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打开录音
好的,现在开始录音。
这里是一级拆书家的练级现场,我是拆书家小芳,现在是我的TF1-1的练级。
发拆页
这是我今天分享的拆页,发给大家,一人一份。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卢芳,卢沟桥的卢,芳草的芳,我的朋友说,这让他想到了卢沟桥上开了一朵小花,这样能更容易记住我的名字。
我的三个标签是我是一位二个孩子的妈妈,是一个企业职员,从事项目管理的工作,另外我也是一位热爱学习,注重自我成长的人。
说到我和拆书帮的缘分,那要追溯到去年,我偶然参加了一次大头老师的线下拆书活动,现场感受到了拆书学习的魅力,我认为拆书是非常高效的学习,其效果不亚于参加一次培训。后来我关注了拆书帮的公众号,很喜欢看个人成长及职场精进类的文章,之后我也参加过多次线下拆书活动,认识了苏州阅分舵的拆书家们及一群热爱学习,渴望成长的小伙伴们。在拆书帮的学习让我改变了过去只知道学,不会用的习惯,让我意识到可以把书当成医生而不仅仅只是学知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能成为那个促进他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人。
拆书法及拆书帮介绍
拆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成人学习方法。
所谓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学习者学习了一个知识点后,能联系自身经历并规划今后应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不再以学完整本书,记住所有知识点为目的,不再以完成某个考试,拿到某个证书为目的,也不再以老师或他人为中心而学习,而是立足于将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为目的学习。同时,拆书法强调的是一种成人学习法,帮主赵周老师认为成人学习,一种是出于兴趣,一种是出于致用。
拆书学习分为个人拆书学习和组织拆书学习两种。
个人拆书学习也叫RIA便签法;
组织拆书学习:由拆书家带领,引导,启发和促进现场的学习者运用RIA便签学习法,将知识拆为已用。
拆书帮是一个全国性的公益性质的成人学习社群,总舵设在北京,目前,在全国有38家正式分舵,27家筹备分舵,共65家分舵覆盖28个省份50座城市。目前有1500多位拆书家会员。
在拆书帮,我们没有学习的焦虑,愧疚和压力,只有学以致用和能力提升的乐趣。
拆书帮的使命是使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学习促进者,成长为拆书家。
《零秒思考》P45-46
通过做笔记掌握零秒思考
最快、最好的掌握零秒思考的方法,就是我已经提及多次的“做笔记”。
在刚刚进入麦肯锡时,我从前辈那里得到了很多关于访问方法、分析方法、小组管理等有用的建议,我将这些全部写下来,并认真地分析和理解这些建议,希望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出了“做笔记”这个方法。
在我自己写了好几千页,并且倡导其他人也这样做的时候,我发现做笔记能够消除自我意识,可以使自己坦率地思考问题。我认为,在1分钟这个时间限制内,迅速且毫不犹豫地写出大量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做笔记”可以说是让僵硬的大脑放松下来的一种“柔软体操”,也是最不费力、最合适的开动脑筋的练习方式。将脑海中浮现的疑问和想法当场写下来,头脑会越来越灵活,心情也能够得到整理,被自我意识所束缚的烦恼也会消失。通过“做笔记”,任何人都可以迅速地达到这一境界,甚至连自己都会惊异于自己的反应之快。
具体的做法是:将一张A4纸横放于面前,每张纸写一个主题,1页写4至6行,每行20至30字,写每张纸所用的时间要控制在1分钟以内,每天写10页。也就是说,每天要用10分钟的时间来做笔记。比如下图中的“笔记1”。(注:本书中并未标明笔记中的实际行数,而是用“-”符号来表示每一行。)
笔记1
如果是自己,希望接受怎样的领导?
-希望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
-针对自己的工作,希望能够得到具体的行动指导。
-希望得到反馈,明确什么地方变好了。
-希望能够被明确告知好与不好的地方。
-希望能够让自己充满干劲。
-希望得到的回馈可以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自信。
虽然有人会怀疑,做法就这么简单吗?但是简单易行正是关键所在。
不知大家是否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话到嘴边,却不能顺畅表达;想法千千万,一提笔却不知该从何写起;头脑空空,迟迟无法动笔写方案;又或者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创意或想法,还未组织出来就稍纵即逝。相信肯定有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就曾经并且经常碰到这些问题。看了《零秒思考》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思维力不足,思维训练太少的表现。思考通过语言来表达,当一个人无法顺畅表达,或者表达不清晰,不完整的时候,其实是脑袋中没想清楚,思考不够深入,思路不清晰。而如何才能拥有快速又有质量的思考呢?是只有聪明人才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每个人都很聪明,只是没有做足够多的思维训练和用正确的思维训练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片段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给大脑做“柔软体操”。这个片段来源于《零秒思考》,该书的作者赤羽雄二曾在麦肯锡工作了14年,他参与了企业的经营改革,深知员工的战斗力会很大程度上左右一个公司的未来,所以非常重视一个人的深入思考,制定解决方案,并能彻底执行的能力。书中的“零秒思考”到底是什么呢?从理性来看,零秒思考是不可能实现的,书中作者对“零秒思考”的定义是这样的:能瞬间认清现状,瞬间整理出问题,瞬间找到解决方案并立即执行,没有犹豫的时间,也没有烦恼的时间。零秒思考不是真正的用零秒去实现思考,它强调的是快速实现深入思考。给大脑做“柔软体操”是实现“零秒思考”的基本思维训练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集中1分钟在A4纸上做笔记,这个方法是作者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他曾在日本多次教授这种思维训练方法,认为坚持训练3周至一个月的时间,脑海中的语言就会层出不穷,一个月前还很朦胧,不知如何表述的事情,一个月后就可以明确的表达出来而且想法也很多。这种方法能将我们大脑中随时闪现的意识和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大脑不断深入思考,绞尽脑汁想各种可能性,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顺畅表达,精准用词,并且提高大脑思考的速度和质量;另外通过整理大脑里的感觉,看清楚自己究竟在为什么而劳神费心之后,烦恼也会大幅减少,所以也可以整理心情。
那么这个方法到底该如果操作呢,片段中给出了明确的方法,拿出纸笔,A4纸横放,写下日期,写下主题,写下正文,每页1分钟,每天10页纸,每页约5行,每行约20-30个字。这里不用刻意纠结这个字数,书里的20-30个字是日文,比划比我们汉子简单得多,我自己的实践是15个字左右,具体看个人的思考速度和书写速度,只要能用一句话把一个想法表述清楚就可以了,但也不能太少,必须要有一句话。
大家也许对这个笔记法还有一些疑问,作者曾说过,最快的学习方法就是先模仿,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就会力争更进一步,在初学阶段,还是建议先模仿。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记得我初中的时候,疯玩了一个暑假,开学后上晚自习,做数学题,记得是解方程的题目,涉及一些计算和思维转化,我当时的脑子就像生了锈,想了半天脑子也转不动,计算速度也很慢,在暑假里,只顾着玩,脑子基本没动过,就像好久不写字,突然都不会写了是一样的。之后做了几天的数学题,脑子又开始恢复到了以前的灵活状态,这就是脑子越用越灵光,就像举重运动员每天都要做肌肉训练,越练肌肉就越有力量,我们大脑的思维训练好比肌肉的力量训练,越练思考速度越快,质量越高。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在一个月内练习零秒思考的基本方法,提高思考的速度和质量。
行动:1.信息是想法的来源,提高接收信息的能力有助于产生层出不穷的想法。每天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快速浏览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了解社会热点,项目管理方面的案件以及育儿经验,发现好的文章或想法,记录下来,写下感想,做成笔记,加深对这篇文章或想法的理解。
2.每天坚持用零秒思考的基本方法,随时写下大脑中闪现的想法或感觉。随身携带10张A4纸和笔,提前将5张A4纸折成3折,方便上下班路上写笔记。一天10页,一周70页,一个月300页。
3.每5天整理第2步中写的笔记,根据主题进行分类,比如主题为自我成长,职业精进类的,育儿类的,同类主题的归类到一起,放到透明文件夹中,每个文件夹上贴上主题标签。
4. 一个月后,自检一下这种思维训练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零秒思考》的基本思维方法“给大脑做柔软体操”拆页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