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对话》 所属活动: 有效赞美他人&高效对话的关键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高效对话的关键 学习目标: 能完成对话前的三项准备工作,对话开始能提出并延伸话题补充细节

开场:

           我叫郭宏江,三个标签:
1、河南人在深圳,20年了。
2、职业培训师,从事教育培训行业将近20年,原来从事培训管理,近几年走上讲台成为了一名培训师。
3、三级拆书家(未来),希望我能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 

今天我带给大家两个片段,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完成本次学习后,遇到对话时,能够完成三项准备工作:确定自己的目的、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概括表达要点,在对话的过程中使用引入话题、补充细节和话题延伸的方法,完成一场高效对话。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

严谨的对话准备工作包含三个步骤:

(1)确定你想要的结果;(2)找出关联性;(3)明确要点。

“确定你想要的结果”就是搞清楚自己想从对话中得到什么;“找出关联性”则是让你思考沟通对象为什么一定要听你说这些内容;“明确要点”指的是你想在重要的语句中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把这三个问题考虑清楚,对话准备就不会出什么大纰漏了。执行的关键就是“找出关联性”。

你不能直接把想法灌输给别人,而是先想办法让对方重视你的发言。

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你必须照顾沟通对象的喜好,顺着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交流。这是一个“以迂为直”的古老智慧,通过满足对方的需要来解除其抵触情绪,最终让他们把你想表达的要点听进心里去。

片段二:

很多人在交流过程中不知道该说什么,感觉自己的兴趣面窄,能说的话题不多。其实,健谈之人也不过是从一个话题中衍生出十个相关话题而已。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你也可以做到口若悬河,令人听得有滋有味。戴尔·卡耐基曾经指导一群美国商人学员在巴黎练习演讲,演讲的主题是“成功之道”。结果大多数人只是讲了勤奋、坚持、节俭等几种抽象的成功品质。戴尔·卡耐基对此批评道:“请记住,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经过升华后的凝练而动人的轻松畅谈。所以,请告诉我们你所认识的两个人的故事,讲述一下为什么其中一位成功,而另一位失败。我们很高兴听这样的故事,会牢记它并很可能从中受益。”在他的启发下,有位学员开始讲述自己两位同学的经历。一位对生活怨天尤人,25年后依然做着没有前途的小职位。另一位则抓住纽约世界博览会的机遇展示自己,被一家不错的企业高薪聘用。令卡耐基和其他学员惊讶的是,这位学员平时对短短3分钟的演讲都头疼不已,这次居然津津有味地讲了10分钟。

由此可见,只要动脑筋观察自己的生活,你永远不缺乏可以讨论的话题。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人与事,假如你稍微回忆和整理一下,就能用一个话题带出更多的话题。到那时,你也可以将这些亲历的事迹娓娓道来。沟通对象很难不被这种最个性化且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素材所吸引。

用某个话题引出更多新话题是促进高效沟通的好办法。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一些技术细节。

首先,你所叙述的话题最好有具体的人名(或者化名)。匿名的故事会给听者一种虚假的感觉,而有姓名出现的故事至少听起来更为真实。听者的自我代入感会更加强烈。

其次,在话题中增加关于细节的讨论,让内容显得更加生动充实,便于引导听者的联想。当然,重视补充细节不等于滥用细节。假如一味地在细节上展开新话题,就可能偏离原先的对话主题,到头来反而降低了对话效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FAB法介绍图书

F——《高效对话》的作者曾杰,从事创意策划产业,也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沟通达人。他喜欢写作,乐于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想,是知乎、豆瓣等平台的人气青年。曾受邀参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录制,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书中总结了67条沟通法则,教给我们如何洞察别人的想法,怎样可以和他人展开对话。掌握这些说话的技巧,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精准,提高人际关系交往的质量。

A——这本书畅销百万册,相对于其他书来讲,这本书中使用的都是真实的案例,不仅有丰富的场景对话,还有情景化的案例分析,让读者可以轻松掌握语言技巧,和任何人都聊得来。而且,与其他沟通类书籍对比,书中每个小节后面都附有“沟通问题的自我检查”,帮助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技能。

B1——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说话忘词、词不达意、聊天冷场、客户搞不定、老板也冷落你,同事也不怎么待见你。

工作汇报,你辛辛苦苦讲了十分钟,领导听不懂你想表达什么?

和一位心仪的女孩在一起,不知道如何打开她的心扉?

这本书可以解决您所面临的问题。

B2今天带给大家的两个片段,可以让你学会设计一次高效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掌握寻找和延伸话题的技巧。

折页一的小目标:完成片段学习后,学习者可以在对话前完成三项准备工作:确定自己的目的、考虑对方的需求和表达要点概括,。

片段一【I】环节讲解——

一次有目的的对话,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

片段中的方法包括三个步骤:(细化原文步骤)

1、对话的目的是什么,你想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结果,比如:是想要征求对方的意见还是想要说服对方或者是为了销售成交?

2、换位思考,找到对方愿意听你说话的理由,具体做法,可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说什么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你的话可以让对方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计你要传递的信息。

3、概括你要表达的信息要点,既然是要点,内容不要太多,比如强调1-3个重点即可。

这个技巧适用于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谈话,工作或者生活中都会遇到,尤其是一些正式场合的对话。对话前按照以上三个步骤做好准备,可以在了解对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沟通效率,实现沟通效果。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在对话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会导致沟通无效,浪费彼此的时间。

【预防性讲解】有目的的谈话,做好事前准备是必要的,如果仅是一次点头问候或者是朋友之间比较随性的一些聊天侃大山,则不必刻意。并非有准备的谈话就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终目的能否达成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对方的情绪、当时的环境、你说话的语气、表情等,不过,有准备的谈话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举个例子:9月5日晚上讲完课回到家中,放下包,看到孩子她妈在阳台上收拾衣物,我看到餐桌上没有准备好饭菜,问:“媳妇,你几点到家的呀?”她抬头瞄了我一眼,冷冷的回答:“我为什么要告诉你?”瞬间,我无语,一头雾水,心里想:我问错了?她又在生哪门子的气呀。

事后反思:我问话的目的是提醒她时间不早,该吃饭了。由于没有意识到她的具体情况,也不确定她当时的需要,冒然的质问,引发了她的情绪,直接就被怼回来了。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这样说:进到家里后,放下包,注意到饭菜还没做好,我会走到阳台那边,帮她收拾衣物,再开始我的问询:

(此时,我心里边会在思考确认自己的目的是想了解原因,同时确定谁来做饭, 同时,看到她在收拾衣服,她一定很累,需要我的关注与帮助)

我可以这样表达:

“上班那么累,回来了还要收拾衣物,辛苦媳妇了。对了,一会儿咱做什么饭呀,要我帮忙做些什么不?”

——明确了我的目的(提醒她做饭),同时,传递的信息关注了她的需要(下班回家后还要忙碌,需要理解和关注),一句话讲明了三个要点(我理解她,提醒做饭,我愿意帮助)。这样的表达,会容易让她接受。


片段二的【I】环节。

说话要言之有物,要不然会出现冷场、尬聊。在谈话的过程中带入某个话题,然后用一个话题带出一个新的话题,引导对话持续深入的进行,是促进高效沟通的方法。

为什么要在话题中加入细节呢?

加入细节,可以让话题变的鲜活、生动,吸引听者的兴趣。

【不这么做的坏处】笼统的话题、抽象的语言,泛泛而谈,不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具体怎么操作,包括两个步骤:

首先,提出一个话题,在讲述这个话题的时候,表达出具体的细节,比如,主人公的姓名、性别、家乡、年龄等,活生生的人听起来可信度更高,会让听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话题延伸,在你提出的话题中补充一些细节,针对这些细节进行一些讨论,比如具体发生了什么,是怎样发生的等等,这样,可以让内容更加鲜活,从而引导听者产生联想,让话题得到延伸,对话就可以持续进行。

如果不懂得怎样延伸话题,就会让双方很快失去谈资。

【预防性讲解】话题延伸不是增加新的话题:话题延伸是增加细节,具体发生了什么,或者就一个点进行讨论。

【异议处理】如果由于个人知识储备不足,找不到话题,也无法产生话题联想,需要注重平时素材的积累。

【异议处理】引入的话题需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如果不熟悉就胡乱猜测,会引起对方反感,不利于沟通效果。

【适用边界】适用于工作或者生活中一对一的对话,双方初步寒喧后,使对话可以持续进行时用到的一个技巧。

举个例子,9月3日在深圳大学讲课,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位男生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叫李彬彬,彬彬有礼的彬,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你讲的课我挺喜欢的。我很好奇,一位十八岁的男生竟然说自己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于是,围绕他是教育工作者的话题我们展开了一次对话。

我:你这么小,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具体是讲什么课程的呀?

他:给叛逆期的青少年做励志演讲。大概是看到我疑惑眼神后,他接着说:我在高中的时候特别叛逆,抽烟、逃课、打架,做了很多现在想起来后悔的事,父母也管不了我,后来,遇到一位贵人,他是做企业培训的,叫李@@,听了他的一堂课后改变了我,后来,他一直带着我去讲课,让我分享我的经历。老师,你听说过他吗?

我:哦,原来是这样,李@@老师我没听说过,不过,我确实没想到你会有这样的经历,能和我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他:那段时间我休学,李老师像亲人一样带着我去听他的课程,邀请我在课堂上大胆讲话,课后给我辅导,教给我怎么样站在讲台上说话,整个休学的时间都是他陪着我,没有收过我一分钱,还介绍我去给别的孩子讲课,用我的经历影响他们,还让我赚了钱。他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还谈到了他第一次上台讲课的感受、第一次赚到钱时候的感动。

后来,我俩中午一起吃饭,围绕他的经历,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我刚才举的例子,你会发现,我们俩人从一个话题出发,然后补充细节延伸话题,完成了一场高效对话,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片段一的【A1】环节,提出显像问题,让学习者更容易联想到特定情景,从面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各位伙伴请回想一下,近一周内,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针对一个项目你和同事商定解决方案;或者你是一名管理人员,你要与客户沟通确认对方的具体需求,或者类似的场景,和朋友、爱人或者领导、同事,你需要展开一场对话。由于没有明确你的目的,了解对方的需求,结果没有达到你预想的效果。

请大家回想一下当时你们对话,由于没有明确自己的目的,没有考虑对方的需要,结果导致对话失败的案例,在小组内交流。

两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现场分享。

时间到,掌声欢迎蓓蓓同学来分享一下她的案例,下面是学习者的案例:

“我是今天下午遇到的一个事情,和公司采购进行沟通,我对自己的目的很明确:问采购什么时候可以完成物料更换?他在电话里边和我说了很多,说到最后,我说:行,当我没说。

由于没有考虑到对方的需要,结果自己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如果重新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在明确自己目的的前提下,听他把话说完,了解他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刚才蓓蓓的分享,呈现出来的是这样一个环节,她想到了自己的一个失败沟通的案例,如果使用到片段中的方法,她会做的更好一些。

 【片段一简短结语】以上是我带给大家的片段一,通过刚才组内的交流以及现场伙伴的分享,相信大家掌握了这个对话前做准备的技巧(提问:具体三个步骤是什么呢?):1、明确自己的目的;2、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需要;3、提炼并传递关键信息。很好。

第一个片段让我们完成了对话前的准备工作,那么,在开始对话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引出话题让谈话持续进行下去呢

接下来,是我带给大家的第二个片段。


强调折页二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后,在对话的过程中应用引入话题、补充细节的方法,完成一场高效对话。

【A3】环节,时间5+10分钟(设计场景,小组讨论后角色扮演)

以上是我对片段二的理解,接下来,我会给到大家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

场景是这样的——【设定场景】

那是一个刚下过雨之后凉凉的早晨,小拆走在上班路上,微风吹拂,你心情舒畅,听着音乐,愉快的走进拥挤的地铁,一抬头正好偶遇上周结识的一位异性伙伴(小书)。

简单寒喧之后,你俩谈到了刘强东在美国被羁押的话题。

请大家按照我设定的场景,在小组内讨论,规划一下如果你是小拆,在偶遇小书之后对话的过程中将如何应用到片段中提出话题、然后补充细节延伸话题的方法,度过一段愉快的邂逅。

【回应与反馈】

我有两个问题需要与大家确认:

(1)刚才我是否有说清楚需要大家应用的场景?

(2)我们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重点是要勾搭小书还是要应用片段中的方法?

好的,明确了这两个问题,接下来,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过程中,请大家在小组内确定两位伙伴,分别扮演小拆和小书,讨论结束,我会邀请两位伙伴在现场角色扮演,演绎您在场景中应用方法的过程,五分钟后~~~~~~

邀请莫念和红英两位伙伴在现场练习一下他们的应用过程

莫念——小拆;红英——小书;在地铁上展开的对话:

小拆:Hi,我们上次见过的呀,

小书:是啊,是啊,我记得,你叫莫念。

小拆:你叫红英。

小拆:你也是坐一号线,是吧,

小书:是啊,

小拆:我去见一客户,哎,你知道最近有个事很火,刘强东,你知道吧,我特别想听听作为一个女生,你怎么看这件事情?你觉得他是什么性格的呢?【提出话题】

小书:(思考中)他属于~~~

小拆:如果按照红黄蓝绿或者DISC什么的,他是这种强势的性格

小书:他这个人控制欲很强呀,看到说他在公司的控制权占70%多,在外面融资的过程中,一直他是很注重权力的一个人。【补充细节】

小拆:所以,你觉得这件事真实性很高。

小书:是,我觉得也有可能是被人黑了吧,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嘛,可能,他个人确实有一点,比如他有前妻,后来又有了奶茶妹妹,像是个好色之徒,对吧,一个是他可能确实被黑了,另一个可能他确实有一些就是说被别人抓住把柄了。【补充细节】

小拆:是的,我觉得很多事情可能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因为,我也可以讲讲自己的故事。

【现场角色扮演到此为止】

拆书家回顾了两位伙伴的交流过程,首先是小拆和小书地铁偶遇,简单问候,寒喧之后,首先是小拆提出了刘强东的话题,然后小书补充了细节,提到了当事人的性格,然后继续延伸话题,这样的交流,一来一往,互相补充细节,就可以继续深入交流下去,完成一次高效的谈话。

【A2】环节,分步催化,让学习者联想到特定情景,加工和规划出自己的具体应用。

通过两位伙伴的角色扮演,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提出话题、补充细节延伸话题方法的理解。

接下来,邀请大家设想一个自己的应用场景,在你的应用场景中你会怎样应用刚才的方法。

【显像提问】你的场景可能是什么呢?或许是某一个周末,天气晴朗,你到一位朋友家里,约她逛街,她说没时间,追问之后,你才知道她最近遇到了一些烦心的事,你需要与她展开一次对话;又或者是另一个炎热的午后,你在公司楼下碰到了他或者她,你心仪已久,想要找个话题与她交流。

首先,请大家设想一个你未来一周内可能会遇到的类似情景(不局限于我刚才设想的场景),在你的场景里边,你和谁,遇到了什么事,你们提出了什么话题,围绕这个话题,你进行了哪些细节补充,完成了一次愉快的对话。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设想一下,你会在未来的一周内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在小组内交流。

两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分享。

现场学习者应用的场景是:

祖文:我想到的一个场景是:周五(9月14日)约一位伙伴去登莲花山,

计划交流的话题是:朗读。

下面是这位伙伴的分享:

祖文:提出话题】我和一位朋友是在有书同城认识的,因为都喜欢朗读,这个星期五9月14日;约他一起爬莲花山,首次和他见面,谈到朗读的话题,围绕朗读这一共同的爱好话题,展开交流。

【补充细节】了解我们读了多长时间、读过哪些书,有哪些阅读材料可以共享呀,都会在什么平台上读书等。

我是网易蜗牛阅读,每天免费一个小时,包月一元一天,会把我使用过的平台推荐给他。

【简短结语】

感谢刚才伙伴精彩的分享,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今天带给大家的两个片段,(提问)第一个片段的主题的关键词是什么?(明确目的、换位思考、提炼传递);第二个片段主题是什么?(提示:提出话题,补充细节、延伸对话)。

很好,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我的拆书环节到此结束,最后,我想借用大家热烈的掌声感谢拆书帮,感谢深圳智行分舵,感谢我的师父冠华老师以及今晚的观察家玲玲老师,感谢现场的伙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