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大连筹备分舵重启第十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请求遭遇拒绝时如何尊重对方 学习目标: 在提出请求遭到拒绝时,采用FNCA句式表达尊重和理解

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提出请求遭到拒绝时,采用FNCA“你的意思是说,你感到……,你需要……我不是想勉强你……。我的意思是,你是否愿意……”的句式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和理解,澄清请求,避免用“理应如此、批评指责、威胁责罚、令其内疚”的命令手段制造冲突,影响双方的幸福感。 

[打招呼分组]:大家好,我是老K,英文名Kerstin。我有三个标签,IT女,学习者和分享者。下面的活动需要进行小组内分享,所以先给大家进行分组,按桌分组,2~3人为一组。 

[图书介绍]
今天我带给大家的拆页来自《非暴力沟通》。
[事件场景]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特别想请对方帮你一个忙,期待满满地提出自己的请求,比如说,和家人说能不能陪你周末出去旅旅游,结果对方推脱说太累了,或者外面人太多了,不想去。请求被拒绝之后,你非常失望!
[提问]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之前都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是会落入两种陷阱,陷阱一放弃请求,但心怀怨恨,不经意间说出的话会让对方感到讽刺或内疚;陷阱二发起攻击,觉得对方必须要满足你的请求,否则你就会指责惩罚对方;是不是还没找到既能让对方感到你的尊重,又能表达出适当请求的良方?
[影响]如果你逃避压抑,用小伎俩揶揄对方,双方内心的火山不断蓄势,迟早会爆发;如果你发起攻击,战争立即拉开帷幕,冲突和伤害一个也少不了!人际关系就会逐渐或者剧烈崩塌!
[解决]适当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就可以帮你解决这样的沟通困境,达成自己的心理预期。
[S2]今天的拆页就可以帮你在请求遭到拒绝的时候,依然能向对方表达出尊重和理解,澄清请求,避免因对方误解为命令,进而影响双方幸福感的问题。


 


[A1]请大家自测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自测]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自己常常会将请求表达为命令,下面就请大家用1分钟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你的请求是不是表现出命令的成分。

%E5%9B%BE%E7%89%871_recompress-2.jpg      


I解释自测]10分以下的请举手?30分以上的呢?知道自己的现状是做到改变和提升的开始。这个评估能帮你了解“自己在发出请求”时,其中命令成分的现状。最高分50分,代表极度的命令倾向,最低分0分,代表能表达纯粹的请求。分数越高代表别人收到你的请求时,感觉到被命令、被强迫的成分就越高,也就越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引起冲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附件:原文拆页P7475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以下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请求与命令的区别。

如何区分命令与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杰克和他朋友珍妮说: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这是请求还是命令呢?现在还不好说。我们需要根据珍妮没有同意时杰克的反应来作出判断。假定她回答说:杰克,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如果杰克接着说:你这人真自私!那么,他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他并没有重视珍妮休息的需要,而是开始指责她。

以下是对话以另一种方式展开:

杰克:“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

珍妮:“杰克,我真的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找别人好不好?”

杰克一声不吭走开了。

珍妮发现杰克不太高兴,就问他:“你怎么了?”

杰克:“没什么。”

珍妮:“我觉得你好像有心事。来,说说看。”

杰克:“你知道我孤单极了。你要是真的爱我,今晚就会留下来陪我。”

在这段对话中,杰克仍然没有重视珍妮的需要,而是认为珍妮不再爱他。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反之,如果杰克尊重这你的感受和需要,那么他所表达的愿望就是请求而非命令。这时,杰克也许会说:“珍妮,你的意思是说,你已经很累了,今晚需要休息?”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想勉强人,那么,清楚地表明这一点是重要的——这有助于人们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例如,我们可以说:“帮我打开窗户好吗?”而不是说:“请打开窗户!”然而,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呜啊说“是”,那么,根据我的定义,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意味着,除非已经充分体会是什么妨碍了他人说“是”,我们就不会试图说服他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关键词提问]大家都读完了,如果请你标出4个体现命令的关键词,你会标哪4个呢?(责罚、强迫、指责/批评、内疚)——大家找得都很到位。

What]刚刚测试中就体现了四种命令形式。概括为:

1、[理应如此]:表现为请求之前的强迫观念。如:“我有权……、你必须……、你应该……”

2、[批评指责]:表现为被拒绝后的直接攻击。如:“你这个人真是自私啊!”

3、[威胁责罚]:表现为被拒绝后的恐吓惩罚。如:“你再不……我就……/你就别想……”

4、[令其内疚]:表现为被拒绝后的曲线攻击。如:“如果你爱我,就会留下来陪我。”

[关键句提问]大家再看看,拆页中还有表达尊重式请求的两个反馈原则是什么呢?

What]是的:1、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要、2清楚表明不是勉强。


Why not]普通沟通中为什么不建议用命令方式呢?因为一旦对方认为我们提出的不是请求而是命令,就会使对方误以为自己正在受到威胁和攻击,进而产生敌意和对抗。不但无法达成我们的请求,甚至还会演变为暴力冲突。


How]辨别出4种命令形式,了解了2大反馈原则之后,也许你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请求、体现尊重?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FNCA方法:

1、[Feel你感受]描述对方的心理感受是怎么样的。可以说:“你的意思是说,你感到……”

2、[Need你需求]描述对方的需要是什么,可用句式:“你是需要……吗?”

3、[Clarify我澄清]清楚地澄清不是命令。可以用:“我不是想勉强你……/你是否愿意告诉我,我怎样表达请求,你才不会认为我在发号施令呢?/我的意思是,我怎样表达请求,你才会认为我在乎你的需要呢?”

4、[Ask for我请求]客气地表达出具体的行为请求。可以问“我想说的是,你是否愿意为我做……/我是否可以请你做……/我想请你帮忙做……好吗?”

总体简化句式:“[F]你的意思是说,你感到……,[N]你需要……[C]我不是想勉强你……。[A]我想说的是,你是否愿意……?”

句子的内容和顺序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或改动的。


[举例]举个例子,在我做培训之前都会想请老公帮我看看内容逻辑和措辞情况。上次一个内训需求要的特别紧。我对老公说:“你快点儿过来帮我看看培训的内容!”老公说他今天很累,等明天再弄。如果我说“你太懒了,明天就不赶趟了!”估计他也会帮我,但是肯定会不舒服。我当时用FNCA方法说:“你是说你感觉很累,需要休息一会儿吗?”老公说“是的”,我说:“那你先休息,我不是想勉强你,我想说的是,明天我就要去培训了,我想请你帮我看看培训的内容和逻辑,晚上9点,花半小时帮我看看,可以吗?”老公表示同意,还觉得我挺尊重和体贴他的。


[异议]你可能会怀疑,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真的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了吗?作者最后提出只要你充分体会到是什么妨碍了对方说“是”,对方感觉到是被尊重的之后,我们还可以试图再去说服对方。


[适用边界]FNCA请求方法对于军事问题、紧急情况和陌生人际并不太适用。它特别适合于平等的双方之间,彼此看重对方的感受,当对方误以为我们的请求是在命令,进而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表达尊重,澄清请求,进而争取让对方满足我们的期望。如果在做了这些努力之后,对方依然断然拒绝,就不要勉强为之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1布置场景]我们刚刚学习了用FNCA体现尊重式的请求方法。下面,大家要一起做个演练。哪位小伙伴可以帮我们读一下场景?

场景]:最近读书活动参与的人员不多,学习者太少会影响分组讨论,甚至推迟活动。通知已经发出去了,你不想改期,正好你的另一半最近有时间,你特别想让TA也一起读书成长,请TA参与这次的线下活动,真是一举两得。你提出请求说:“这次的读书活动学习者太少了,你来捧场好吗?”,TA说:“得,我累着呢,你可别带上我”。以你对TA的了解,知道TA是想在家休息,而且也担心说错了被你指责……


面对这样的场景,你该如何用FNCA方法体现尊重和请求呢?还记得4个步骤和参考句式吗?[F]你的意思是说,你感到……,[N]你需要……[C]我不是想勉强你……。[A]我想说的是,你是否愿意……?”


2小组讨论]请每组讨论,都加工出双方对话的剧本,建议把内容写在两张纸上,注意:请求者要应用FNCA句式。编剧时间大约6分钟,之后我们会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如果已经编写完,可以再试着编段反例。)


3角色扮演/当众表达]

下面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一下刚才的场景,大约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这次的读书活动学习者太少了,你来捧场好吗?”

他:“我挺累的,你可别带上我”。

我:“[F]你的意思是说,你感觉累了,[N]周末需要休息,是吗?[C]我不是想勉强你一定过去。[A]我想说的是,如果人少,可能这次活动就要被取消了,以后大家都忙起来就更不好活动。所以我想说的是,你是否愿意过去帮我个忙?”

他:“我是觉得挺累的,不过也不是一定不能去。先说说你需要帮个什么忙?我可不一定有这个能耐。”

我:“我们读书的时候会进行小组讨论,到时候你就根据引导者的提问学习讨论就行了,愿意的话也可以分享发言。”

他:“啊,还得发言呀?那我可不行,一旦说错了你还不得埋怨我啊!”

我:“F]你是害怕出错?[N]你希望不被埋怨,是吗?”

他:“是啊!”

我:“放心吧,不怪你。”

他:“那好吧,就去帮你这一次。”


[摘要点评]刚刚她们反复多次应用了表达尊重和请求的话术,收获满满啊!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布置任务:拉人陪练]其实你心里知道,下次你的请求再遭到拒绝时,你可能仍然会愤愤不平,很难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不妨在最近一周内,请你最信任、最亲密的伙伴,一同回忆你上次提出请求遭到TA拒绝的场景,平静地探讨TA的感受和需要,澄清和表达请求。那么你想找谁,聊聊什么事呢?写下你的拉练计划。

[学习者案例记录]

找谁练:我爱人。

什么事:聊聊上次拒绝我看电影的事:一出好戏。

问问听到我请求后她的感受:“你的意思是说,你感到太无聊了?”

探讨她的需要“你是需要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她说是的。

澄清“我不是想要勉强你。”

提出请求:“我想说的是,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她说这么说的话她会愿意一起去看场电影的。


[小结]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这个片段的拆解能帮助大家在请求遭遇拒绝时,用FNCA方法描述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体现对他人的尊重,澄清是请求而非命令,表述出客气具体的请求,争取对方满足我们的期望,进而减少冲突,营造幸福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