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早上好!我是拆书帮的警察蜀黍李季,江湖昵称木门。我的三个标签是二级拆书家、演讲小白和资深奶爸。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分下组。分组便于等下的讨论学习和分享。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通过四步法(澄清)养成(行为)意志习惯,帮助他们克服突如其来的压力和不确定性的困境挑战(界定)。
用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2分钟】
□3-2要求:包括四个步骤: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事件场景】:有句话叫做:“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是否会有许多时候,总是等到自己失败了才察觉到,我其实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当时就是做不到呀。比如说控制不住情绪责骂孩子、比如我们的减肥计划遭遇美食挑战等等。
【提问】:遇到这种失败情况,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你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是告诉自己下次加油?还是对失败案例来个复盘?有没有想过是因为旧习惯影响着我们,导致我们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打破常规呢?
【影响】: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所以以上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它,会使我们一直满足于舒适圈内,无法获得挑战的收益,阻碍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解决】:今天要拆的这本《习惯的力量》,作者是查尔斯都希格,该书2012年在美国出版,随即成为一本疯行全球的“习惯改造指南”。书中提出了针对意志力挑战的习惯改造方法,让意志力变成自发意识,能够解决我们的上述问题,让我们能真正的“知道做到”。
R·阅读原书拆页【2分钟】
□3-2要求: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习惯的力量》P142-143
星巴克试图通过体育锻炼和减肥课程激发员工意志力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行政部门需要采取一些新手段。他们开始密切观察在店内发生的一举一动。他们发现,正如那些苏格兰病人一样,员工在遭遇疼痛的诱惑时,往往会半途而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更容易聚集自律性的既成习惯。
从某些方面来说,行政部门认为之前自己对于意志力的认识都存在谬误。结果显示,有意志力缺陷的员工在完成工作时基本不存在什么困难。一般情况下,意志力较弱的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其他员工没有什么差别。但有的时候,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或不确定性时,这些员工会骂骂咧咧,自我控制力也会瞬间瓦解。例如,当一位顾客开始不满地叫喊时,即使一位在通常状况下十分冷静的员工也不能安之若素。而一个喧嚣躁动的顾客群可能会使服务生彻底崩溃,号啕大哭。
这些员工真正需要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能解决让他们半途而废的各种“诱惑”,这套方案应该类似于苏格兰病人用来记录行为的小册子:当意志力疲劳时应遵循的一套惯常行为。因此,公司开发了新的培训材料,上面详细阐明了员工遭遇困扰时的惯常解决方法。手册中针对如“尖叫的顾客”或“拥挤在收银台前的长队”这样特定的暗示来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指引。经理们开始用角色扮演训练员工,直到所有的应对行动都变成自发行为。公司同时也找来一些如“顾客满怀感谢的表情”或“来自经理的赞扬认可”这样的奖赏,作为员工工作出色的证明。星巴克通过培养员工形成意志力习惯回路,来帮助员工应对逆境。
【A1】环节,请大家进行量表自测【1分钟】
□3-2要求:量表题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开始之前想请大家填写这份简单的测试,看看你在挑战困难,迎难而上方面的能力如何。每道题目根据符合情况打1—6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
【量表】:
1)我在压力大的时候,也能从容面对困难挑战 1 2 3 4 5 6
2)当需要我面对的挑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时,我会事先想好解决的方案和具体步骤。 1 2 3 4 5 6
3)我在有意外干扰或特别忙乱的时候,也能坚持自己已经养成的好习惯。 1 2 3 4 5 6
4)我会刻意养成对自己工作或生活有帮助的好习惯。 1 2 3 4 5 6
5)如果我学会了一个任务的解决办法,我会去刻意练习它直到熟练。 1 2 3 4 5 6
总分:()分
【I 】解释自测题【1分钟】
好,都做完了是吧?统计一下5道题的分数总和,有没有超过25分的?你们是掌握习惯力量的高手,可以看看待会学到的技能是否跟你们平时的经验有类似?15分到25之间的在哪?你们已经认识到习惯对于行动的重要性,并且能付诸行动去应用;14分以下的有没有?你们来对地方了,今天的拆书内容就是为你们准备的,要注意听啦~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在意自己的分数,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我们只做纵向和自己比较。给自己打分的目的,是让我们联系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更有目标性地去学习今天的内容。
【I 讲解引导】【7分钟】
□3-2要求:有进行简短互动,还要有举例子,并能精确控场。
【简短互动】同学们,你们能否说说看,片段原文关键词有哪些?
学习者小华:突如其来的压力或不确定时?
学习者瑞云:意志力?
拆书家回应:意志力?嗯,我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后来我发现,原来小华的答案才是对的,为什么呢?大家听我讲解。
【WHAT】习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习惯形成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电模式,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者已经意识到新习惯正在运行,否则该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启动。
同时,习惯也是能够培养出来的,习惯无法消除,却能被替代。我们都想养成好的习惯,戒除坏的习惯。那么正确的做法当然就是用新的好习惯去替代旧的坏习惯。
习惯分很多种,有每天固定时间会做的习惯,比如说早上起来就会进洗手间刷牙;有到了特定地点就会做的习惯,比如我开车上班到了小区门口就会右转,那么我就算不是上班的开车出门,往往也是会无意识地向右打方向盘;还有特定场景下作出的反应的习惯,比如人家帮忙递了东西给你,你会习惯性地说谢谢。最后这种,在特定场景下的习惯,这个片段告诉了我们,人们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压力或不确定性事件时的习惯,决定了你能否克服困难,完成挑战。
本书大量篇章以及这段原文都提到了建立习惯回路的通用做法:暗示——惯常行为——奖赏。建立特定场景反应的习惯回路也是一样的。这里的暗示就是各种压力事件模拟发生;惯常行为就是他们接到暗示的提示后进行的角色扮演练习;最后完成会加入顾客感谢、领导激励等奖赏。这个形成的新习惯就会替代原来的旧习惯回路:压力事件发生(暗示)——情绪失控,行为失当(惯常行为)——压力释放(对自己有害的奖赏)
【WHY】
【这么做的好处】这个发现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非常强大的优势。刻意寻找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压力或逆境挑战的场景(我们姑且称之为“关键时刻”),将正确应对做法的习惯替换在压力下的无效行为时,将大大提升我们的执行效率。当你到了“关键时刻”,就能轻松完成任务。
【不这么做的坏处】不这么做,我们在意志力不足的时候(压力大时甚至意志力也是不管用的),就无法应对严峻的挑战。这使我们一直处于舒适圈内行动,每天都只处理我们能力范围内的常规事务,而无法获得挑战的收益。当严峻困境自己找上门的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处理不当而造成负面影响。
【适用边界】当然,这个方法也是有适用边界的,不能够滥用。
·情况一:有时候形成习惯也无法处理,因为挑战跟我们预期的不一样,我们提前演练的方法不管用。
·情况二:不需要这样做也能处理,一些挑战不需要马上面对,我们可以仔细斟酌,作出稳妥的决策。这时候不需要我们去形成习惯。比如老师打电话告诉你儿子在学校欺负同学,闯祸了。这是一个管教孩子的挑战,但是你不需要马上给出结果,你可以想想自己之前学过的《正面管教》里是如何跟孩子沟通的技巧。然后等孩子回来再妥善处理。
【HOW】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分解成以下几步:
1)在困境发生之前就想好解决措施,并记录下来(比如笔记本或手册、手机等);
2)通过大量演练将应对方法形成自发行为;
3)在困境来临时依法处理;
4)成功处理后给予奖励;
【与原文匹配的案例】比如我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中“如何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但是真的遇到与妻子的冲突时却还是沿用了自己旧有的坏习惯——抱怨、指责、评判。那么我意识到了这个是属于面对压力时的旧习惯回路。我就可以把《非暴》中的四个解决步骤记下来(步骤一);然后跟老婆商量,让他平时故意突然向我发脾气,故意激我生气,可能这个故意很明显,我一下就判断出是假的,然后我意识到这是在演习,并告诉自己改造习惯的“关键时刻”到了,然后回想或回看我的笔记,按照正确的方法应对(步骤二);练习多次之后形成思维习惯了。真的发生冲突,我想要生气的时候,就能够自动地使用非暴力沟通(步骤三);完成后想想,此刻是不是比我按照坏习惯要好多了呢?如果妻子能有了正面的回馈,那就是更好的奖赏了(步骤四)。一旦我通过大量练习形成了新的行为习惯,那么就能做到真正的非暴力沟通了。
从拆书法的角度来看,其实这跟我们要求要多关注A2,多行动实践的原则是不谋而合的。
【A3】环节【8分钟】
□3-2要求:给出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好,那么接下来是大家练习的时间了。请看以下场景:
小明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双腿做了膝关节手术,在住院康复过程中,医生要求小明在手术苏醒之后立即开始下床走动锻炼。小明必须在肌肉、皮肤愈合,疤痕组织阻塞破坏身体灵活性之前活动双腿。但是,这种手术后的活动带来的痛楚过于强烈,小明发现,最要命的就是从床上起身的时候是最难忍的,之后的走动就还比较好接受。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常因为害怕下床那一刻的疼痛而逃避医生的建议。
如果我们是小明的家属,我们可以怎样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小明设计出能对抗意志挑战的习惯行为?并帮他养成这个习惯。
大家清楚练习的内容了吗?好那么请在小组内讨论,小组内共同设计一个精心设置目标的训练项目就可,5分钟后我们请一组上来分享他们的方案。
【学习者分享·学习者讨论出解决方案】
学习者泉水:假如我们是小明的家属,首先我们会想好解决措施,并记录在笔记上。那么具体怎么做呢?第一步是先在病房里贴两张对比明显的照片,一张是瘫痪的病患者,一张是身体健康的帅气小伙,作为心理刺激。还有就是把下床运动的每个动作和步骤分解出来;
第二步就是每天督促小明进行演练,让他记住每天的流程和动作,这样可以让小明把注意力从对疼痛的惧怕转移到对动作的流程上,逐步形成习惯;
第三步就是在困境来临的时候就让小明先看图片,然后按照规定的动作步骤动起来;
第四步是加入外部的奖励,把运动的时间设定在老婆下班的时间,这样每天下床都能看到老婆,再让老婆给他一个亲吻。
拆书家反馈:我刚才听到泉水他们小组的解决方案就是先画一个大饼(贴照片),然后分解了小明起床的每个动作,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应对方案。接着就让小明重复进行这个过程,并在每次完成后加入老婆的亲吻这个奖励。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它是一个完整的习惯形成回路。非常好,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A2】环节 给学习者布置一个回去之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1分钟】
□3-2要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未来一个具体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找人陪练)。
【拆书家布置任务·特定任务】好,大家听完了讲解,也做了一个小演练,但那都只是练习,最重要的还是要拆为己用,实践在工作生活中。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今天回去大家可以在未来一周内留意生活中有哪些“困难挑战时刻”,然后想想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技能,通过四步法养成应对挑战的解决措施的习惯,使你不再被困境打倒。并将这个方法在拆书群里跟大家分享。期待大家的收获哦!
【学习者未来反馈】
第二周,学习者瑞云微信发来反馈:
我今天跟同事小A分享了周四学习的用习惯养成来应对突然被领导叫到办公室去问对之前工作的看法。因为我平时工作中,如果我提前准备好向领导汇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有时领导心血来潮突然把我叫过去问情况,我就会表现比较失常。所以我就跟同事小A一起,按照周四学习的方法商量出了这个步骤:
第一步,先养成对工作每日更新的习惯,每天下班复盘工作,每日更新的模版,包含当天工作内容,思考和可以改善的方向
第二步,找同事小A陪练,每天扮演假设领导叫过去,问要求汇报工作情况
第三步,当真的被叫进去时,就把领导当角色扮演的同事
第四步,成功后就奖励自己和同事一起吃大餐~
【有力的结尾】【1分钟】
好,最后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当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关键时刻”的挑战时,采用将意志力挑战转化为习惯的四步法,可以解决我们因压力导致的意志力失效而沿用旧习惯做法的问题,让我们掌握能正确应对困难挑战,将成功变为习惯的能力。
我相信,掌握了这项能力,大家一定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项挑战中更加得心应手,快速突破自我瓶颈,收获成长!
好了,今天我的拆书内容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欢迎下次参加我的登顶最后一拆,3-3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