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95期线下活动(河东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化解误会并创建共同目的 学习目标: 学习对比法化解误会,并通过三个步骤创建共同目的,使沟通顺畅进

开场: 大家好,我是一级拆书家傅珊。今天我要带来的是2-4的拆书,片段来自《关键对话》。
F这本书的作者是科里帕特森所领导的一个团队,总共4个成员,他们曾出版过两本书,都登上《纽约时报》上榜的畅销书,即《关键对话》和《关键冲突》。本书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确认沟通目的,一个是在沟通过程中注意维护沟通气氛,围绕这两点教会我们如何避免无谓的争吵,达成有效的沟通。
A本书和市面上沟通畅销书不同的地方在于,书中的沟通技巧是作者通过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进行实证调查总结提炼出来的。书中记录大量关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改变对话方式能够为我们带来不同的结果。书中案例和技巧相结合,通俗易懂,是我们培养高效沟通的经典书籍。
B当生活或者工作中碰到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未来的结果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或者双方的观点背道而驰,又或者说双方情绪比较激动,而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时,通过本书都可以找到既解决问题,又不会破坏彼此关系的沟通方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双方观点不一致,无心的一句话造成对方误解的时候,如何用对比法化解误会,以及如何和对方达成共同目标,使沟通顺畅进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解,当大家在沟通中出现误会的时候,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一个句式:“我不希望你认为。。。。。。正相反,我认为。。。。。”的句式来消除误会,使沟通能够顺畅进行。

 

【负面一般的做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无心的一句话都有可能造成对方对我们的误解,性急的人可能噼里啪啦为自己解释,甚至和对方争吵起来,当然也有伙伴为了不产生冲突而选择和对方道歉或者沉默应对,【不这么做的坏处】那大家看到这两种应对方式,当我们和对方争执的时候,双方的情绪都会很激动,会使对话难以继续,而选择道歉或者沉默,那对方会觉得你这是心虚的表现,而自己心里也会觉得很委屈,反而会加深双方的误解,影响话题的继续。

【例子】说到这,我想起上周和同事聊到关于工作效率的问题,我希望她够提高工作的准时性并由此提了几个建议,当时我就感觉到她可能有些不开心,但碍于面子她也没直接和我说,而我也没有在意,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应该已经对我产生误会,觉得是我在质疑她的工作能力,而事实上我只是在就事论事,那我们该如何化解这个误会呢?

 

【拆页行动建议】书中给到我们一个对比消除法,这个方法用一个否定,比如“我不希望,你认为”,一个肯定,比如“正相反,我认为来表达”。

第一步:否定部分。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它能够直接解开对话中的误解。比如我可以用“我不希望”的句式对我的同事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对你不满意

第二步:肯定部分。用“正相反,我认为”来表达,这一步是对对方的肯定和认同。比如我可以说:正相反,我认为你工作能力很强。

 

大家可以看到,用了这两步以后,我的同事已经完全清楚了我的本意。

【预防异议】当然,如果对方因为误解,特别生气,情绪特别激动,这个时候他是完全听不进任何语言的,我们可以等对方情绪缓和以后再运用“我不希望,你认为。。。正相反,我认为”这个句式来消除误会。

这个句式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能够帮我们直面对方心中的误会,缓解对方情绪上的问题,是我们继续沟通的前提,可以说是小工具有大作用。所以我们学习并运用好这个句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在,我们通过对比法消除了误会,但并不代表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如何让双方的观点一致,并且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呢?而且有时候,我们和对方陷入争论其实并没有误会,只是因为观点不一致,那我们如何使观点达成一致呢?我们会在第二个片段将具体和大家讲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法】接下来请小伙伴们回忆一下,最近一周有没有类似的场景:比如你希望父母不要宠溺孩子,他们却觉得你是嫌弃他们不会带孩子,比如你希望同事能清理自己的办工桌,他却觉得你对他有意见,请大家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回忆一下,会请到一名小伙伴和我们分享。

 

【学习者分享】

淇月:我想到我和我妈妈沟通的一个场景,我今天穿的穿衣打扮显得比较胖,她对我各种点评各种说,最后还加了一句说;“你再这样就会很丑。”这些话让我很难受,而且我当时听了也很气愤。但是,我知道,她其实是关心我。

 

【拆书家反馈】

掌声感谢淇月的分享,淇月分享了她妈妈对她服装打扮的关心,但是说出的话让淇月很受伤,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不过如果能转换成我们自己无心的话语造成对方的误解和伤害那就更好了。


A1+拆书家提问】

我们刚刚都想到了过去造成对方误会的场景,现在时光穿梭,回到当时的场景,你如何使用对比法来消除误会呢?你会怎么说?可以用到“我不希望你认为……正相反,我认为……”这样的句式

 

学习者分享】

番茄:我是负责营销,每个月都会收到营业额量化的指标,比如我这个月的客户要发展2万5千个,收到这个指标的时候我就问:这个指标为什么会按2万5千个下?作为制定指标的同事可能就误会我们不太愿意接受这个指标,参考今天的知识点,如果回到当时的场景,我会说: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们不愿意接受这个挑战,我们是属于同一个战壕里面的战友,正相反,我认为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需要你的协助,如果能够给到足够的支撑的话,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


【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对比法消除误会,这是我们能够继续沟通的重要前提。那么误会已经解除了,接下来我们就应该真正解决目的不一致的问题了。具体如何做呢,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第二个片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总而言之,当你感到对方和你的目的不一致时,应当这样做:暂停充满争议的对话内容,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创建共同目的。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知道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例如:

“这样行不通,你的团队主张留在这里工作到完成任务,我的团队想先回家,周末再来加班,我们干吗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例如:

“星期六早上,你们为什么不想来?让我们累个半死,还要担心安全和质量问题。你们为什么那么晚来?”

 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之后,扔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例如:

“我不想和你争个高下,最好能找到让两个团队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我们以前靠投票或者掷硬币决定,结果失败的乙方总是埋怨并憎恨获胜的一方。我更关注的是两个团队对彼此的看法,因此,以后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必须保证不会伤害整个团队的合作关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当沟通中出现目的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能够用四步法创建出共同目的,使沟通能够顺畅进行。

 【不这么做的坏处】当双方目的出现不一致时,我们往往都希望对方接受

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惜吵的面红耳赤,而有些不愿意吵的伙伴可能会默认下来,但是内心却是不认同,不承认,不配合的。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并不能达成我们想要的目的。

why】在对话中,如果能让对方感觉到,我们关心他的需求,我们的对话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那么对方就会愿意倾听我们的意见。那么具体如做呢?我们这里 有四个步骤。我放到例子里面和大家一起讲解,背景是这样的【例子】端午节之前的周末,我就和老公开始讨论关于如何度过这个小长假了,我想去乡下看荷花,而他则只想呆在家里。为了和他达成共同目的,我是这样做的。              

【细化原文行动步骤】

1. 说出双方意愿。这一步是承认差异,并承诺共同寻找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我是这样说的:你想呆在家里,而我想去乡下看荷花,我们考虑一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

2.了解具体原因。这一步是发现目标背后的真实原因,就是简单的多问几个为什么,来找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比如:

我问老公:你想呆在家里是什么原因呢?

老公回复:不想到处跑,受不了到处是吵闹的人群。

我问:就是说你想要安静的环境对吗?

老公回复:是的,最近跟项目各种争论,想耳根清净清净。你为什么想去看荷花?

我回:最近太忙,我们好久没有在一起过二人世界了。

在这一步呢,我了解到老公的真实目的是需要安静。

 

3. 寻找共同方案。这里我们还可以再细化三个步骤

a:明确双方需求。这里指了解对方的真实原因之后,提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比如说,

我问:是不是只要找到既能享受二人世界又能享受安静的选择,就可以了?

老公回复:是的。

 

b:提出建议。根据双方的需求,提出符合需求的建议,比如说:既能享受二人世界又能安静,那我们可不可以去图书馆那边的咖啡厅坐坐。

 

c:达成一致。如果双方都对提出的建议很满意,那我们就达成一致方案,若还有疑义,那可以提出更多的方案供两人选择,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

 

【预防异议】好了,听到这很多小伙伴会说: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可没办法保持这么清晰的思路。的确,看花容易绣花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坚持练习的话,是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的,比如,很多沟通高手他们其实也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获得这些技巧的。所以我们只要坚持练习你也能做到。当然前期练习起来会觉得非常麻烦,但是相比沟通无法进行来说,我们花时间来练习却是非常值得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的运用,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演练,【给出具体场景】具体场景是这样的:小H和小O是一对多年的好闺蜜,两人工作后这五年,每年都会相约出去旅游一次,两个单身汪今年的旅游计划最近也提上日程了,通过沟通了解到,两人出游的时间预计是9月份,时间大概为3天左右,小H想去成都吃美食,而小O想去大理。两个人的旅游地选择出现了分歧,但是又很想一起出去旅游,怎么办呢

【给出清晰指令】请各位小伙伴两两一组一个扮演小H一个扮演小O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四个步骤帮助小H和小O沟通确定好今年旅游地的选择吧。

 

【学习者现场演练】

丹燕:小O,9月份有三天小长假,你打算去哪里玩?

文杏:我还没考虑好,但是我之前的想法是一放假就去大理玩,大理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看到大家朋友圈里面晒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我也想过去走一走,那你呢,你想去哪里?

丹燕:哎呀,可惜了,我想去成都。我想去成都吃美食,再看看成都人怎么悠闲的打麻将。我也想去看看歌里唱的成都来了就不想回去的城市,倒地有什么魅力。

文杏:美食是吃火锅吗?

丹燕:我反正就好吃,什么都可以

文杏:好吃我就带你去火锅巷子,去太平街走一走,

丹燕:但我就想去成都看看

文杏;我们还要考虑只有三天小长假。

丹燕:我们去成都和大理好像都比较远。要不我们找个又能吃美食,又能看美景的地方。你觉得武汉怎么样?

文杏:武汉也可以啊,有武汉大学,有汉街,也有很多美食,三天的时间也来的及。

丹燕:那好啊 ,这些我们就去武汉,等下次时间长点比如10.1我们再去成都或者大理。

 

【拆书家反馈】

 丹燕和文杏的演绎真的让我们感觉到是一对闺蜜在聊天,非常的真实和自然,她们也从最开始的成都和大理,通过运用四步法,最终选择了既有美食又有美景,同时还符合他们当下情况的武汉,非常精彩的演绎,谢谢两位。


片段二【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法):

想象一下,在未来一周,你有没有可能因为沟通目的不一致,导致沟通不畅的场景?比如你想下周部门统一加班,而同事可能不愿意的?比如你想给孩子上课外辅导班,而老公不同意的?你想吃川菜,但是老公想吃湘菜?请大家想象一下有没有这样的场景?

【学习者分享】

丹燕:我想到和老公关于孩子报辅导班的问题,我希望孩子培养多点兴趣爱好,所以会报好几个辅导班,但是,我老公特别严肃的和我说不要给孩子报那么多的班。

 

谢谢丹燕的分享,借由丹燕的分享,我们对未来的场景都有一个想象,接下来请大家就刚刚想到的场景,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四个步骤来写一写,如果这个场景真的发生了,我们如何来创建共同目的。

【学习者分享】

丹燕:老公,我想和你聊聊关于孩子辅导班的问题,我之前给孩子报了书法,太极,舞蹈,钢琴,英语等等 ,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觉得哪些是可以留着的呢?

老公:主要看孩子的兴趣爱好吧,还有也不能太多了,孩子学太多也累。

丹燕:那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希望她在某个方面培养出兴趣,然后我们也能全力支持的方面学习一项技能,大概选择2-3个,你觉得怎么样?

【结语】好的,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首先我们学习了用对法法来消除误会,大家还记得这个这个句式吗?“我不希望,你认为。。。正相反,我认为。。。”用这个句式来消除对方的误解。接下来,我们解除了误会之后,我们用3个步骤创建沟通目的,为接下来的沟通做准备,这三步法是:说出双方意愿、了解具体原因、寻找共同方案。

 面对亲戚朋友催你结婚生娃的事,他们觉得你不懂他的心,面对同伴不同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对比法结构用起来!3步法创建共同目的用起来!疗效如何,期待大家在爱好者群里和我们反馈。那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