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Hello,大家好,我是爱视觉爱培训的珍妮,为了让各位更好地进行拆为己用,我们来分组。从我的左手边开始,两两为一组,今天下午一同分享,一起学习!我的指令清晰吗?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片段拆解,可以在自己被困于事情但是没有任何进展时,可以使用脱困3问来帮助自己重新设定行动,实现高水平努力最终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图书介绍】
场景: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班下班过的很充实却不知道方向;知道很多方法和报过很多课却依旧很迷茫;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于是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但没有真实改变。
提问:我们本意是让自己成长更快,但为什么最后总是付出努力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呢?
影响: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实际上是忽略了目标,持续的低水平努力。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就会一直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任何改变。
解决:我从生涯规划领域专家古典老师的《跃迁》中选择了一个片段,总结出脱困3问方法。如果你能真正应用到实际中,为自己提高成长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三个乞丐冬天在巷子口讨饭。甲对乙说:“我要是皇帝就好了,我就让公羞把这条街的剩饭全部都收来归我,不用讨。”乙说:“你就知道讨饭!我要是皇上,我就打个金斧头每天砍柴去。”丙嗤之以鼻:“你们两个穷鬼!都当了皇上还要千活吗?让娘娘们天天烤红薯伺候我吃!”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好笑,那你天天喝的这些“怕就怕成功的人比你更努力”的励志鸡血,也挺好笑的。成功人士的确努力,但是努力对成功的影响并不如你想的那么大。
比如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文章《首富王健林的一天》里,谈到了首富一天的日程表:24小时,两个国家,三座城市,飞了6000公里,签了500亿元合同……早起健身,条件允许就请警车开道,只为节省时间。在飞机上开会研究项目。每天エ作12小时。
如果仅仅拼努力,我们对比一下快递员的工作强度,也能写出一篇很煽情的文章
24小时,12栋大楼,三个城区,敲开了400扇大门,递送包裏总价值50万元…早起健身(分包裏),电动车开道只为省时间。中午和哥们儿研究送货路线。每天工作2小时。
我很尊敬快递小哥,凭努力赚钱,非常牛。但努力是快递员和王健林的最大区别吗?
显然不是。王健林的效能其实高在:去哪儿、和谁签订500亿元合同,(和谁)聊项目,(花钱)请警车开道抢时间。这么繁忙,他也非常专注,从不外包健身、读书。这些都是智力、资源和自我管理,和努力关系不大。乞丐和低水平努力者,都困于“平面思维”—在最低维度思考,并且认为高层的人也一样。
【概念与例子对比】
在这个拆页中,我们看到若想提高自己的成长速度,提高效率。那么我们需要提高维度思考,不仅仅是付出努力。关键在于分辨什么才是高水平努力和低水平努力?
比如你每天早起坚持日更,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也不知道自己和谁竞争,有什么优势、和别人有什么差距。只是去做却不去思考,这个就是低水平努力。
再比如我是做培训的,我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和长处,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针对性的参加了一些大咖的课程。以目标为导向的,就是高水平努力。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
1、囤了很多付费课程,没有去看。属于高水平还是低水平呢?
学习者:低水平
拆书家:TA屯了很多课说明TA愿意学习,为什么却是低水平呢?因为有学习意愿,却不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去学习。
2、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性加强练习。属于高水平还是低水平呢?
学习者:高水平
拆书家:因为TA很明确自己的条件并有方向练习
3、给花粉过敏者的女神送花,属于高水平还是低水平呢?
学习者:低水平
拆书家:TA尝试用普遍女生喜欢的方式讨好女神,但却不知道女神花粉过敏。连喜欢对象的需求都不清楚,能追到女神吗?
4、羡慕别人轻易取得成果,但没有想对方是如何做出来的和自己的区别。属于高水平还是低水平呢?
学习者:低水平
拆书家:TA只是看到别人的成绩,却没有了解和分析对方是如何做到,也没有明白自己需求)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低水平努力是只停留在表象看问题,盲目去做却不思考。
高水平努力是明确自己需求和目标,制定方向和方法。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是知道不要去做低水平的努力,但是就会不自觉地陷入战略懒惰中。因为直接去做简单多了而且也比较容易在短期看到效果。但是如果看不到顶层建筑,你辛苦搬砖,根本搭不出大楼,只是一些零碎的砖头罢了。
【行动建议】
那么当自己处于低水平努力的时候,如何跳脱出来达到高水平努力呢?这里我总结了脱困3问:
首先,发生了什么事?尝试用客观的情绪描述当前发生的事情,挖掘事实
然后,我的目的是什么?找到自己期望和目标的差距
最后,下一步,我如何改进?找到目标差距,如何从行动而达到期望的目标。
【具体例子】
我举个例子,我是个自由讲师,每次我筹备一个新课程时都会去听别的老师的课,每次听完后总会觉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于是就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发现自己要学的越来越多,根本学不完。
于是,我尝试使用脱困3问问自己:
发生了什么事?我在做准备一个新的课程,我觉得自己专业知识不如其他老师,于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可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自己不行。
我的目的是什么?我当前目的是在9月前完成一门新课程的开发,我更希望成为带领大家入门的角色而不是成为这个专业领域的权威和专家。
下一步,我如何改进?如果要达成我的目的,我应该先搭建这个专业的体系框架,制定所需的课程大纲,针对需要我又不擅长的再进行学习。
(大家对脱困三问的使用方法,都清晰了吗?)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工作,也可以用于家庭。不过他的适用前提是你意识到自己处于低水平努力中,然后你希望转向到高水平努力。如果你已经很清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就不要大费周章去使用了。最后一步,下一步我如何改进?可以不断地反复去问直到行为改变。
【A2】
刚刚我们学习了脱困3问,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练习。在大脑中过一遍,就近似于实际中应用一遍。想象一下,你准备写一篇文章,但是忙忙碌碌了一天也没有写出300字;你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学英语,但是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考六级了;比如你一直渴望找到伴侣,但是至今还是单身。想象一下,你未来可能在哪个场景你可以使用脱困3问来自我对话,帮助自己转向高水平努力呢?
请在纸上自己编个小故事,几百字即可。
我具体讲一下剧本的要求:
1、有事件的背景和人物,对话以及起因经过结果等。
2、解决方法使用了脱困三问知识点,最后变成让自己转向高水平努力的结果。
我的指示清晰吗?现在给大家6分钟时间,6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讲讲他的剧本。
小伙伴已经写完了,哪位愿意分享一下他的剧本呢?
具体格式:
时间:
地点:
人物:
内容:(起因经过结果)
对白:(时间中对话的具体内容)
【学习者分享】
时间:未来一周
人物:我、男朋友
起因:我在看书
经过:
(发生)男朋友说:你总在看书,又不见你有什么变化。
(目的)我说:读书写作是我的爱好,实际上我想变成我的工作。
(改变)我现在有点盲目得去写和看,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要去留意有哪些变现的渠道。
结果:成功让读书写作变成我的工作。
【拆书家回应】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希望你可以持续地使用脱困3问持续让自己保持高水平努力,让这个小故事实现。
【结语】
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学习了脱困3问: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目的是什么?下一步,我如何改进?当自己被困于事情但是没有任何进展时,尝试去使用脱困3问,帮助自己重新设定行动回到高水平努力。
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期待大家将知识点马上应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