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做一个安静美丽的人——情绪主题专场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承认自己的情绪,正确释放情绪 学习目标: 发现自己有不良情绪时,能够提前预告并坦白需要,正确释放情绪

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叫派大星,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好好说话》。
F:这本书《好好说话》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读过,它是由这两年很火的一个节目奇葩说里的智囊团成员马薇薇、黄执中、邱晨,三季奇葩说冠军和幕后导师团队合著。华语圈最会说话的一群人从沟通、说服、谈判、演讲和辩论这五个维度教大家好好说话,全面呈现说话的奥妙。
A:市面上有很多的教大家说话的书,那它有什么优势呢?这本书没有过多的理论和说教,每个章节设立误区、小诀窍、使用注意、常用句型等几个别出心裁的小环节,通过对具体场景的解剖,让我们快速掌握沟通的技巧,容易上手。
B:有20万+用户深受影响,被奉为说话宝典。通过学习这本书,让我们快速识别不同的说话场景,并根据不同的场景来找到最合适的话术,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让我们成为一个说话高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微信图片_20180717142014.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人人都有情绪, 也都有宣泄情绪的冲动;但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都往往倾向于贬低情绪的价值,认为“有情绪”就代表着不理性,所以很多时候,面对不良情绪,我们也是努力压抑,最后要不就是莫名其妙的冷漠,要不就是毫无征兆的爆发。

这张拆页告诉我们,有情绪是正常的,我们要承认情绪并正确的表达出来。我们表达情绪也应该是有阶段的,不生气,有点生气到生气。就像红绿灯一样,当你想要从绿灯变成红灯时,要有个黄灯的时间给大家缓冲和注意。

微信图片_20180720153337.jpg

那如何正确的表达呢?

这里拆页给大家的步骤是:1.察觉情绪,小幅释放,提前预告;这个时候就是你有点不开心了,但还不至于翻脸,这个时候你发出预告,那大家知道谈论这个可能会让你不高兴,自然会停下,那你也会平复自己,和朋友重新谈笑;

2.坦白说出自己的需要。把自己的需求和期望说的越具体越坦诚,对方也会越了解你的想法,也能按照你的想法来做事。


【避免异议】大家看了可能觉得,这说的也太理想化了,有时候我想发泄情绪,但是没人搭理没人配合呀。但是我们要知道,情绪沟通是需要慢慢建立信任度的,当你每次表明自己的情绪,坦诚自己的需要,大家只要配合,等你情绪过了之后,就能自如的恢复正常,时间久了,大家就会相信你是个虽然有情绪,但是能自控的人。相反,如果你每次发泄你都不说,或者变来变去,情绪反应不可预测,大家自然懒得配合。


【举个列子】我自己呢,本身就是个雷点很多的人,而且有情绪不喜欢表达,喜欢憋着,曾经跟朋友因为很小的事情爆发了,把我朋友炸的一脸懵逼,后面我们有好好沟通和解,但是决心要改变自己情绪。前两天的时候,我跟朋友聊天,说道生活的烦心事,我朋友就开始批评教育我,那态度简直是义正言辞,刚正不阿,然后我就有点不高兴了,怎么我妈刚说完我扭头你就接着说我了,按照之前我可能就憋着不说,然后我朋友继续教育我,我生气不搭理她了。但是我运用拆页的两步法,然后将我的情绪提前预告出来:“你再这么继续说我,我就要生气了,要吃两顿火锅才能哄好的那种”,然后我朋友就立刻“哎呀,爱你哦~爱你么么哒“之类的,之后呢,我就告诉她我的需要”这些道理呢,我都懂,我妈刚说完我正郁闷呢,我现在需要你陪我出来吃火锅安慰安慰我“,然后我朋友就迅速get,就很快乐的约了顿火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那大家试想一下未来几周内,会不会发生可能会让你情绪爆发的事情?可能是和老公/老婆对未来规划的老生常谈,或者跟同事们要对项目的沟通总结,会产生摩擦或推脱;或者即将回家探亲,又要被八大姑七大姨催婚催房催二胎。那大家用关键词简单的描述一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让你不愉快的事情,大家写在便签上,按照刚才分组的情况来互相组内分享一下;

微信图片_20180720153349.jpg


(学员开始写便签并组内两两分享)


那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下自己面对情绪爆发的时候,会怎么去做呢?我们稍后请学员进行分享。


学员分享:

分享者1(泡泡爸爸):下周要做一个项目,按照我们团队做项目的惯例就是我布置任务,一周的时间,然后三天四天都没有反馈,我就会有点怒,然后我就忍着,看他们最后会有什么反应。那可能到倒数第二天的时候依然没有反应,那我可能就爆了。

      那如果按照今天这个方法,我可能会在第四天或者第五天的时候,小幅度释放我的情绪,告诉他们如果项目再不推进可能我就会采取措施了,我可能会要骂人了,然后明确表明自己的需求:希望他们怎么怎么配合我之类的,需要他们定时定量的完成。如果他们最后还是没有完成,那我这个怒火也是有节奏性的。


分享者2(阿通):下周我会跟我老婆对家务分配的事情进行讨论。因为她觉得家务活分配不公,但是两个人对家务活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她觉得干的比较多,但是我觉得是一样的。老婆觉得既然一样多,那家务活互换好了。但是我觉得活嘛有想干的也有不想干的,所以我不想互换。如果下周讨论这个可能会两人意见不合生气。所以我会提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说我有些活是我完全不想干的,我不会干的。避免到时候强制互换家务之类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