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看完了。原文中说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读书,不断地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这就是在用淘金式思维在读书。大家现在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平时的阅读方式。像书中说的带着问题来读书这属于用淘金式思维来读书,而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不对书中的观点提出质疑这属于用海绵式思维来读书。【类似概念】海绵式思维,顾名思义,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只会主动吸收,它强调的是知识获取的结果。但这种思维无法提供方法让我们确定哪些信息与见解值得相信,哪些需要反对。【类似概念的例子】举个例子,我最开始接触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时候,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当时的我把每一本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当成是真理,结果读完几本书之后就很疑惑,有的说做产品用户调研很重要,有的说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不同的作者给出的用户调研的重要性完全不一样,当时我就迷糊了,不知道谁说的才是对的,这其实就是在用海绵式思维在读书。【概念提出】而原文片段中提到的淘金式思维,不再像海绵式思维一样只会吸收,它强调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的互动。【举出案例】所以当我知道淘金式思维之后,我再读产品类的书籍时,读到关于用户调研的部分,我就会想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提出用户调研很重要这个观点的,另一个作者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提出用户调研没那么重要的,他们都有哪些理由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渐渐地我就知道了,当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时,更多的是看产品经理对市场的敏感度,用户调研就没那么重要,而当产品已经有一个版本之后,使用产品的用户提出的建议就很有参考价值了。【概念讲解】这就像从河流里淘出金子,通过不断地提问提醒自己注意他人的推理和论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得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结论。【概念难点】所以淘金式思维更强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互动。读书的时候是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沟通的时候是说者与听者之间的互动。而互动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提问,在一问一答中,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清晰。
【概念步骤how】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应用淘金式思维呢?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存上一份淘金式思维的清单,这个清单包含3个步骤,分别是找出观点、提出问题和客观评价。
第一步,找出观点。就是首先确认对方的意思,确认自己的理解有没有歧义。
第二步,提出问题。一个观点是否正确关键要看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是否正确,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问这三个问题:
第三步,客观评价。针对提问和对方的回答,这里有可能是对话,也可能是从书中寻找作者的答案,进行客观的评价,最终形成自己的结论。
【预防异议+讲解】
也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用惯了海绵式思维读书,很难改过来,其实这些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刻意地去寻找作者观点的漏洞会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更容易分辨真伪。
还有的小伙伴会说时刻用淘金式思维会不会成为杠精?真正的思维高手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的,他们能够很好地与各种人相处,就事论事,适可而止,不会让人反感。
【适用边界】刚刚我们说了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其实海绵式思维很适合我们对一个领域不了解的情况,当我们刚开始接触一个新领域时,就可以用海绵式思维先大量吸收相关的知识,对这个领域先形成基本的认知框架。对这个领域熟悉后,面对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就很有必要用淘金式思维,寻找他人观点和自己观点的差异,形成自己的结论了。
那我们再回顾一下刚刚讲的应用淘金式思维的三个步骤,分别是找出观点、提出问题和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