”。



A1+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下一个环节,针对你刚才的情绪和经理,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够怎样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特别是结合今天学到的当下观察情绪的三步骤:深呼吸——观察“信号点”——判断情绪。试验一下这样做之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反思加工经验)下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反思一下:

①针对自己刚才分享的消极情绪和经历,你回怎么做,写下你做当下情绪察觉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做第三步时,我们要留意内心的独白。

②最后,记录下你这么做的感受,跟之前有怎样的对比。


学习者案例:

情绪:郁闷。

做法:1、深呼吸;2、信号点:心里闷闷,头皮发麻;3、内心提问:我是不是很郁闷、烦躁?能不能冷静下来?

结果: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