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HELLO,大家晚上好!在我开始拆书之前我先来分一下小组,从我的左手边开始,大家两两为一组,方便后门后面的分享和讨论。
我今天要为大家拆的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
【学习目标】今天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区分(行为)关注圈和影响圈(界定)并在面对格外关注的问题时,(界定)能够运用我给出的处理事情的三个步骤(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场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你刚打完下班卡走出公司,发现天空乌云密闭,一场大暴雨即将降临,这时你想起家里晾在阳台的衣服还没收,窗户也没关,家里目前一个人也没有。
提问:遇到这类事情,这时侯大家一般怎么想?是不是开始担心阳台上的衣服被风吹跑了,雨水吹到屋里面地板上,然后一阵自责早上出门前忘记看天气预报,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呢?
影响:这种心情,这种想法看起来就是本能的为即将产生的后果感到不安,实际上是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倾向。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一直聚焦在无法控制的事情,把抱怨和自责当成一种习惯,结果就会是心情越来越糟,影响你的幸福程度。
解决: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以上问题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可以能帮助我们辨认关注圈和影响圈,从而使我们变为积极主动的人,并摒弃的消极态度,分辨哪些是应当坚持的积极态度。提出的思路是扩大我们的影响圈,缩小我们的关注圈。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
这个拆页,我们看到作者把我们每天花时间和精力关注的问题归为关注圈,在关注圈里面我们能够掌控其结果的事情归为影响圈。影响圈在关注圈内的占比决定了我们积极主动的程度。
【强化讲解概念】
我想问一下大家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关心冠军是那个国家(案例)这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概念)很明显,属于关注圈,因为我们花了时间和精力在上面却不能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关键点)
有很多美女在追你,你在考虑应该答应和谁在一起比较合适。(案例)这个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概念)也很明显,选择谁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控和决定,(关键点)所以属于影响圈。
你很关心在年底的公司调薪,领导会给你涨多少工资。(案例)这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呢?(概念)不一定,这要看我们做的事情是否对结果产生影响(关键点)如果我们把精力花在四处打听领导对我们的看法上,那么这就只是属于关注圈,但是如果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行动,找出领导涨薪的考核标准,并积极按照想达到的标准去行动那么这就属于影响圈。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影响圈,能力越来越强,能量不断扩大;相反,消极被动的人紧盯关注圈,抱怨、牢骚、很被动是他们的特点,能量日益缩小。积极主动者相信自己有能力以积极态度应对现在和未来,并采取必要行动来推动积极变化。
【行动步骤】
如果我想成为更加积极主动有影响力的人,在面对的问题的时候大家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行动:
第一步:判断你遇到的事情是关注圈和影响圈
我前面已经和大家说明了如何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有些时候一件事情包含影响圈和关注圈也没关系,我们能够区分就好。
第二步:对事情进行针对处理
1. 影响圈:先把我们能掌控的事情积极做好。
2. 关注圈:我们只需要以微笑、真诚平和的态度,接纳这些问题带来的结果。如此才不至于让我们被问题制服。
第三步:积极主动去影响关注圈
在面对关注圈的事情需要我们问一下自己,是否可以通过换一种更加积极的视角去思考和行动,从而影响他人和环境向自己想要的方面发展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希望大家把我们能够影响的事情去积极做好它。这样别人都会觉得你越来越乐观,你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影响圈会越·来越大。
【适用边界】想让自己变得更积极主动和有影响力可以使用此方法,若面对问题只是顺其自然或无所谓的心态这个方法则不适用。
【催化学习者运用】我想请问如果你们在遇到比如:朋友遇到难题和你吐槽,被父母催婚,同事做事消极等等问题时,你们会如何做呢?请大家自己编写一段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小故事,写关键字即可,要求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等,故事要包括我们今天学会的三个步骤“判断你遇到的事情是关注圈和影响圈、对事情进行针对处理,积极主动去影响关注圈”请大家把故事的摘要写在便签上,时间7分钟,7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剧本:
时间:未来某个工作日
地点:办公室
人物:我和光年教练
起因:企业的私人教练需要越来越多,我们的人不够用
经过:我们这边又有几个企业需要私人教练。
光年说:说我忙不过来呀,你能不能叫其他教练去?(遇到问题)
可是现在教练人手不够(判断为关注圈,平和面对)
我提出说:这样吧,我们每周来办个沙龙(把关注圈变为影响圈),1.是可以提高我们教练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成长。2.因为我们的愿景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练,可以吸引到很多人学习到教练技术,让他们去支持到更多的企业。
结果:每周四开一场沙龙,因为免费,很多人来学习成为教练帮忙去支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