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在孩子想要尝试一件事的时候,学习者能够使用四个步骤,包括放手、铺垫、点拨、赞赏,来尊重孩子的努力,有效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我叫肖蓉,是一名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因为平时工作很忙,所以我的一个标签就是高效能工作追求者。还因为我有两个孩子,所以我的另一个标签就是科学育儿追求者。
分组
为了接下来的讨论更方便和高效,首先我们进行分组。从我右手边的小伙伴开始,按顺序两两一组。
图书介绍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跟大家一起拆的这本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该书是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长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出版20多年长销不衰。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地赞誉两位作者,美国公共电视台(PBS)还根据书中的每个章节制作了一套六集的系列节目。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被引进中国后也是一版再版。
A优势(重点是比较)
与其他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相比,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包含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原则、小贴示之类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应有尽有,能帮助家长们循序渐进地自学或者与朋友们一起学习。书中同时还提供给家长们可以借鉴的众多事例,以便他们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另外,书中还配上了卡通漫画,生动展现每个技巧,好让性急的父母们可以看一眼漫画就能很快复习一遍。
B利益(强调学习者的利益)
B1:无论你的孩子现在年龄有多大,无论你是普通家庭还是富裕家庭,在育儿方面都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把大家联系在了一起。家长都对孩子拥有同样的爱,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都希望能传承给孩子们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创造未来。在育儿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努力寻找一种既尊重孩子又有效的方法,来缓解亲子关系中的紧张,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一定有你想要的答案。
B2:今天所分享的拆页“尊重孩子的努力”是“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章节中的一个方法,它帮助我们在孩子想要尝试一件事的时候,能够使用四个步骤,包括放手、铺垫、点拨、赞赏,来尊重孩子的努力,有效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尊重孩子的努力
我们过去以为,跟孩子说某件事很容易,就可以鼓励他,现在才知道,当我们说“试试看嘛,很容易呀”其实是帮倒忙。他成功做好一件容易的事儿,也并不会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成就,倘若失败了,就是她连一件简单的事都做不好。我们反过来说“这不太容易,或者说可能有点难” ,他就会接受到另一种讯息,如果他成功了,他可以因为做好一件困难的事而感到骄傲。若是失败了,起码也可以因为事情本就困难而感到安心一些。
要某些家长说“这事可能很难”他们会觉得自己做作,但是,如果你从一个稚嫩儿童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新事物的第一次真的不容易。【避免说这件事情“对你来说”一定很困难,孩子可能会想“为什么我做就困难,为什么不是大家都觉得困难?”。】
某些家长抱怨,当面对孩子的挣扎时,他们无法忍受自己只能袖手旁观,给他同情,而不能提供更多协助,但我们建议,与其接手帮孩子做,还不如提供他一些有用的资讯。
“先把拉链两边的尾端拉好,说不定比较好拉起来”。
“先把陶土做成球的形状,说不定比较好做造型”。
“你先把号码锁的旋转扭转几遍,然后再试一次,说不定就会开了” 。
我们觉得“说不定”这三个字很好用,万一孩子还是做不好,可以避免他归咎于自己太笨拙。
那么,只要是孩子做得到的事,我们是否永远不能代劳呢?我们相信父母能够感觉到孩子是否已经疲惫或是在当下需要额外的关注,甚至是一点宠爱。在某些时候,即便你完全可以自理,若有人帮你梳头发或穿袜子,可能会带给你很大的抚慰,只要家长知道自己的基本方向是帮助孩子照顾自己,那么偶尔享受一下为孩子服务的乐趣也未尝不可。
【Why】许多育儿书都教导我们:孩子不是我们的缩小版,也不是我们的延续,而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梦想的独立个体。也确实如此,不管我们有多舍不得,孩子终究会离开我们的怀抱,奔向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尽早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尤其重要。
绝大多数家长都认同,要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必须要在做中学。只有孩子去亲自处理事情的时候,才会积累经验,培养勇气和自信,进而独立。
你也许会说,让他尽量多的去做一些事情就好了。真的这么简单吗?你回想一下自己在育儿过程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说这样的话:“你还太小,还不会弄这个,还是我来弄吧。”一不小心,我们就成了包办父母。于是我们换了个策略,不停的鼓励孩子:“你是最棒的,这么简单的事你一定能完成的。”可这一招也不是万能的,大人眼中超简单的事儿,对于孩子来讲,有时候真的好难。要是这么简单的事孩子万一没有做成功,你要怎么安慰那颗受到打击的小心灵呢?抑或是你看着孩子在那里满头大汗,努力了许久都不得章法的时候,你又忍不住接过手来,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What】这些都是“鼓励孩子独立自主”道路上的坑,我们都没有尊重孩子的努力。尊重孩子的努力,是指大人要能够看到孩子为了完成某件事而付出的努力,不论事情是否成功,哪怕只是稍微了解了一下,这种努力都应该受到赞赏和尊重,继而转化出激励下一次继续努力的动力。那么,当孩子想去做某一件事情时,我们怎样做怎样说才叫尊重孩子的努力,才能有效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呢?结合原文案例,我们可以把它细分为4个步骤:
【How】首先,放手,给予机会。怎么放?在安全的前提下,暂时收起你所有的不放心,给孩子努力的机会,尊重孩子“愿意去尝试一下”的努力。可以使用“你来试一试吧”这样的句式。
其次,铺垫,预告困难。怎么铺?不要一味地说这件事很简单,而是提前预告事情有点难度,以增加孩子成功之后的成就感,也预防孩子万一失败之后的无能感。可以使用“这件事儿有点难哦” 这样的句式,给孩子正确的鼓励,让孩子从容的努力。
再次,点拨,助力成功。怎么点?当观察到孩子努力了许久,还一头雾水的时候,适当的提供有用的建议,悄悄帮助孩子。记住:只是点拨,孩子才是主体,我们不需要接手过来。可以使用“你可以……说不定会较好”句式。
最后,赞赏,肯定努力。怎么赞?在整个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无论他是否成功完成,我们都肯定他整个过程的努力,而不是只看结果。这里的赞赏可以是:给孩子一个物质奖赏,或者几句温情鼓励的话,或者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一次有力的击掌。
【举例子】比如,我家三岁的孩子看见大家都在包包子,也想要过来尝试一下。于是我这样跟他说:“宝贝,你也想试一试包包子呀,来吧。”他很高兴。但我观察到他根本不能把菜馅儿成功的包进面团里。我于是跟他说:“要想把菜馅儿都包进面团里,还要弄得很圆,不容易呢。你可以把菜少放一点,说不定就会好得多哦。”他听从了我的建议,只放了一点菜馅儿,果然就全包进去了,虽然还是弄不圆,但他非常高兴,包了十几个这样的包子。我们全家人都给他鼓掌。那几天在小区里每见一个熟人他都非常自豪的告诉对方:我会包包子了!我知道怎样才能把菜全包进去!
【不这么做的坏处】最不容易被父母理解的是第二点,为什么要先强调一下,这件事情有点难呢?不这样说会怎么样呢?如果不提前强调一下事情有点难,而只是一味的说,事情很简单呀,一定能成功的,那么如果孩子成功了,他会认为,把本来就很简单的事情做好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那种经过努力之后才成功带来的自豪感会减轻很多。但如果没有成功,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很笨拙,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干不好,就将非常打击他的积极性。甚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会再去尝试同样的事情。
【适用边界】首先一定要在安全的环境中,才可以鼓励孩子去努力,你不能在孩子从来没下过水,突然告诉你要去尝试游泳的时候告诉他:你去试一试吧。在安全的前提下,当孩子遇到新的挑战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努力,只不过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以及具体的不同场景时,前文推荐的那几个句式,也就是我们说话的具体口气和内容可以有变化。
另外,也不是每件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我们都要非得鼓励他自己完成,当孩子疲惫或者生病的时候,我们适当的代劳一下也未尝不可。
【可能的异议】①你也许会说,我告诉他“难”,他会不会退缩了?
是有这种可能的,尤其是你描述得过于难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能夸大其词,应该是根据事实客观的指出。你也不用把所有的困难都一一列出,只要说出其中的一两个就好。告诉他有一点难,并不是真的要客观的把所有的困难都展示给他,而是为了防止他在万一努力不成功的前提下,不会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笨拙,给他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而已。
②你可能还会说,我家孩子就不愿意我在旁边多说,他愿意自己去尝试。我还非得要进行第三步吗?
不是必须要进行第三步。因为有的孩子确实不喜欢大人过多的指导。他认为那是不相信他的能力,说多了他还会很烦,会引发消极情绪,导致冲突。所以我们在这里一是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选择要不要说第三步。二是我们要给孩子留够充分的时间,让他自己去探索和处理遇到的困难,不要太早也不要太多的提供建议,要懂得给孩子适当的留白。只有在观察到孩子努力了半天还不得章法的时候,我们适当的给一点建议就好。
其实,这里的四个步骤都不是每次都一定要生搬硬套,还是要结合孩子的情况和具体的事情来决定。但我们要清楚,一个完整的“尊重孩子的努力”过程是怎样的。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Get到今天的这四个“尊重孩子的努力”步骤呢?我们可以来进行现场演练,练习一下这四个步骤:首先,放手,给予机会,多说:“你来试一试吧!”其次,铺垫,预告困难。多说:“这件事有点难哦!”再次,点拨,助力成功。多说:“你可以……说不定会较好!”最后,赞赏,肯定努力。肯定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
请大家先看一下这段15秒的短视频。
大家看完了,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视频中这个五六岁的女孩是你的孩子。这一天她兴致勃勃的告诉你,她要自己拖地。你看她学着大人的样子,把拖把放进水池里,拧开了水龙头。拖把比她还高,淋湿了水后变得更重了,她废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拖把从水池里拽出来,她也没有足够大的力气把拖把的水拧干。她就这么拖着湿漉漉的拖把,到了客厅里准备拖地。这个时候你要打算怎么使用刚刚学习到的四个步骤来跟孩子说话,以尊重孩子的努力,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呢?
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五六岁的宝宝,一人扮演家长,练习一下这四个步骤,演练时间2分钟,随后我们请一个或两个小组当众表演一下。提醒大家一定要用刚刚学到的这四个步骤哦。
学习者案例记录
第一组:小张演宝宝,静静演妈妈。
宝宝:妈妈,我要拖地了,我要帮你做家务,你每天太累了,以后的拖地就由我来完成了。
妈妈:好,小宝,非常好,你能够体贴妈妈,妈妈特别赞赏你的这种行为,你可以试一试。不过呢,拖地这件事有点难哦。你可以拿着拖把倒着拖,这样说不定就能快一点。你可以先拖一小块儿地方试一下。
宝宝:妈妈,你们平时拖地的时候我都看见了。咱们可以比赛着拖,我拖一块儿,你拖一块儿,看谁拖得干净。
妈妈:行,那妈妈和你一块儿拖地。宝宝愿意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妈妈好高兴啊。
宝宝:咱们开始吧。
第二组:小孟演宝宝,婷婷演妈妈。
宝宝:妈妈,我想拖地。
妈妈:你想拖地啊,你作业写完了吗?
宝宝:写完了。
妈妈:那行,那你来试一试吧。
宝宝:行。(摔倒了)
妈妈:哎呀,宝宝滑倒了,没事儿吧?拖地这件事确实是有点难呢,拖把是湿的,地会特别滑,确实容易摔倒呢。
宝宝: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妈妈:你要不要试着去水池那里把拖把弄干一些,这样说不定会好一点。
宝宝:我拧不动,妈妈你能不能帮我一起去拧干?
妈妈:好的,没问题。宝宝正在努力想办法解决拖把太湿的问题,妈妈非常乐意帮助你哦。
结束语:哇,好温馨,好有爱的画面。大家都表演得好棒,而且都用到了今天的“尊重孩子的努力”四个步骤,看来大家都学会了这四个步骤。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育儿过程中多多使用,勤加练习,你会发现这四个步骤的神奇魅力的!
感谢大家到现场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