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99线下活动(河东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有效沟通的方式 学习目标: 通过向对方确认理解,表达同情和感受,形成共识后协商解决问题。

开场: 【自我介绍及图书介绍】1分钟
【开场】大家晚上好,我叫陈静,首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开福区政协委员;第二个标签,一家咨询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第三个标签,9岁男孩的妈妈。
【F】今天我拆的这本书叫《正面管教》,作者是美国的简•尼尔森,她是教育学博士也是7个孩子的妈妈,这本书介绍了如何不惩罚、不娇纵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
【A】《正面管教》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在亲子教育类书籍中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正面管理”理论也研发成了系统课程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让孩子、父母和老师读了都受益终生。
【B】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在家庭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气氛,培养孩子自律、合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达成共识赢得合作的技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片段】《正面管教》P26    1分钟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怒。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种相互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2分钟。

我看到已经有很多伙伴都已经读完

【学习目标】今天,希望大家跟随我通过完成RIA现场学习以后,我们能够在与孩子或他人起了冲突、有了分歧的时候,做到准确的理解对方,向对方表达同情,表达感受,形成共识后,协商解决问题,赢得合作。

【负面做法】

    在生活中,当与他人起了冲突、有了矛盾,我们通常会不断的解释,或者固执己见,也有可能争吵起来,尤其在对下属、孩子时更容易出现质问、指责。

【负面影响】

这样做,家人之间容易累积情绪、产生敌意,我们怎么说对方也不听,久而久之让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同事之间则会造成沟通不畅,互不配合,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使双方关系紧张,甚至影响自己的升迁发展。

【行动建议】

那么,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通过理解对方、表达同情、表达感受、关注问题四步达到有效沟通,形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赢得合作呢?

1、确认理解你。一定要向对方核实、确认双方对事情的理解是一致的,确认理解一致以后再往下谈。

2、表达同情你。说一些自己类似经历,在情感上去认同对方、同理对方,而不是在行为上宽怒对方。

3、说我的感受。这里的感受不是观点,因为表达感受是不带评判的。感受性的词是类似于“伤心、沮丧、痛苦、高兴等”

4、我们共同解决。有了以上三步的铺垫,就有了共同解决问题的基础与条件,再经过商讨,很容易达成共识。

从上面四个步骤也能看出,两个你,一个我,一个我们,处理冲突、解决问题时,当我们把焦点更多的放在对方身上,认真的理解他们时,对方就有了合作的意愿,愿意共同解决问题。

【案例】

学习这片段,正好让我想起上周日送儿子去军事夏令营的事,上午刚送过去,当天下午就接到电话,他说:“妈妈,这里环境不好,条件简陋,我要死了,快点过来接我回家”,我耐心的劝说了一下,讲了一些应该坚持,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但他仍坚持要回来,我就有点生气的说“你死了我也没办法去接人啊!”,他听了很生气说:“那我就去自杀!”挂了电话。这种情况下矛盾激化已经无法电话沟通了,我又十分担心,于是又开了两个小时车去夏令营。

【行动建议】

因为正好拆解了 “赢得合作四个步骤”,我就拿来自己学以致用了一下,看看按照这个方法能不能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到了以后我是这样说的:

1.确认理解你。“崽崽,你觉得在夏令营环境没有家里的好,都是陌生不认识的人,晚上睡在这里很不习惯,想回家对吗?”经过确认是这样的,我们就进入到第二步。

2.表达同情你。“恩,妈妈读高中刚刚寄宿的时候也和你一样睡在这样的寝室,也非常想回家。”表示对他的感同身受。

3.说我的感受。“你不在身边,我也非常的担心你睡不着,也十分的想念你,有时候也会有点难过。”他感受到我也很在乎他,一直安静的听着。

4.我们共同解决。接下来我说 “你第一次一个人住在外面,要不,我们和教官商量一下,让你在睡觉前和我们视频聊天,或者中途来看你一次呢?”他点头,达成了一致。

经过这样的沟通我们就愉快的、放心的回家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2分钟

【显像提问】

下面请大家回想一下有没有像我一样出现过类似因为无法达成共识,给双方带来更多困扰的事情呢?

比如,生活中,有没有与孩子或者与爱人、亲人因为沟通问题没有达成共识而产生更多矛盾?工作中,上下级或者跨部门合作的时候,因意见不一致导致问题没有解决?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具体情景是怎么样的呢?现在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时间是3分钟,一会请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

【分    组】

【伙伴分享】

  一位爸爸:最近遇到我的女儿无缘无故的不愿意洗澡,不愿意洗头,我们怎么说她也不听,非常的对抗,最后只能 “简单粗暴”的要求她才能洗完,让我们很头疼。

A1+:7—9分钟

【加工应用】

我们今天学到了“赢得合作四个步骤”,请大家再针对刚刚自己想到的那个场景,怎么运用“四步”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还是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会也会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组内分享

分享者:上周,我们家孩子放暑假,终于可以到期待已久的爷爷奶奶家体验生活了,去之前,我给他制定了每天的学习任务,比如上午阅读,下午奥数,还有每天保持电话沟通等等,前三天我猜想他玩得开心,一个电话都没打过来,到第四天晚上突然接到电话哭得很历害,说脑袋痛要回家,刚开始我也是按照今天所学首先表示对他的理解说“你可能玩了几天有点乏味,没有新鲜感了,乡下的生活和你想的不太一样”,接下来呢,我就问他想怎么办,小朋友说要看心理医生,而且马上就要看。我先生在电话旁边猜说,免了他的作业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我:恩,爸爸妈妈想了很多办法。那你你觉得用到“四步骤”怎么样讲会更好呢?

分享者:前面理解他的话说了,同情他说到妈妈在外面住几天也不习惯想回家,这两点还是做到了。

我:恩。

分享者:但是可能在解决问题时,不能根据我们自己想的原因来和他沟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后再好好与他协商解决。

我:能够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分享者:是的,说说自己也同样担心他、心疼他。

谢谢小伙伴分享她通过学习转化成的一个成功案例!

结束语

谢谢大家,希望通过我们的学习,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相处更加轻松,工作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