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特别说明:TF1-1为 [结果——带着目标去演讲]
(发起活动的时候 写误了,特别说明下)
打开录音
好的,现在开始录音。
这里是一级拆书家的练级现场,我是拆书家Karen,现在是TF1-1的练级。
发拆页
这是我今天分享书籍的拆页,发给大家,一人一份。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蒋美波,江湖名号是Karen
其实,我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我是一位读书爱好者,
坚持每天阅读,然后在微信朋友圈手动打卡,
到目前为止,我已持续阅读超过1000+天,
2年前,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与『拆书』这个词相遇,
那天,我在网上搜索读书方法,搜到了『拆书』,
觉得非常新奇,仔仔细细的把那篇长文看完了,
知道了有一本叫《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书,
知道了便签读书法,知道了拆书帮,并在心里留下了个倒影。
虽然时光交错,但我很高兴此刻我已然 师傅领进门,已是修行人 了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致力于『学以致用』的拆书家,一个终身学习者。
和你一起,真正的把知识拆为己用,成为行走江湖的贴身技能!
非常感谢一路上有师傅和各位小伙伴的指引和陪伴 。
二、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在拆书学习活动中,拆书家不是权威,权威是拆书家所选的图书,拆书家扮演的是引导者、促动师、催化师的角色,启发、引导学习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践行“知行合一”。在拆书帮内部有一本人人必读的书——《这样读书就够了》,目前已经被韩国引进出版了韩文版,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出英文版,名扬全世界。
“拆书帮”是一个全国性的成人学习社群,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建有拆书帮的学习者俱乐部(也叫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一种公益性的学习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这一次我们分享的书是《高效演讲》,这是一本如何实现高效演讲的方法论,它把演讲这件事拆解了,拆解成4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又做了细分拆解,手把手的传授给我们如何做好一场演讲。今天,我们的拆页是选取自第一部分中的【精心准备】章节——结果:带着目标去演讲。
结果:带着目标去演讲 P38
《高效演讲》拆页TF1-1
你想要什么结果?如果不明确这一点的话,你的演讲仅仅是在传递息,或者更糟糕的是,你正试图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抛向你的听众。
在对话或者演讲结束时,你想要一些事情发生。那么,在你开始谈话或演讲之前,你就需要知道这些事情是什么。如果你不知道,那么肯定得不到它。
一次有效的对话可能会产生三种积极的结果:
你的听众洞悉了你的观点并转变了自己的心态。他体悟到之前未曾体悟到的一些东西。你的听众因为这次对话有了新的决定。决定可能是当场作出,也可能是在对话之后作出。你的听众采取了行动。他当着你的面确实做了-些事情:签署表格,在支票上签字,说了声“好”。
你想要什么呢?回答得具体点,然后把它写下来。答案越明确,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用眼睛看着它, 用耳朵倾听它,用指标量化它。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每一次演讲,都是有主题的,并且是要有目标的,
也就是演讲结束后要达成的结果/成果是什么。
在演讲开始之前,其实是在构思演讲稿的时候,就要设定好,
然后按照这个目标去设计演讲的纲要,和路线,和语句用词。
而当演讲结束的时候,受众会因你而决定做某件事情。落实到行动,才是一场有效的演讲。
怎样才能确定出目标,达成有行动的结果呢?
首先,描述目标——你想要什么?必须明确、具体、可量化,要以听众的行为来判断你的成果;
其次,站在受众的立场,触发他们行动的扳机,给他们行动的理由。除了给予理性的论证,还要给予感性的触动,也就是感觉到什么,我们都知道人其实是情绪驱动的,“我开心,所以我买单”,“我体验感不好,即使产品真的不错,也不买,换家店买去”。
《高效演讲》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经过提炼后的方法论,或者说是公式:
经过提炼之后,结果的表述可以是这样的:
① 描述成果:谈话结束时,他们将决定/同意做什么?
② 为了取得这一成果,他们需要【知道】哪三件事?
③ 为了取得这一成果,他们需要【感受到】什么?
A1(过去的相关经验)自己的相关经验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过往经验。在我的过去,真正做一次正儿八经的演讲的机会还真的很少,
同时呢,我认为日常的工作沟通其实就是一场微型演讲。
一般我是这样做的,在我要沟通之前,我会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一张纲要,
罗列一下我要讲的事情,包括什么事,为嘛要做这事,怎么做,最后引导出我需要你做什么?
初看上去好像没什么毛病,但其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对方的感受(情绪),基本是用理性论证(论据)为主,感性情绪的部分非常的少,而之前的我也没有很关注这一点。虽然知道人是由情绪驱动的,但是没有把它揉进来用到此处。
看了这本《高效演讲》之后,我明确的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一点上的不足,以后要做针对性的改善。
A2(将来如何应用)规划自己的应用
下面我们进入A2的部分,以后会怎么做?
平时自己也会做一些分享,当然还有工作上、生活上的各种沟通,这些都是演讲的一种形式,把它们当做一场演讲去对待。
周日的时候刚好要做一场关于【知识管理术】的分享,就在心中思量是否能按照这个方法去开展呢?
我想试试。
① 描述成果:谈话结束时,他们将决定/同意做什么?
分享结束时,伙伴们已经实现手机同步电脑(家里的电脑和公司的电脑一起),我希望伙伴们的下一步动作是按照知识管理术的方法去归类自己的文件,并进行日常维护,以真正的实现要用的时候可以“分分钟”提取。
② 为了取得这一成果,他们需要【知道】哪三件事?
A、需要知道,“随时、随地、随手可得”这件事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
B、需要知道,如何通过云盘来实现手机和电脑同步,家里的电脑和公司的电脑实现同步;
C、需要知道,持续不断的日常维护才能实现始终如一的轻松感;
③ 为了取得这一成果,他们需要【感受到】什么?
A、感受到,再也不用扛着电脑上下班了,一身轻松;
B、感受到,存储的知识都“有序、清爽”,减低了繁杂、凌乱的“焦虑感”;
C、感受到,不管去到哪里都可以随意提取的毫无压力的轻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