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119期线下活动-专场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如何恰当地倾听和反馈 学习目标: 通过三个技巧,全身心倾听他人,使沟通畅通

开场:

大家好,我叫肖雄。肖是肖邦的肖,雄是英雄的雄。介绍下我的三个标签:首先我是一家医院的信息化工程师;第二个是心理学爱好者,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第三个是自媒体人,喜欢在知乎和公众号上写点东西。


书籍介绍(1分钟)


【事件场景】:和同事聊天,因为你打断对方说话,结果两人吵了起来;和爱人商量去哪玩,因为你心不在焉地看短信,两人引发了矛盾;和朋友聊天,因为你生硬地回应,弄得双方很不愉快。

【提问】:你遇到过类似因为倾听和反馈不当引发矛盾的情况吗?是不是每次都能处理好呢?

【影响】:其实这些场景可能经常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如果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容易引发矛盾,你的伴侣、朋友、同事等人际关系会变得紧张。不会沟通,很容易在职场、家庭等各方面造成影响。

【解决】:《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就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它通过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教你运用沟通技巧,来缓和双方的冲突和矛盾,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这本书中关于倾听和反馈的内容,告诉我们如何用恰当的倾听、反馈方式,用于今后的沟通场景中,使沟通更加畅通。


先分下组,因为待会有小组讨论。我左手两位一组,以此类推。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进入《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世界,用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写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会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能够运用眼神交流、鼓励语言、简要总结三个技巧,来全身心倾听他人,使双方能够顺畅地沟通。


大家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这种情况,当你话还没说完,对方摆摆手说:“不,你说的不对...”有吗?你们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互动:不爽】


或者,当你在倾述某一件事情时,对方眼神游离,感觉心不在焉,你们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互动:有些失望】


以上都是不恰当的倾听,为什么我们需要倾听?沟通就像传球,倾诉者把球传给别人,当发现接球人三心二意,接个球还老掉,你还愿意传球吗?【互动:不愿意】我们应该怎么接球?表现得积极一点,来吧,come on,全神贯注,对吧?沟通也是一样的,站在说话者的角度,他希望倾听者给自己足够的尊重,同时也能表现得积极主动。所以,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必要技术。


如何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呢?我总结了以下技巧:


第一、眼神交流。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我们把眼神放在对方身上,才能让他人感觉到,我们在关注他。注意要直视对方,真诚不夸张,尽量自然。

第二、鼓励语言。在对方说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恩”“是的”“好的”“你说得很对”...等短句来表达我们积极的态度,鼓励对方继续表达下去。

第三、简要总结。对方说完一段话后,我们可以说“所以你觉得....”等句式来简要总结下对方说话的内容,这样让对方知道我们理解了他的意思。


以上三点不一定要按顺序来,在倾听时把握这三个要点即可。


可能我这么说大家还不太懂,那我讲个自己的例子。朋友小王最近工作压力很大,经常被领导批评,于是他来找我倾诉,在过程中,我就运用了以上三个技巧。


他说:“最近单位事情特别多,我一不留神就出了几个差错,领导批评了我几次....”

(我没有说话,用心在听,全程很自然地看着他的眼睛,这是第一个技巧,眼神交流)

他说:“我们现代都市白领的压力真的太大了。”

我说:“是的,我也这么觉得。”这是第二个技巧,鼓励语言。

沟通片刻,我说:“所以你觉得最近压力太大,让你喘不过气来。我觉得你可以放松下。”这是第三个技巧,简要总结。

在过程中,小王的情绪能够充分表达出来,感觉良好,最后两人有情感交流,达到和谐沟通的效果。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当我们时间充裕,想让对话进行下去,想让对方表达更多,就可以用到这三个技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说了这么多,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现在进入演练环节。实践是最好的学习,请大家给自己设定一个未来可以用到倾听的场景,比如:你和同事在讨论工作问题;朋友和你倾诉烦恼;家人给你提生活上的建议,都可以。请编一段小故事,一、两百字即可,设计出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对话、结果,过程中用到这三个技巧,来全身心的倾听他人,在纸上写出摘要即可。


好,接下来请我们的小伙伴,开始在纸上写下你的故事,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请人来讲讲他的故事。


【小伙伴分享】

炜炜的分享:

时间:下周的周末

地点:朋友Q家

人物:我和Q

背景:Q年纪不大,总被催婚,心情不好


对话设计:

她说:我实在年纪不大,什么年代了,还要天天催婚,天天念叨,我不想待家里了!

(我没说话,用心在听, 自然看着她)

她说:你以为我不想找男朋友啊,哪有那么好找!

我说:是的,现在好男生太少了。

片刻后,我说:我也理解你被催婚,被念叨,心里很烦,周末先别待家里吧,我们出去走走。


最后:两人愉快地出去吃火锅。


掌声感谢炜炜的分享!刚刚她的分享非常典型,朋友倾诉,如何做好一个倾听者?从对话中我们看得出,最后结果非常好,大家都很愉快,这也是因为炜炜做好了一个倾听者,她也在过程中运用到了三个技巧,非常棒!


【两个片段的关系】好的,一个好的倾听者应该做到哪三点?【互动:1、眼神交流;2、鼓励语言;3、简要总结】好的,非常棒。在有效沟通中,倾听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仅仅会倾听还不够,我们还要给对方做一个良好的反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能确认自己理解对了说话人的意思,反馈就是种验证方式,促使沟通更加畅通。怎么反馈呢?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内容。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片段二: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然而,即使确信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可能还会发现别人正期待我们的反馈。有时,人们甚至会直接问:“我的意思清楚了吗?”或“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时,简单回答”是的,我明白了“可能是不充分的,人们也许期待我们说得具体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大家能够运用今天学的多用疑问句、具体反馈、表示支持三个技巧,做出恰当的反馈,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氛围。


【A1自测】在沟通中,倾听和反馈是一对好兄弟,缺一不可。你的反馈能力究竟如何呢?口说无凭啊,今天有一套测试题,请大家回想下自己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数字,1分表示与你的情况不符合,6分表示与你的情况完全符合,请在1到6分之间进行选择。


对话中我从不关心对方的感受

1

2

3

4

5

6

对话中我从不询问对方的感受

1

2

3

4

5

6

我从不站在对方角度提出解决办法

1

2

3

4

5

6

和朋友聊天时,我用陈述句,从不用疑问句

1

2

3

4

5

6

反馈他人意见时,我都说得很笼统,从不具体

1

2

3

4

5

6


好的,时间到了。这个表格是测试你的反馈能力。分数越低,说明你的能力越强。有没有25分以上的小伙伴?恭喜你们,这次来对了,可能,你还不太会在沟通中运用反馈技巧,但我这次正是要讲解这部分的内容;有没有10分以下的小伙伴?你们的能力非常强,但也能看看,是不是我分享的技巧更好;有没有10-25分的小伙伴?你们的这方面的能力还不错,可以查漏补缺,朝着更高水平前进。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原文片段。


【I】沟通中,为什么要反馈?这就好比你发信息,收到“信息已送达”。说话者如果意识到,对方总是理解错了他的意思,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表达了。好的反馈,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告诉对方:你说的我懂了。这是沟通持续下去的必要条件。


【强化概念解释】那好的反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你肯定很难受”这是好的反馈吗?【互动:不一定】对,不一定。好的反馈,通常是用疑问句,因为在下结论前,我们还不确定理解对方的意思,所以询问的方式比较好,多用疑问句。可以说“你是不是很难受?”;


“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这是好的反馈吗?【互动:也不一定】对,不一定。好的反馈,要比较具体,而不是笼统的一句带过。不具体,很难让对方明白我们的意思。可以说“白天上班太累,晚上就不想做家务了,你是这样想的吗?”


“我觉得XX”这种只顾自己的表达,也不是好的反馈。我们最好站在对方角度,提出办法,或者表达帮助的意愿。可以说“你是不是需要和领导反应下工作量的问题?”或者说“我可以为你做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归纳出好的反馈包含的三个技巧:1、多用疑问句;2、反馈要具体;3、表示支持。三个技巧没有先后顺序,用到即可。


可能我这么说大家还不太懂,我就说个例子。


朋友小陈和女友吵架了,心情很不好,跟我聊天。


他说:昨天因为我忘记给女友点外卖,她跟我大吵一架。

我说:你是不是觉得女友因为一点小事和你斤斤计较,让你觉得很烦?这里我就用了哪些技巧?【互动:用了疑问和具体的技巧】

他说:对对对,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女人真是无理取闹。

我说:也不一定。作为男朋友,设想下,女友在外面没吃午饭,又累又饿,会是什么感觉?

他思考了下。

我说:你俩还是好好沟通下,伴侣之间还是多相互体谅咯,你觉得呢?这里我用了什么技巧?【互动:用了疑问和表示支持】

他说:你说的很对。最后,小陈的负面情绪得到了缓和,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就是一次良好的沟通方式。


【异议】可能有人会问:123点,说个话怎么这么麻烦?对,你可以简单点。当别人在表达时,你可以简单的:恩,对,是的,好....久而久之,当对方发现你的反馈不够好时,就会觉得在对牛弹琴,你们的沟通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好的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用边界】当然,这三个技巧还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当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并想让对方进一步表达,就可以用这三个技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微行动学习】

好了,我们回顾下好的反馈的三个要点,分别是?【互动:1、多用疑问2、具体反馈3、表示支持】我想问问大家:以上三点,大家有没有哪个知识点不太理解、或者觉得操作起来有难度的?当然也不仅限于这三点,关于反馈过程有疑问的都可以。

【互动】

芳姐:我觉得这三个步骤各有各的难

【提问式反馈与回应】我们今天的时间有限,不如开始投票,我们就对票数最高的那个进行分析好不好?

【互动】好的

【提问式反馈与回应】开始投票,觉得第一个需要的请举手;选择第二个技巧的请举手;选择第三个的请举手。

【投票结果】

多用疑问:1人

具体反馈:4人

表示帮助:2人

【提问式反馈与回应】从刚刚大家的投票结果来看,觉得具体反馈有困难的小伙伴会多一些,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具体反馈有问题?难度在哪里呢?由小组派出代表来分享下。

【伙伴确认】

芳姐:不知道对方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炜炜:不知道自己给出的反馈是否有效

安珂:不了解对方的为人


【提问式反馈与回应】刚刚大家讲了几个原因,我把它们归纳为2个原因:第一,不了解对方背后的需求;第二,担心自己给出的反馈是否准确,大家认同吗?

【伙伴确认】认同

【提问式反馈与回应】好的。由于我们现在只有10多分钟的时间,我们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这2个问题中,哪个比较好在现场解决?

【伙伴确认】

安珂:我认为第二点,本质来说,也是因为第一点

芳姐:我也这么认为


【提问式反馈与回应】好的,那么我们就已经达成一致了,具体反馈很难,就是因为不了解对方的需求,大家认同吧?

【伙伴确认】认同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接下来,我们层层深入,更进一步接近问题的本质。我想问大家,到底为什么了解对方的需求很难呢?请大家继续分组讨论,之后派出代表来分享。

【伙伴分享】

芳姐:因为不了解对方过去的经历是什么,也就不知道他过去需要什么,想什么

安珂:两人现场沟通没有到位,聊天不够深入

豆子:对方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芳姐:听者自己理解力的问题

文惠:沟通方式造成的误解,比如,微信是文字,没有表情、语调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刚刚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也提出了很多原因。其实任何事的原因都可以归纳为三类:主体、客体、环境,大家认同我吗?【互动:认同】刚大家说的,也都可以归为这三类:

主体:听者自己理解力的问题;不了解对方过去的经历,为人处世;

客体:对方不知道自己需求是什么

环境:沟通方式造成的误解


【明确问题本质】从大家的分享来看,不了解对方需求的本质是我以上说的这三类,大家认同吗?

【伙伴确认】认同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下,我们只有剩下大概10分钟,哪方面是大家迫切想解决的?是主体、客体还是环境方面?

【伙伴回复】

芳姐:唯一能控制的,也只有自己了,还是主体(大家齐声答应,觉得想解决主体方面的问题)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聚焦到了:如何从自身出发,来让自己更轻松、准确地了解对方的需求,有哪些办法呢?请大家根据这个问题,进入小组讨论,最后一起来分享

【讨论中】

文惠:直接询问对方的需求

炜炜:多去猜,主动思考对方到底想要什么;还可以多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安珂:收集资料,了解这个人的过往;在沟通中直接去问。


【拆书家反馈】谢谢大家的分享。大家给出的解决方案都很赞,我把刚刚大家讲的再归纳一下,我们如何去了解对方的需求呢?有两个大点,第一是长期办法、第二个是短期办法。


长期办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习沟通技巧来提升自己的内力,让理解力进一步提高,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短期办法,最直接的,就是主动沟通,我们可以直接询问:你需要我做什么?包括在沟通中全身心倾听、积极关注,都是非常好的方法;还一个办法就是猜,实际就是换位思考,多以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设想他的需求。大家认同吗?

【互动】认同


【拆书家反馈】这次讨论就到这里了,刚刚也全靠大家整理出了一整套系统的办法,非常棒!今天我们的微行动学习就到这里了。


【A2】下面我要给小伙伴们布置一个家庭作业了。

【特定任务】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请大家选择一件你可能会反馈的场景。比如:你和同事在讨论工作问题;朋友和你倾诉烦恼;家人给你提生活上的建议,都可以……大家有想到合适的场景吗?

【学习者分享】

文惠:有次闺蜜和男友吵架了,很伤心,情绪不稳定。来我家倾诉情绪问题,我就要对她的话进行反馈


谢谢小伙伴的分享。请大家回去后根据自己选择的经历过的这件事情,应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反馈技巧。欢迎本周分享到我们的爱好者群里,提交作业的小伙伴我会给她发红包哦。



【学习者分享】文惠的分享:


时间:下周的周末

地点:文惠家

人物:文惠和朋友

背景:朋友和男友吵架了,前来倾诉


对话设计:

朋友说:男人都是大猪蹄子,一点都不懂女友!

文惠说:你是觉得平时男友都不理解你的想法,对吗?(这里用了疑问和具体的技巧)

朋友说:是的,我真的不想吵架,每次都很难受.....

文惠说:我也很不喜欢吵架,有什么我可以为你做的?(表示支持)

朋友说:不想这个了,陪我聊聊天吧。


最后:朋友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两人愉快地聊天。


【强有力的总结】

在今天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需要达成哪些关键点?【互动:1、眼神沟通。2、鼓励语言。3、简要总结】是的,只有我们做出一个好的倾听者,对方才更愿意表达自己,沟通更加顺畅。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如何做好反馈,大家还记得吗?【互动:1、多用疑问。2、具体反馈。3、表达支持】非常棒。


因为人的认知有差异,同样一句话,理解却可以千差万别,所以反馈就是这样一次校准的机会,当人与人之间的误差消除后,更加心意相通,和谐自然。


可能有人会说:你今天讲的我都懂啊。是的,我明白大家都知道。但现实有多少人能把倾听和反馈做好呢?这就是知易行难。我也希望通过今天把倾听、反馈这两个行为系统分析后,大家以后有个刻意练习的过程,让自己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毕竟,沟通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花一辈子时间去不断精进。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