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战胜拖延症》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宇宙中心分舵NO.249】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增强行动力,战胜拖延 学习目标: 运用“一旦…就…”的执行意图增强行动力

开场:

         大家好,我是陈茉,我的第一个标签是英语学习爱好者;第二个标签是间歇跑实践中,有一个一周跑两次的小目标;第三个标签是新手拆书家,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通过运用执行意图增强行动力,战胜拖延,片段选自《战胜拖延症》,作者是(加)蒂莫西·A·皮切尔博士,历时18年研究拖延症,从书名也能看出这本书的内容是帮我们解决拖延症的,书中有三章都提到了今天所要分享内容的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这本书。

        接下来介绍一下拆书帮与拆书法,拆书帮是一个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学习爱好者大家在一起学习,每一个这样的学习组织就是分舵,而全国各地的分舵就组成了拆书帮。拆书法也称为RIA便签读书法,主要包括3张便签,1是R便签,是从书中找的原文片段,2是I便签,是把第一张便签的原文片段用自己的话重述出来,3是A便签,对片段的应用,包括A1和A2两部分,A1:回顾自己过往成功或失败的相关联经验,与片段产生联系,进行反思总结;A2:规划未来的应用,确保下次有类似场景时能够运用本次学到的片段解决问题。拆书法可以有个人的便签学习和组织的线下学习,线下学习就是像今天这样由一位拆书家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提起拖延症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共鸣,明明定了早晨5点起的闹钟要起床,结果却拖到6点才起;告诉自己要提前15分钟到公司,却还是踩着点打卡;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吗?(看向大家,等大家回应后继续)如果时常发生,那么拖延已经非常严重的影响了你的工作和生活,接下来跟随片段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有效增强行动力,战胜拖延。(下面请大家阅读下原文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在前面几章已经讲过这些执行意图是以“一旦……就”的表述形式呈现的。这个“一旦”部分就呈现出了刺激行动的因子,“就”这个部分描述了行动本身。这就相当于一个预先决策,我们试着不通过有意识的决定,就将我们开始行动的控制力转移到一个特定情况下。

  一旦我对自己说类似“我更想待会儿再做”或我现在没有心思做”的话,我就立刻开始做部分任务。

       执行意图帮助你开始。正是你的预先决策才让你避免困于思考、选择和决定之中。你已经做出了决定,现在是行动的时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执行意图”。执行意图是心理学家皮特·戈尔科威茨提出的理论,简单的说就是“if/then”模式,也就是“一旦…就…”,可以看作是帮助我们执行目标的行动指南。一旦发生情况A,就立刻采取行动B。情况A指的是影响我们完成目标的事情;情况B指的是与目标有关联的具体行为,是与动作相关的行为。如我准备晚上11点前睡觉,一旦我想要“看一会儿新闻”或是“打开一本电子书”就立即关灯去睡觉。


这个方法为什么能帮助我们有效解决拖延呢?当我们处于拖延状态时,我们通常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拖延,而是基于“我现在不想做事”,或是“我很快就可以做好”等这些情绪,执行意图能够帮我们把注意力聚焦到特定的情况下,避免过多的干扰,并且预先设定了一个具体的与目标相关的行为。因为运用执行意图提前做好了决定,所以到情况A发生时,只需要采取行动B即可。

 

像刚刚阅读片段前我问大家的,很多小伙伴都有拖延症,拖延症会严重影响我们执行目标。因为不想立即去做事情,我们会给自己找到很多借口,这些借口就是我们执行目标道路上的障碍。那么在学到了“执行意图”这个概念之后,该如何运用呢?

1、选择一个具体的目标,如:每天11点前睡觉。

2、列出影响完成目标的因素,如:看剧、看小说、刷八卦等等。

3、按照“一旦…就…”格式进行填写,让自己做出一个完整的执行意图,如:一旦我在睡前“开始看小说”或“看电视剧”就立即把手机放到桌子上去睡觉。

4、结果记录及总结。做到了还是没做到,对完成情况做一个跟踪记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上周五计划周六早上去跑步,等到了那天,想着不需要上班,就把这件事说要到下午在做,而下午又去忙了其他事情,很快一天结束了,我的这个目标也没有完成,最后在周日的上午完成了。

A1+:

1、选择一个具体的目标,周六早晨去跑步。

2、影响完成目标的因素,天太热不想出门、心理上觉得腿有点疼。

3、按照“一旦…就…”格式,做一个执行意图,如:一旦对自己说“天气有点热”或“感觉腿有点疼啊”,就立刻换好鞋子出门去跑。

4、记录完成情况,简单总结


A2:

运用“一旦…就…”的执行意图增加行动力,早起0.5小时进行编程练习。

行动:为了更好的提醒监督自己,制成表格做记录

屏幕快照 2018-09-13 20.47.1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