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分组:
大家好,今天欢迎大家来参加我的过级拆书活动。
按照要求,首先要给大家分组,分组可以帮助大家讨论、激发思维,一般我们以3-5个人为一组。因为今天人数只有3个,所以我们就不再拆分,直接形成一个3人的大组,请大家把小板凳靠近一些,围成一个圆圈,方便讨论,谢谢。
2.图书介绍
《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是一本很神奇的书。
第一个神奇的地方是: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之首长达20多年,总销量超过2500万册,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
第二个神奇的地方是,七个习惯简单到你一看字面意思就知道说的是什么,比如积极主动,比如要事第一,比如双赢思维,对吧?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7个习惯,能做好的人少之又少,这也是第三个神奇的地方了。
不知道大家读过之后的感受是什么,对我个人而言,在加入拆书帮后第二次读这本书,才突然读出来了其中的味道,那就是讲的再好的道理,不拿来实践是不行的。所以今天,我选了这本书作为拆页,请大家和我一起行动、实践,感受这本书的神奇魅力。
仅仅通过语言来理解对方会多么有限,特别是当你从自己的视角看人家的时候。而当别人想要我们真正理解他的经历的时候我们的自传式回应又是多么狭隘。 如果你没有纯粹的想要了解对方的愿望和强有力的人格魅力,没有充足的情感账户储蓄和移情聆听的技巧,那么你将永远都无法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无法看到他眼中的世界。技巧只是移情聆听的冰山一角,包括四个发展阶段。 最基本也是最无效的阶段就是复述,由于没有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作为基础,这种技巧往往会让对方有被侮辱的感觉,从而将内心完全封闭和保护起来。尽管如此,这是最初级的一种技巧,因为它至少要求你认真去听对方都说了些什么。 比如:“爸爸,我受够了!上学太无聊了!”“你受够了,觉得上学太无聊了。” 第二个阶段是改述。“爸爸,我受够了!上学太无聊了!”“你不想再上学了。” 第三个阶段需要右脑发挥作用,你开始考虑对方的情绪了。“爸爸,我受够了!上学太无聊了!”“你觉得很沮丧。” 第四个阶段将第二、三阶段结合起来,既改述对方的话,又考虑对方的情绪。“爸爸,我受够了!上学太无聊了!”“上学让你觉得很沮丧。” 沮丧是情绪,上学是内容。当你真正想理解他,并能在改述他的话的同时考虑他的情绪,你就给了他“心理空气”,同时也帮助他理清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当他越来越相信你是真地想要聆听和理解他时,就会毫无保留地对你吐露心声。 |
当别人向我们倾诉时,我们该怎么做?当然是向他表示我们的理解。这是我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在起作用。可是,你真的理解对方了吗? 假设某天,你被领导骂了,心情很糟,就找要好的同事倾诉,想想她会说什么? 第一种:“别哭了,你这都算是轻的呢,你看那个谁谁谁,上次一件小事被领导直接从会议室赶出来了!” 第二种:“我知道,我以前被领导骂了也特别伤心,上次我……”然后开始大讲特讲,你都不知道是不是该反过来安慰她。 上面的两个例子,属于完全没有get到对方的点的强行安慰,用原文作者的话来说,属于从自己视角看对方式的理解(第一种)和我们自传式的回应(第二种)。 那么这时候问题来了,好像我们大多数人平时都是这么安慰别人的,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对方呢? 这里有四个技巧,能够至少做到“移情聆听”,帮助我们走入对方内心来理解他并表达出来。 四个技巧,分别是: 1.复述。把别人的话再说一遍(有时可能会让别人觉得我们在学他,没有走心,但这最起码证明我们听到了他说的话。)。 2.改述。加工别人的话,说出你得到的有效信息。 3.情绪。体会并描述对方情绪。 4.综合。既改述对方的话,又考虑对方的情绪。 用刚才的例子来举例,同事可以说:你的领导批评了你(复述),她为了一件小事就批评人(改述),让你觉得委屈又伤自尊(情绪)。 试想一下,如果同事真的这么安慰我们,我们是不是有种一下找到知音的感觉,恨不得马上把心里的委屈全部倾诉出来? |
A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小伙伴们,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下面到了大家激活经验的时候了。作为一名学习者,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呢!为了让大家更加聚焦,请围绕我的问题来组织自己的经验:
请分享一个安慰别人或被别人安慰的实例,并且设想,假如用上“移情聆听”,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我会给大家5分钟来组织内容,并请1位来进行分享。下面开始。
好,时间到了,有人愿意分享一下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由于现场人数较少,3人全部做了分享,因此全部进行记录)
1.王瑞娟:我说一个我同事的事,她所在的班组停工了,领导派她去其他班组顶工,她不乐意,就跟领导吵起来了,事情闹的挺大,到最后她也拗不过,还是去了。事后她来找我倾诉,我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嗯嗯嗯的附和。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做到移情。
2.菩提树下:我同事跟我关系非常好,又一次她在单位受了委屈,回家跟老公倾诉。她老公说:来来来,我给你分析一下,这个事你应该这么办,你不能跟领导吵,你应该......”结果越说她越委屈,跟老公大吵一架。我觉得这就是她老公没有认同她的情绪。如果用上移情聆听的技巧,她老公可以先肯定她的情绪,等她平静了再讲道理,效果会更好。
3.小飞鱼:之前有个同事,刚进单位不久,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事向我倾诉。我一听,觉得都是小事情,还用得着这么想不通吗?就把他说教了一顿,说:“这么点小事,你以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多着呢。”同事心里肯定觉的很郁闷。
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妈6月份生病住院,她给我抱怨说不想待了。我说:你不想在医院待了是吧?你是觉得在医院什么都不方便觉得烦是吗?我这么一说,我明显感觉我妈的情绪好多了。结合今天的拆页,我认同了她的情绪,重复了她的话,都让她感觉更好了。虽然客观上她还不能出院,但已经达到了安抚的作用。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才听了3位的分享,感受到移情聆听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确实很大,而且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刚才分享者的经验,我们在移情聆听方面确实做的还远远不够。那接下来,我们用1分钟的时间,来简要规划一个具体的行动,使今天学到的内容发挥作用。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再现场分享了,希望大家能付诸实践,我们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分享践行的情况。最后提醒大家,规划行动必须有明确的时间,有具体的做法,有可衡量的目标和步骤,可不能仅仅是决心而已,欢迎大家随时跟我分享,谢谢!
学习者案例记录(根据便签整理):
1.小飞鱼:
目标:10.22-10.28期间,在《围城》中找到5个争吵或者深度交流的场景,把自己当成参与对话的一方,对对话进行解读,掌握移情沟通的技巧。
行动:
1.把围城浏览一遍,筛选出五个场景,并把对话打到电脑上,形成一份word文档。
2.每两天,针对一个场景中的对话进行解读,每句话,尽量按照四个阶段解读出四种反馈。
2.菩提树下:
目标:明天十点跟先生讨论孩子作业问题应用移情聆听
行动:
1. 表达完我对先生的情绪后,应用移情聆听找到解决方案;
2. 重复先生的语句;例如:当先生说“你没看到孩子做作业很辛苦吗?”我回应:“孩子做作业很辛苦。”
3. 用关键词加上我的分析用词;例如:先生说“我不严厉点,他哪来的现在这水平。”我:“你的严厉让孩子学习很有效。”
4. 感知先生的情绪;例如:“对此你觉得很自豪。”
5. 关键解析+感知情绪的方式;例如:“严厉的结果,让你觉得很自豪。”
3.王瑞娟
周天下午,跟另闺蜜吃饭的时候,运用移情聆听的技巧,理解她的情绪,改变自己站在自己角度想问题的方式。设想如下:
闺蜜:我要开店,可是我老公一点儿都不支持!
我:你老公不同意你开店。
闺蜜:对,不光是他,我父母也不赞成,可他们说的都没用。
我:你的家人都反对你开店,不过你不打算听他们的。
闺蜜:是啊,都准备了这么久了。我多希望他们能支持我。
我:你的家人都反对你开店,虽然你还是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