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FAB图书介绍法
F:《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是2016年出版,是自我管理类书籍。亚马逊五星推荐,有足够多的购买此书的人打分和推荐才可能是五星,作者在日本是一名习惯培养顾问,他的课程指导过2万人。
A:在知乎一帖《如何戒掉一个坏习惯?》的优秀回答者,用的知识就来自这本书,获得超级多的赞,书中的道理和方法看上去就很有认同感。相比一本大伙很熟悉的书《习惯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讲到的事例,比如,减肥、攒钱、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很贴近真实的我们。
B:本书适用于像我这样,只要坚持不下来就放弃,找借口的人。本书把养成习惯的道理,教成了像刷牙一样轻松。系统的讲述了四个阶段,用的方法小而实用,确保了我的行动闭环。所以我同时买了电子书,遇到动力不足就拿来翻来看。 如果你也要养成一个或多个好习惯,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
读完拆页1,我们接触了一个新的知识,叫做习惯回路。在动物实验中,播放猫的叫声,老鼠就是跑,看来很正常不过;老鼠被训练听到“咔嚓”声音,就开始走迷宫,结束时获得食物;。此处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种强连接。这种连接是隐性的,不好掌握,如果用书中的3个步骤写下来,就变得显而易见了。 |
习惯回路三步骤: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
暗示:经常去的地点(场所)、某个时间、物品、情绪状态、发生过的现象 |
惯常行为:是多次重复、不耗费脑力、自动执行的行动 |
奖赏:让我记住这个回路,对我好!我要用!。 |
【A1】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例子,我和同事们吃完午饭,回工位的路上,一定会经过公司超市,有时等同事时候,就随手买瓶酸奶,想着酸奶助消化食物,发展到每天经过超市,我即便不是为了酸奶,也会买点什么,不会空手而回。 |
在我这个例子里,超市是我经常去的场所,到了这个地方就有暗示,习惯行为是不管啥东西总之买点东西,喝酸奶助消化是奖赏。 |
疑问:有顺序吗?常用场景? |
【预防异议】 |
书中的结果来自动物实验,动物不具备高智慧,如果用在人身上肯定会复杂很多。我今天讲到的知识程度有限,只对简单行为有效,不能用在思维习惯,比如,悲观情绪。 |
提问:建立回路有没有帮助?有完成了一件事的感受,轻松不用脑,有反馈,熟悉后变得越来越快 |
【不这么做的坏处】 |
你的习惯回路很牢固,你想要改掉时,耗费了精力、体力不说,一旦有例外出现,你还是会回到旧习惯上。 |
【显像提问】+【分布催化】(10min=4+1+5) |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你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有什么被暗示、被奖赏后形成惯常行为的习惯?比如:在某个固定时间段的健身、学英语;熬夜、吃零食、刷抖音;紧张压力时候的抖腿、唉声叹气、抱怨等等。写一些在关键词里。 |
关键词: |
写完后,请大家选择一个习惯(不管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假如你在同样的情境下,对应着习惯回路三步骤,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分别填写到空白处,和组内小伙伴分享下整个过程,说说你的感受。尽量每人都分享一下哈。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 |
习惯回路三步骤 |
暗示(经常遇到的人、物品、预示、时间、场所、现象) |
惯常行为(身体、思维或行动) |
奖赏(精神或者物质方面) |
时间充裕时,让两组发言。一组是好习惯。一组是坏习惯,深一步想要改为好习惯的组(呼应到拆页2的行动2️)。 |
回应/反馈 你有自己的理解,可以说一下/具有启发性(普遍存在),小组讨论/坦诚没有想过/两句话概述/几个要点/在xx地方强化了,做法更好,表示赞扬/
原文 暗示决定使用哪种习惯/行为是身体,思维或情感/奖励是记住回路/自动化/线索和奖励交织/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 建立能够持续的机制/弹性的计划/奖励机制/无法控制/提供行动难度 经过练习,大家都get到习惯回路的3个要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