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请求反馈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学会用请求反馈 学习目标: 在生活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质量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周盛佳。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1、名字介绍:我的生日是双十一,佳由两个十一组成;2、爱好:最近在学占卜,希望未来成为占卜师;3、准备今年10月份拆到3级,现在还在1级的新手拆书家;介绍完自己,用1分钟阅读下片段;


  

【拆书、RIA介绍】

“拆书”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不同与传统填鸭式学习法,拆书是为解决学习者自身遇到问题,达成目标的成人学习法,通过结合自身过往经历,将学到的解决方式用在未来的生活中。
   拆书可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个人学习主要用RIA便签法,R是reading的缩写,阅读原文片段,我觉得这个片段可以解决我生活中的问题,I是interpretation表示将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将原文意思重述一遍,将书中的精华提炼出来,有些书是翻译本,会有语境有些区别;A是Appropriation的缩写,表示学习者拆为己用,其中A分为A1和A2。A1是激活经验,阅读原文片段结合我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理解,A2是催化应用,如果我在未来碰到类似事情,如何用书中的解决步骤处理问题,增加我的解决能力和情商,给人你很厉害的感觉。
   组织拆书是由一个拆书家,选书中片段,引领大家理解书中的片段,共同学习,分享书中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个过程。
“拆书帮”是由一帮拆书法爱好学习者自发组成的社群,大家愿意用拆书法来阅读书,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全国各地有分舵。拆书帮是公益性组织,帮助爱好学习的小伙伴成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片段《非暴力沟通》P70    请求反馈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原文复述】

小伙伴阅读完片段后,我用自己的理解复述原文,我们在表达一个请求给别人的时候,会出现理解偏差,你表达的是A,别人理解的是B,如何确保自己表达的和对方接收的信息同步呢
   
片段通过3个步骤确定对方是否正确接收信息,

1)提出请求,表达完自己的意思后提出一个请求复述的要求

2)提问确认,要确认对方是否和你同频

3)请求复述,根据小伙伴的回答,请求复述自己的话
   片段中老师用三个步骤与学生进行确认是否理解、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没有和学生进行请求的确认,老师不清楚学生是否明白他的意思,或是误解老师的意思。                                                                                                                                                                                                                                                                                                                                                                                                              
【适用边界】:当然请求反馈不是万能的,有他的适用边界,如工作在不是扁平化管理的企业等关系等级严格的情况下,不可以运用此技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书中的例子有职业差异,翻译中的差异,代入感不强,我举个职场中的例子,前几天我需要5个相关部门同事配合我一起复核数据,4个部门配合的很好,一起复核数据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我,其中部门A未给任何反馈,我联系部门主管说:“某某,数据已发您,请核对下数据,如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告诉我”,主管简洁的回答“好”,我默认为部门A知道数据核对这件事情。 数据整理上交后,部门A主管到领导那反应,数据有问题,我没有说数据核对这件事,当时我有点炸毛,不是和你确认过了吗?

【A2】

比如下周一要和部门主管核对数据可以用书中3个关于请求反馈的步骤。

1、        提出请求

如果我再向部门主管提出配合复核数据的时候将自己目的说清楚,比如:“某某,这次数据需要你们部门配合复核,可以提高正确率及效率,大家可以尽快完成工作。”

2、        提问确认

对部门主管进行确认时可以使用提问,比如:“我说明白了吗?”

3、        请求复述:

将自己的理解复述给主管听,确认理解是否一致,比如:“你的意思是数据核对会晚点,是在明天16点前回复我吗?”

如果我将这3个步骤用在下周一跟主管复核数据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并确认主管和我的理解是否一致,不会出现前几天发生的情况,我认为主管已理解我的意思,但其实主管可能只是看到这条信息条件反射的回答好,其实并没有去思考或做这件事情,如果我再和主管反馈确认这件事情的时候,主管会去真正的思考我的问题,是否有去做。

总结一下本片段,我们要和对方进行确认是否与我们的理解相符的,可以进行请求反馈,3个步骤是:提出请求,提问确认、请求复述。可以和同事、身边的人达到同一频次,完美的无缝连接,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质量避免产生纠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