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96期线下活动(河西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解决分歧,创建共同目的 学习目标: 通过三个步骤,建立共同目标,达成一致

开场:

大家好,我叫肖雄。肖是肖邦的肖,雄是英雄的雄。介绍下我的三个标签:首先我是一家医院的信息化运维工程师;第二个是小说爱好者,偏爱科幻和推理小说;第三个是学习分享者,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拆书分享的过程中,我尽量以一个培训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书籍介绍(1分钟)

 

【事件场景】:周末了,你想在家里休息,另一半想出去看电影,你俩因为意见不同而争执不下;或者你和朋友一起外出,你想吃点菜,朋友想吃自助餐,你俩因为各执一词而大吵一架。

【提问】:你会遇到类似的分歧吗?以前都是怎么处理的?是不是常常争执不下?

【影响】:如果经常因为目标不同而与人争执,人与人之间容易引发矛盾,你的伴侣、朋友、同事等人际关系会变得紧张,甚至恶化。
【解决】:《关键对话》这本书就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找出目标背后的深层原因,建立共同目标,最后达成一致

 

请大家开始阅读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关键对话»81

 

想要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只是令人激动的第一步,光有这个念头还不够。调整到正确的心态之后,我们还需要改变应对策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发现对话陷入僵局的原因在于,我们期望实现的是一个目标,而对方希望实现的是另一个目标。我们认为这种矛盾永远无法调和,因为我们总是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等同起来。实际上,期望目标是一种策略,策略带来的结果才是实际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总是把愿望或目的和策略混为一谈,这就是问题所在。

例如:下班回家后我说我想去看电影,你说你想待在家里休息,于是我们便开始争论起来,“看电影”“看电视”“看电影”“看书”。。。。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是因为外出和待在家里是水火不容的对立选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3分钟)

 

这次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次的学习,学习者能够在和别人目标不同时,运用今天学的确定具体方式、找出需求、建立共同目标三个步骤使沟通达成一致,让人际关系更加美好、和谐。

 

【强化概念解释】很多时候我们会与人发生分歧,原因就在于目标不同。如果我们都想去吃西餐或者去逛街,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争执。 所以想要解决分歧,就要建立共同目标。但问题是,如果我们守着自己的目标不放手,那么就不可能达成共识。正如原文所说,我们很容易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混淆在一起。在这里,“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是两个看起来很像的概念,到底如何区分它们呢?在我看来,“期望目标”最大的特点就是具体,它能指导我们具体去做一些事,比如,“跑5公里”和“做10个仰卧起坐”就是“期望目标”。问问大家,“减肥”是“期望目标”吗?是的,“减肥”不算,因为它不能指导我们行为,它不够具体,它属于后者——“实际目的”。“实际目的”一般没有那么具体,比如减肥、休息和加薪。而且,“期望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实际目的”。通俗来说,“期望目标”就是方式;“实际目的”就是需求。

 

如果我们想要达到共识,那么第一步就是区分方式和需求。实际生活中,这并不容易,我们很容易死抠字面意思。当对方说,想看电影,我们就容易把看电影当成他的唯一需求,好像他非电影不看。实际上,对方主要是想出去走走,看电影和逛街他都能接受。

 

具体如何做才能达成共识呢?有具体以下三步:

 

首先,确定具体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询问等途径,再次确认对方的具体方式。比如,有次我和朋友在外旅行,到晚上我感觉很累,想在酒店休息,他却坚持要去市中心。我问他:“你是想去市中心,对吗?”他回答是。

 

然后,找出背后的需求,可以问自己“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或者直接询问对方,找出背后的需求。比如,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去市中心时,他回答说:“想带点礼物给朋友,感觉只有市中心才有卖手信的商店,所以想去市中心”在这里,去市中心是方式,而背后的需求是想买礼物给朋友。

 

最后,建立共同的目标,在了解自己和对方的需求后,建立一个都能满足需求的具体目标。比如,我的需求是不想太消耗体力,他的需求是买礼物,我说:“这样可以不可以,我搜索下地图,看附近有没有这样的商店,如果有的话,我们就在附近买。”他接受了我的建议,最后在不远的地方就找到了满意的商店,皆大欢喜。

 

【预防异议】还有人可能会问:怎么一件事被我说得这么复杂。比起按照以上三个步骤,你真的想与人争执最后人际关系恶化吗?而且,坚持自己的目标很容易,可后面的事就复杂了:你俩可能因为分歧而矛盾不断,最后很多事都难以做好。所以,想要解决跟问题,就要找出根本原因。具体怎么做?就是按照以上三步。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适用边界,比如在工作时收到领导的指令,你可能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按照对方的具体要求来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现在进入演练环节。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请大家给自己设定一个未来可能和别人目标不一致的场景,比如你想在家里看书,但伴侣不同意;你想科室一起加班,而你同事不赞同等;请编一段小故事,一两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背景、对话、内容、结果,其中部分对话运用刚学到的的几个步骤,要求最后双方能够达成一致。

好,接下来请我们的小伙伴,开始在纸上写下你的剧本,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请人来讲讲的剧本。


海带开始了她的分享:

 

人物:她和弟弟A  

背景:想玩洛洛,A想玩吃鸡(洛洛和吃鸡指的是两种游戏),两人有分歧。


对话:

她:“你是想玩吃鸡,对吗?”

A:“是的,你就陪我一起玩吧。”

她:“为什么一定要玩吃鸡呢?可不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A:“因为我想放松下!”

我:“我也想放松下”(思考一会)“你想玩吃鸡,但是我不会玩,你一个人玩游戏也很无聊对吧。这样可不可以,我俩都会玩刀塔,要不我俩一起打刀塔去?

A:“好啊,好啊”

我:“走吧”

 

结果:最后姐弟两人达成共识,一起玩游戏得到了放松,皆大欢喜。


我说:非常感谢海带的分享,她说的例子非常生动,也确实是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况,最后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家掌声鼓励下。

 

希望大家以后能够把我今天分享到的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时候,目标不是唯一的,当我们明白到,这一切都源于需求时,我们才能真正地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最后达成共识。这也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只看表面,表面千变万化,只有核心才是不变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