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97期线下活动(河东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与他人目标不一致时,找出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三个步骤,合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使沟通更顺畅

开场: 大家好,我叫肖雄。肖是肖邦的肖,雄是英雄的雄。介绍下我的三个标签:首先我是一家医院的信息化运维工程师;第二个是小说爱好者,偏爱科幻和推理小说;第三个是学习分享者,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书籍介绍(1分钟)

【F】《关键对话》这本书的作者是凯瑞·派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等四位专家,他们都是知名的培训师,在沟通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这本书提供了各种沟通技巧,用于解决争执、分歧、谈判、演讲等多种生活和工作的难题,让你和别人沟通更加事半功倍。
【A】本书一出版,就在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排名首位,同时受到很多公司高管的大力推荐。与同类型的其他书相比,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其次文中提供的许多立竿见影的技巧,简明易懂、便于应用。
【B】这本书有什么用?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总是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沟通冲突和障碍,有时不被上司支持,有时是和同事争执,有时是被他人误解,而这些沟通案例在这本书中都有体现,通过这些案例来检视我们自己的生活,同时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的沟通方法,能帮助我们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就美好人生。

今天我们学习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学习一种应对对方不同观点的方法,请大家开始看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关键对话》原文片段

 

简而言之,在对对方的观点做出响应时,你只需牢记“赞同——补充——比较”三部曲即可。赞同对方看法时应明确表示观点一致,对方看法有遗漏时积极做出补充,和对方看法不同时努力进行比较。记住,你的谈话目的不是把差异点变成争执的火药桶,那样只会带来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和错误的对话结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本次的学习目标市:通过这次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按照表达赞同、作出补充、进行对比的三个步骤来应对与他人的分歧,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和谐。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遇到分歧,比如你想跳槽,伴侣却不想这样;你在工作提出一个方案,同事却不赞同。

 

大多数人面对分歧时,都会马上反驳。这样并不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注和尊重。如果直接反驳,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愤怒,产生矛盾,最后无法解决问题。

 

如何应对分歧?《关键对话》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表达赞同。一开始,要放下分歧,充分表达赞同。注意,这么做是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关注和尊重,也是为后面的共识做铺垫。可以用“你说的不错”、“我很赞同”等语句。

 

第二步,作出补充。以对方角度,发现不完善的部分,进行补充。可以说“另一方面,我认为....”。

 

第三步,进行对比。坦诚地表达你和他观点的不同,可以说“我和你的想法略有不同......”。注意,不要指责也不要评价,单纯只是把两人的观点像物品一样的晒出来对比,而不要带太多主观色彩。

 

【例子】有一次,我和我妈在装修风格上产生了分歧,我喜欢美式,她喜欢欧式,两人差点吵起来。

 

后来我用到了以上三步,首先,我对她说:“妈,你说的很对,欧式确实很漂亮。”,这是第一步,表达赞同;我接着说:“另一方面,我认为欧式造型比较多,所以造价肯定比一般的装修贵点。”,这是第二步,作出补充;最后我坦诚地说:“妈,我和你的想法略有不同。欧式有很多水钻等华丽的造型,我个人更喜欢不张扬的风格,美式和我的风格更契合”这是第三步,进行对比。最后两人没有继续吵下去,我妈也慢慢认同了我的想法。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不按照以上三个步骤来,而是直接反驳,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负面一般做法),最后只会事与愿违。因为没有人想被强迫,你的强硬只会引发他们的反感,结果双方只会争执不下。即使对方因为你的强硬而接受了观点,内心也是不情愿的,这并不利于长期关系。(这样做的坏处)通过表达赞同、作出补充、进行对比这三个步骤,(拆页行动建议)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和谐。比如,我在半年前在家里和妈妈讨论过装修方案,因为她的观点不同,我一直想强硬地说服她,但这样效果并不好,母子两人差点大吵一架。一个月后,我用到了书中提到的方法,心平气和地和妈妈沟通,最后达成了一致,问题也解决了。(负面例子变成正面例子)

 

【预防异议】有人可能会说:明明想法不同,却要先赞同对方,这太虚伪了!我希望大家把赞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态度,另一种是对内容。步骤中我们的赞同等于是在说:我尊重你的表达,希望我们能和谐相处,这是对态度的赞同,也是和谐沟通的基础。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比如去哪家餐馆吃饭等,我们不必按照以上三步来,可以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显像提问的A1】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或者生活中,你没有过与对方有分歧的经历?比如,你觉得放长假出去玩好,另一半却认为长假呆家里更好;同事认为周末需要集体加班,但你并不这么认为。请大家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你当时是如何处理的?我左手边两人一组,以此类推。小组讨论2分钟,现在开始。


丹燕的分享:他们一家从天津搬家到长沙,丹燕也早早地把银行的工作给辞了。在长沙落脚后,她的丈夫希望她去银行上班,可她却不愿意再去银行了,因为太辛苦。两人因此产生了分歧。


【反馈】我说:刚刚丹燕说得非常好,例子是亲身体验过的,又非常符合本次分享的主题。

我总结一下:丹燕的丈夫希望她去银行上班,但丹燕不想去银行上班,这就是两人的分歧。

 

A1+

 

刚刚回想到的经历,如果回到过去,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如何运用这3个步骤来处理?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来讨论。我一会儿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文杏的分享:她想加班,但她上司说:“你效率太低,加班了也没什么用,回去吧”


文杏运用了3个步骤,说:

经理你说得没错,我应该做好工作规划。(表达赞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的很多工作需要和别人对接,工作量常常不固定。(作出补充)

你认为我不要加班,我的想法和你略有不同,还是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再走,所以我想加班。(进行对比)


【反馈】我说:文杏刚刚的分享很到位,过程按照文中提的步骤来,思路非常清晰,大家掌声鼓励下。

 

学会今天学的三个步骤能巧妙地处理分歧,有效避免沟通冲突,让谈话更加愉快。

 

【过渡衔接】当解决观点的差异性的问题之后,你还需要引导双方谈话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建立共同目的,那么如何创建共同目的呐?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共同目的的创建方法。我们来学习下具体是怎么做的?请阅读下一个片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

 

创建共同目的

 

总而言之,当你感到对方和你的目的不一致时,应当这样做:暂停充满争议的对话内容,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创建共同目的。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谈话,直到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例如:

 

“这样行不通,你的团队主张留在这里工作到完成任务,我的团队想先回家,周末再来加班,我们干吗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例如:

 

“星期六早上,你们为什么不想来?让我们累个半死,还要担心安全和质量问题。你们为什么那么晚来?”

 

·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之后仍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例如:

 

“我不想跟你争个高下,最好能找到让两个团队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我们以前靠投票或掷硬币做决定,结果失败的一方总是埋怨并憎恶获胜的一方。我更关注的是两个团队对彼此的看法,因此,以后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必须保证不会伤害整个团队的合作关系。”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例如:

 

“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既不会带来安全和质量问题,又能让你的团队成员周六下午参加同事的婚礼。我的团队成员周六上午有一场比赛,你看这样行吗?星期六上午和下午前半段你们工作,比赛完之后我们就过来工作。这样我们就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的】这次的学习目的是,在和对方目的不一致时,通过停止争执,表明积极态度、找出需求、找出共同目标、寻找解决方案四个步骤,建立共同目标,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最后达成一致。

 

如何让对方心甘情愿的和我们一起建立共同目标?其实,共同目标是个深层次的话题,只有你和对方的距离足够近,他才有可能与你探讨这个问题。所以,为了拉近距离,就要营造安全、放松的谈话环境。

 

具体如何做?本书提供了四个步骤,促使双方建立共同目标:

 

第一步,停止争执,表明积极态度。争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先停下来。可以先深呼吸,控制情绪。同时,表明你愿意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你可以说:“我会和你商量,直到找到双方满意的办法”

 

第二步,找出对方背后的需求。你可以直接问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想要这么做,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

 

第三步,找出共同目标。思考双方都能满足需求的目标。举个例子,朋友的需求是玩,我的需求是休息,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在不太消耗体力的前提下去玩乐。

 

第四步,寻找解决方案。着眼共同目标,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双方可以先尽可能多地提出办法,然后再挑选最佳方案。

 

【例子】有一次,我想朋友陪我一起去跑步,对方却只想在家里看电视,两人有争议。

 

首先,我停止和他争执,说:“这样吧,我俩商量下,看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是第一步,停止争执,表明积极态度;然后,我接着说:“为什么只想看电视?”他说:“上班忙了一天,好累啊,只想休息。”他背后的需求是:因为疲劳,想节省体力。这是第二步,找出对方背后的需求;我接着说:“是不是只要不那么累,你都能接受?”他说“是的”我说“我其实也不一定要跑步,就是想活动下筋骨。那我们看有什么不那么累,也能运动的办法,好吗?”这是第三步,找出共同目标;最后,我说:“要不这样吧,你陪我在楼下走两圈。这样你不会很累,我也活动了筋骨,如何?”他说好。这是第四步,寻找解决方案。最后两人愉快地达成一致。


小伙伴阿强发问:你说的这个例子不就是折中吗?

【回应】我说:是的,从表面上来看确实很像折中。但是,我们不是没有目的地去折中,而是依据双方的需求。强调下,两人背后的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以是有一定技巧的。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不按照以上四个步骤,而是强迫他人接受我们的观点(负面一般做法),那么很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即使对方没有当面吵起来,内心也是不情愿的,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被强迫(这样做的坏处)。如果我们按照文中说的四步:停止争执、表明态度;找出需求;找出共同目标;寻找解决方案(拆页建议步骤),就能很容易地和对方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去年9月份,我和女朋友在商量旅行计划时有了分歧:我不太想出门,她想出国游。那次我比较强硬,很想她能接受我的观点,不要去旅行。结果,两人引发了直接的冲突,大吵一架。半个月后,我用到了书中提到的四个步骤,最后顺利和女友达成共识,两人计划去香港玩2天,皆大欢喜。(负面例子变成正面例子)

 

【预防异议】有人会说,怎么一件事被我说得这么麻烦,还1234步!比起按照以上四个步骤,你真的想与人争执最后人际关系恶化吗?而且,坚持自己的目标很容易,可后面的事就复杂了:你俩可能因为分歧而矛盾不断,最后很多事都难以做好。所以,想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出根本原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我们刚刚学习了创建谈话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国庆长假快到了,小王想出去旅游,想出去走走散散心。妻子不同意,她认为长假人山人海,去哪里旅游都没意思。小王想和妻子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该怎么做呢?

 

后面的场景由你们来设计,一个扮演小王,你就此事与妻子沟通,你需要用这四个步骤来创建谈话的共同目的,最后和妻子达成一致,这是目标;另一人,扮演妻子,回应小王。两人可以轮流扮演小王。

 

请两人一组,进行演练,我左手边两人为一组,以此类推。演练时间是4分钟。4分钟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进行演示。


丽丽和小花开始了他们的演示: 

丽丽:老婆,我们国庆节出去玩下吧

小花:国庆我不想出去玩,到处人山人海的,还要排队

丽丽:我们还是做一件都喜欢的事好不好?

小花:好的

丽丽:老婆,你不想出去玩,是因为担心人多是不是?

小花:对啊,我觉得出去玩,就我们两个就好了,不要太麻烦

丽丽:我知道你爱安静,难得我们有这么长的假期,你看要不这样,你怕人多,我们去那时定情的地方怎么样?重新找到我们爱的痕迹。

小花:没问题,我也想出去走走

丽丽:老婆那我订票了哈

小花:老公,一切你做主



A2

 

 

【分步催化1】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1个月,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沟通目的不一致的情况?比如,你想在家里看书,但伴侣想出去逛街;你想科室加班,但同事不肯。

 

请小伙伴们思考下并想出一个具体场景,什么时候?你和谁可能因为什么事情沟通导致谈话目的不一致,给大家1分钟的思考时间。

 

接下来,邀请一位伙伴来描述一下他的沟通场景。


 陈静的分享:她以后可能想要买车,提高生活品质;她的丈夫却不想买车,因为开销太大。两人就买车还是不买车发生了分歧。


【分步催化2】今天我们学习了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刚才有小伙伴分享了未来有可能面对的目的不一致的沟通情境,请大家假设一下,如果在未来,你真的遇到了今天说的情况,你会怎么运用今天学的四个步骤来沟通处理?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3分钟后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应用。

 

 

好的,请伙伴来分享一下。


陈静的分享: 她想买车,丈夫却不想。

她:我们一起商量一个办法吧

丈夫:好啊

她:你为什么不想买车呢?

丈夫:因为买车开销太大了

她:那这样好不好,看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办法,既不让生活那么有压力,又能买车,可以吗?

丈夫:好的

她:我们贷款吧,花未来的钱嘛。贷款后,手里还能有点余款,压力不至于那么大,你觉得呢?

丈夫:我觉得可以考虑下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沟通过程中出现争执,让谈话顺利进行。我们来复习一下今天的两个片段,当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时,充分使用赞同—补充-比较三步曲;当我们需要创建共同的谈话目的时,我们可以暂停对话并表达主动意愿、探索对方目的、寻找共同目标、寻找解决方案。

 

 

我今天的拆解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今天的学习能给大家带来启发,让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更好的运用,最后祝愿大家将来都能成为沟通高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