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准妈妈拆书家珍妮。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为了达成更好的拆书体验,我们将会有分组讨论以及演练的环节。下面我们来进行分组,从我开始左手边两两为一组,我的指示清晰吗?
(好,那我们开始)
【图书介绍】
事件:我们的生活总是一帆风顺吗?不是的。比如你跳槽到新的公司以为可以一切顺利,结果却遭到同事的刁难;工作的需要处理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回到家还要不被家人体谅;想要尽快完成工作,结果却遭到了孩子的骚扰…
提问:面对这样种种让人不顺的事情,你是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继续的抱怨还是主动选择?
影响:如果我们不进行主动选择或转换,就会被意识以及事件推着往负面的结果走。
解决:《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告诉我们改变思维是改变人生的关键,而提问则是改变思维的钥匙。改变提问,主动选择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变得更美好而富有正能量。
【目标汇总】
通过2个片段的学习后,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遇到:
能够【行为】识别自动模式和观察者模式,【界定】主动打开观察者模式走上学习者道路获得积极的结果。 当在我们意识到自己处于评判者道路时,【行为】使用abcc转换法,【界定】从评判者道路转向学习者道路。
【学习目标1】
在学习完拆页1后能够【行为】识别自动模式和观察者模式,【界定】主动打开观察者模式走上学习者道路获得积极的结果。
【阅读拆页1】
这个,我叫它‘选择地图’(见图3-1)”,他解释道,“它能帮我们更好地观察人生中的两条根本道路:学习者道路和评判者道路。事情发展得不顺时,你可以用这幅地图来看看是什么阻挡了你的前路,找到更好的通路,通往你向往的方向。”
“你注意,选择地图左边站在两条路岔路口上的那个人,”约瑟夫继续说,“那个人代表你和我——我们每个人。在我们遇到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时,我们都面临着在学习者道路和评判者道路之间做出选择。其他人代表了我们在每条道路上所提的问题,以及会发生什么,这也取决于我们选择了哪条道路。”
在这张选择地图上,大家看到有哪2条道路?
(学习者心态和评判者心态)
在2条的分叉道路的终点,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学习者和评判者的牌子。我想请2位小伙伴分别分享一下对学习者和评判者的理解?
(评判者心态焦点在于责怪和批评,感觉自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强调输赢的关系;而学习者心态焦点在于沟通,解决问题,自己和别人是关联的,希望获得双赢。)
【概念对比&简短互动】
拆页里提到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会引发相应的提问,引领我们往不同的结果走。既然不同的提问导致不同的结果,如何主动选择学习者心态道路呢?那就是打开观察者模式。那么我们来区分一下,观察者模式和自动模式有什么不一样?
有个朋友约我吃饭,我花了漫长的20分钟时间听她抱怨,听她贬低与她一起工作的每个人。在她的眼里的每个人都是傻逼。在她不断的抱怨的时候,我觉得烦透了,真想马上买单走人。这种模式下属于观察者模式还是自动模式呢?
(自动模式)
是的,这个时候我意识不到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种种判断比如“我怎么遇到这么一个人。她以为她是谁啊”。当我意识到自己在想这些问题时,我忍不住笑出来。我厌烦她抱怨别人,我却在批判她。她在评判者状态,我也没好到哪儿去。这个时候是属于观察者模式还是自动模式呢?
(观察者模式)
【引出概念】
自动模式是自发的无意识反应,让我们自动滑向批判者道路,而观察者模式是主动思考,帮助我们观察到自己的状态,主动选择走向学习者道路。
【清晰的how】
具体怎么打开观察者模式,我们可以通过4个问题来提醒自己:
1、探需求:问自己期待的结果:我想要什么?我能学到什么?
2、查真相:从看到的、听到去客观回答:发生了什么?我做了哪些假设?我真的了解事情的真相了吗?
3、换角度:对方在想什么?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我是否尽到了责任?
4、设决策:有哪些决策?我有哪些选择?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匹配例子】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之前有一个千万粉丝的大V邀请我写一篇推文,但是我过了限定时期依旧没有提交上去。后来,在学习活动上我遇见了大V的助理,既然不守诺言的事情已经发生,我如何打开观察者模式,主动选择走上学习者心态道路呢?
首先,探需求:我想要什么?我想要表达歉意,以后继续有机会合作。
然后,查真相:我内心做了哪些假设?我假设对方一定觉得我很差劲,不守承诺。
其次,换角度:对方需要什么呢?长期合作的利益关系,真诚和信任。
最后,设决策: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呢?主动走过去和她打招呼,对自己的行为道歉。
通过沟通发现对方其实已经把事情忘记了,但为我可惜少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鼓励我多尝试多给自己信心。我非常感谢自己主动选择了学习者道路,让我们之间有了很好的沟通交流。
刚刚我们学习了观察者模式的自我提问方式,主动选择学习者道路。我对以上步骤说清楚了吗,还有疑惑的请举手提问。
【A2激活场景】
好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培养观察者模式,下面请大家使用观察者模式来写一个故事。我们设想一下在未来一周里,我们可能会使用到观察者模式场景:比如你在路上看到一位朋友正向和他打招呼,结果他在你身边擦肩走过;或者你已经准备睡觉,你的宿友还在打游戏机等;你和爱人为小孩的教育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等。
【编写剧本】
大家脑海里已经有你有未来会使用观察者模式的场景了吗?这个场景中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大家面对发生的事情时,打开观察者模式:谈需求-查真相-换角度-设决策进行自我提问,最后把它变成一个成功解决问题的故事。
【指令清晰】
我设计了一个模版在拆页模版的A2栏,请大家把故事写到模版里。大家简单写即可,只需要50字,时间为3分钟。待会我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我的指令清晰吗?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请使用观察者模式:谈需求-查真相-换角度-设决策)
结果:
【学习者案例搜集】
时间:下周的某个晚上临睡前
地点:家里卧室
人物:女儿和自己
起因:女儿睡觉前总是很兴奋要玩
经过:
(谈需求)想让女儿安静,能够按时睡觉
(查真相)自己内心有评判,自己快睡觉都被吵醒很生气;
(换角度)女儿想要玩
(设决策)睡觉前设计好玩的模式,比如听故事等女儿喜欢的游戏。
结果:让她对睡觉感到期待,能够很好的入睡。
【拆书家回应式反馈】
很好谢谢小伙伴的分享,关于如何让女儿更开心的入睡模式,伟新还可以继续探寻,但这个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相信会成功的。
【适用边界】
打开观察者模式这4步骤非常简单而且容易操作,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主动打开觉察自己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多积极的思考和行为。不过,它只适用于我们能够理性思考,控制情绪的时候做出主动选择。
【过渡语】
主动选择学习者心态,会引导我们更加积极的思考和行动,看到新的可能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评判者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比起打开观察者模式,更多时候我们是自动模式滑进了评判者道路时,身陷其中的负面的我们,仅仅靠观察者模式理性主动进行自我提问已经不足够了。
【学习目标2】
跟随我们拆页2的学习,在我们意识到自己处于评判者道路时,【行为】使用abcc转换法,【界定】从评判者道路转向学习者道路。
【A1量表自测】
下面请大家手上的拆页进行翻页,看到第二页的测试题。这个小测试可以更好的观察自己在选择地图上的自动模式。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成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并在最后计算总分,时间为1分钟。
1、在我与别人发生争执时,我总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2、在我陷入自责和批评时,我会在短时间意识到。
3、在两人发生冲突时,我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4、当对方做了让我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不会反击或防卫对方。
5、别人向我提问题和建议时,我总会认真倾听。
分数在12-18分的小伙伴,状态更多处于学习者和评判者两者中间。
请问大家有没有高于20分以上的,相当厉害呀!
分数越低的小伙伴,或许更多的处在评判者的状态。
当然这个小测试不是为了给大家贴标签,只是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自己。经常处于评判者状态也没有关系,下面这个拆页就让大家开始转换到学习者道路。
【阅读拆页2】
“很明显,我们采取学习者路线还是评判者路线,结果会很不同,”我吞吞吐吐地对约瑟夫说,“也许我不愿意承认,但我确实经常陷入评判者状态。”
“幸运的是,有一条出离评判者状态的捷径。你看中间这条小路。”约瑟夫指着连接评判者道路和学习者道路的那条小道,上面标写着“转换道”。这条路是改变的关键,你可以通过提出转换问题变成学习者。我们来看看具体过程。”
“当你置身于评判者道路上时,”约瑟夫继续说,“整个世界都可能显得黯然无光。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但是当我们以评判者之眼视之、以评判者之耳闻之,我们注意到这些可能性的能力就被严重地局限住了。我来示范一下如何改变我们的看法,如何真正做到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听,有时几乎瞬间即可实现。现在,你先站到评判者道路上,就站在转换道开始的地方。”
我把眼光驻足在地图上,找到了那条转换道。
转换道这个拆页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我总结一下想要从评判者道路转向学习者道路看上去很简单,就是心态上“评判者-转-学习者”,但容易吗?这里我想和你分享一个自己很受触动关于转换心态的故事。
上两周我参加一个教练课程,有一位案主她是位培训师,在我们看来非常的优秀和自信,但是她有个困惑就是她对现在的公司不满,她想换工作但是又不愿意去投简历和面试。于是我们很多人纷纷给她提各种建议你不行动怎么可能改变啊等等,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领她思考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但是她都没有什么反应,而是直接说“道理我都知道,但是我就是做不到”。
后来,我们的教练在和她做教练的过程中,对她说: 我知道你做不到,所以今天我需要支持你。"在之后的教练过程变得十分顺畅,甚至在引导下进行了她忘我的痛哭。
这个画面我到现在很受触动,在这句话的前后案主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那就是从她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并愿意接受。听着很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可能的。只有自己内心真正的接受现状,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下面,你接受自己评判者的一面了吗?那么,我们可以使用ABCC转换法。
【清晰的how】
1、Aware 觉察
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我们前面提到学习者和评判者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2、Breath 深呼吸
深吸一口气,按下暂停键,接受自己状态并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从觉察和接受后,迈上转换道就可以直接去往学习者道路。)
3、Curiosity 好奇
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4、Choose 选择
我的选择是什么?根据我的目的以及希望达到的结果。
【匹配例子】
评判者状态分为两面性,一面是批评别人,一面是批评自己。
延续上个拆页的例子,在我失信后遇到大V助理,如果滑入了评判者状态,你们觉得我脑海里会想什么呢?
(嗯,我会觉得自己很失败,这么好的机会自己也没有抓住。见到对方会觉得很尴尬,对方一定不会想见到我了等等)。
这个时候我如何使用ABCC法转换呢?
(觉察)我现在是评判者状态吗?嗯,我的焦点在于责怪和批评,和对方是对立的关系。
(深呼吸)深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接受自己并没有很客观。
(好奇)我并不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现在都是我的猜测。
(选择)想要真正了解对方的想法,我应该主动去沟通。
整个abcc法让我们可以停下来思考,然后让自己觉醒。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评判者部分,并且接受它。但是在决定的时候,绝不允许因此让我们蒙蔽双眼。
【适用边界及预防异议】
我对以上步骤说清楚了吗,还有疑惑的请举手提问。abcc转换法适用于我们需要做出决定或改变现状的时候使用。如果是日常生活不需要中立的场合比如看电视,吐槽球员时不适用。
1、 明确问题
【拆书家提问】刚才通过案例我们又学习了abcc法四个步骤,我说的清楚,还有不清晰的吗?
【学习者】没有
【提问】那结合你们的过往经验,你们认为abcc法4个步骤哪一步最难?
【学习者】第一步,很难觉察到自己进入了评判者状态。
【提问】大家都觉得第一步最难,那请问过去有发生什么具体的事情,具体的例子让你觉得第一步是最难?
【学习者A】交代下属完成的任务在截至日期仍然没有完成,就会马上说他。
【学习者B】儿子每次做作业总是拖拉,不专心,我看到立马就会怒火朝天。
【提问】刚才2位小伙伴分享了2件事,大家对谁的问题更感兴趣,来帮他解决问题?
【学习者确认】父亲的问题
【提问】伟新,这件事情你可以具体说说吗?
【学习者确认】一看到孩子在作业拖拉,就会打开自己愤怒的按钮,然后本能的生气不会去觉察自己,然后两个人之间产生隔阂。
【回应】好的,那我们现在针对伟新和他孩子的之间的矛盾案例来讨论。
2、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既然大家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们就用微行动学习的方法,尝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来帮助伟新解决。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用开放性的问题来向伟新提问,比如:不断问为什么?每个人轮流问,一次只问一个问题。
【学习者】
问题一:为什么无法觉察呢?
答案一:因为自己不够专业,没有培养出来意识。
问题二:为什么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拉?
答案二:因为小孩子的专注力低,作业难度大
问题三:为什么孩子拖拉你就很生气?
答案三:因为对孩子有期待
问题四:你对孩子有什么期待呢?
答案四:作业上能够独立快速做完
问题五:你觉得完成后对你意味着什么?
答案五:他就可以早点休息,不会影响他的健康。突然自己意识到自己也没有办法做到做事情很专心,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加在给儿子上。
3、 明确问题本质
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1、他对孩子有期待
2、他希望做一个做事专心的人
3、他想和孩子好好沟通,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给孩子建议
【学习者】大家讨论统一认为,问题的本质是他想和孩子好好沟通。
4、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5、派代表讲解成果
现在我们进行下一步,请大家就这个问题的本质讨论一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想想有哪些解决办法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看可以写出来多少不同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分享】
1、 了解儿子的需求和感受
2、 提问式引导解决方案
3、 接纳对方的行为
4、 用工具提高孩子的专注度
5、 提前提醒他完成作业
【问题者确认】伟新反馈,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了。
【拆书家反馈】感谢大家的分享,我们看看是不是可以总结归纳成以下步骤:
1、 内心接纳和认可对方行为
2、 了解对方需求,探讨解决方案
3、 使用工具提高孩子的专注度
【学习者】可以的。
好的,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群策群力,不断地深挖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到了如何解决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家非常棒。那我们的微行动学习就讨论到这里。
催化应用:
为了更好的拆为己用,请大家联想未来哪一个场景可以运用今天的abcc转换法(觉察、深呼吸、好奇、选择)来转换问题,接受现状从评判者道路往学习者道路走呢?比如是你想离开现在的公司跳槽到新的公司,却因为不自信迟迟停留在现状?还是参加某个学习活动,你觉得主讲者讲的很烂觉得今天过来简直是浪费时间?
哪位小伙伴想到可以分享出来,也可以写在拆页模版上。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今晚就可以用,我老公每次洗澡都要我去催很多次,于是我就会觉得很生气觉得他就是不愿意配合然后两个人闹得不愉快。我想我可以用ABCC法来让自己转换为学习者状态。
【A2应用】
学习到熟练之间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可以练习,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abcc转换法。因此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帮助大家更有意识去使用这个技能。在未来一周,记录一次使用abcc转换法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每周交工作总结,我都是最晚交,我觉得自己很差劲。过几天我又要交工作总结了,我觉察到自己处于评判者的状态,我冷静下来想一下自己做了些什么:我每次都是最后要交的时候才写总结,很多工作问题和内容都忘了所以才会每次要写总结都不知道写什么。最后我选择每天下班前都写好每天的工作状态,这样我写周报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完成了。
【结束语】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选择地图,我们有意识打开觉察者模式:谈需求-查真相-换角度-设决策来帮助我们主动选择,走上学习者道路。
第二个片段是转换问题,如果我们滑入了评判者道路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使用abcc转换法:觉察-深呼吸-好奇-选择,来帮助自己从评判者道路转向学习者道路。
无论是打开觉察者模式还是abcc转换法都让我们保持觉察以及好奇心来,接受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期待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多多应用。今天的拆书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