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李乐,是一位执着于亲子教育的新手拆书家,今天带来我的第三次2-2拆书分享。(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可以学会7个如何用和善的彼此尊重的,非惩罚性的手段来解决孩子出现的各种种样的问题。(分组)根据今天现场的小伙伴,我们以三个人一个组以便后面的活动讨论。
今天带来的片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F)这本书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的著作,讲了6个爱的沟通技巧,以此提升亲密亲子关系的图书。(A)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在美国家教类图书累计销售排第一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不仅深受家长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专业权威人士的认可。(B)这本书教会我们让孩子合作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和忠告。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的时候你气的一把把它的本子拿起来撕了,孩子被你的举动吓的哭了,而你过后也因此后悔懊恼不已。没关系,今天我们就能学到代替惩罚的的非暴力解决问题的技巧,不仅能让孩子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反省,还能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
接下来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来自2012年的版本第三章113页到114页的片段,如果看完了的小伙伴请给我一个笑容示意一下,谢谢!
我们要坚信如果肯花时间坐下来,和孩子分享彼此的真正感受,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想出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法。
这个方法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就是当我们出现冲突的时候,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我们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得到尊重。同时,我们也在教导孩子,他们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我们的仇敌。我们在教给他们如何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现在,还是身处困境,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将来复杂的社会中,这个方法都能让孩子受用。
以下为七个技巧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表明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What)原文片段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当出现冲突时,我们把精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彼此对抗消耗时间的,既能尊重彼此又能满足需求,不暴力不惩罚的七个技巧。(HOW)那么具体是如何做的呢,这是七个独立的技巧,你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也可以组合使用。今天为大家重点讲解一下其中的四条,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会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第一个技巧:请孩子帮忙。(把孩子当下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让孩子觉得他有能力去做事,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例:课间休息的时候,孩子们很喜欢闹来闹去,声音很大,我经常会使用的一招是,请你们帮忙,让老师能听到我手机上的音乐声,请大家安静一下。或者一会上课的时候会用到桌子椅子,请大家一起帮忙摆放一下。
我自己通常是第二个技巧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和第三个技巧表明期望一起组合使用的。
例:之前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很喜欢无故用脚去踢别人,有一次我正在上课,他坐在第一排,好端端的他用脚踢我一脚,我看着他说:“我不喜欢你用脚踢我的行为,如果你是想表达你喜欢我,你可以用言语告诉我)
第四个技巧提供选择。(一般建议给两个选择,是基于可以解决冲突的选择)前两天听罗胖分享到他经常也会把这个技巧用于他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女儿身上,效果非常好。
例:上周上课的时候,有一节课上课时间到了,欣欣同学还在看书,没有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我走到他的旁边说上课时间到了,你是自己坐到位置上,还是老师拉着你小手一起走到位置上,后来他把手伸了过来,我就拉着他一起走到位置上了。
(WHY)惩罚是用外在力量控制或强制一个人,受惩罚的人几乎不被受到尊重。这七个技巧不是争夺谁输谁赢,不对对方的行为做评判,也不攻击对方的人格,不使用暴力的语言也不使用肢体冲突,只关注于如何解决当下的冲突或问题,是切实可行的技巧。
(预防异议)
1、可能有人会说,这方法管用吗?孩子犯了错如果不惩罚他,他就会逃避管教,如果不惩罚他,他就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惩罚只是一个暂时性的手段,孩子可能因为害怕而暂时听话,但惩罚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只会把精力放如何对抗上,不知道如何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悔改。其实这些技巧并不难,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态度,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而是把焦点放在如何解决孩子产生的问题上。
2、可能人小伙伴会问,惩罚和承受自然后果有什么不同?
惩罚是为了教训孩子,追加他们的肉体痛苦或精神痛苦,而承受自然后果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自己行为所产的自然结果。
虽然这本书所描述的方法会对的是孩子,但片段中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大人,比如你的工作伙伴,你的朋友,你的另一半,因为大人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让你伤脑筋的事情。
A2分步催化第一步: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周,你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比如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一会要喝水,一会要吃东西;你要和你的工作搭档一起完成一个数据报告,你的搭档却还没有开始,后天就要交给领导了;或者你和你的另一半为家务分配等等,那时的情景是什么?会发生什么?只需要想出那个场景就可以了。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所以请大家想像未来可能会发生和对方有冲突而因此想要惩罚对方的场景。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思考及讨论。稍后我们请一名小伙伴分享一下你的场景。
A2分步催化第二步:
针对各位刚刚写下的会发生冲突而因此会暴发的场景,假如未来一周这个场景真的发生了,你会怎么用今天学到的技巧来更好的解决这个冲突呢?
给大家3分钟的书写时间。稍后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宝,关于做家务这一点上,我会运用第四点的提供选择,和我女朋友说,你是选择拖地呢还是选择洗碗了,用一种商量的口吻,觉得我在尊重他,对方可以更易接受,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气,说你去洗碗吧,或你去拖地吧,这样她会有一种被指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