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邯郸回车巷筹备分舵NO.4】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学习目标: TF1-2过级

开场: 哈喽,大家好:我是王丽珍,我喜欢旅游,也喜欢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搞点事情,比如现阶段就是跟随能量满满的分舵小伙伴行走在拆书的道路上,领略沿途美景。
好,我们接下来的拆书活动需要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那么我们先分一下组。按今天的人数咱们分成两组,然后按照坐在桌子左右两边的位置进行分组,左手边为第一小组,右手边为第二小组。第一小组刘奔为组长,第二小组韩晓东为组长。在讨论过程中要照顾到你们小组里每一位成员的发言。
我今天为大家拆的片段主题是,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拆解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P126—127页。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他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就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非暴力沟通”它又称为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通过此语言的方式让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这本书是沟通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条理清晰,除了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外,本书还被广泛运用到世界各地不同层面不同环境中的冲突预防和解决,其中包括世界上饱受战争创伤的地区,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这次要拆的原文片段来自于《非暴力沟通》P126127页,刚才我已经把原文拆页发给大家,现在请各位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完成后麻烦大家举手示意我一下。好,开始吧。

    【R:阅读原文】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的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的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______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小伙伴们已举手示意我,片段阅读完毕,做的非常好,接下来我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一下原文。

What】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出现许多的“不得不”现象。例如:“不得不参加考试”、“不得不加班”、“不得不参加评级”、“不得不送孩子上学”,甚至“不得不做饭”,似乎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可以用“不得不”来形容。当我们内心认定某件事情是我们不得不去做时,也就意味着被强迫,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忧愁比快乐多。

Why

“不得不”去做某件事就是偏消极的,带给我们的只有沮丧、内疚、悲伤、烦闷。我们能不能也转变下视角,重新审视下我们所面临的那些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转变一下思维,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How

从被动的“不得不”到主动地做事,我们可以采取“一列二转三理解”的步骤:

一是列清单。把不乐意做的事情一一写在清单上,

二是向自己坦白,做这些是自己选择了它,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加以分析,这个我是否必须做,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其他可代替,有则替代,没有的话就要分析出做的目的,心态调整到是自己的选择。)

三是理解自己这个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我这个行为是想要收获什么呢?是金钱?还是快乐?亦或是其他更为看重的东西?把视角从行为本身要挪到它代表的最终目的上,如果不知道自己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就想一想如果我现在开始就不去做这件事了,有些什么东西我会失去并且我不愿意它失去。

我选择每天花三到四个小时写拆页作业,是因为我想提升自己。当我意识到做作业是为了提高自己时,我的注意力就从被迫的感觉挪到了最终目标上,从压力到动力,因为自己想提高,那每天花几个小时做作业也是值得的。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公式是“我选择做__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______

当我们严格按照一列二转三理解的步骤去做事情的时候,会发现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愉快的去做事情,不再有那么多的畏难情绪和沮丧感。

  那么,下面我就来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在今年的八月底,单位领导突然给开会说让去支教,由于去年已经去过一年,今年回来感觉身心疲惫还没有缓过劲来,实在不想立马再去支教一年,所以在心理上有极大的负担,感觉这是我不想去做的事情,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两天后,我第一步是在一张纸上列清单,第一项就是支教这件事。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件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他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这时候我在列的支教这件事前面加上了“我选择做”。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我为了达到评职称的条件,我不得不去支教。

第三步,一旦在自己承认了支教这一行为是自己的选择,就开始填写声明来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去支教是因为我想要达到评职称的条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在生活中,咱们大家有没有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请各位小伙伴们想一想最近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内,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还不得不去做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五分钟就后小组推选一名小伙伴在团队中进行分享,开始吧(小组内讨论分享----推选人员团队中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聪聪:在上周周末,老师给布置的作业超多,我不想写,但又不得不写。我按照一列清单的方式把写作业放在了第一项,然后第二步,转变我的思维,向自己坦白,做这些是我选择了做它,因为我是一名学生,写作业是我应该做的一部分。第三步是理解,理解背后我选择做的真正目的,我好好学习可以评三好学生,可以得奖学金,这样父母可以为我高兴并得到他们的称赞。所以我选择在周六日休息期间努力学习是因为我想要评三好学生和得到父母的称赞。

 

 新技能:【A2】催化学习者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谢谢这位小伙伴的精彩分享,那现在请大家根据我刚才讲的三个步骤把你在最近一个星期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我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的事情,如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行应用。要有具体的做法、明确期限以及可衡量的结果,下面给大家一分钟时间。

好,刚刚我在各小组内看了看,小伙伴们已经全部完成,有的甚至已迫不及待的想分享了,那谁来分享呢?好,那就由第二小组的亚利来分享,大家掌声欢迎。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奔:下周五到周天,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单位各科室都要忙着彩排节目,历年来我不仅需要跟着彩排还需要主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领导临时让我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或者分派给我其她工作,事情堆放在一起,心情难免急躁,顺理成章的也是会有不想去做的想法,这时候我会运用今天的方法一列二转三理解的方法去做。在周五至周天排练节目期间交代的工作,我会按要求做完。

一列:列出来临时分派的工作

二转:向自己坦白,是自己想做的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做?目的是什么?


三理解:(经过分析得出我刚来这个单位两年正是让领导了解我工作能力的时候,这样对我今后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另外我可以得到同事们的赞誉。

然后是我选择做领导交给的认为是因为我想在发展前途上更加平坦。也希望得到同事的赞誉。


总结:我们的小伙伴刘犇同学分享的非常精彩,同时把一列二转三理解的三个步骤运用的很好,我相信在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会更加的和自己和解,更加和谐。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