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TF1-2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合理的分配时间和精力---吕福英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帮助大家学会更专注的完成能力范围内的事

开场:

大家好,我是吕福英,一名在校大三学生,正在努力迈向教育界,立志创建独特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觉察自己,治愈内心的创伤,追求更优秀,内在更有力量的自己,达到育人亦愈己。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自我管理领域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做事效率很高的人,殊不知,高效能也是一种技能,可以靠后天学习习得,只要我们学会并遵循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则,并把他们真正融入我们的品格中,我们也能成为人人羡慕的高效能人士。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难题,如果生活中的你们遇到问题有时会抱怨,有时会不自觉的怪别人,或者遇到问题一直烦躁拖延,那么我们就一起跟高效能人士学一招,让自己积极主动,高效的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学习目标]

接下来给大家3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的片段,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里面的关键内容用两个图表表示,大家看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判断一个人是否积极主动,要看这个人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哪些事情上,每个人特别关注的事物都可归入“关注圈”,这个圈里可以被掌控的事务,叫做“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积极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不断扩大影响圈。而消极被动的人专注于关注圈,盯着别人的弱点和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充满负能量,消极抱怨,还给自己找借口,影响圈越来越小。只有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身思维模式,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很多人的关注圈其实小于影响圈,越是缺乏远见和判断力、消极自私的人,越重视关注圈,积极主动的人比较看重自身影响力,他们的影响圈往往大于关注圈,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所谓可以控制的问题分为三类: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与他人的行为有关)和无法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现实的环境)。这三类问题,积极主动的人都是通过影响圈来解决的。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可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属于影响圈范围内。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无法控制的问题,要做的是改变面部曲线,用微笑、真诚与平和的方式接受现实。一个人的关注圈相关的话语都带有假设性质,而影响圈则体现了个人的品德修养。问题的症结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往往不是由外而内,而应该是由内而外,也就是说,要先改变个人行为,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1-2.png  1-2图.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为了一会我们相互之间能够更好的交流,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组,分为两组,我左手边的为一组,右手边的为二组,我们快速按照组就坐。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原文片段的主要内容

Why:生活中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问题,遇到问题我们总是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但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让自己变得积极主动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What:那什么样的人才是积极主动的人呢?积极主动的人首先关注自己的影响圈,多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接着不断扩大自己影响圈,也就是通过增强自身力量影响他人,从而借助他人力量实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消极被动的人,盯着自己的关注圈,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极高,却做不到脚下务实,导致负能量满满,影响圈不断缩减,甚至自己原有的能力都无法发挥。

How:那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如何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1.        专注于影响圈,扩大影响圈。可以通过培养一些正确习惯来扩展自己的影响圈,比如培养自己坚持读书的习惯来增强自己的能力,扩展影响圈

2.        通过影响圈的扩大,帮助自己实现关注圈中原先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小组的集体作业这样需要他人协助的事情,可以通过先做好自己的部分这样以身作则的方式施加影响。

3.        关注圈中通过施加影响也无法做到的事情,用心接纳

比如明天的天气是否晴朗等这样无法控制的事情,用微笑,真诚,平和的方式理解,接受事实

Where:生活中,工作中……各方面遇到问题时都可以借助这个方法思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观察点5:指令清晰,学习者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并有一位代表分享了本组的一个经验。

在看到原文之后,我立马想到了一个曾经自己死死盯住关注圈的故事。

那是刚进入高三的秋天,大家正在上自习课,屋里静悄悄。我手里拿着笔,低头看着书,皱起眉头,似乎正在思考着书中困扰我的题目,而事实上,我心里有个声音在问:我到底该怎么跟大家相处?另一个声音立马提醒自己:要高考了,赶快学习!那个声音还是不依不挠:就算我考到好大学,人际相处,处理事情这些能力没有,以后工作不还是问题嘛…….就这样,几乎一年的时间我都陷入这样的困扰中,导致我的成绩直线下降。

结合片段,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就一直陷在关注圈里,消极烦躁,导致自己的影响圈急速缩减。如果当时的我先关注自己的影响圈,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再通过帮大家解答一些学习上的困惑,帮助专注于学习的同学,扩大自己的影响圈,最后再调整自己的心态,对于成绩,人际关系这些暂时不可控的事情以接纳之心看待,那么相信事情会是一个良性循环。

 

大家刚刚一起分析了原文,提取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我也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大家一路走来,都经历了很多,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自己以往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在小组内每个人2分钟分享一下

刚刚大家各自分享过后相信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接下来给一个名额,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也加深自己的思考理解。


黄荣:

我在做助理工作负责晨读班的时候,有3个一起负责这个班级的教练,我发现他们每天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很散漫,我负责的东西很多,所以我就一直在想:“他们怎么这样啊,凭什么都是我来做......”一直盯着关注圈,弄的自己特别烦躁。


观察点6:指令清晰,每个学习者都写下了一个包含具体的做法,有明确时限和可衡量或可观测结果的便签。

我们刚刚将书中的片段进行拆解学习让我们习得一些具体方法,也都分享了自己以往的经历,但是“没有用就是没有用”只有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接下来给大家1分钟时间在便签上书写各种的应用以及行动步骤,细化到落地可执行,能直接投入使用。

大家刚才学习了如何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也是在提升我们由内而外解决问题的能力,请大家结合刚才的实例,用一分钟时间写下今后如何应对的规划,请写具体的做法,要有明确的时限,有可以量化或可以观测的预期结果。

 

让大家边参考我的应用边写个人规划:

10.5号之后我要开始减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以前我总是心中想着手,手里还忍不住拿吃的,嘴上还一直抱怨自己又胖了,根本没有要扩展自己影响圈的意思,我要积极主动的去解决这个问题,到201915号,管住嘴迈开腿,不仅要管住吃还要停止抱怨,3个月时间,我减肥12斤。

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关注自身的影响圈

我为自己设立了一些好习惯。坚持每天7杯水,早晨吃早餐,每天中午健身房1个小时运动,一周休息一天,晚上只喝燕麦。

2.以身作则施加影响

要想让我的减肥更加持久,我需要男朋友支持我的行动。他最近也想减肥,那我们就一起做一下减肥计划,包括要减肥的原因(给自己持续的动力),减肥的目标(多长时间减重多少),具体实施步骤(细化扩展影响圈的内容,建立哪些好习惯)

3.控制心态,接纳事实

减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心急,即使我咨询过专业的人员,保持好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减的速度可能依然很慢,我要承认每个人身体情况不一样,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为健康而继续坚持。

 

梁雯雯:

10.5号-12.31,在专业课的学习上

  1. 关注自身影响圈

不吐槽专业老师的讲课水平,通过MOOC学习课外的视频资料

2.以身作则施加影响

专业课有很多的小组作业,我作为组长提升自己管理的能力,合理分工小组作业,自己的部分多承担,而且早早高质量做完给大家做参考

3.控制心态

专业课平时分很高,即使平时作业都这样认真完成可能课代表评分也不是很公平,所以我要接纳任何结果,因上精进,果上随缘。

 

刚刚大家也都写下了自己的A2便签,今天回去大家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去积极主动的解决目前困扰自己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1-2拆书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