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出你的沟通力1》P169-170
《如何听如何说》p155-156
第一条应该遵守的法则是:不要轻易地去反对——或者其相反做法:去认同——别人,除非你已经明确无误地了解了对方的立场。还没有完全了解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就断然表示反对,这是莽撞无礼的表现;而轻易地表示赞同,则是愚蠢的轻举妄动。
为了确保自己在表示同意或者反对之前,完全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你可以不失风度地问对方如下的问题:“您的意思是不是说……?”
省略号里的部分,应该是用你自己的话去说出自己对对方观点的领悟。而对方的回答可以是:“不对,那不是我所说或者想说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这样的……”这样一来,对方会为你重申一下他的观点;而听完之后,你应该再用自己的话,说出你这一次的领悟。假如对方依然觉得,你的解释并非他的本意的话,那么,你必须继续进行这一问一答的仪式,直至听到对方说:“你终于说对了”;在你终于理解了他的本意的时候,你才可以长舒一口气。只有在达到了这个前提以后,你才可以以此为基础,作出理智的、正确的同意还是反对的判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完全的理解是正确判断的前提,而要做到完全理解,就必须学会倾听和提问,我的方法就是两个提问:
第一个:“你的意思是……对嘛?”这个问题向对方用于确认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第二个:“是什么让你产生这样的想法(感觉)呢?”这个问题用于收集更多信息。
前几天我安排新一届班主任,在向一位老教师提出要求时,老教师开口第一句就是“我认为学校对我的工作是不关心不重视的。”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此时我马上反对,“这么说不太合适吧,你怎么会这么说?”或者我立即肯定,“是是是,学校是不对,是有问题!”你们如果是那位老师,会有什么感觉?
幸好这两个我都没做,而是接了一句,“你是认为学校对你的工作不够支持,是嘛?”(确认我的理解)
“是的!”
“那是哪些事导致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呢?”(收集更多的信息)
于是他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在彻底搞清楚他说的那两件事及指责的对象之后,我发现跟我的处室没什么关系,于是我没有肯定他,也没有反对他,只表达了我的理解,认同了他的感受……最后,他就接受了担任新一届班主任的要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激活)A1:
回忆一下,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对他人所表达的话语急于做出了判断,导致出现了一些不是太和谐的情况?请分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说个事例。
表达时请包含以下4点:
1、什么背景?
2、具体做了什么?
3、效果如何?
4、现在看有哪些问题?
时间为2分钟
陈宁:其实我的沟通并不是很好,因为我比较主观,而且我接触的人比较年轻,我经常直接凭我的经验或直觉就做出了判断,只说这好不好、行不行,着急的时候还会直接用“你脑子有没有进水?”这样的方式去否定别人。
martin:我是做技术工作的,在工作沟通的时候,有时候真会急得让人上火的,我会说“时间这么紧,你让我们怎么办啊?”;但如果时间比较宽裕,我还是能运用一些沟通技巧的,问一些诸如“你是不是有这样的需要?”“是不是需要我们提供这样那样的材料?”的问题。
八爪鱼: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的人,上一次我们的冷餐会活动,我觉得我的一个朋友完全有能力可以在这个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也可以为活动出一份力,但是我的朋友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不感兴趣,我不要!”于是我就说:“为什么呢?你明明喜欢这个事啊!”然后他就说:“我怕什么什么……”然后我就说:“不对啊,你就应该喜欢这个事儿啊!”弄到后来要么就是我发火,要么就是他只要一反对我就不再询问了的两个极端。
拆书家提问(催化)A2:
好,听了代表们分享的事例,请小伙伴们想一想,能否把我的两个提问,穿插到小组代表所描述的场景中去,编一组对话,作为A2写在拆页的空白处。过一会儿,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A2。
林晓羽:对八爪鱼说的那个事例,我认为可以这样表达“上次你做了那个蛋糕,我感觉你是很开心的,所以我感觉这次活动你去做了也会很开心,是不是这样呢?”……“不是啊,那是我理解错了,你能跟我沟通一下,说说为什么我的感觉会不对嘛?”