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所属活动: 运用黄金三分法,构建知识框架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运用黄金三分法,构建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学会黄金三分法的其中一个框架,用简单的框架升级你的笔记术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线上活动的拆书家碧兰。觉得我的声音可以听清的小伙伴请打个1
首先我来介绍今晚的
线上拆书流程:
【拆书&拆书帮介绍】
【拆书家介绍】
【图书介绍】
【拆页拆解】
【总结】

 


【拆书介绍】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拆」=「拆为己用」,不是简单的拆解,而是聚焦于知识点,不是说把书看完就行了,而是要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RIA拆书法介绍】:拆书帮学习方法论的核心,可以一个人读书学习时自用,也可以由拆书家带领一群人(即学习者)一起用。

RIA分别指的是:

RReading):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拆书家进行讲解引导。

AApplic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实践与行动。

A又分为A1A2

A1:指向过去&激活学习者的过去的相关经验。

A2:指向未来&催化学习者规划以后怎么应用、如何具体行动。

【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方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都有分舵。每个分舵都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拆书帮的基本理念】:

拆书帮的基本理念有三点

首先,你不必读完全书,更不必担心记不住,能用上一点就值回百倍书价

第二,读任何一本30块钱的致用类图书,完全能达到参加3万块钱培训的效果

最后,凡是不联系经验的学习都不配称为成人学习,凡是不改变行为的学习都是极大的浪费

今晚,就是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拆书。即便是第一次参加拆书的小伙伴,也不必担心。请大家跟着我的节奏,尽情发言就好啦。下面,我会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便一起进入今天的拆书主题。

【拆书家介绍】

我叫碧兰,是广州小蛮腰分舵的一名一级拆书家。我现在韩国留学。我的爱好是演讲和读书,也一直有参与头马演讲俱乐部的运营工作。我的愿望是拆书帮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书籍介绍 + 图片(图书)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这本书的作者是高桥政史,他开创了一种笔记记录法。通过这种方法记笔记,能提高记笔记时的效率,并使信息结构化。

这是一本教读者通过记笔记整理大脑思路的书。这本书运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片,清楚地告诉读者如何改进记笔记的方法

大家有没有因为密密麻麻无空隙的笔记而烦恼呢?有没有因为记笔记的速度跟不上老师或者是会议的速度而错过了重点内容?这本书可以让你学会如何高效地,有结构地记笔记并理清思路。


我们今天会拆解三个片段,主题是关于“运用黄金三分法,构建信息框架”。希望今天的学习能让大家可以掌握黄金三分法的结构特点,并能够正确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上。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存在漏洞的英语学习=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本

“到在才换笔记本,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变化把?”

也许有人会这么想。

可是,笔记本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就像每日饮食能够影响到人体健康一样。如果你继续按照老方法记笔记的话,那么它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你产生负面的影响。

比如,有很多人明明从初中就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学到大学,学了十年,却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达不到工作要求。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多数人的英语学习方法存在很大的漏洞。

这和“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本”的问题是同样的。

多数人记笔记的技巧停留在学生水平,甚至都不会去想这样下去会怎样,而且将其变为了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持续下去的话,不但会影响能力的全方位发展,还会持续阻碍能力的发挥,甚至造成能力的下降。

如果你继续按照错误的方法记笔记的话,那么,你的动脑能力也在慢慢减弱,学习到的知识、技巧、经验,以及花费在这些学习上的时间都将付诸东流。

不仅如此,如果你继续这样记笔记的话,你还将失去未来人生路上的各种机遇,使你的人生前功尽弃。

重新审视自己的笔记本,立刻将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本”变为“使头脑变聪明的笔记本”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如果我们去问一个人,你会不会做笔记,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我会。记笔记听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很多人会这样想:笔记嘛,多简单,学生时期,就抄板书,老师说什么我记什么。在工作中也很简单啊,老板说什么我记什么。但是,这样真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吗?

 

其实不然。盲目的复制粘贴,容易令我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的学习方法,都是随着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不断在改进。就像从学生时期的死记硬背,向我们拆书帮提倡的成人学习法转变一样,记笔记的方法也需要进行升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以前也是很喜欢把老师写在黑板的板书一模一样的记下来。看起来是“认真听课”,但是其实下课后根本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而且我还喜欢用各种荧光笔“标重点”。但是其实重点是标了,有时候哪个颜色代表什么,就很容易搞混。

 

现在,我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平时有哪些记笔记的习惯?或者是用什么方法记笔记的?在我发的图片中,选出下列符合自己的笔记本类型。这些习惯或者是方法给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什么不好影响?

 

片段1-A1 (1).jpg

 

格式:

我的习惯是….对应笔记本类型…..。给我带来的影响是…..

请大家一次分享完,分享完毕后用ok结束。影响就是重点不突出,很多事情一起来时,没法抓住主次;另外就是不想回顾看笔记,有技术点的笔记内容不久就忘记了。OK


参与者jackson:我的习惯流水账.对应笔记本类型2-4-7-8。给我带来的影响是…..

请大家一次分享完,分享完毕后用ok结束

 

参与者高宏琳:我的习惯是能记多少记多少,对应笔记本类型1-4-8。给我带来的影响是不太想看,也记不住

参与者3:类型属于2-7这种。格式是,1书名+作者+摘文段(p页数)    2书名+作者+摘文段(p页数)+感想     3书名+作者+简短字句摘录感想:单本书籍一目了然,但多本书在一起就不容易书籍内容查找


分享完的小伙伴们,可以对照第二张图,看自己的哪些能力需要提高。请写出自己需要提高的能力。请一次回答完,回答完毕后用ok结束。


片段1-A1.JPG

 

参与者jackson:逻辑思维能力,整理能力,视觉能力,学习能力

参与者:我一般不记笔记,因此我所有能力都待提高,完毕

参与者3: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整理能力有待提高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框架”决定学习和工作的品质

就像道路中心线有助于汽车顺利行驶一样,合理的框架也有助于学习、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正是因为有了框架,我们才得以按照目标整理和梳理知识、信息,取得理想的效果。

 

能否使头脑变聪明?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框架”。

 

工作中的“框架”也可以称为“格式”。

先决定好格式,然后将信息和想法按照格式进行排列、整理、归纳。这样一来就可以快速高效地制定出一套高品质的企划方案或演示文稿。

很多人不注重格式,但事实上正因为有了格式,我们才能将所需的信息提炼出要点,进行有效的整理。

不单单是在工作、学习领域,就连在体育等领域也是一样,一流运动选手若想取得理想的成绩,也需将“框架”贯彻到底。

外资管理咨询公司也有优秀的框架。

“框架决定工作和学习的品质”

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这一点。

所用的框架不同,结构也会不同。

所有人都可以将外资咨询顾问们的框架化为己用,这个框架就是方格笔记本。

就像道路中心线一样,将方格笔记本中的横线、竖线作为指引线思考整理问题的话,工作和学习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那么,就让我们赶快探究一下,外资管理顾问们爱用的方格笔记本中隐藏的秘密吧!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提升记笔记方法的第一步是构建框架。框架就像盖房子中最重要的地基。在有坚固的地基的前提下,楼房才能盖的高和漂亮。笔记有了好的框架,我们就可以高效地对我们接受的信息进行过滤,整理和归纳。方格笔记本中的方格就给我们很好的框架。但是光有方格,不提升记笔记的技巧的话,还是一样没有改变。所以我们在接下来在片段3中会学习黄金三分法中的其中一个用法,埃森哲公司所使用的point sheet.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黄金三分法之三】埃森哲公司的“Point Sheet”

全球之大的外资管理公司埃森哲使用的是一种名为“Point Sheet”的格式。

格式中的横线和竖线都是浅绿色的,表格部分上由上面的“题目“、左侧的”重点“、右侧的”行动“三部分组成。

左侧的部分用来记录重点,右侧的部分则用来书写基于重点应采取的行动。即“谁,在什么时间之前,要做完什么事“。

因为“重点à行动”的顺序可以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自然得到书写整理,所以,”为何要采取这样的行动“,任何人看了都能一目了然,马上就能采取相应的行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很短,但是非常简洁地说明了Point Sheet的使用方法。记录被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写标题、题目。一份笔记或者是记录有明确的项目或者是行动名称的话,不但可以给自己反复翻阅提供便利,而且就算要呈现给他人看也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题目下方的左侧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及提炼出来的关键信息。尽可能简洁,为下一个步骤,行动计划的整理提供便利。

 

最后一步,完成右侧“行动”板块的书写。基于重点部分的内容整理出——谁在什么时间之前要做什么事。下面给出的图片是三分法的样式,以及适用范围。这个类型的笔记多用于行动计划的书写以及团队项目中的记录和分工。


片段3-辅助.JPG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请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运用三分法去修改自己以前做的笔记或者是记录。请完成的小伙伴们把自己的练习拍张照片,并分享到群里。(可以是两份笔记的对比图,也可以是一张修改好的笔记)



参与者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