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阿洛,今天我带拆的主题是——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平和而高效地沟通
事件场景:在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让你不太顺心的事情。比如说有时小孩不听你话,有时你觉得亲人朋友不理解你,没有给你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有时你可能会觉得工作上的事不尽如你意,同事配合度超低。
提问:面对这样种种让人不顺的事情,你通常会怎么做呢?是默默忍受还是埋怨、指责别人?
影响:如果选择默默忍受,你可能会憋出内伤;如果选择埋怨责怪,可能会伤害到别人,影响你的人际关系。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问题实际上是由于我们无意识地暴力沟通导致的。
解决:那么我们怎样能够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平和而高效地沟通呢?《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今天我们就通过书中的两个片段来重点理解需求和请求两个要素。
片段一:《非暴力沟通》P49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请注意以下例句表达失望的方式有何不同。 例1: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在上面的例句中,甲认为,他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乙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例2: 甲:他们取消了合同让我很不高兴。 乙: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对自己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
在这个例子中,甲认为,他人的行为使他不高兴;而乙认识到,她的观点使她不愉快。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用“问为什么”的方式(澄清)分析并表达自己感受背后的需要(行为),避免责怪别人(界定)。 |
这个片段的例子体现了表达失望还有不开心的感受的两种方式。
【互动】【If not】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朋友因为一些原因放了你鸽子,然后你板着个脸跟他说 “你昨天没来真让我失望”。站在他的角度,你觉得他听到这样的话他会是什么感觉?开心?生气? (学习者:会生气) 对,可能会因为你不问原因的责怪而感到生气。脾气爆点的说不定当场就怼回来,对不对?然后这次交流除了让双方都不开心、不欢而散之外好像也没有起到别的作用。 那如果你像乙一样说的是“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你觉得他会有什么感觉?会不会比刚刚好一点? (学习者:会感觉好很多) 对,肯定不会生气,可能会有点内疚地解释解释没赴约的原因,顺便再跟你约个时间聊聊你的烦心事,补偿补偿你。
我们可以看出,乙的这种表达方式,明显要优于甲。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情绪都是因为别人引起的,去责怪或者说埋怨他人,我们收到的回应往往也是别人的辩解、反驳和批判。那么这就是一种相互之间比较暴力的沟通的方式,结果是伤人伤己甚至导致关系的破裂;很多人平常不太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比如说丈夫每天很晚回家,太太可能就会指责说“这礼拜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干脆跟工作去过一辈子吧!”。 而其实这些批评、责怪之中往往暗含着期待,是在间接表达了我们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批评丈夫工作到很晚暗含着对亲密关系、对两个人多点相处时间的需要。 如果我们能认清我们的需求把这些明确地表达出来,比如说我想要和你多点时间过二人世界,我需要你的关心,那么对方就很有可能给我们积极的回应。
【HOW】 所以说表达需要而不批评指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片段一中甲的方式说话,该如何改变自己呢? 1.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感受。 比如说,我感到很生气、很难过、胸口发闷等等。
2.我们要“用为什么”的方式来分析自己的需要。 这是最最关键的一步。 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太好受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现在有这种感受呢?比如说我现在很生气,为什么生气呢?是因为我的什么需要没得到满足呢? 这里我给大家列举一些常见的需要,比如说健康(可能是想要自己健康,也可能是希望对方健康)、成长、亲密关系、安全感、倾听、爱、理解、尊重、支持、信任等等。 3.最后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句式,把你的感受和需要都表达出来。 “我(感到)blabla,因为我需要/我希望blabla” 【举例子】 我给大家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前几天我跟我男朋友说让他早上吃点姜,冬天可以暖一点。他就皱着眉头摇头。我当时第一反应,被拒绝了,蓝瘦香菇~~好,在这里我就完成了第一步,寻找感受。我的感受是:难过。 接下来我就问自己,为什么不开心呢?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因为男票不愿意吃生姜。但是我知道并不是他的行为造成了我的感受,根源在于我自己。我就继续问自己,那为啥他不吃姜我就觉得不开森呢?让他吃姜是想满足我的什么需求呢?想了想发现我的需求是希望他健康、身体好,我想让他冬天能热一点,顺便给我烘个手啥的。 好,那需求发现了。接下来呢就是表达,我就可以说,你不同意吃姜,我感觉有点不开心,因为我希望你能过个热热乎乎而不是瑟瑟发抖的冬天~我想让你当我的暖宝宝。 这种说法是不是让人听了很舒服? 【适用边界】 Ok,那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感受的根源是自身的需求和信念,知道了怎样去用非暴力的方式来表达感受,达成目的。那么现在来想想,这个表达方式,你们觉得可以把他用在哪些场景呢? |
小孩不听话blabla,它可以用于所有产生愤怒、难过委屈等等负面情绪时候来寻找自己的需求;
好了,说了那么多,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没有的话,现在就邀请大家来实践啦! 研究表明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运用了一遍。所以,请大家现在来当个编剧。 先请大家独立思考一下未来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个让你可以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场景。想一想,接下来的哪一天,你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和谁有交流呢?当时你们在做什么?你可能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怎样来找到并且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呢? 有了构思之后,请设计一个几百字左右的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剧本。 要求按照下面的模板编写,并且在对话中表达你的感受以及引起感受的需要或是看法。 给大家5分钟左右时间,独立编写剧本哦。 【模板】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事件过程,含角色行为的顺序,及具体的表情动作描述) |
对白:
【案例记录】
时间:临睡前 地点:家里 人物:我和俩儿子 内容:冬天,家里地板比较冷,俩儿子不穿拖鞋在地板上走来走去。 对白:妈妈:请你穿上你的拖鞋 大宝:我不想穿! 小宝:我也不想穿! 旁白:我为什么想让儿子穿拖鞋?因为我不想他们着凉。为什么不想他们着凉?因为我希望他们健康强壮。 对白:妈妈:天气那么冷,你们两个都没有穿拖鞋,妈妈有点担心,妈妈希望你们健康强壮,不希望你们会着凉。
【回应】 |
恩恩,这是一个比较简单清晰的剧本,妈妈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式寻找到了想要孩子穿拖鞋背后的需求是想让孩子身体强壮,也很好得把感受和需求表达了出来。
A1
提问设计:在上一个片段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怎样表达感受和需求,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希望对方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呢?该怎样提出我们的请求能更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 在继续学习之前,先请大家做一个小测试。在发给大家的材料的量表自测那一部分中,请大家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记得算出总分哦。给大家1分钟左右的时间
|
OK,相信大家都已经填完了。这几道题呢是想简单的了解一下大家想让别人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的表达方式是否合适。如果你的得分在12分以上,说明你的表达方式可能经常会让人觉得不舒服,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如果你的得分在6-12分,那么你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用不合适的方式表达。如果你的得分在6分以下,那么别人应该很乐意满足你的需求。 |
当然,这个并不是专业的量表,结果仅供小小地参考。我期盼今天的内容能对各种得分的人都有启发。
片段二:《非暴力沟通》P74
请求与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这个片段中讲到别人把我们的请求看成是命令的后果。为了改善彼此的生活,我们经常会告诉别人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或者说要求他们做什么。特别是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经常会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帮忙做家务等等。要求和命令类似,可能会起到反效果。用合适的方式提出请求更有可能得到对方的配合。 【概念讲解/匹配例子】【互动】 那么请求和命令的区别是什么呢? 如果我说“今天你们必须给我好好听,多跟我互动,多给我点反馈,甚至可以鼓个掌。”大家觉得这是请求吗?显然不是,对吧,因为“必须”这个词带着强迫的意味。 那如果我说“得不到你们的回应我感觉有点尴尬和不安,能不能多给我点回应和互动,比如说来个眼神交流或者点点头啥的。”大家觉得这是请求吗? 不一定,还得看你们没满足我愿望的话我是什么反应。 现在假定你们回答我说“我们要看片段,记笔记,脑子在飞速的转,有时候顾不上抬头给你回应哎” 如果这时候我责怪或者批评你们,比如说我说“我对你们很失望” “你们真自私”。那我的请求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我并没有重视你们要对照片段、记笔记的需要,而直接责怪你们。 但如果我听到拒绝后,说“啊,你们是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思考、记录上吗?”,这就说明我愿意去体会你们的需要,那我刚刚的请求就真的是请求了。 所以说,请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不让别人感觉受到强迫。第二,当我们的请求无法被满足时,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让他们没法说“是”。 【预防异议】 |
你们可能会想,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了呢?其实不是,我们只是需要充分体会到是什么妨碍他们说“是”,尊重他们的需求,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说服他们,该怎么样说服他们。
【A3 微行动学习】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在你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什么请求不知道怎么提?或者提了好几次都没效果?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A:加工资) 嗯……大家都有这个问题吗?觉得这个问题是不是普遍? (众学习者点头) 有小伙伴真的跟领导提过加工资的问题吗? (众学习者摇头) 【明确问题】好,那既然这个问题是我们都比较关注的问题,那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该怎么解决。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我们的问题是加薪难,不知道如何提加工资才能被满足,对吗? |
(众学习者点头)
【讨论问题的本质】 好,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问题,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本质。解释一下,什么叫问题的本质,它是这个问题存在的最关键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意味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那么大家觉得, 加薪难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案例记录】 小组1:本质原因有企业规章制度问题、单位效益不足问题、自身价值不足问题(未满足单位需求)、自身价值未被单位发现问题、沟通加薪问题时的内容和方式不太合适 组2和组3认为组1的总结已包含他们所讨论的内容。 【明确问题本质】好,刚刚大家从单位以及个人出发分别讨论出了加薪难的一些本质原因,一致认为问题的本质在于单位的规章和效益问题,自身价值的提升和展示问题。
|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我们无法改变单位,自身价值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我们今天就专注于我们可以比较快的改变来达成效果的,也就是我们怎样来展示自己的价值让公司能看到。
换句话说,在单位有能力给你加薪,并且你自身价值达到了单位的要求的时候,我们怎样跟老总沟通,让他能够看到我们的价值?
可以结合我们这两个片段中学习的关于需要和请求的知识。给大家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小组讨论一下,请将解决方案写在空白处。 【学习者的讨论成果】 |
组1:从沟通上来说,可以告诉老板:我做了什么,产生的效益是什么,同一行业其他类似企业做我这个岗位的薪酬是怎么样的(观察)。我觉得有点郁闷(感受),我个人需要得到认可,也需要我单位得到社会的认可。我担心单位的薪资水平会让外界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看法。所以,老板,请给我加薪吧!
组 2:可以用 PREP结构来提出请求。观点就是我认为我可以加薪。原因是我为单位做出了怎么怎么样的贡献,然后用具体的数字、案例来展示我的贡献和价值。最后再重复加薪的请求。
谢谢小伙伴的分享。我们一共讨论出了两种提加薪的方式。 一种是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先说观察,如我的贡献和同类公司薪水;在说感受,如郁闷;再说需求,如希望自身及单位价值得到认可;最后请求,希望加薪。 一种是PREP的方法,用观点-原因-案例-观点的结构来表达请求。 |
希望这两种方式可以帮助到大家。
【A2 布置任务】
给在场的所有小伙伴布置一个任务: 请大家拿出手机,打开我们的微信群。在对话框里面输入:“我承诺:我会在在今明两天内,找机会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式,向别人提一个请求,并且在微信群里面反馈效果。”然后点击发送。 |
好,请大家遵守承诺,期待你们的反馈。因为我很想看到大家真的得到实质性的收获。
【案例记录】
爸妈一直催找女朋友,就跟爸妈说:爸妈,这周末你们已经给我安排了两场相亲(观察),我理解你们的想法,但我真的感觉有疲惫(感受),我需要更多时间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来吸引更多的妹子(需要),所以再给我两年时间让我提升自己行吗(请求)。
结果爸妈态度有些许松动。
【结语】
我今晚的拆书要告一段落了。总结一下,今天我们明白了感受的根源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外界,学习了怎样来以非暴力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并提出请求。 我相信 只要信守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友爱之花一定会在你我心中怒放。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