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新技能: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开场】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大家好,我是来自成语之乡邯郸的韩晓东。我是一名注册建造师,喜欢阅读和跑步。希望能和各位小伙伴在拆书帮共同学习进步,成为终身学习的三级拆书家。
感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拆书练习。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个组……(根据现场人数,三人一组)。
【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学会有目的的练习方法,突破在技能练习上的天花板。
新技能:介绍图书FAB,清晰辨别出F、A、B
我今天要拆解的片段来自《刻意练习》一书。
【F特征】这本《 刻意练习》的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他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这本书是关于如何通过训练成为杰出人物的心理学著作。
【A优势】这本书一经出版就成为了成人学习的必读书,和一些介绍二手知识的学习方法类书籍不一样,这本书是根据心理学家安德斯自己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写成的,具备很强的科学性和前沿性。而又与一般科学家们写的晦涩难懂著作不一样,这本书读起来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是很多学习方法类付费课程的常讲书籍。
【B利益】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你一直对某个技能非常感兴趣,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刚开始感觉学习很有进步,过了一段时间技能的提高就停滞不前了,就像到达了阻力的天花板,时间长了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这方面自已不像别人一样有天赋,我就是学不会,后来你就没有再坚持了。那么真的是由于没天赋的原因吗,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个拆页学习,来帮助突破我们自以为存在的天花板,实现技能的快速提升。
好,接下来就让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拆书学习,刚才我给每人发了一份片段。它是我今天拆解的来自《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一个片段,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原文。
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特别是,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关健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新技能:【I】拆书家讲解引导,讲解提到了不这么做的坏处
好,我看小伙伴们都读完了,那接下来我用自己的话来重述一下这段话。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或亲眼见到过他人在学习一项技能时,只是重复的做某件事情的情况,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这样的练习方式就是天真的练习,与之相反的是有目的的练习。那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呢?
(What):有目的的练习是指有明确目标的、是专注的、包含有反馈的、离开舒适区的和考虑更周全的练习。
(Why):为什么说有目的的练习应该具备这四个特点:
(1).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使目标具体化,通过分解目标引导你一步步练习,直到到达最终的目标,而对于没有明确目标的练习,可能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甚至用功越多距离目标越远;
(2).练习时要专注,如果不专注于练习,在练习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和三心二意,是不可达到练习目的的;
(3).对练习给予及时反馈的目的在于知道练习还有什么不足,如何提高,而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你就不知道你练习的当前状态与目标还有多远的差距,也不知道下一步如何优化练习方法;
(4).只有走出舒适区的练习才有意义,比如人生来就会跑步,但所有100米成绩跑进10秒内的人,在平时练习时一定是走出舒适区的,要想尽各种方法突破10秒钟,使成绩一点一点的提高,如果他们也像大多数人健身时那样的练习跑步,练习再长的时间也不会突破10秒成绩。
(How):那么具体如何做到有目的的练习呢,就是要在练习时符合这四个特点,以成人学习游泳为例。
(1).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如将目标定为练习10天时间,学会游出30米远的距离;
(2).练习时是否专注: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无人打扰的时间段,选择一个人比较少的泳池,专注的体会自己的动作是否符合要领,并一遍遍的改进;
(3).是否得到反馈:在练习游泳的过程中,最好有一个教练,如没有,也要找一个会游泳的人来及时纠正你的动作和不足;
(4).是否是走出舒适区的:如果你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被呛水等各种的狼狈,还在坚持的练习,就表示你走出了舒适区。
(Where):适用于个人或团体,以提高技能或成绩为目的练习。
再举一个我练习唱歌的例子:去年国庆节之前,单位组织联欢活动的组织者对我说你能不能出一个节目,我说我试着唱一首歌吧,在国庆节的前半个月,我独自练了几次,由于单位没有强制,所以我的练习也没有什么目标,练习也时不专注,在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试图唱给别人听,让别人给予反馈,直到活动开始前,我的歌声还在跑调,所以也就放弃了上台表演。
新技能:【A1】激活学习者经验,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景,刚才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来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这个片段讲解完毕,下面请大家想一下在生活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你开始练习打乒乓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你的打球水平很难再有突破。还有在练习弹吉他、下棋,唱歌,钢琴,绘画,PPT等技能的小伙伴,你们有没有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感觉水平停滞不前了,甚至打算放弃继续练习的情况呢?
请各位小伙伴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以上的或类似的经历,在小组内分享,大家只要谈谈你遇到的情况和感受就可以了。时间为2分钟。
好,时间到,哪位伙伴愿意分享一下自己过往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薛锦聪在练习PPT时的案例
事件:上个学期练习PPT,刚开始感觉进步挺大的,后来再练习就没有提高了。
感受:感到在练习的过程中非常迷茫,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练习了。
新技能:【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刚才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如果以后再遇到同等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刚才我们的小伙伴做了很好的分享,那么针对我们自己刚才组内分享的想要练习的技能和存在的问题,想想看,如果以后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如何从目标、专注、反馈、走出舒适区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技能练习。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
好,时间到,哪位伙伴愿意分享一下如何有目的的练习自己想要的技能。
学习者案例记录:薛锦聪在练习PPT时的案例
目标:在下个月前三周的周一至周五,用有目的的练习,提升PPT制做技能
做法:
(1).制定明确的目标:在第1周的5天时间进行PPT软件的功能学习,在第2周的5天时间每天高仿别人一张PPT,在第3周的5天时间制做一个拆书学习的PPT;
(2).专注练习:每天晚上7点到8点半,关掉手机,在教室里练习;
(3).得到反馈:将自己每天的作品交给PPT制做水平非常高的张老师,由张老师从布局、配色、内容等方面给自己反馈,第二天修改后和当天的作业一块提交张老师给予反馈;
(4).走出舒适区:逐渐提高制做的PPT的难度,由开始的高仿到后来制做出自己的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