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戒了吧,拖延症》 所属活动: 兰州筹备分舵 第5次运营团队拆书训练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培养对工作的热情 学习目标: 学习者掌握提升工作热情的3个步骤

开场: 今天要拆解的书籍是辰格编著的《戒了吧!拖延症》,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75页,共十章。本书从拖延症的行为模式,到拖延的可怕危害,再到拖延产生的深层原因,我们循序渐进地解开了这些谜团。面对拖延顽疾,我们要如何对抗?书中针对每一种原因导致的拖延情况都给出了详细的战拖策略,力求因病施药。
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教条性文字,它更像是一个个生活片段构成的场景图。主人公胡小懒,不遥远也不陌生就是生活中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像你,像我,像他。他饱受着拖延的煎熬,也在与拖延死死对抗。
一次又一次的拖延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人生的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开的。如果很多事你在第一时间就去做了,没有拖延,没有浪费时间,现在的你会在哪里?拖延症很可怕,可怕在它无声无息偷走生命。但拖延症并非无药可救,我们可以借助自身的力量去与它抗衡。只要你愿意付出行动,愿意从点点滴滴做起,那么在战拖这条路上,你就不会输!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培养对工作的热情?
阿尔伯特•巴德曾说:“没有一件伟大的事情不是由热情促成的。”拉斯维加斯有一间可以容纳两个足球场的娱乐赌场。在这个巨型建筑中,有好几百种设施可以用来玩赌博游戏,但没有时钟。原因很简单,赌博的人很享受这个过程,他们会把所有的心思都专注在赌博上,根本不记得时间。赌场的老板当然也不傻,不想用时钟来提醒赌徒们。如此一来,很多人一上了赌桌就要好几个小时之后才下来,甚至还有不少人会赌到一文不剩,或是赌到困得睡在桌子上为止如果我们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
如果把这份热情和专注全部投入到工作中,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就算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肯定也不会做事拖拖拉拉、一事无成。美国—家著名橡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威尔罗格斯曾经指出:“为了获得成功,你必须知道你正在做的事,喜欢你正在做的事,并相信你正在做的事要克服拖延,让自己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能量,就必须要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情。
下面有一些提升工作热情的步骤和方法,或许可以帮到你。
1.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工作
明确工作的目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你只是为了拿薪水,那你会很痛苦。当你发现工作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展现个人的价值为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为了—辈子不白活时,你就能够感受到工作的快乐。要做到后者,就必须分阶段地给自己确定目标,这就像登山。爬坡的时候总是充满激情,渴望着一览众小山的时刻,可真到了山顶,又会觉得迷茫。所以,要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目标,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有方向、有动力,不会消极怠慢和拖延
2.了解工作热情的实质
工作热情是什么?它是—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种专注的精神—种让人有信心排除万难的力量。热情洋溢于表,闪亮于言,展现于行:可以感染周围的人,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热情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能感受得到,能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现它的存在。
3.正确理解工作热情
工作热情不能取代工作能力,但它是展示和提升工作能力的基础。如果没有工作热情,就算本身再有才华,也无法完全展示出来,还可能会因为抵触的情绪消极的行为而让才华慢慢退化,有了工作热情,或许你最初的工作能力并不强,但它促使你不停地学习进步能力自然也能很快得到提升。工作热情不是瞬间爆发出来的,它是源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4.找回工作的热情
真正认识和理解了工作热情,知道了工作的意义,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对工作的看法,改善拖延等消极行为,除了这些之外平时想办法让工作变得有新鲜感,比如,你经营一家咖啡厅,每天都在重复着招呼客人煮咖啡的行为,感觉很是乏味,其实,你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做这这些事。根据天气的变化,换不同的背景音乐根据季节来更换内饰,给人焕然新的感受,这些都可以重燃你对的热情。
记住,生活是你的,它由你掌控,只要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你就可以让每一天都过得与众不同,这些非凡的日子叠加起来,就是你非凡的一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大多数人—样,满怀激情,以为找到了合适的土壤种植心中的梦想,成功的果实很快就会出现。但在职场打拼了一段时间后最初的那份激情就被磨没了,因为工作中令人讨厌的事儿实在太多了。
自信满满的自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消沉、爱抱怨爱拖拉的人。工作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曾几何时还咧着嘴嘲笑别人没上进心,可一不留神自己也加人了混日子的大军,好多次自己都产生了要摆脱工作的念头,其实这不过是拖延和逃避的借口。
人一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了。工作不快乐,没出息,那这辈子也就定型了。这世界上有多少人从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有多少人的工作是每天悠闲地看报、喝茶?工作本来就是解决问题的事,一个问题结束了,另一个又来了,不管是工作本身的琐事,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谁都逃脱不了。要接受这个真相,可能大多数人心里觉得稍微好过了一些。
我们如何看待工作本身、是否了解并正视工作热情以及如何去发现和改变,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快乐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案例:个人工作性质的原因,在单位受到很多不平等待遇。自己也有过一段时间情绪低落的迷茫期。但在思考后知道了自己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位为了其他人,而为了自己,为了自我价值得到实现;通过个人的正能量影响了周围的人,带动大家一起进步;正是因为对工作的热爱,才能够百分百的投入,细致、准确、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自我肯定、给予自己幸福感、成就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1、为什么有些人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有些人却萎靡不振?
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2、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导学习者思路:
*大脑一刻不停地运转,没想出来方案之前,就没法好好休息:
*挑剔的客户实在不可理喻,根本不管你花多少心血,嘴皮子动就否定了一切。
*朝九晚五的日子,像是模板一样,每天的生活都是不断地重复再重复。
*拼命地干活却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偶尔觉得自已的工作很没“钱途”。
3、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习者体验到学习后的效果,以达到更好地掌握。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习者思考如何培养工作的兴趣这个问题,进一步让学习者自己制定更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一:我有一个朋友,在医院工作。每天去拍X光片的患者特别多,场面非常乱,导致她非常烦躁。因为她每天做的是同样的工作,需要接待患者,特别是一些农村的患者,等候的时候不知道该站在哪里,说了半天对方也未必能理解,每天心情都不好。后来,她自己觉得必须要给负面情绪一个出口,对有些患者来说,他是第一次拍X光片,但对于朋友来说可能已经是成百词上千次了,她肯定会烦。所以之后每次她就提前把患者去拍片的步骤告诉他们,你说清楚以后会发现对方也不茫然了,也就知道给怎么做了,自己也不用在烦了。自我调节之后发现自己也不焦虑了,每天情绪就好多了。

学习者二:员工因为个人原因没有提供全资料,导致自己的相关手续无法办理,就此来办公室和我发生了争吵。我就跟对方讲清楚,就事论事——企业不可能针对你个人,当时肯定提醒过你,肯定是因为自己没有当回事,没有提供全材料。但是现在要办理退休了,需要手续却来不及了。之后自己打印了一份流程表给对方,给对方解释清楚首要是解决问题,平复对方的情绪。

情景模拟场景:小李对工作抵触反感,认为每天所有同事都在针对她,非常不想做眼下的工作,如何改变现状,重燃工作热情,投入工作,和大家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A2:
小李:校长,我今天特别想不通,想来找您谈谈。我觉得每天的工作压力特别大,一方面要上课,一方面咱们各类的检查也特别多,觉得每天没有自己的时间,有点想辞职了。

校长:哎呀,李老师,你可千万不能有辞职的念头。在咱们学校里,我觉得你可以说从教时间比较长,经验也丰富,孩子们对你的评价也比较高,每年都获得学校的“优秀教师奖”,你可是学校的一个主干力量。工作的压力主要是在哪方面?就单纯的检查应对不了吗?

小李:反正我就觉得咱们工作的收入和工作量太不成正比了,工作量特别大,要投入许多精力,收入太低。如果我现在辞职出去重新干一个行业,恐怕还要比这个收入要高许多,我个人觉得在这里对自己有点浪费。

校长:收入上你看虽然我也当校长,但是我的工作都比不过人家一般企业的处级干部。但咱们已经从事这个行业了, 作为教师,能不能把收入看的淡一点,把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能看得高一点。因为我们是培养孩子教育下一代的,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对国家有贡献,当你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孩子回报你的那一刻,你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现在的收入比起来,你感觉哪一个更让你欣慰呢?

小李:反正校长你这么一说呢,我觉得人也不能光一切向钱看,有的时候也要有一点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我就是有点想不通,就总觉得自己好像出去以后啥都买不起,人家也有点瞧不起。因为在学校比较受尊敬,但就是心里有落差,在其他也没什么。

校长:其实我总觉得我出去的时候,人家说我是校长,就是小学的校长,跟高中、大学的校长在一起交往的时候,我感觉到教师这个职业是特别崇高的。当你把你的全部心思投入到你的工作之中以后,你就会实现个人价值。这个时候放眼望去是一个很广阔的境界,并不是让你觉得对工作付出多少而没有回报,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件完成就行了,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更不要考虑的太多。这样可能你就会对工作更有兴趣,也就越来越热爱你的工作了。

小李:被校长这么一说,我就觉得我的观点是比较狭隘的, 但是我就觉得每天的任务太多了,就感觉自己被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那您能给我点建议吗。就是关于如何去协调上课、批作业要应付各种检查的时间。可能这样我的压力会小一些。

校长:咱们学校的确现在检查有点多,教委也是给咱们施加压力,能应付过去,也不要投入精力过大就行了,毕竟对于咱们来说教学还是最主要的。我觉得你今天能来找我谈这些,我也不能找到每位教师对他们这样说,但毕竟较为还是管着咱们,咱们也就具体事情具体对待,不要有什么压力,如果觉得在协调过程中存在什么困难,我就出面给你协调。你看这样行不行?

小李:行,有校长这句话就行。我对教学检查是比较抵触的,但对于教学工作还是挺热爱的,所以校长要是这样说了的话,我就觉得好多了。

校长:李老师,谢谢你。你的工作会干的更好的。

小李:谢谢领导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