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在抱怨时采用,先描述客观事实,然后讲述造成的后果,最后描述自己感受的方法。
书籍介绍: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书籍是《拆出你的沟通力I》。
F:这本书的作者是赵周,赵周是拆书帮的帮主,素有“高超的沟通者”之称。这本书讲述的是沟通能力的两个方面,如何表达和主动倾听。
A:为什么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有两大优势。首先,这本书的体系很完善,它集中讲述了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这两种能力。怎样练就表达能力呢?书中从如何区分事实与观点,到如何有条理有组织,再到如何生动与打动,层层递进。倾听能力也是一样,从如何表关注,到如何顺情绪,再到如何赢好感,内容非常体系化。其次,这本书的可操作性很强。在每个片段之后,都会有赵老师的讲解,告诉你为什么要用这个技能,这个技能要用在怎样的场景中,以及这个技能具体的应用步骤是什么,让你拿来就可以用。
B: 当你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才能让他人印象深刻时;当你不知道如何应对他人批评,才能避免冲动,赢得尊重时;当你不知道如何说,如何做,才能赢得心仪对象好感时。翻开这本书,你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法。
拆书原页
《拆出你的沟通力I》P46-P47
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描述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觉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觉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我们建议你把这个三步模型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来使用。每个部分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而且你不要总是使用相同的词语。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家已经把拆页看完,在拆页中,讲述的是一种关于如何表达抱怨的方法。在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时不时会发生摩擦。我们的习惯做法是,通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人发生改变。(What)
表达自己的不满是其中的一种典型做法。人们在表达不满,表达抱怨时(Where),可能会采用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方法,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可能会让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件事情。或者看到你表达不好情绪,对方情绪也上来了,结果双方就陷入了各自表达情绪的战争中,而忘记让对方行为有所改善的初衷。为了让大家对不这么做具体会产生怎样糟糕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那天,想到有十多天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所以就拨通了我妈的电话。一接到我的电话,我妈就冷嘲热讽起来:“工作这么忙啊,今天才给家里打电话,我以为你就在外面,不要这个家了呢。”
听到这里,我就火了:“妈,你怎么回事,你说我不打电话,你说我不给家里打电话,你说我打电话,又是这么难听的话。算了,反正也没什么事,我先挂了。”
在这个案例中,其实,我妈其实是想表达很久没有接到我电话,想我了,但是采用直接发泄情绪的方式表达。我也就以牙还牙,直接用不好的情绪回击回去,结果就弄的不欢而散。(反例) (不这么做的坏处)(Why)
所以在表达抱怨时,
第一,我们需要描述客观事实,到底对方做了什么行为,给你带来问题。
第二,我们需要讲述这些行为的具体后果是什么。
第三,描述对问题结果的直观感受是什么。(How)
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抱怨,我们就可以达到让对方在不产生情绪的情况下,做出相应行动改变的效果。
为了让大家深切感受这个技能的强大,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具体事例
事例的背景是,我跟我的好朋友春燕,一直相约见面,结果总是没有见到面,后来她说五月份要来宁波,结果我又被放鸽子了。
我跟她说:春燕,从春节过后,我们一直相约见面,你工作比较忙,没有抽出空来,后来你说四月要来宁波,我很高兴,一直等着你来。现在五月了,你都没有来宁波,也没提前跟我打个招呼。(这部分属于X,具体行为的描述)
我所有关于你来宁波之后,我们要一起去做的事情,都没能实施,所有的计划都泡汤了,我所有的期待也都落空了。(这部分属于Y,行为导致的后果)
我很难过(这部分属于Z,感受)
在讲完这段话之后,对方陷入了几秒钟的沉思,她说:小惠,你这样让我好尴尬,你什么时候有空,不能这么拖下去了,下周有空吗,我来宁波找你,咱们约起。
A1激活经验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遇到一件让你跳脚的事情时,你明明心里快炸毛了,但是你害怕惹怒对方,所以你忍气吞声,在心里默念:不能生气,不能生气,生气是会长皱纹的。或者说,你马上就跳起来了:我没错,你才错了,你们全家都错了。结果,场面是一片惨烈。又或者,想说,却不知道怎么说,“算了,算了,就这样吧。”你选择了漠视,结果问题一直存在,成为你心里永远的痛。
你最近是否有感受过这样的情绪,有过这样的经历,是什么时候?具体是什么事情?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请每个人都尽量表达一下,每个人在分享时,请把时间控制在1-2分钟。
A1+:
想一想,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怎样运用刚才学的方法去抱怨。请记住,我们刚学会的技能,我们需要告知对方,对方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对方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后果,你的情绪是怎样的?是时候把技能发挥出来了,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践步骤写在便签上。
小伙伴A1分享
因为最近身体不太好,但对于今天拆书帮的活动还是蛮重视的,所以还是想来。我就跟我老公说,让他送我,他说:“没有这个必要吧,你打车去或者自己开车去吧。”当时我就沉默了,但其实心里是非常难受的。
小伙伴A2分享
背景介绍:小伙伴的妈妈,每天打电话过来,让小伙伴手机签到领取积分。平时小伙伴的惯常做法是,忍着。在以后,他会这样说。
妈,你每天一早就提醒我手机签到。
打乱了我早上的生活习惯。
被人催着,让我一大早就感到一阵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