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104期线下活动-河西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移情聆听 学习目标: 应用移情聆听到沟通,促进心与心交流

开场: 级别:3-1
拆书家:吴思思
片段来源:《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p259
历时:15-20分钟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叫吴思思,口天吴,思想的思。我的三个标签是:
1、自由工作者,主要做线上社群运营,。
2、运动狂热分子,喜欢舞蹈、健身、跑步等等项目。
3、准三级拆书家,今天带拆3-1,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书籍介绍:(2分钟)
[场景]儿子放学回到家,闷闷不乐地说“我不想读书了。”这个时候爸爸很担心,“你怎么会不想读书呢?你难道不知道读了书以后才能有本事有出息啊,你还这么小……”balabala说了一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不想继续沟通。
[提问]为什么爸爸这么诚恳的建议,孩子却听不进去呢?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沟通顺利进行?
[影响]在沟通过程中,我们经常站在自己的角度为对方提意见,但是很少去理解对方心里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对方很可能并不领情,甚至还会引发反感。这也将直接导致我们的沟通难以顺利进行下去。
[解决]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作者教给我们一种倾听他人的最高级形式——“移情倾听”,它教我们在对话中如何通过“移情”来理解对方,让对方明白“我们懂他”,从而让对方敞开心扉,顺利推动对话进行。

请大家开始阅读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次——移情聆听。

 

回应型聆听是一种技巧,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行为没有显露出,动机已经不言而喻,会让说话的人有受辱的感觉。回应型聆听技巧的目的不过是要做出回应,操控对方。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次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在面对他人带有情绪表达的时候,学习者能够使用移情聆听4种沟通方式,使对方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出来,促进双方心与心沟通。

 

[概念对比]

大家从原文中看到了“移情聆听”定义,那么什么是移情聆听呢?

比如,小红分手了,听完她哭着说完后,我做出这样的回应:“你看我当时就说了你们不合适,看就真的分手了吧,又被我说中了。”这个是不是移情聆听?不叫,因为将说话地重点从小红分手转移到了自己预言的预言。这是文章中的“回应型聆听”,即以自我为中心的聆听方式。


还是小红分手了,听完她哭着说完后,我做出这样的回应:“你现在觉得很难过吧。”对方就会点点头,甚至痛哭出来,愿意继续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个是不是移情聆听?是的。我是接着小红分手的事情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心情,以理解对方为中心的聆听方式。


通过以上对比,大家应该明白了,移情聆听的关键点是以理解对方为中心的聆听方式。

 

why]为什么要用移情聆听的方式呢?

人与人之间由于生理、心理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在感知、理解和思维模式上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要跳出个人感知的局限,就要先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当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扮演善解人意的听众和知音,你将收获他们的感动和信任。

反之一开始用自己的模式过滤别人的生活,以自己的动机去衡量别人的行为,以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别人的问题,会让对方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失去对话的兴趣。

 

how]所以当别人找你倾诉,或者你发现对方负面情绪状态的时候。可以把移情聆听运用到沟通中。怎么运用呢? 我们根据你对对方表达内容的理解程度,提供4种移情聆听沟通方式。可以灵活运用这4种方式的一种或者组合来给予对方反馈。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用同个场景来分别使用这4种方法。

场景是:同事说:工作真的太没意思了

第一种方式:复述。

回应是:你受不了了,觉得工作没意思。

这种方式比较初级,但至少能够让自己开始专心聆听 

第二种方式:推理

回应是:你想辞职了。

这个方式是用左脑理解对方,完全用自己的词句来表达,用逻辑思维推理去理解深一层次含义。 

第三种方式:感受

回应是:你觉得工作没有成就感

这种方式是用右脑理解对方,加入了个人感觉,不只听到言语,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第四种方式:推理+感受

回应是:你想辞职了,觉得没有成就感。

这种方式是左右脑共同作用去理解对方。

 

大家可能会发现,这四个方法里面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词,那就是“对方”,也就是说在移情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对方”为主体,主语尽量用“你”,而不是“我”。

这四个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搭配使用打组合拳。


[预防异议]可能有些小伙伴觉得这四种方式不知道用哪一种。这个是根据你对对方的理解来决定的,如果你理解深入,你可以用既有推理又有情感的方式,如果你没有太多信息,或者不太能理解对方的时候,先简单的用复述对方语句的方式也可以,至少让对方知道你在专心聆听。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对方带着情绪表达的时候,需要支持和理解的时候。引导对方梳理思路,勇于表达。但是在很多工作场合,比如汇报工作,接受安排等这种严肃不需要表达情绪的场景不适用。

 

[教学习者编剧本]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们再来看下这个[范例]:

人物;儿子和父亲

场景:高二的儿子放学回到家

起因:儿子闷闷不乐

经过: (对话的形式)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觉得上学很无聊。”(方式一:复述)

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父:“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用。”(方式二:推理)

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磊磊,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父;“你羡慕他。”(方式三:感受)

子:“嗯,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父:“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了错误的决定。”(方式二:推理)

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父:“你觉得教育很重要,又有点担心。”(方式四:推理+感受)

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妈吧?”

父:“你不想让你妈知道?”(方式二:推理)

子:“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试,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

……

结果:儿子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层次的想法和担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大家可以根据我的范例,自己编写一个剧本。

请大家设定一个未来沟通的场景,先想到你沟通的一个对象,可以是和爱人、和孩子、和父母、和同事、和下属等等。而且对方有情绪需要倾诉,比如受了委屈,很生气,失落等等负面情绪,你会需要和他进行沟通。你想到什么场景?

 

请编一段小故事,设计出人物、场景、起因、经过、结果,其中时间是未来一个月内的某个时间,经过可以用对话的方式,把刚才学习到的移情聆听运用到沟通中。

好,接下来请我们的小伙伴,开始在纸上写下你的剧本,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请一个小伙伴来讲讲的剧本。


 [学习者编剧本]

人物:小露和同事

场景:吃完午饭后,同事拉我到一个人少的地方,

起因:同事闷闷不乐

经过:

同事:“现在的工作真的太没意思了。”

小露:“你感觉工作没有成就感觉。”[加入感觉]

同事:“是的,觉得每天都瞎忙,一天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小露:“你不知道工作是为了什么,没有意义感。”[既有推理又有感觉]

同事:“嗯呐,感觉自己像是在浪费时间。看我朋友圈里的同学都都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越来越牛,而我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有自己的优势。”

小露:“和同学相比,你不干于自己平庸的现状。”[加入推理]

同事:“是这样的,我们是一起毕业的,当时和她约好5年后相聚,眼看着4年过去了,她的事业越来越红火,而我一直都是在原地踏步,我都有点不想去赴约了。”

结果:同事吐露内心真言。


[反馈]非常棒的分享!这个案例中小露同事吐露了她的心声和担心,沟通达到了移情倾听的目的,运用了加入感觉,加入推理,既有推理又有感觉的移情聆听方式沟通。这样的沟通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


[结尾]好,刚才我们学习了移情聆听,包括与回应式聆听的区别,意义,以及移情式聆听的4种沟通方式,大家学会了吗?每天都可以用起来,相信生活会因为理解更加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