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8月14日丨喜乐·拆书·静安寺第388期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关键对话主题 学习目标: 在观点不同时,使用同意、补充、比较的方法开展关键对话

开场:

        大家好,我是上海喜乐分舵拆书家鸳鸯。今天给大家带拆的书籍是《关键对话》。

F: 《关键对话》是一本非常经典、非常实用、非常受欢迎的沟通类畅销书,它有4个作者: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都是美国培训演讲、咨询管理领域的大牛,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提供过咨询和培训服务。这本书凝聚了他们半生的沟通智慧,在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居首位,人气很高。

A:这本书和普通沟通类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介绍普通的聊天技巧,让你没事去撩人的,而是在面临情绪激动、双方意见不一致、对话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关键时刻的对话技巧,让你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

B:当关键时刻发生冲突时,你是沉默以对,还是尖刻批评,抑或拍案而起?其实还有双赢的方法,运用关键对话的技巧,可以很好的化解冲突,改善关系。当你和对方意见不同、又不想无意义的争吵,希望既不伤关系,又能解决问题时,那么今天这个片段可以让你从容的开启谈话,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观点发生冲突时,使用同意、补充、比较的方法展开关键对话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2-2要求:所选拆页包含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同意(Agree)

  当你观察家庭或工作组激烈争吵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一个非常困惑的现象。虽然各方在激烈地争吵,实际上,他们的观点是非常一致的。他们关于每一个重要事情都有一致的观点,但他们还是会斗争。他们可以把一个微妙的差别演变为气愤的争论。多数的争吵只有5%~10%的事实或故事不一致。虽然人们最终必须解决这些不同,但你不能从这里开始,而要从共同点开始。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如果你完全同意别人的途径,那就说出来,然后继续解决下面的问题。同意的时候就要说同意,而不要把同意变为争论。

补充(Build)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由同意转变为争吵的原因是我们对别人所说的话的一部分持不同意见,不管那一部分有多小。当不同意见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像逃犯一样逃避。

    实际上,我们从小就接受训练来发现细小的错误。例如,我们在上幼儿园时就明白,如果你知道正确答案,你就是老师的宠儿。正确永远是好的。当然,如果别人有正确的答案,那他们就会成为宠儿,因此第一个有正确答案就更好了。你学会在别人的事实、思想或逻辑中寻找最微小的错误,然后指出这些错误。以别人为代价获得正确是最好的。

当你接受教育之后,你就成了寻找微小的差别并把这些错误进行夸大的专家。因此当别人给出了一个建议(基于事实和故事),你就会开始寻找不同意见。当你真的找到了一个细微的差别后,你就会进行夸大,好像把快餐变为一顿正餐一样。这样你们就不能保持健康的谈话,最后会发展成为意见相同的争吵。另一方面,当你观察有技巧的对话者时,你会清楚地发现他们不会每天做这种寻找微小差别的游戏——也就是寻找细微的差别,然后大声地说出来。实际上,他们会寻找共同点。因此,他们经常会用这样的话开头:“我同意。”接下来他们谈论他们同意的部分。至少,他们是从这儿开始的。

  当对方仅仅是遗漏了一部分时,有技巧的人会首先同意他们的话,然后在此基础上补充自己的观点。他们不会说:“错了。你忘了指出……”而是会说:“当然。另外,我注意到……”

比较(Compare)

最后,如果你确实不同意,那你可以比较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产生途径。就是说,不要说他或她的观点是错的,而要说你的观点是不同的。事实上,他或她可能是错的,但是在你听完两方面的故事之前是不能确定的。现在,你所知道的只是你们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要说“错”,而是要以试探性但又直接的话来开头,例如:“我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让我来解释一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2-2要求:有举例子说明;有提到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异议,并给与了预防性的讲解。


大多数由于观点不一致发生的争吵,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多数情况,双方在重大观点上是一致,之所以产生争吵,是因为在细微的部分有一些差别,可能只占整体的5%-10%,但就是这么一小部分差别,酿成了剧烈的争吵。这源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老师说正确的应该表扬,错误的应该批评,于是我们习惯性挑别人的毛病,总尝试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但是指责别人的错误是矛盾激化的开始。

那么,除了反驳指责对方,我们还可以怎么回应呢?这个片段讲了3种回应方式,分别是A (Agree)同意,B (Build)补充,C (Compare)比较。

 

A (Agree)同意:如果他这点说的是对的,就直接说同意,不要纠缠无关紧要的细节。

正确回答:“关于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 错误回答:“你说确实有道理,但是......”(同意就说同意,不要再加“但是”,这样会把同意变为争论)

 

B (Build)补充:如果他有一部分漏掉没说,要先同意对方,再补充对方遗漏的部分。

√  正确回答:“当然(同意)。另外,我注意到……(补充)

×  错误回答:“错了,你忘了指出......”(对方只是有疏漏,并不是错了。)


C (Compare)比较:如果你真的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不要去否定对方,要以互相探讨的方式,比较你和他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  正确回答:“我的意见和你不太一样,让我来解释一下。”

×  错误回答:“不对,你说错了,应该......”(观点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那么这3种回应方式具体要怎么用呢,我把它整理为3个步骤:

1、在和他人沟通时,先找出你认同的那一部分,用 A (Agree) 表示“同意”

2、看对方有没有遗漏的,如果有,用 B (Build) 进行“补充”说明

3、看对方观点中,有没有你完全不能认同的,如果有,用 C(Compare) 进行“比较”说明。


(预防异议)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这3个步骤我在对话中一定要全部用上吗?不一定,如果对方观点中只有你赞同和不赞同的部分,没有遗漏的内容,那就不需要用到 2-“补充”。同样如果对方只有部分你认同的,和部分遗漏,没有你完全不同意的点,那也不需要用到 3-“比较”。具体的运用视情况而定。可能还有小伙伴有疑问,这3个步骤顺序可以改变吗?一般来讲,没有硬性要求,不过按照对话的难易程度来讲,2-补充相对简单,简单的事情先处理,3-比较相对难一点,难啃的骨头留后面。这是正常人处理事情的方法,大家可以自己选择。

 

(案例)

我之前和妈妈因为找对象的问题发生争吵,妈妈经常打电话跟我说,星期天没事多出去见见人,我听说上海有个相亲角你去看看。我总会说“我不想去,妈你不用管我......”。我妈就说很生气,开始各种唠叨,你不知道你这年纪该干啥吗?拆书不要去了,赶紧给我找个对象,那么不务正业呢!我说“我没时间,也不想去”。然后我妈大发脾气,很长时间都是这个模式,一说这个问题就吵。

后来我学会了这个方法,我妈再打电话,我就会这样说“嗯,妈我确实应该多认识一些人,这个星期天我就出去(A)。另外,我也会找身边朋友给我介绍的(B)。至于周末跑去相亲,我和妈妈看法不一样,我是个很慢热的性子,不适合去相亲交友,更适合拆书交朋友,那里也有很多男生的,而且都是同龄人,有很多共同语言,所以周末去拆书比去相亲角对我更有帮助。(C)”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环节

□2-2要求:分步催化中,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和父母沟通婚姻问题,和爱人/对象沟通消费问题,和孩子沟通学习问题,和领导沟通工作问题,或劝说他人......在你下一周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关键时刻会让你们意见不和?请设想一个意见不和的沟通场景。这个场景包含:你和谁,因为什么事,哪些意见不和。请小伙伴把这个场景写下来。


学习者A君分享:

下周日的晚上,我在辅导孩子写作业,老婆在一边刷淘宝,看到她常逛的那家店铺夏装只要0.1折,一口气买了十几件,让我帮她清空购物车。老婆并不缺衣服穿,只是图便宜,我当然不想花这笔冤枉钱啦,可是老婆坚持要买,当着孩子的面,我也不想有争吵。


□2-2要求:分步催化中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出了以后可以如何做的具体计划。


好的,看到有小伙伴已经写完了。那么,接下来,请你根据自己所写的场景,运用今天学到的“A同意、B补充、C比较”具体应用的3个步骤,来好好对话,避免发生争吵。


我们先来分一下组,从我右手边开始,两两一组,大家讨论一下,稍后我们请一组来分享。


学习者A君分享:

这时,我想到了今天学习的这3个步骤:


首先,我会找出赞同她的部分。“哇老婆,你买衣服都是挑打折的,太勤俭持家了。这一点我一定要夸夸你。”我这样一说,她肯定可开心。

其次,看看她是不是有疏漏的地方,帮她补充一下。“老公帮你买单是必须的。另外,我注意到,购物车里有好几件衣服,你衣柜里有相似款式的,要不要换几件不一样的?”老婆一听觉得有道理,然后把购物车里几款相似的都去掉了。

最后,我依然不赞同她买过季的衣服,但我会用“比较”的方法:“老婆,我有点不同意见,你听听合不合适,现在夏天都要过去了,买回来穿不了几天,明年这些款式就不流行了,我们不如用这笔钱出去旅游一下,你不是一直想去西塘吗......”如果我这样说,我老婆一定会同意的。


结束语: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非常的赞。时间的关系我们没办法让所有的伙伴都分享,但大家下去一定要去刻意的练习。感谢大家的陪伴,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